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的吐出装置及吐出方法、以及涂布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87285发布日期:2021-06-22 17:0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的吐出装置及吐出方法、以及涂布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2月20日、申请号为201780013244.5、发明名称为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的吐出装置及吐出方法、以及涂布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进行搅拌并在固体颗粒分散的状态下进行涂布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将各种液体材料各规定量地进行分配的装置,已知有称为“分配器(dispenser)”的装置,该分配器具有贮存液体材料的容器,并利用气体压力或机械压力的作用而自与该容器连接的喷嘴各规定量地自喷嘴进行吐出。作为申请人所提出的分配器,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分配器,其使滑接于计量孔内壁的柱塞后退,由此将吐出的液体材料填充于计量孔内,并使柱塞前进,由此自喷嘴吐出液体材料。

在利用分配器进行吐出的各个种类的液体材料之中,特别是在欲吐出混合有比重较液体大的固体颗粒的液体的情况下,会产生随着时间的经过,固体颗粒沉降至容器的底部或流路的凹部等问题。另外,若固体颗粒的分散不充分,则引起喷嘴发生堵塞而变得无法进行吐出等的不良情况。为了加以防止,需要以保持固体颗粒在液体内分散的状态的方式进行搅拌。

近年来,为了吐出混合有固体颗粒的液体(例如,混入有led用荧光体的透光性树脂),多使用具有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造的分配器,但由于专利文献1的分配器不具有用于搅拌液体的机构,因此需要用于进行搅拌的机构。

液体的搅拌通常通过在容器设置搅拌装置来实施。然而,即便在容器设置搅拌装置,也多会在连接容器与吐出机构的配管的中途产生固体颗粒的沉淀等,而无法以固体颗粒分散的状态将其吐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迄今为止提出有如下的方法或装置。

专利文献2是一种液体吐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调整工序,其对被填充于二个以上的容器中的至少一个容器内的含有固态颗粒的液体施加0.001mpa至10mpa的压力,另一方面,将剩余的至少一个容器内的液体的压力设为较上述容器内的液体的压力小,由此在上述二个以上的容器之间使上述液体通过流通流路而流动并通过流量调整机构来调整上述流通流路内的上述液体的流量;以及吐出工序,其通过阀将来自上述流通流路的上述液体吐出。

专利文献3是放入有填料的液体材料的吐出装置,其通过在放入有填料的液体材料的收纳容器的下端设置直到到达吐出口为止具有大致均匀的内径的吐出通道,并在该吐出通道的上述吐出口的附近位置,配设具有设置有贯通通道的旋转阀体的阀,并且在该阀的上游侧,将往复泵连接于上述吐出通道而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744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000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8046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要求用于通过简易的机器结构对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进行搅拌,并在固体颗粒分散的状态下精度良好地将其定量吐出的技术手段。

如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那样,在对贮存液体材料的容器施加背压而进行吐出的方式的吐出装置中,由于吐出控制条件随着容器内的剩余量的变化而复杂地变化,因此难以精度良好地进行所期望量的吐出。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在固体颗粒分散的状态下精度良好地定量吐出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的装置及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的吐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贮存容器,其贮存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第1压缩空气供给管,其对上述第1贮存容器供给加压空气;计量部,其具有填充上述液体材料的计量孔;柱塞,其在上述计量孔内进退移动;喷嘴,其具有吐出上述液体材料的吐出口;切换阀,其具有连通上述第1贮存容器与上述计量孔的第一位置、及连通上述计量孔与上述喷嘴的第二位置;第1输液管,其连通上述计量部与上述切换阀;柱塞驱动装置,其使上述柱塞进退移动;以及切换阀驱动装置,其切换上述切换阀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进一步具备:第2贮存容器,其贮存上述液体材料;第2压缩空气供给管,其对上述第2贮存容器供给加压空气;分支部,其设置于上述计量孔的上部,具有分支流路;第2输液管,其连通上述分支流路与上述第2贮存容器;以及开闭机构,其连通或截断上述第2贮存容器与上述计量孔;在将上述切换阀设为第一位置,并将上述开闭机构设为开启位置的状态下,自上述第1压缩空气供给管供给加压空气,由此可将上述第1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移送至上述第2贮存容器,在将上述切换阀设为第一位置,并将上述开闭机构设为开启位置的状态下,自上述第2压缩空气供给管供给加压空气,由此可将上述第2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移送至上述第1贮存容器。

