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浆料的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6453发布日期:2022-03-23 09:4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浆料的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浆料的供料系统。


背景技术:

2.二次电池以锂离子电池等为代表,由于本身优异的综合性能,不管是在3c 消费领域,还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和的大型储能电池方面,一直都占据重要地位。
3.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的集流体,是指汇集电流的结构或零件,在锂离子电池上主要指的是金属箔,如铜箔、铝箔。泛指也可以包括极耳。其功用主要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对外输出,因此集流体应与活性物质充分接触,并且内阻应尽可能小为佳。
4.现有技术中,利用功能涂层对电池导电基材进行表面处理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覆碳铝箔/铜箔就是将分散好的纳米导电石墨、碳包覆粒、碳纳米管等导电材料,均匀、细腻地涂覆在铝箔/铜箔上。它能提供极佳的静态导电性能,收集活性物质的微电流,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正/负极材料和集流之间的接触电阻,并能提高两者之间的固着能力,可减少粘结剂的使用量,进而使电池的整体性能产生显著的提升。
5.现有的涂碳箔材是采用石墨、炭黑、多层碳纳米管等导电材料复配,和不同比例的分散剂、粘结剂分散均匀后的导电浆料涂布到铝箔或者铜箔上。现有的导电浆料直接从储料罐输送给涂布机进行涂布,由于导电浆料中含有铁等杂质,会影响涂层的厚度和性能,也容易堵塞涂布机的喷头,进而影响集流体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浆料的供料系统,有效除去导电浆料中的铁和杂质。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电浆料的供料系统,包括储料罐、动力装置和除铁装置,所述储料罐用于储存导电浆料,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在储料罐和除铁装置之间,将储料罐中的导电浆料输送至除铁装置;所述除铁装置包括壳体、上盖、与上盖连接的磁性棒,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上盖盖合在壳体上,且所述磁性棒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磁性棒的侧壁设有多个向外倾斜伸出的磁条,所述磁条与所述磁性棒的夹角为20~60度。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磁条从上向下围绕着磁性棒螺旋设置,所述壳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于壳体的上方,所述出料口设于壳体的与进料口相反一侧的下方。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磁条之间的距离为容纳腔高度的5%~16%。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磁条之间的距离为容纳腔高度的7%~13%。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磁条上设有多个凹孔。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凹孔的深度为1~5mm。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磁条上还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磁条,其与所述凹孔交替设置。
14.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电浆料的供料系统,包括储料罐、动力装置和除铁装置,所述储料罐用于储存导电浆料,所述除铁装置包括壳体、上盖、与上盖连接的磁性棒,所述磁性棒的侧壁设有多个向外倾斜伸出的磁条,所述磁条与所述磁性棒的夹角为20~60度。本实用新型在磁性棒的侧壁设置磁条,可以增加磁性棒与导电浆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磁条从上向下围绕着磁性棒螺旋设置,并在壳体上方设置进料口,在壳体与进料口相反一侧的下方设置出料口,通过磁性棒、磁条、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配合,使导电浆料从进料口进入后在容纳腔内进行旋涡式流动,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转动磁性棒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强导电浆料的流动性,加强导电浆料与磁性棒和磁条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以及进一步加强导电浆料中个物质的混合均匀度。
