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性涂布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6579发布日期:2021-10-12 18:5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性涂布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油性涂布机的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废气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类污染物,通常特征有颗粒粉尘,气味刺鼻,对身体有害,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同时,随着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也在不断破坏者我们的大气层,暖化我们的地球,最终造成环境灾难。所以,如何将工业废气治理好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3.现在锂电池隔膜涂布分为水性涂布和油性涂布两种。对于一般的油性涂布工艺流程包括:放卷出料

隔膜预热

涂布出料

凝固烘干

水洗清洁

烘干成型

收卷出货。对于油性涂布废气处理领域,在传统工艺中,通常仅仅对烘箱内涂布废气进行收集,经过烟囱直排大气的方式,但这样的话,无法有效控制废气外排有机废气浓度,造成外排废气浓度超标的恶性环保事件,同时由于仅对烘箱内废气进行收集,而对于其他废气浓度较大的空间区域未采取有效收集回收,会造成空气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行业内需要对油性涂布废气进行处理,并且可以实现涂布废气高效回收及尾气稳定达标排放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性涂布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实现对油性涂布外排废气的稳定综合治理,同时对废气中价值较高的溶剂成分进行有效回收利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尾气超标排放,无法实现废气溶剂的价值回收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性涂布废气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一:对油性涂覆废气进行收集,并汇总后送出;
8.步骤二:将送出的涂覆废气进行冷却处理;
9.步骤三:将冷却处理后的废气通过吸收液将废气中的溶剂溶解吸收出来,之后再将废气经过烟囱外排大气。
10.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收集的涂覆废气包括涂布机设备的凝固烘箱和干燥烘箱中废气,在汇总后送出厂房。
11.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涂覆废气冷却处理的温度范围介于30℃

40℃之间。
12.作为进一步地优选,当吸收液中溶剂浓度超过一定范围限值,则排出部分吸收液,同时补充吸收液,确保吸收液的浓度范围介于75%

85%之间。
13.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吸收液选用纯水,并采用循环溶解吸收工艺,经吸收后排放的废气中的vocs有机物浓度小于30mg/m3。
14.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方案的工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性涂布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废气有组织收集装置、废气冷却装置、水吸收装置和烟囱,所述废气有组织
吸收液循环泵;3

3喷淋装置;3

4第一段填料装置;3

5第二段填料装置;3

6吸收液排液系统;3

7纯水补充系统;4

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9.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性涂布废气处理工艺,该工艺执行过程如下:
30.首先执行步骤s1,对涂布废气有组织收集,利用收集装置及风机等装置对空间废气进行收集,并通过管道送出;
31.然后执行步骤2,将收集的涂布废气进行冷却处理;
32.最后执行步骤3,将冷却处理后的废气送人吸收装置,经过吸收装置中的溶剂溶解吸收清洗,之后将废气排放外界大气。
33.本发明的步骤s1中,所述废气有组织收集范围应包括凝固烘箱、干燥烘箱或者废气浓度较高的区域空间的废气,然后汇总后通过管道送出厂房。
34.本发明的步骤s2中,所述废气冷却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废气通过换热器与循环冷却水进行降温处理,所述废气冷却处理的温度范围介于20℃

40℃之间。优选地,所述所述废气冷却处理的温度范围介于25℃

35℃之间。
35.将冷却处理中的废气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使废气在所述的吸收溶解工艺中提升了溶解吸收效率,降低了尾排废气的vocs有机废气浓度。
36.本发明的步骤s3中,所述废气溶解吸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废气送入水吸收装置中,利用吸收液将所述废气中的溶剂溶解吸收清洗出来,其中水吸收装置中的吸收液需要经常更换,以保证溶解吸收效果。由于经过了步骤s2的冷却处理步骤,本步骤中的溶解吸收效率会更高,所述废气和吸收液之间的溶解吸收会更加充分,废气处理效率大大提升,废气处理能力大幅提高。
37.其中,所述吸收液可与所述废气中的溶剂进行完全/部分互溶。优选地,吸收液选用纯水,废气中的具体溶剂可以选择醇类、酮类等,可实现与纯水的完全/部分互溶。目前,现有油性溶剂主要采用醋酸乙酯、二甲基甲烷胺(dmf)、丁酮(mek)、甲苯(tol)、异丙醇(ipa)等有机溶剂作介质。
38.本发明的工艺中,所述废气处理过程中吸收液的浓度应小于85%。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吸收液回收的经济价值,所述废气处理过程中吸收液的浓度范围应介于75%