在上述吐出装置中,其特征也可在于,上述第1贮存容器与上述第2贮存容器的容积比为1:0.5~1或0.5~1:1。

在上述吐出装置中,其特征也可在于,进一步具备吐出控制装置,该吐出控制装置具备处理器及存储有吐出控制程序的存储装置,且上述吐出控制程序具备:第1移送步骤,其在将上述切换阀设为第一位置,并将上述开闭机构设为开启位置的状态下,自上述第1压缩空气供给管供给加压空气,由此将上述第1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移送至上述第2贮存容器;第2移送步骤,其在将上述切换阀设为第一位置,并将上述开闭机构设为开启位置的状态下,自上述第2压缩空气供给管供给加压空气,由此将上述第2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移送至上述第1贮存容器;及连续移送步骤,其交替地执行上述第1移送步骤与上述第2移送步骤。

在具备上述吐出控制程序的吐出装置中,其特征也可在于,在上述第1及第2移送步骤中,设为上述柱塞的前端位于上述分支流路的上方的状态。

在具备上述吐出控制程序的吐出装置中,其特征也可在于,上述吐出控制程序具备:吐出准备步骤,其在上述第2移送步骤完成后,结束上述连续移送步骤的执行,并将上述开闭机构设为关闭位置,将上述切换阀设为第二位置;以及吐出步骤,其使上述柱塞下降所期望量而吐出上述计量孔内的液体材料;在该情况下,其特征也可在于,在上述吐出步骤中,重复多次上述柱塞的下降及停止,由此遍及多次地吐出上述计量孔内的液体材料。

在上述吐出装置中,其特征也可在于,自上述第1压缩空气供给管持续地供给一定压力的加压空气,且自上述第2压缩空气供给管持续地供给一定压力的加压空气,在该情况下,其特征也可在于,在预先确定的时间的期间内,自上述第1压缩空气供给管供给加压空气,在预先确定的时间的期间内,自上述第2压缩空气供给管供给加压空气,或者,其特征也可在于,进一步具备:第1液体传感器,其配设于上述第1贮存容器或上述第1输液管;以及第2液体传感器,其配设于上述第2贮存容器或上述第2输液管;在上述第1移送步骤中,在直到上述第1液体传感器检测到液体的不存在为止的期间,供给加压空气,在上述第2移送步骤中,在直到上述第2液体传感器检测到液体的不存在为止的期间,供给加压空气。

在上述吐出装置中,其特征也可在于,进一步具备被设置于上述分支部的下部,且具有上述柱塞进行滑接的开口的密封件(seal),上述开闭机构的开启位置通过使上述柱塞的前端位于上述密封件的上方而实现,上述开闭机构的关闭位置通过使上述柱塞的前端位于上述密封件的下方而实现。

在上述吐出装置中,其特征也可在于,上述开闭机构由开闭阀所构成。

本发明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的吐出装置;工件台,其载置被涂布物;以及相对移动装置,其使液体材料吐出装置与被涂布物进行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的吐出方法是使用上述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的吐出装置的吐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移送工序,其在将上述切换阀设为第一位置,并将上述开闭机构设为开启位置的状态下,自上述第1压缩空气供给管供给加压空气,由此将上述第1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移送至上述第2贮存容器;第2移送工序,其在将上述切换阀设为第一位置,并将上述开闭机构设为开启位置的状态下,自上述第2压缩空气供给管供给加压空气,由此将上述第2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移送至上述第1贮存容器;吐出准备工序,其将上述开闭机构设为关闭位置,并将上述切换阀设为第二位置;以及吐出工序,其使上述柱塞下降所期望量,而吐出上述计量孔内的液体材料。

在上述吐出方法中,其特征也可在于,上述固体颗粒包含比重较上述液体材料大的固体颗粒,在该情况下,其特征也可在于,上述固体颗粒是led用荧光体。

在上述吐出方法中,其特征也可在于,在上述第1移送工序中,将上述第1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的60%以上移送至上述第2贮存容器,在上述第2移送工序中,将上述第2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的60%以上移送至上述第1贮存容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在固体颗粒分散的状态下精度良好地定量吐出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

