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雾控制器煤气管道防堵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6247发布日期:2021-06-18 2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除杂机构和酸雾控制器(5),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通过主管道(6)依次连通的冷却器(1)和过滤器(2),所述除杂机构的主管道(6)的一端与煤气增压机(7)连通,所述除杂机构的主管道(6)的另一端与酸雾控制器(5)的煤气管道(51)连通,所述冷却器(1)设置在煤气增压机(7)的出口前方,所述过滤器(2)设置在冷却器(1)前方,在酸雾控制器(5)与过滤器(2)之间的主管道(6)上设置有第一蓄液罐(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2)包括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内自下而上设有多层挡板(23),所述挡板(23)设有滤网(24),所述过滤箱体底部设置有带阀门的进口管(25),过滤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带阀门的出口管(26),所述进口管(25)和出口管(26)分别与主管道(6)连通,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还设有带阀门的排空管(2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挡板(23)的滤网(24)错开设置,滤箱体内形成曲折的煤气的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4)包括金属网和过滤棉,所述金属网设于挡板(23)上,所述过滤棉固定设置于金属网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6)上设置有带阀门的旁通管(21),所述旁通管(21)的入口设置在过滤器(2)的进口管(25)的前方,所述旁通管(21)的出口设置在过滤器(2)的出口管(26)的后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2)的进口管(25)和出口管(26)的阀门是第一电磁阀(28),所述过滤器(2)的排空管(27)的阀门是第二电磁阀(29),所述旁通管(21)的阀门是第三电磁阀(2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与过滤器(2)之间的主管道(6)上设置有第二蓄液罐(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液罐(3)与主管道(6)之间设置有第四电磁阀(31),所述第一蓄液罐(3)的底部设置有第五电磁阀(32),所述第二蓄液罐(4)与主管道(6)之间设置有第六电磁阀(41),所述第二蓄液罐(4)的底部设置有第七电磁阀(4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液罐(3)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蓄液罐(4)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过滤器(2)内设有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28)、第二电磁阀(29)、第三电磁阀(22)、第四电磁阀(31)、第五电磁阀(32)、第六电磁阀(41)和第七电磁阀(42)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雾控制器(5)包括燃烧室(57)与通向燃烧室(57)的煤气管道(51)、硅油管道(53)和空气管道(55),所述煤气管道(51)上设有y型过滤器(52),所述硅油管道(53)与硅油罐(54)连通,所述空气管道(55)与风机(56)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酸雾控制器管道防堵塞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除杂机构和酸雾控制器,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通过主管道依次连通的冷却器和过滤器,所述除杂机构的主管道的一端与煤气增压机连通,所述除杂机构的主管道的另一端与酸雾控制器的煤气管道连通,所述冷却器设置在煤气增压机的出口前方,所述过滤器设置在冷却器前方,在酸雾控制器与过滤器之间的主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蓄液罐。本发明除去煤气中的水分和焦油等杂质,使得通入煤气管道的气体清洁干燥,确保煤气在酸雾控制器中稳定燃烧,解决了酸雾控制器经常跳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蒋耀煌;徐欢;杨涛;杨志军;余勇辉;李景民;李林洁;李士军;陈军海;刘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8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