17.本实用新型在磁条上设置多个凹孔,以增加磁条与导电浆料的接触面积,同时将铁或其他杂质藏于其中,避免导电浆料在流动时重新将铁或其他杂质冲刷回去,进一步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在磁条上设置多个与凹孔通孔,并将通孔与凹孔交替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孔进一步减少磁条与导电浆料的摩擦力,以及增加磁条和导电浆料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供料系统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磁性棒和磁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3.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电浆料的供料系统,包括储料罐1、动力装置2和除铁装置3,所述储料罐1用于储存导电浆料,所述动力装置2连接在储料罐1和除铁装置2之间,将储料罐1中的导电浆料输送至除铁装置3。
24.具体的,所述动力装置2通过管道与储料罐1和除铁装置3形成连接,其用于控制导电浆料的输送速度和流量。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2为蠕动泵,但不限于此。
25.参见图2,所述除铁装置3包括壳体31、上盖32、与上盖32连接的磁性棒 33,所述壳体31设有容纳腔311,所述上盖32盖合在壳体31上,且所述磁性棒33插入到所述容纳腔311内,所述磁性棒33通过磁性的方法吸收容纳腔311 内导电浆料中的磁铁、杂质等。
26.具体的,所述磁性棒33的侧壁设有多个向外倾斜伸出的磁条331,所述磁条331与所述磁性棒33的夹角为20~60度,本实用新型在磁性棒33的侧壁设置磁条331,可以增加磁性棒33与导电浆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
27.优选的,所述磁条331从上向下围绕着磁性棒33螺旋设置,所述壳体31 设有进料口312和出料口313,所述进料口312设于壳体31的上方,所述出料口313设于壳体31的与进料口312相反一侧的下方,在磁性棒33、磁条331、进料口312和出料口313的配合下,导电浆料从进料口312进入后会在容纳腔 311内进行旋涡式流动,这样在不转动磁性棒33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强导电浆料的流动性,加强导电浆料与磁性棒33和磁条331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以及进一步加强导电浆料中个物质的混合均匀度。
28.若导电浆料在容纳腔311内的流动速度过快,会增加导电浆料和壳体31、磁性棒33和磁条331之间的摩擦力,反而影响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和性能。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以通过动力装置来控制导电浆料的流速外,还可以通过磁条331 的分布来控制导电浆料在容纳腔311内的流动速度。具体的,所述磁条331之间的距离为容纳腔311高度的5%~16%。优选的,所述磁条331之间的距离为容纳腔311高度的7%~13%。
29.参见图3,所述磁条331上设有多个凹孔332,所述凹孔332不仅可以增加磁条331与导电浆料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将铁或其他杂质藏于其中,避免导电浆料在流动时重新将铁或其他杂质冲刷回去,进一步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
30.优选的,所述凹孔332的深度为1~5mm。更优的,所述凹孔332的深度为 2~4mm。
31.优选的,所述磁条331上还设有多个通孔333,所述通孔333贯穿所述磁条 331,其与所述凹孔332交替设置。所述通孔333进一步减少磁条331与导电浆料的摩擦力,以及增加磁条331和导电浆料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
32.其中,所述磁性棒33和磁条331为一体成型结构。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电浆料的供料系统,包括储料罐、动力装置和除铁装置,所述储料罐用于储存导电浆料,所述除铁装置包括壳体、上盖、与上盖连接的磁性棒,所述磁性棒的侧壁设有多个向外倾斜伸出的磁条,所述磁条与所述磁性棒的夹角为20~60度。本实用新型在磁性棒的侧壁设置磁条,可以增加磁性棒与导电浆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
34.本实用新型的磁条从上向下围绕着磁性棒螺旋设置,并在壳体上方设置进料口,在壳体与进料口相反一侧的下方设置出料口,通过磁性棒、磁条、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配合,使导电浆料从进料口进入后在容纳腔内进行旋涡式流动,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转动磁性棒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强导电浆料的流动性,加强导电浆料与磁性棒和磁条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以及进一步加强导电浆料中个物质的混合均匀度。
35.本实用新型在磁条上设置多个凹孔,以增加磁条与导电浆料的接触面积,同时将铁或其他杂质藏于其中,避免导电浆料在流动时重新将铁或其他杂质冲刷回去,进一步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
36.本实用新型在磁条上设置多个与凹孔通孔,并将通孔与凹孔交替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孔进一步减少磁条与导电浆料的摩擦力,以及增加磁条和导电浆料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导电浆料的除铁效果。
3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