另外,由于使相同流路内的液体材料的流动逆转而进行搅拌,因此可将流路内的固体颗粒的沉淀设为最小限度。

此外,由于在连通两个贮存容器的流路的中途设置有计量孔,因此可充分地进行计量孔内的搅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例1所涉及的吐出装置的搅拌动作时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方式例1所涉及的吐出装置的吐出动作时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方式例2所涉及的吐出装置的侧视图。

图4(a)为实施方式例3所涉及的吐出装置的左侧视图,(b)为前视图,(c)为右侧视图。

图5(a)为实施方式例4所涉及的吐出装置的左侧视图,(b)为前视图,(c)为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例进行说明。再者,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液体材料”,只要无特别说明,均设为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

《实施方式例1》

(1)结构

图1为实施方式例1所涉及的吐出装置的侧视图,且在截面部分施以阴影线。

实施方式例1所涉及的吐出装置1构成为具备:贮存容器(11、12),其贮存液体材料;切换阀单元2,其切换贮存容器(11、12)与计量部3的连通、或计量部3与喷嘴5的连通;计量部3,其填充被吐出的液体材料;柱塞4,其在计量部3内进退移动;喷嘴5,其具有吐出液体材料的吐出口;保持器6,其保持(11、12);以及基体7。

贮存容器a11与贮存容器b12由相同容量的注射器所构成,且均由被连结于基体7的保持器6所保持。不需要一定将贮存容器a11与贮存容器b12设定为相同容量,但由于若能够将被贮存于一方的贮存容器的液体材料的大部分移送至另一方的贮存容器,则可提高搅拌效率,因此一方的贮存容器与另一方的贮存容器的容积比优选为1:0.5~1,更优选为1:0.6~1,特别优选为1:0.7~1。也可与本实施方式例不同,在贮存容器(11、12)内另外设置搅拌装置。

在被设置于贮存容器a11的下端的流出口,装卸自如地连接有输液管a13,在被设置于贮存容器b12的下端的流出口,装卸自如地连接有输液管b14。在被设置于贮存容器a11的上端的凸缘,装卸自如地安装有连接件a15,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a17而自加压空气供给源a71接受加压空气的供给。在被设置于贮存容器b12的上端的凸缘,装卸自如地安装有连接件b16,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b18而自加压空气供给源b72接受加压空气的供给。再者,本说明书中,不将“空气(air)”的用语以限定于空气的意思来使用,以也包含其他气体(例如氮气)的意思来使用。

输液管a13与切换阀单元2连通,且经由被设置于切换阀21的周面上的连通槽211而与计量孔31连通。输液管b14与分支部35的第2区域38连通。输液管a13及输液管b14可由任意材质的管构成,既可由可挠性的管构成,也可设置接头构件。

切换阀单元2具备切换阀21以及阀块22。切换阀21是圆柱状的旋转阀,具备被设置于周面上的细长的连通槽211、以及以不与连通槽211重叠的方式所设置的贯通孔212。切换阀21通过下述的切换阀驱动装置23所旋转驱动,而选取通过连通槽211连通输液管a13与计量孔31的第一位置、及通过贯通孔212连通喷嘴5与计量孔31的第二位置。

在阀块22的下方配设有喷嘴连结构件51,在上方配设有计量部3。

喷嘴连结构件51螺合连接于阀块22,具备在与计量孔31的中心相同直线上具有中心的笔直的吐出流路。在喷嘴连结构件51的下端,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具有吐出口的喷嘴5,且吐出口的中心位于与计量孔31及吐出流路的中心相同直线上。

计量部3是在内部具有计量孔31的圆筒状的构件,且在上部设置有分支部35。计量孔31是笔直的圆柱状的流路,被构成为较柱塞4大径。在分支部35形成有由第1区域37及第2区域38所构成的截面t字形的流路。第1区域37与计量孔31等径,作为分支流路的第2区域38较第1区域小径。在朝上下延伸的第1区域37的上端部配设有第1密封件33,在下端部配设有第2密封件34。第1密封件33及第2密封件34是环状的弹性构件(例如,o型环、弹簧加压密封件),具有柱塞4进行滑接的大小的开口。如后面所述,第2密封件34与柱塞4协同动作而构成开闭机构。

