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药房科室用中药捣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7792发布日期:2021-08-27 13:3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药房科室用中药捣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种中药的破碎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药材的捣药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中有些药材使用时或使用前较短的时间才进行破碎。像含油脂类或挥发性成分,亦或是贵重细料类药物,如苦杏仁,还有一些是新鲜植物类中药,如鲜茅根等,这两类药材在破碎后不能长时间保存,否则药效减退或消失甚至有害。捣药既能破碎块状硬质药材也能破碎新鲜的片状或丝状药材,所以捣药相比破碎设备更适用于短时保存的少量药物的破碎操作。

现有的捣药装置,捣药锤和药材与药罐之间刚性接触,冲击作用破碎药材。实际使用时,药材形状各异,如杏仁,锤捣过程中容易整颗崩出药罐或碎块崩出。鲜药材的汁液更容易飞溅。而且,现有的捣药装置,破碎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医院药房科室用中药捣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材容易崩出或飞溅的问题,实现了能够适用不同性质、不同量,不容易飞溅和崩出的捣药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院药房科室用中药捣药装置,包括药杵和罐体,所述药杵包括锤头和杵棒,所述锤头用于锤击药材,所述杵棒固定于锤头顶部,用于操作人员握持并控制药杵,所述罐体包括内腔,内腔用于容置药材并承接锤头的锤击,

所述锤头包括软体部和重锤部;

所述软体部用于扩大锤头的面积定位药材;所述软体部包覆在重锤部外,软体部与重锤部之间充满气体或液体;所述软体部的下部底面充满气体或液体后成球面;

所述重锤部下部为1/2-3/4球体,上部直径小于与下部连接处的直径;

所述内腔包括开口部和冲击部;开口部上大下小用于锤头进入,同时也用于展现冲击部;

所述冲击部为球面,冲击部的球面直径是软体部下部球体部分直径的1-1.2倍,重锤部下部球体部分直径比软体部下部球体内径小。

进一步的,所述重锤部为球体,所述软体部充满气体或液体后也为球体,所述软体部充满气体或液体后的外径等于冲击部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位于开口部和冲击部之间;连接部向内腔内突出,且连接部最小内径不小于软体部最大外径;所述冲击部为1/2球面;所述冲击部的纵向高度是内腔纵向高度的1/4-1/3。

进一步的,所述软体部为多层结构,包括金属密网、弹性层和金属布;

所述金属密网为软体部的最外层,金属密网用于直接接触药材维持软体部强度;

所述弹性层位于金属密网内侧,用于保持软体部的密封性能;

所述金属布位于弹性层的内侧,用于承受重锤部的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密网的孔径不大于0.3mm;所述金属密网可以有两层,两层金属密网的经线和纬线夹角为30-60度。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布的金属丝含量6%,金属布也可以有多层。

进一步的,所述杵棒中空,与软体部与重锤部之间的腔体连通,连通处固设有电磁阀,电磁阀开关固定设置在杵棒上;

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定位环和管体;

所述定位环与杵棒能够在套管上轴向定位,所述管体套设在杵棒外,且管体顶端通过拉簧与定位环固定连接;

所述软体部顶端密封固定在杵棒外表面,且软体部始终有一部分位于管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腔与罐体内壁之间中空形成液体填充腔,所述液体填充腔由隔板密封分隔,液体填充腔下方为缓冲腔,缓冲腔与液体填充腔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泵,泵用于充、放液体填充腔内的液体;所述液体填充腔内填充的非牛顿流体。

进一步的,所述软体部内填充的是非牛顿流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将锤头设计成软体部和重锤部结合的结构,且软体部和重锤部至少下部是球体,能够便于锤击面的贴合,同时软体部先接触药材并定位药材,重锤部再锤击,避免药材崩处和飞溅。

附图说明

图1是罐体内腔是圆柱形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罐体内腔是圆锥形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重锤部不是完全球体时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局部放大图;

图8是杵棒带有套管时结构示意图;

图9是罐体内腔能够变形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药杵100、锤头110、软体部111、金属密网1111、弹性层1112、金属布1113;重锤部112、杵棒120、套管130、定位环131、管体132;