85%之间。
39.此外,步骤s3中,经过废气溶解吸收清洗后,所述废气的vocs有机物浓度检测数值应小于30mg/m3。优选地,所述废气处理后,废气vocs有机物浓度检测数值应小于15mg/m3。
40.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性涂布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涂布废气处理装置至少包括依次布置的废气有组织收集装置1、废气冷却装置2、水吸收装置3及烟囱4:所述废气经过管道输送,依次经过废气有组织收集装置1、废气冷却装置2、水吸收装置3以及烟囱4,实现废气中溶剂的溶解吸收处理,最终所述废气排放外界大气。
41.本发明的装置中,所述废气有组织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废气收集管道,废气排放管道,抽吸风机和排放风机;利用废气有组织收集装置实现对凝固烘箱、干燥烘箱以及有机废气浓度较高空间区域中的废气进行收集,随后废气送入冷却装置2,所述废气冷却装置2
包括循环冷却水换热器、配套阀组及管道,其用于将废气进行冷却处理至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然后废气再送入水吸收装置3,将冷却后的废气中的溶剂溶解吸收清洗出来,随后将废气通过烟囱4排放外界大气。
42.其中,所述水吸收装置3包括吸收塔3

1、吸收液循环泵3

2、喷淋装置3

3、第一段填料装置3

4、第二段填料装置3

5、吸收液外排系统3

6、纯水补充系统3

7。
43.优选地,所述水吸收装置3包括多段循环吸收系统:首先所述吸收塔3

1底部的吸收液通过所述循环泵3

2及管道泵吸到所述第一段填料装置3

4和第二段填料装置3

5上方,分别通过所述喷淋装置3

3将吸收液喷淋至填料装置,有效的增大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延长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实现所述废气与吸收液的多段循环溶解吸收处理,并且所述吸收液浓度的大小和尾气voc浓度测量的数值大小检测数值正相关。
44.优选地,通过调节吸收液浓度控制尾排废气浓度。所述吸收液要及时的更换,更换的时间周期根据吸收液和溶剂的互溶情况决定,因为本发明适用于连续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所述吸收液中的溶剂溶解的越多,吸收液中含有的这种溶剂也越多,这样就会使尾排废气中的浓度升高,若不及时的更换,则会导致后面废气处理的效果变得很差。根据吸收液浓度检测装置测得浓度数值,当检测浓度数值超过工艺要求浓度范围,通过所述吸收液循环泵3

2以及调节阀组的配合,实现高浓度吸收液的排出,进入废液处理系统,同时,根据所述吸收塔3

1底部吸收液液位高度的检测数值,确定纯水系统对吸收液补充量的数值大小,从而实现对吸收液浓度的稀释以及液位高度的稳定,最终实现吸收液液位高度的动态平衡以及浓度波动范围的稳定。
45.优选地,所述第一段填料装置3

4、第二段填料装置3

5中有规则的放置堆积填料部件,吸收液在填料部件表面形成薄薄的水膜,有效增大了吸收液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并且延长了两者的吸收溶解接触时间,废气中的vocs有机物在吸收液中溶解的更加充分。
46.优选地,所述烟囱4设置尾气vocs浓度检测装置,可实现对废气浓度的实时检测。
47.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油性涂布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48.实施例1:
49.将油性涂布废气进行有组织收集以及冷却处理后通过水吸收装置,吸收液的检测浓度为30%,然后再经过多级水洗喷淋吸收,最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50.实施例2:
5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吸收液检测浓度为40%,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即可实现对涂布废气的处理。
52.实施例3:
5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吸收液检测浓度为50%,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即可实现对涂布废气的处理。
54.实施例4:
5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吸收液检测浓度为80%,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即可实现对涂布废气的处理。
56.对比例1:
57.将油性涂布废气经过有组织收集以及冷却之后,直接经过简易水箱水洗,经过废
气浓度检测后通过烟囱排出大气。
58.对比例2:
59.将油性涂布废气经过有组织收集以及冷却之后,直接经过废气浓度检测后通过烟囱排出大气。
60.对以上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废气处理后的v0cs有机物浓度进行检测,数据间下表。
61.表1:
[0062][0063]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

4经水吸收处理后的涂布废气的尾排废气vocs浓度值均比对比例的小,说明经过多段循环喷淋水吸收处理后的涂布废气v0cs浓度值较低,其中实施例3吸收液浓度适中,处理后的尾排废气vocs浓度值小于国家要求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的vocs浓度限值(<60mg/m3)。而且实施例的各点的检测数值偏差较小,而对比例的各点检测浓度数值波动较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废气处理效果较好。
[006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65]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