柱塞4是杆状的构件,且通过柱塞驱动装置43及滑块41,朝上下方向被移动。在下述的搅拌动作时,柱塞4的前端位于第2区域38的上端与第1密封件33的下端之间(参照图1)。在下述的吐出动作时,柱塞4的前端在第2密封件34的下端的下方的计量孔31内进行前进动作(参照图2)。

通过柱塞4进入计量孔31内,计量孔31的容积减少,而使液体材料自朝下方开口的吐出口被吐出。柱塞4既可通过一次的前进动作使其移动至最下降位置,也可重复多次前进动作及停止动作而使其移动至最下降位置。即,既可一次将计量孔31内的液体材料全量吐出,也可分为多次地吐出。

再者,柱塞4的前端部的形状可设为图示的平面以外的任意形状,例如,公开有设为炮弹形状、球状或在前端设有突起的形状。

滑块41移动自如地被安装于朝上下延伸的滑轨42。滑块41的上端部与柱塞驱动装置43的连结构件44连结,且通过使柱塞驱动装置43驱动而上下运动。柱塞驱动装置43固定设置于基体7,例如由电动致动器、线性致动器所构成。

在基体7的最上部,配设有切换阀驱动装置23。切换阀驱动装置23的驱动力通过未图示的动力传递构件所传递,而使切换阀21旋转动作。此处,作为动力传递构件,例如可使用环状的链条或皮带等(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沿铅垂方向配置切换阀驱动装置23及柱塞驱动装置43,可窄幅地构成吐出装置1。

吐出控制装置100具备处理器、以及存储有吐出控制程序的存储装置,若执行吐出控制程序,则下述的本发明的吐出动作及搅拌动作自动地被执行。吐出控制装置100与上述各驱动装置(23、43)及加压空气供给源(71、72)之间通过控制配线(省略一部分图示)所连接,而使用于控制的信号进行通信。

(2)动作

(2-1)搅拌动作

在上述的结构的吐出装置1中,在进行液体材料的搅拌时,以下的动作通过吐出控制程序所实施。液体材料设为仅被贮存于贮存容器a11。

1)首先,驱动切换阀驱动装置23,将切换阀21切换至使输液管a13(贮存容器a11)与计量孔31连通的第一位置(参照图1的i箭头)。

2)驱动柱塞驱动装置43,使柱塞4上升至最上升位置,并使柱塞4的前端位于第2区域38上端与第1密封件33下端之间(参照图1的ii箭头)。

3)自加压空气供给源a71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a17对贮存容器a11以一定压力供给所设定的时间的加压空气。由此使液体材料依输液管a13、切换阀21的连通槽211、计量孔31、第1区域37、第2区域38、输液管b14的顺序流动,而使一定量的液体材料被供给至贮存容器b12。

4)停止加压空气供给源a71的动作,而停止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a17的加压空气的供给。若停止加压空气的供给,则贮存容器a11内的压力降低至加压空气供给前的压力,朝向贮存容器b12流动的液体材料停止其流动。

5)其次,自加压空气供给源b72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b18对贮存容器b12以一定压力供给所设定的时间的加压空气。由此使液体材料依输液管b14、第2区域38、第1区域37、计量孔31、切换阀21的连通槽211、输液管a13的顺序流动,一定量的液体材料被返回贮存容器a11。此处,也可将程序编写成具有使吐出控制程序监视吐出动作的执行状况,并根据液体材料的消耗量而使供给加压空气的时间减少的功能。

6)停止加压空气供给源b72的动作,而停止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b18的加压空气的供给。若停止加压空气的供给,则贮存容器b12内的压力降低至加压空气供给前的压力,朝向贮存容器a11流动的液体材料停止其流动。

7)重复进行上述的3)~6)。在上述的3)及5)中,为了得到充分的搅拌,优选为将被贮存于一方的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的大部分(例如50%以上,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移送至另一方的贮存容器。另外,也可将被贮存于一方的贮存容器内的液体材料的几乎全部移送至另一方的贮存容器而进行搅拌,但由于若有空气到达阀单元2或计量孔31,则产生残留空气的问题,因此优选为在水头位置(液面)留在输液管(13、14)内的范围内进行移送。

