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反冲洗预过滤器

文档序号:25300623发布日期:2021-06-04 13:0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自动反冲洗预过滤器

1.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是涉及适用于农村饮用水预过滤处理的一种自动反冲洗预过滤器。


背景技术:

2.农村饮用水水源一般以山塘水、湖泊水、山泉水、水库水和井水等为主,这些水源中往往含有许多较大的杂物,包括树枝、树叶、小鱼、小虾以及其他的悬浮物等,这些杂物随水流被挟带入饮用水处理系统中,会对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故在絮凝、沉淀、过滤等处理单元之前,需首先进行预过滤将其截留。目前多采用滤网过滤,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杂物会在滤网上不断累积,导致滤孔堵塞,过滤效率降低,此时需要打开过滤器进行滤网更换或人工清洗,当杂物较多时,例如秋季落叶增多,则滤网的更换或清洗频率增加。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且增加了人力成本。目前,也有部分采用自动清污的过滤设备,但由于杂物在滤网中有较强的附着力,为了提升杂物的去除效率,在进行反冲洗时常常需要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反冲洗预过滤器,以解决滤网容易堵塞、人工更换以及清洗繁琐的问题,使过滤器实现自动反冲洗,以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预过滤环节。
4.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本发明主要由上盖板、壳体和下盖板组成;壳体上下端分别连接安装上盖板和下盖板,壳体内设有多孔滤筒,多孔滤筒下端带有外凸缘,外凸缘搁置在壳体内壁固定的环状支架上,多孔滤筒上端由设置在上盖板底面凸出的挡块压紧,壳体底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多孔滤筒下方,进水口经进水阀与饮用水水源取水管道相连;上盖板中心设有出水口,下盖板中心设有排污口,排污口经排污阀和杂物收集装置相连;所述的壳体外设有压差计,压差计分别和壳体顶部内和底部内连通。
6.所述的压差计分别连通到多孔滤筒上方的壳体顶部内以及多孔滤筒下方的底部内。
7.所述多孔滤筒的下侧开口,多孔滤筒的上表面和周围侧面均开有大小均匀的锥形滤孔,锥形滤孔的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
8.所述多孔滤筒的上表面与上盖板下侧之间以及多孔滤筒的侧面与壳体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隔空间。
9.所述多孔滤筒下端带有外凸缘,外凸缘外径小于壳体内径,二者之间留有缝隙。
10.所述环状支架焊接固定于壳体靠近底部的内壁上。
11.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2.滤筒上的滤孔设置为锥形小孔,进水一侧孔径较大,出水一侧孔径较小,有利于反
冲洗时杂物脱落外排;
13.预过滤器外壳上装有压差计,用于监测进水侧和出水侧的压力差,当压差达到预设值时,自动启动反冲洗,无需人工操作。
14.本发明适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预过滤处理环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16.图2是多孔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出水口,2、上盖板,3、挡块,4、多孔滤筒,5、压差计,6、壳体,7、环状支架,8、进水阀,9、进水口,10、下盖板,11、排污口,12、排污阀,13、锥形滤孔,14、外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所示,主要由上盖板2、壳体6和下盖板10组成;壳体6上下端分别连接安装上盖板2和下盖板10,壳体6内设有多孔滤筒4,壳体6下端为锥形设置,便于污染物的收集与排放。如图2所示,多孔滤筒4下端带有外凸缘14,外凸缘14搁置在壳体6内壁固定的环状支架7上,多孔滤筒4上端由设置在上盖板2底面凸出的挡块3压紧,壳体6底部设有进水口9,进水口9位于多孔滤筒4下方,进水口9经进水阀8与饮用水水源取水管道相连;上盖板2中心设有出水口1,下盖板10中心设有排污口11,排污口11经排污阀12和杂物收集装置相连;壳体6外设有压差计5,压差计5分别和壳体6顶部内和底部内连通。
20.如图1所示,压差计5分别连通到多孔滤筒4上方的壳体6顶部内以及多孔滤筒4下方的底部内。使得压差计5的两端,一端连接进水侧,另一端连接出水侧。进水阀8、排污阀12和压差计5均连接到外部,经外部的控制系统根据压差计5的差压值进而控制进水阀8、排污阀12的开度。
21.如图2所示,多孔滤筒4的下侧开口,上端封闭,多孔滤筒4的上表面和周围侧面均开有大小均匀的锥形滤孔13,锥形滤孔13的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具体实施中进水一侧孔径为5

10mm,出水一侧孔径为2

5mm。多孔滤筒4的上表面和侧面分别与上盖板2下侧和壳体6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隔空间,以扩大水流的流动面积。多孔滤筒4下端带有外凸缘14,外凸缘14外径略小于壳体6内径,二者之间留有缝隙,以使得杂质不会通过,同时方便滤筒的安装和拆卸。
22.环状支架7焊接固定于壳体6靠近底部的内壁上,对多孔滤筒4起支撑作用,也起一定的密封作用。
23.挡块3依据壳体6尺寸大小,设置3~6个,均匀固定于上盖板2下侧。
24.本发明运行分为预过滤阶段与反冲洗阶段两个步骤,两个步骤交替进行:
25.1)预过滤阶段:当排污阀12关闭,进水阀8开启时,进行预过滤处理。原水经进水阀8由进水口9进入过滤器,水流自下而上通过多孔滤筒4,后从上盖板2的出水口1流出。由于滤筒上锥形滤孔13的截留作用,原水中的树枝、树叶、小鱼、小虾等农村饮用水中常见的较大杂物被拦截在多孔滤筒4中,滤液经出水口1流出过滤器。
26.2)反冲洗阶段:随着过滤操作的进行,被截留在多孔滤筒4中的杂物不断增多,导
致滤孔堵塞,过滤效率降低,此时,两端分别连接进水侧和出水侧的压差计5数值增大至预设压差值,压差计5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进水阀8关闭,同时打开排污阀12,此时,排污口11处形成低压,后接过滤器中沙层上层的余留水以及出水管道中的水直接回流,自动进行反冲洗,水流由出水口1进入过滤器,与预过滤水流相反的方向自上而下流过多孔滤筒4,杂物从多孔滤筒4上脱离,随水流被带走,经排污口11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