罐体200、内腔210、开口部211、连接部212、冲击部213、垫板214、缓冲腔2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实际使用或是设计的捣药装置中,罐体200和药杵100的形状对捣药过程的影响非常较大。如图1,如果罐体200内腔210是圆柱体形,药杵100的锤头110也是圆柱体形,亦或是锤头110和内腔210接触面是平面,这对于捣药来说就不易操作。难度在于,锤头110底面是平面,罐体200内腔210的底面也是平面,捣药过程中,药杵要轴向移动才能确保锤头110底面的平面刚好与内腔210底面平行状态下接触并受力,这样才能保证锤头110尽可能多的接触药材,也能尽可能确保锤头110底面侧边不直接与内腔210底面接触,保护锤头110和内腔210不变形或是不刚性接触损耗。但要想让药杵100能够轴线移动基本只能依靠机械装置但即使使用机械装置,精准度和长期损耗都是影响实际效果的问题,因此圆柱形的锤头110和内腔210并不适用少量制备药材的场合。此外,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锤头110与内腔210如果使用圆锥形的内腔210和锤头110,锤头110的尖端容易磨损,但是药材在收到锤头110的冲击和挤压会被压到内腔210的侧壁上,增大了锤头110和内腔210单次冲击所接触的药材量。因此,在无底面的锤头110和内腔210能够更多的增加冲击和粉磨面积。但是无底面的锤头110和内腔210尖端处如果冲击时不能轴线重合则非常容易磨损。对比前两种锤头110和内腔210不难发现,1、平面接触药材的冲击是正向压力,剪切力小,破碎效果一般,且接触面小且正向接触下粉磨效果更差;2、圆锥面接触药材剪切作用明显,且锤头和内腔接触面相对更大粉磨效果也明显;3、单纯的一种面接触,锤头和内腔损耗大,操作难度大,且都有背景技术里提到的问题,就是药材容易崩出和/或飞溅。

当然,现有技术里并没有使用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锤头和内腔,而是把接触面设计成弧面。同时,内腔210底部与锤头110的接触面也并不是如图1-2所示的情况(锤头110和内腔210形状和/或大小相同),现有技术中锤头110的尺寸要比内腔210底部尺寸小的多,如图3。这就导致,药材冲击时有沿内腔210壁向上移动的趋势,如果没有限制就很容易崩出或飞溅。

基于图1-3可见,内腔轴向深度和顶端开口比例越大,药材越不容易飞出内腔外,锤头110与内腔210尤其是内腔210底部形状和大小越接近则物料收到挤压和摩擦的几率越高同时飞出内腔外的几率越低。首先,为了提高药材破碎效率,当然是锤头110和内腔210底部形状大小越接近越好,但为什么现有技术并不采用?原因在于,锤头110和内腔210底部形状和大小一致性程度越高,使用越困难,因为锤头110和内腔210底部形状和大小一致性程度越高就越限制锤头110相对内腔210移动时的方向,就如图1-2,确定的冲击面如果在冲击时较大程度的匹配,首先,药材可能受不到冲击,其次,锤头和内腔直接接触,二者接触面刚性冲击造成损耗。所以,现有技术中,内腔210底部尺寸比锤头110大很多是为了便于人工操作而对效果的妥协处理。

为了让块状或是颗粒状药材不崩出,新鲜药材汁液不飞溅。将锤头110设计成两个部分,包括软体部111和重锤部112,软体部111包覆在重锤部112外,软体部111充满气体或液体后成球体,软体部111的作用在于先接触药材时能够将药材基本定位在罐体200的内腔210的内壁上,接着重锤部112紧跟着锤击药材。软体部111和重锤部112至少下半部是球体,固定在杵棒120的端部。同时,罐体200的内腔210至少包括开口部211和冲击部213,开口部211上大下小用于便于锤头110进入,同时也便于展现冲击部213,冲击部213为内腔210的底部内侧面,冲击部213为球面,冲击部213的球面直径是软体部111直径的1-1.2倍,重锤部112下部球体部分直径比软体部111下部球体内径小,可以是软体部111下部球体内径的0.6-0.8倍。

这样在使用时,如图4-5所示,锤头110下落,软体部111先接触药材,因为软体部能够形变,所以药材能够被挤压在冲击部213内壁上,紧接着重锤部112锤击药材。软体部111外径和冲击部213内径基本相同,而且软体部111惯性作用下突然抵触冲击部,位于冲击部213上侧的部分形变外径变大能够起到封盖冲击部的作用,避免药材崩出和汁液飞溅。此外,由于重锤部112和软体部111的下部均为球体,使得锤头110在下落时对角度的要求并不严格,倾斜的角度也能很好的贴合冲击部,实现快速破碎。此外,软体部111非常适合新鲜草叶类的破碎,挤压后转动锤头110能够对草叶进行粉磨操作,汁液并不会飞溅。