(2-2)吐出动作

在上述的结构的吐出装置1中,在自喷嘴5进行液体材料的吐出时,以下的动作通过吐出控制程序所实施。以下,对自搅拌动作结束,切换阀21位于第一位置,且在计量孔31、第1区域37及贮存容器a11内填充有液体材料的状态(但是,在贮存容器b12也可残留少量的液体材料),移行至进行吐出动作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

1)首先,驱动柱塞驱动装置43使柱塞4下降,而使柱塞4的前端位于较第2密封件34的下端略下的位置(参照图2的i箭头)。即,使柱塞4下降至使第1密封件33相对于柱塞4出现充分的密封性的位置。由此,成为柱塞4的外周面与第2密封件34的开口的内周面抵接的状态,而使贮存容器a11与贮存容器b12的连通被遮断(即,第2密封件34及柱塞4发挥将贮存容器a11与贮存容器b12的连通遮断的开闭机构的功能)。此时,由于切换阀21位于第一位置,因此即使使柱塞4下降移动,也不会有来自喷嘴5的不必要的液体材料漏出的情况。

2)驱动切换阀驱动装置23,切换至通过贯通孔212将喷嘴5与计量孔31连通的第二位置(参照图2的ii箭头)。

3)驱动柱塞驱动装置43使柱塞4仅下降所期望量,由此自喷嘴5吐出液体材料。此处,既可通过一次前进动作使柱塞4移动至最下降位置而进行吐出,也可重复多次前进动作及停止动作使其移动至最下降位置。

4)为了将液体材料填充于计量孔31,首先,驱动切换阀驱动装置23,将切换阀21切换至使输液管a13(贮存容器a11)与计量孔31连通的第一位置。

5)驱动柱塞驱动装置43使柱塞4上升,而使柱塞4的前端位于较第2密封件34的下端略下的位置。由此,使贮存容器a11内的液体材料被填充于计量孔31。此时,也可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a17将加压空气供给至贮存容器a11内的液体材料,而迅速地进行填充作业。

6)通过重复地进行上述的2)~5),而可连续吐出。

(3)吐出控制程序

吐出控制程序被编写成以所预先设定的时机(例如,吐出动作与吐出动作间的空档)来实施上述的搅拌动作。既可将程序编写成通过在实施搅拌动作后进行吐出动作来提高搅拌作用,也可编写成在未进行吐出的期间重复执行搅拌动作。更详细而言,也可将程序编写成在吐出控制装置100设置检测在一定时间(例如,通过预先的测量所设定的产生颗粒沉淀的问题的时间)以上未接收动作指令的情况的定时器,并在定时器检测到一定时间的经过的情况下执行一次或多次的搅拌动作(该定时器通过硬件或软件来实现)。

也可将程序编写成不管吐出等的时机,而以一定的周期,检测直到下一吐出动作的执行为止存在执行搅拌动作的时间的时机,并在该时机进行一次或多次的搅拌动作。

(4)涂布装置

吐出装置1搭载于涂布装置的涂布头,被使用于通过xyz轴驱动装置使涂布头(吐出装置1)与工件台进行相对移动,而将液体材料涂布于工件上的作业。xyz驱动装置例如被构成为具备周知的xyz轴伺服马达及滚珠螺杆,而可以任意的速度使吐出装置1的吐出口移动至工件的任意位置。

(5)用途

本实施方式例的吐出装置及方法可使用于含有比重较液体材料大的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的涂布工序,例如在led元件之上涂布混合有荧光体(其相当于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的工序。可使用于对led元件的涂布工序的液体材料例如为环氧系树脂、硅酮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而荧光体中包含氮化物系、氮氧化物系、氧化物系、硫化物系的荧光体。作为荧光体的具体例,可列举在由钇、铝的复合氧化物所构成的石榴石构造的结晶中混合有其他元素的作为黄色荧光体的yag系荧光体(化学式y3al5o12:ce)、以化学式lu3al5o12:ce来表示的作为绿色荧光体的luag系荧光体、以化学式(sr、ca)alsin3:eu来表示的作为红色荧光体的scasn系荧光体、以化学式caalsin3:eu来表示的作为红色荧光体的casn系荧光体、以化学式la3si6n11:ce来表示的作为黄色荧光体的lsn系荧光体、以化学式casc2o4:ce来表示的作为绿色荧光体的氧化钪荧光体、以化学式sialon:eu来表示的作为绿色荧光体的氮化硅系荧光体。

