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

文档序号:27489731发布日期:2021-11-22 14:0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
一种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
3.

背景技术:

4.纳米技术是指涉及使用十亿分之一米材料的技术,即涉及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技术。纳米技术已应用于许多领域,随着科学家继续探索纳米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新方法,纳米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展现出了相当强大的应用潜力,例如,纳米技术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已显示出的巨大潜力。同时,使用纳米技术可将分子设计为同脊柱组织中的纳米级分子一致的结构,通过注射器将这些分子注入血液后,这些分子就会修复受损的神经元,刺激身体自我愈合,进而防止炎症和疤痕造成的损害。除了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取得突破外,纳米技术在修复损伤和恢复衰老组织方面也产生了令人兴奋的结果。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称为组织纳米转染技术。这种技术有助于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功能细胞,随后就可用于修复受损组织(如神经、血管和器官)的功能。
5.根据上述内容,使用到纳米技术的医疗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表面能的特点,不过医疗纳米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极易发生团聚,从而失去纳米材料的固有特性,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先行对医疗纳米材料进行分散,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由于医疗纳米材料的颗粒小,分子间作用较为强烈,获得颗粒很快团聚在一起,形成很大的团聚物,一般的分散设备只能初步打散团聚物,很难获得充分均匀打散的纳米颗粒,影响最后医疗纳米材料的质量,降低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包括:机架;分散室,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分散室内部具有自上而下相互隔开的干燥室和循环进料室,所述干燥室用于对分散后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干燥处理,所述循环进料室用于对未分散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上料,干燥室处设有对分散后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下料的出料管;进料机构,设置在分散室的旁侧,且所述进料机构的输出端延伸进入到循环进料室内,进料机构用于向循环进料室内投入待分散的医疗纳米材料;分散机构,设置在分散室内部,并连通干燥室和循环进料室,用于对医疗纳米材料
进行循环式分散处理;干燥及出料机构,设置在分散室内部,并位于干燥室内,用于对分散过程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干燥处理。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分散机构的强力搅拌、碰撞分散后,医疗纳米材料会进入到干燥室范围内,并在干燥室处经过干燥及出料机构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受到干燥处理后的医疗纳米材料又会进入到循环进料室范围内,分散机构在工作时,又会将进入到循环进料室处的医疗纳米材料重新推送至分散机构内,再次进行分散处理,如此往复循环,使得进入分散室的医疗纳米材料能够得到充分的分散,最终能够得到想要的充分均匀打散的纳米颗粒。
9.优选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分散送料螺旋轴,设置在分散室内,所述分散送料螺旋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干燥室内和所述循环进料室内,分散送料螺旋轴上具有螺旋桨叶;分散送料管道,设置在所述分散送料螺旋轴外部,并与分散送料螺旋轴的螺旋桨叶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分散轴,设置在分散送料管道靠近分散送料螺旋轴的一端端部,并与分散送料管道靠近分散送料螺旋轴的一端端部相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散驱动机构驱动分散送料螺旋轴旋转时,分散送料螺旋轴会将通过分散送料管道与循环进料室之间间距进入到分散送料螺旋轴运作范围内的医疗纳米材料从循环进料室处抬升至分散送料管道位于干燥室的一端端部,分散驱动机构在驱动分散轴旋转时,分散轴会对进入到干燥室处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分散,在分散轴的强力搅拌、碰撞及超声波分散器的超声分散后,医疗纳米材料会通过干燥及出料机构再次进入到干燥室范围内,并在干燥室处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受到干燥处理后的医疗纳米材料又会进入到循环进料室范围内,又会通过分散送料管道与循环进料室之间间距进入到分散送料螺旋轴运作范围内,等于将进入到循环进料室处的医疗纳米材料重新推送至分散机构内,再次进行分散处理,如此往复循环,即对于该分散装置,医疗纳米材料会经过多次这样的循环的分散