如图4-6所示,为了便于操作,或是说便于各个角度锤击,重锤部112可以是球体,所述软体部111充满气体或液体后也为球体,所述软体部111充满气体或液体后的外径等于冲击部213的内径。

为了避免药材崩处和飞溅,所述内腔210还包括连接部212,连接部212位于开口部211和冲击部213之间;连接部212向内腔210内突出,且连接部212最小内径不小于软体部111最大外径;所述冲击部213为1/2球面;所述冲击部213的纵向高度是内腔纵向高度的1/4-1/3,如图4。加大了内腔的深度,同时通过连接部212能够引导锤头110下落,并辅助软体部111封盖冲击部。

软体部可以是橡胶球,但是实际使用时,橡胶球容易磨损或是破裂,所以如图6-7所示,将所述软体部111设为多层结构,包括金属密网1111、弹性层1112和金属布1113;

所述金属密网1111为软体部111的最外层,金属密网1111用于直接接触药材维持软体部111强度;

所述弹性层1112位于金属密网1111内侧,用于保持软体部111的密封性能;

所述金属布1113位于弹性层1112的内侧,用于承受重锤部112的冲击。

所述金属密网1111的孔径不大于0.3mm;所述金属密网1111可以有两层,两层金属密网1111的经线和纬线夹角为30-60度。

所述金属布1113的金属丝含量6%,金属布1113也可以有多层。通过金属密网1111和金属布1113避免弹性层1112被刺破或是磨损。当然金属布也可以是任意一种耐磨、耐冲击的材料。

在实际使用中,因为药材的不同,如圆形颗粒和不规则颗粒,或是单次捣药的量不同,内腔210的空间并不需要一样大,圆形颗粒或是量少的药材内腔小一些更有利于捣药操作。因此,将所述杵棒120设置成中空,形成储存空间,与软体部111与重锤部112之间的腔体连通,连通处固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的电路连接非常简单并未在图中示出,包括电源位置等简单电路部件也为示出,现有技术非常成熟),电磁阀开关固定设置在杵棒120上;这样杵棒就可以容置和缓冲软体部111内的气体或液体,为软体部的变形做准备。

还包括套管130,所述套管130包括定位环131和管体132;

所述定位环131与杵棒120能够在套管130上轴向定位,所述管体132套设在杵棒120外,且管体132顶端通过拉簧与定位环131固定连接;定位环可以通过螺纹或是卡扣和杵棒120连接,达到定位的效果。

所述软体部111顶端密封固定在杵棒120外表面,且软体部111始终有一部分位于管体132内。如图8-9所示,软体部111是一个底部是半球,充满气或液体后是水滴形状的囊。软体部111的顶端固定在杵棒120外壁上,利用套管130上下移动挤压软体部111,打开电磁阀,能够让软体部内的气体或液体进入杵棒120的储存空间内。需要放大软体部体积时将套管130向上移动,杵棒120内储存的气体或液体能够进入软体部111。当需要缩小软体部111体积时向下移动套管130,挤压软体部111使软体部111内的气体或液体进入杵棒120内储存空间,达到所需体积后关闭电磁阀。而且,因为管体132和定位环131之间通过拉簧固定,当药杵100整体下落抵触冲击部后,管体132继续向下移动,挤压软体部111使之产生水平方向的形变,封盖冲击部213。

当然,为了配合药材的破碎和粉磨,如图9所示,内腔210能够形变更佳,所述内腔210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腔210与罐体200内壁之间中空形成液体填充腔,所述液体填充腔由隔板密封分隔,液体填充腔下方为缓冲腔220,缓冲腔220与液体填充腔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泵,泵用于充、放液体填充腔内的液体;所述液体填充腔内填充的非牛顿流体。所述软体部111内填充的是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选材很多,市售d3o就比较适合使用。填充非牛顿流体,效果相比于气体和普通的液体更佳,因为其本身在收到冲击的部分仍有微小的形变,其它没有收到冲击的部分能够形变,从而使得药材不容易崩出和飞溅出去,而且受到冲击的地方和重锤部112配合能够更好的传递冲击力,破碎的速率更快。为了避免冲击部213损坏,可以根据内腔变化大小放入垫板2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