(6)作用效果

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1的吐出装置1可利用搅拌动作来搅拌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材料,由此在固体颗粒分散的状态下进行吐出动作。现有的吐出装置由于计量孔的上端部为流路的末端,因此无法充分地对计量孔内进行搅拌,但在实施方式例1中,由于计量孔31位于连通贮存容器a11与贮存容器b12的流路的中途,因此可对计量孔31内充分地进行搅拌。

另外,由于为将通过前进移动的柱塞4所排除的体积量的液体材料吐出的吐出方式,因此相较于以开闭阀的开闭时间来控制吐出量的吐出方式,可精度良好地吐出所期望量的液体材料。

此外,由于填充动作及流入动作存在有因液体材料的流动方向逆转,使得在正向的流动时沉淀的固体颗粒会在逆向的流动时被卷起的情况,因此可实现不易在流路内产生固体颗粒的沉淀这样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例2》

实施方式例2所涉及的吐出装置1主要在具备作为开闭机构而发挥功能的开闭阀39的方面,与实施方式例1不同。以下,以不同点所涉及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并对相同点省略其说明。

(1)结构

图3为实施方式例2所涉及的吐出装置的侧视图,并对截面部分施以阴影线。

实施方式例2所涉及的吐出装置1虽然在分支部35设置有第1密封件33,但不具备在实施方式例1中所设置的第2密封件34。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在输液管b14的分支部35侧的端部具备开闭阀39。开闭阀39可设置于连通贮存容器b12与分支部35的第1区域37的流路中的任意位置,但由于设想了在搅拌动作时空气进入输液管b14而产生残留空气,因此优选为设置于第2区域38的开口端或其附近。换言之,在搅拌动作时,由于优选使水头位置(液面)不到达开闭阀39,因此优选将开闭阀设置于远离贮存容器b12侧的输液管b14的端部或第2区域38。开闭阀39通过控制配线(未图示)而与吐出控制装置100连接,并通过吐出控制装置100所开闭。

本实施方式例中,一体地形成分支部35与计量部3,但也可通过不同部件来构成分支部35,并与计量部3接合。

吐出控制程序编写成进行下述的动作。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例1相同。

(2)动作

(2-1)搅拌动作

在上述的结构的吐出装置1中,在进行液体材料的搅拌时,以下的动作通过吐出控制程序所实施。液体材料设为仅被贮存于贮存容器a11。

1)首先,驱动切换阀驱动装置23,将切换阀21切换至使输液管a13(贮存容器a11)与计量孔31连通的第一位置(参照图3的i箭头)。开闭阀39设为开启位置。

2)驱动柱塞驱动装置43,使柱塞4上升至最上升位置,而使柱塞4的前端位于第2区域38上端与第1密封件33下端之间(参照图3的ii箭头)。

3)自加压空气供给源a71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a17以一定压力将加压空气供给至贮存容器a11所设定的时间。由此,使一定量的液体材料被供给至贮存容器b12。

4)停止加压空气供给源a71的动作,而停止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a17的加压空气的供给。由此,朝向贮存容器b12流动的液体材料停止其流动。

5)其次,自加压空气供给源b72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b18以一定压力将加压空气供给至贮存容器b12所设定的时间。由此,使一定量的液体材料被返回至贮存容器a11。

6)停止加压空气供给源b72的动作,而停止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b18的加压空气的供给。由此,朝向贮存容器a11流动的液体材料停止其流动。

7)重复进行上述的3)~6)。在该期间中,开闭阀39维持在开启位置的状态。

(2-2)吐出动作

在上述的结构的吐出装置1中,在自喷嘴5进行液体材料的吐出时,以下的动作通过吐出控制程序所实施。以下,对自搅拌动作结束,切换阀21位于第一位置,在计量孔31、第1区域37及贮存容器a11填充有液体材料的状态(但是,在贮存容器b12也可残留少量的液体材料),移行至吐出动作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

