一种菜籽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0099发布日期:2021-09-25 10:2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菜籽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榨油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菜籽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木榨制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压榨制油工艺,距今至少有1600年的历史。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木榨制油工艺已相继入选安徽、浙江、湖北等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榨油种类繁多,以菜籽油为主,其主要工序为:筛选除杂、炒籽磨粉、蒸粉包饼、上榨插楔、撞榨接油、静默沉淀、过滤,最终得到高品质的菜籽油,产品的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氧化稳定性强。由于菜籽油中含有一定的颗粒物,影响菜籽油的品质,需要通过过滤装置对菜籽油进行过滤,以提高菜籽油的品质,现有菜籽油的过滤一段时间过滤网容易堵塞,影响菜籽油通过过滤网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网不易堵塞的菜籽油过滤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菜籽油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架和收集桶,所述收集桶位于所述过滤架下方,所述过滤架内设有主过滤网,所述过滤架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网包括左网和右网,所述左网和所述右网构成背向所述进油口凹下的v形,所述左网和所述右网的交接线相对于所述过滤架的侧壁倾斜设置。
5.如此设置,使用时将需要过滤的菜籽油从进油口灌入过滤架,菜籽油便会因重力落到主过滤网上,其中油的部分会通过主过滤网的网孔穿过过滤网,从出油口流出,流道收集桶中,而大颗粒杂质无法穿过网孔,便会留在主过滤网上,随着菜籽油的流动位于左网和右网上的大颗粒杂质也会应重力滑落到左网和右网交接构成的v形底部,由于左网和右网的交接线相对于过滤架的侧壁倾斜设置,大颗粒杂质便会在交接线上继续滑动,直到滑落到交接线底部,如此大颗粒杂质便会集中在一个位置,减少了过滤网堵塞的可能,减少了对菜籽油整体通过速度的影响。
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架的内壁位于所述左网和所述右网的交接线的底部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过滤架的外壁位于所述通孔的位置设有集渣盒,所述集渣盒与所述过滤架之间形成集渣腔。
7.如此设置,从左网和右网的交接线滑下的大颗粒杂质将会通过过滤架内壁的通孔,流入集渣盒与过滤架之间形成的集渣腔之中,不会堆积在主过滤网上,减少对菜籽油通过主过滤网的速度的影响,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清理集渣腔即可。
8.进一步的,所述集渣腔位于所述主过滤网下方的位置设有副过滤网,所述副过滤网连通所述过滤架内部。
9.如此设置,进入集渣腔的菜籽油将通过集渣腔底部连通过滤架内部的副过滤网流
入过滤架中,而堆积在集渣腔内的大颗粒杂质将会继续留在集渣腔内,集渣腔内也构成流向出油口的流道,减少大颗粒杂质被菜籽油冲出集渣腔的可能。
10.进一步的,所述集渣盒与所述过滤架可拆卸连接。
11.如此设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集渣盒拆下,将集渣盒内堆积的大颗粒杂质倒出,再装回,清理更方便。
12.进一步的,所述集渣盒与所述过滤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13.如此设置,可通过旋转将集渣盒拧下,操作简单,螺纹连接处还可以设置o型圈等零件密封,菜籽油也不会从此处漏出。
14.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架位于所述主过滤网下方位置设有背向所述主过滤网凹下起的锥形区,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锥形区。
15.如此设置,菜籽油将集中锥形区的尖端的出油口流入收集桶中,不会从侧壁滑下导致流出。
1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架与所述收集桶连接,所述过滤架位于所述主过滤网下方位置设有抽气泵。
17.如此设置,过滤架和收集桶连接后将形成一个只有出油口一个开口的空间,这时抽气泵将此空间内的空气抽走后将形成一个负压空间,负压空间便会对出油口上方的菜籽油施加一个吸力,使其更快的通过主过滤网,提高了过滤速度。
1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架面向所述收集桶的一侧设有连接台,所述收集桶对应所述连接台位置设有与其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外壁设有密封圈。
19.如此设置,可将连接台插入连接槽中,连接台外壁的密封圈便会顶住连接槽的外壁,形成密封,减少抽气泵运行后负压空间从二者接口处吸气的可能。
20.进一步的,所述抽气泵位于所述出油口上方位置。