1)首先,将开闭阀39设为关闭位置。由此,使输液管b14与计量孔31的连通被遮断。

2)驱动切换阀驱动装置23,切换至通过贯通孔212将喷嘴5与计量孔31连通的第二位置。

3)驱动柱塞驱动装置43使柱塞4仅下降所期望量,由此自喷嘴5吐出液体材料。此处,既可通过一次前进动作使柱塞4移动至最下降位置而吐出,也可重复多次前进动作及停止动作使其移动至最下降位置。由于开闭阀39位于关闭位置,因此即使柱塞4下降动作,液体材料也不会逆流至输液管b14。

4)为了将液体材料填充于计量孔31,首先,驱动切换阀驱动装置23,将切换阀21切换至使输液管a13(贮存容器a11)与计量孔31连通的第一位置。

5)驱动柱塞驱动装置43使柱塞4上升,而使柱塞4的前端位于分支部35的第1区域37(优选设为使柱塞4的前端位于第2区域38的上方)。由此,使贮存容器a11内的液体材料被填充于计量孔31。

6)通过重复进行上述的2)~5),而可连续吐出。在该期间中,开闭阀39维持在关闭位置的状态。

(3)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2的吐出装置1,也可实现与实施方式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例3》

实施方式例3所涉及的吐出装置1主要在具备支撑贮存容器b12的接头构件141的方面,与实施方式例1不同。以下,以不同点所涉及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并对相同点省略其说明。

(1)结构

图4(a)为实施方式例3所涉及的吐出装置1的左侧视图,(b)为前视图,(c)为右侧视图。在图4(a)中,对透过部分施以虚线。

在本实施方式例中,贮存容器a11被配置于正面侧,贮存容器b12被配置于右侧面侧。贮存容器a11中,躯干部通过被固定设置于基体7的保持器6而被支撑的保持器6具备侧视l字形的管支撑构件61,并通过管支撑构件61支撑输液管a13。输液管a13与实施方式例1相同地,通过细管所构成。

本实施方式例的输液管b14通过为了支撑填充有液体的贮存容器b12而具有充分的强度的粗管所构成。输液管b14自分支部35朝水平方向延伸,且被连结于接头构件141。在接头构件14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部142,在连接部142装卸自如地安装有贮存容器b12。贮存容器a及贮存容器b12被配置于不同的高度,但对于搅拌性并没有影响。

在被设置于贮存容器a11的上端的凸缘,装卸自如地安装有连接件a15,并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a17而自加压空气供给源a71接受加压空气的供给。在被设置于贮存容器b12的上端的凸缘部,装卸自如地安装有连接件b16,并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b18而自加压空气供给源b72接受加压空气的供给。各驱动装置(23、43)及加压空气供给源(71、72)的动作通过吐出控制装置100所控制,从而与实施方式例1相同。

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例1相同。

也可与本实施例不同,将贮存容器b12配置于左侧面侧。

也可与本实施例不同,通过一个加压空气供给源与切换阀的组合来实现加压空气供给源a71及加压空气供给源b72。即,也可使用具有连通加压空气供给源与压缩空气供给管a17的第一位置、及连通加压空气供给源与压缩空气供给管b18的第二位置的切换阀,自一个加压空气供给源将加压空气供给至两个贮存容器(11、12)。

(2)动作

搅拌动作及吐出动作与实施方式例1相同。

(3)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3的吐出装置1,也可实现与实施方式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例4》

实施方式例4所涉及的吐出装置1主要在具备液体传感器(81、82)的方面,与实施方式例3不同。以下,以不同点所涉及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并对相同点省略其说明。

(1)结构

图5(a)为实施方式例4所涉及的吐出装置1的左侧视图,(b)为前视图,(c)为右侧视图。

液体传感器(81、82)分别被配置于贮存容器(11、12)的下部,例如,通过光学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所构成。液体传感器(81、82)通过控制配线(未图示)而与吐出控制装置100连接,而将检测信号发送至吐出控制装置100。更详细而言,对在检测位置是否存在有液体材料进行检测,在存在有液体材料的情况下将有液信号发送至吐出控制装置100,在不存在液体材料的情况下将无液信号发送至吐出控制装置100。

吐出控制装置100在检测位置上的有液信号变化为无液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贮存容器(11、12)的水头位置(液面)降低,而对加压空气供给源(71、72)的动作进行控制。此处,也可使液体传感器(81、82)的检测动作与加压空气供给源(71、72)的加压动作连动,而仅使与加压动作有关的液体传感器(81、82)进行检测动作。

切换阀驱动装置23隔着基体7而被设置于阀块22的背面。在本实施方式例4中,也可通过将切换阀驱动装置23及柱塞驱动装置43配置于铅垂方向,而窄幅地构成吐出装置1。

吐出控制程序编写成进行下述的动作。

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例3相同。

本实施方式例中,公开有对一个贮存容器配置一个液体传感器的结构,但也可构成为对一个贮存容器的上方及下方配置两个液体传感器,而以水头位置在两个液体传感器之间上下的条件进行搅拌动作。另外,液体传感器并不需要一定设置于贮存容器(11、12),也可设置于输液管(13、14)。

(2)动作

(2-1)搅拌动作

在上述的结构的吐出装置1中,在进行液体材料的搅拌时,以下的动作通过吐出控制程序所实施。液体材料设为仅被贮存于贮存容器a11。

1)首先,驱动切换阀驱动装置23,将切换阀21切换至使输液管a13(贮存容器a11)与计量孔31连通的第一位置。

2)驱动柱塞驱动装置43,使柱塞4上升至最上升位置,而使柱塞4的前端位于第2区域38上端与第1密封件33下端之间。

3)液体传感器a81对在检测位置是否存在有液体材料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吐出控制装置100。

4)自加压空气供给源a71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a17以一定压力将加压空气供给至贮存容器a11。由此,使液体材料依输液管a13、切换阀21的连通槽211、计量孔31、第1区域37、第2区域38、输液管b14的顺序流动,而使液体材料被供给至贮存容器b12。

5)若无液信号自液体传感器a81被发送至吐出控制装置100,则停止来自加压空气供给源a71的加压空气的供给。

6)液体传感器b82对在检测位置是否存在有液体材料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吐出控制装置100。

7)自加压空气供给源b72经由压缩空气供给管b18以一定压力将加压空气供给至贮存容器b12。由此,使液体材料依输液管b14、第2区域38、第1区域37、计量孔31、切换阀21的连通槽211、输液管a13的顺序流动,而使液体材料被返回贮存容器a11。

8)若无液信号自液体传感器b82被发送至吐出控制装置100,则停止来自加压空气供给源b72的加压空气的供给。

9)重复进行上述的3)~8)。也可在上述的5)中,停止液体传感器a81的检测动作,而在上述的8)中,开始液体传感器a81的检测动作。同样地,也可在上述的8)中,停止液体传感器b82的检测动作,而在上述的5)中,开始液体传感器b82的检测动作。

(2-2)吐出动作

吐出动作由于与实施方式例1及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在吐出动作时,也可通过液体传感器(81、82)来检测液体材料的残量。

(3)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4的吐出装置1,在搅拌动作时,即使不预先设定将液体材料自一方的贮存容器移送至另一方的贮存容器时的加压时间,通过液体传感器(81、82)来检测液体材料的残量,从而也可移送没有超过或不足的量的液体材料而进行充分的搅拌。

符号的说明

1:吐出装置、2:切换阀单元、3:计量部、4:柱塞、5:喷嘴、6:保持器、7:基体、11:贮存容器a(第1贮存容器)、12:贮存容器b(第2贮存容器)、13:输液管a、14:输液管b、15:连接件a、16:连接件b、17:压缩空气供给管a(第1压缩空气供给管)、18:压缩空气供给管b(第2压缩空气供给管)、21:切换阀、22:阀块、23:切换阀驱动装置、31:计量孔、33:第1密封件、34:第2密封件、35:分支部、37:第1区域、38:第2区域(分支流路)、39:开闭阀、41:滑块、42:滑轨43:柱塞驱动装置、51:喷嘴连结构件、61:管支撑构件、71:加压空气供给源a、72:加压空气供给源b、81:液体传感器a(第1液体传感器)、82:液体传感器b(第2液体传感器)、100:吐出控制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