21.如此设置,抽气泵位于出由口上方的位置,抽气时从出油口流出的菜籽油位于抽气泵的下方,减少菜籽油被抽气泵抽出的可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23.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含义:1.过滤架,101.主过滤网,1011.左网,1012.右网,102.进油口,103.出油口,104.通孔,105.集渣盒,1051.集渣腔,1052.副过滤网,106.锥形区,107.抽气泵,108.连接台,1081.密封圈,2.收集桶,201.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7.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菜籽油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架1和收集桶2,所述收集桶2位于所述过滤架1下方,所述过滤架1内设有主过滤网101,所述过
滤架1设有进油口102和出油口10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网101包括左网1011和右网1012,所述左网1011和所述右网1012构成背向所述进油口102凹下的v形,所述左网1011和所述右网1012的交接线相对于所述过滤架1的侧壁倾斜设置。
28.如此设置,使用时将需要过滤的菜籽油从进油口102灌入过滤架1,菜籽油便会因重力落到主过滤网101上,其中油的部分会通过主过滤网101的网孔穿过过滤网,从出油口103流出,流道收集桶2中,而大颗粒杂质无法穿过网孔,便会留在主过滤网101上,随着菜籽油的流动位于左网1011和右网1012上的大颗粒杂质也会应重力滑落到左网1011和右网1012交接构成的v形底部,由于左网1011和右网1012的交接线相对于过滤架1的侧壁倾斜设置,大颗粒杂质便会在交接线上继续滑动,直到滑落到交接线底部,如此大颗粒杂质便会集中在一个位置,减少了过滤网堵塞的可能,减少了对菜籽油整体通过速度的影响。
29.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过滤架1的内壁位于所述左网1011和所述右网1012的交接线的底部位置设有通孔104,所述过滤架1的外壁位于所述通孔104的位置设有集渣盒105,所述集渣盒105与所述过滤架1之间形成集渣腔1051。
30.如此设置,从左网1011和右网1012的交接线滑下的大颗粒杂质将会通过过滤架1内壁的通孔104,流入集渣盒105与过滤架1之间形成的集渣腔1051之中,不会堆积在主过滤网101上,减少对菜籽油通过主过滤网101的速度的影响,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清理集渣腔1051即可。
31.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集渣腔1051位于所述主过滤网101下方的位置设有副过滤网1052,所述副过滤网1052连通所述过滤架1内部。
32.如此设置,进入集渣腔1051的菜籽油将通过集渣腔1051底部连通过滤架1内部的副过滤网1052流入过滤架1中,而堆积在集渣腔1051内的大颗粒杂质将会继续留在集渣腔1051内,集渣腔1051内也构成流向出油口103的流道,减少大颗粒杂质被菜籽油冲出集渣腔1051的可能。
33.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集渣盒105与所述过滤架1可拆卸连接。
34.如此设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集渣盒105拆下,将集渣盒105内堆积的大颗粒杂质倒出,再装回,清理更方便。
35.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集渣盒105与所述过滤架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36.如此设置,可通过旋转将集渣盒105拧下,操作简单,螺纹连接处还可以设置o型圈等零件密封,菜籽油也不会从此处漏出。
37.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过滤架1位于所述主过滤网101下方位置设有背向所述主过滤网101凹下起的锥形区106,所述出油口103位于所述锥形区106。
38.如此设置,菜籽油将集中锥形区106的尖端的出油口103流入收集桶2中,不会从侧壁滑下导致流出。
39.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过滤架1与所述收集桶2连接,所述过滤架1位于所述主过滤网101下方位置设有抽气泵107。
40.如此设置,过滤架1和收集桶2连接后将形成一个只有出油口103一个开口的空间,这时抽气泵107将此空间内的空气抽走后将形成一个负压空间,负压空间便会对出油口103上方的菜籽油施加一个吸力,使其更快的通过主过滤网101,提高了过滤速度。
41.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过滤架1面向所述收集桶2的一侧设有连接台108,所述收集
桶2对应所述连接台108位置设有与其适配的连接槽201,所述连接槽201外壁设有密封圈1081。
42.如此设置,可将连接台108插入连接槽201中,连接台108外壁的密封圈1081便会顶住连接槽201的外壁,形成密封,减少抽气泵107运行后负压空间从二者接口处吸气的可能。
43.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抽气泵107位于所述出油口103上方位置。
44.如此设置,抽气泵107位于出由口上方的位置,抽气时从出油口103流出的菜籽油位于抽气泵107的下方,减少菜籽油被抽气泵107抽出的可能。
4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