干燥

重新推送

分散的处理流程,最终能够得到想要的充分均匀打散的纳米颗粒。
11.优选的,所述分散轴包括:外轴体,套设在分散送料螺旋轴的外部并与分散送料螺旋轴转动连接;物料容纳腔,具有轴向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外轴体的底端,并与分散送料管道靠近分散送料螺旋轴的一端端部相连通;若干推料桨叶,沿所述物料容纳腔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且若干所述推料桨叶沿物料容纳腔的轴向呈圆周分布,推料桨叶的内部中空设置,推料桨叶远离物料容纳腔的一端设有分散出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分散送料螺旋轴推送出来的医疗纳米材料会进入到物料容纳腔内,在分散驱动机构与外轴体传动连接,因此分散驱动机构驱动外轴体旋转时,在高速旋转的外轴体作用下,进入到物料容纳腔内的医疗纳米材料会被离心力抛甩至各个推料桨叶内,推料桨叶等于是导流罩,避免医疗纳米材料在分散过程中发生局部团聚,影响到分散效果。
13.优选的,分散送料管道靠近分散送料螺旋轴的一端端部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的截面面积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大,分散送料管道的底端与循环进料室的底端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设置使得分散送料螺旋轴推送出来的医疗纳米材料在分散送料管道的端部不会发生粘黏和堵塞,分散送料螺旋轴会将通过分散送料管道与循环进料室之间间距进入到分散送料螺旋轴运作范围内的医疗纳米材料从循环进料室处抬升至分散送料管道位于干燥室的一端端部。
15.优选的,所述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分散机构进行分散处理的分散驱动机构,所述分散驱动机构包括:盖体,设置在分散室的顶端,用于封闭分散室,所述盖体上设有干燥出口;分散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第一锥齿轮,与所述分散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套设在分散送料螺旋轴的外部,并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套设在分散轴的外部,并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体上安装的分散驱动电机工作时,会驱使第一锥齿轮旋转,当第一锥齿轮旋转时又会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发生相对地反向旋转,使得分散送料螺旋轴和分散轴发生相对地反向旋转,提高医疗纳米材料搅拌以及碰撞时的效果,进一步地起到强力分散的作用。
17.优选的,所述干燥及出料机构包括:状态切换组件,转动连接在分散室的干燥室内;第一盘体,固定在分散室的干燥室内,并位于状态切换组件的顶端;第二盘体,固定在分散室的干燥室内,并位于状态切换组件的底端;若干干燥管道,固定在第二盘体的底端且沿第二盘体的轴向呈圆周分布,所述干燥管道的一端与第二盘体连通,干燥管道的另一端与循环进料室连通;出料管道,固定在第二盘体的底端并位于其中两根干燥管道之间,所述出料管道处于该两根干燥管道的非中间位置,出料管道的一端与第二盘体连通,出料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分散室的外部;状态切换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盘体上;齿轮,与所述状态切换电机传动连接,并与状态切换组件相配合,用于驱动状态切换组件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旋转,以使得医疗纳米材料进入到干燥管道或者出料管道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在状态切换组件上的状态切换电机工作时,状态切换电机会驱使齿轮旋转,齿轮旋转时又会带动状态切换组件旋转,状态切换组件旋转过程时会切换医疗纳米材料是进入到干燥管道内还是出料管道内,即是进行医疗纳米材料的干燥还是下料。
19.优选的,第一盘体的边缘处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落料口,第二盘体的边缘处圆周分布有若干干燥口,其中两个所述干燥口之间设有一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于该两个干燥口的非中间位置,状态切换组件包括状态切换盘体、中转管道和齿盘,所述状态切换盘体位于第一盘体的底端,状态切换盘体的底端边缘处设有呈圆周分布且与所述落料口数量相
等且一一对应的若干中转管道,状态切换盘体的底端中心处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所述齿盘。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在状态切换组件上的状态切换电机工作时,状态切换电机会驱使齿轮旋转,齿轮旋转时会通过与齿盘的配合进而带动状态切换盘体旋转,状态切换盘体旋转过程时中转管道会旋转至不同的位置,只有当落料口、中转管道、干燥口相对齐,或者落料口、中转管道、出料口相对齐时,医疗纳米材料会进入到干燥管道内还是出料管道内,即是进行医疗纳米材料的干燥还是下料。
21.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道,其一端延伸进入循环进料室内,另一端设有漏斗状的进料吸头;物料吸取器,设置在所述进料管道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物料吸取器例如风机可以将待分散的医疗纳米材料投入至循环进料室内,进料吸头的设置便于物料吸取器去吸取医疗纳米材料。
23.优选的,所述干燥室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干燥入口。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入口用于向干燥室内通入干燥用的介质,例如干燥气体。
25.优选的,干燥室的内部设有隔温蓄热层,所述隔热蓄热层同轴设置在干燥室内且隔热蓄热层紧贴干燥室的内壁,隔热蓄热层的径向截面呈环形的凹凸状结构。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分散装置区别于一般的分散设备只能初步打散团聚物,难以获得充分均匀打散的纳米颗粒,经过分散机构的强力搅拌、碰撞分散后,医疗纳米材料会进入到干燥室范围内,并在干燥室处经过干燥及出料机构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受到干燥处理后的医疗纳米材料又会进入到循环进料室范围内,分散机构在工作时,又会将进入到循环进料室处的医疗纳米材料重新推送至分散机构内,再次进行分散处理,如此往复循环,使得进入分散室的医疗纳米材料能够得到充分的分散,最终能够得到想要的充分均匀打散的纳米颗粒。
27.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的平面示意图一;图3为本发明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的平面示意图二;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中干燥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中进料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为本发明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中分散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为本发明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中分散轴处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b

b处的剖面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本发明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中干燥室一种状态下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本发明医疗纳米材料生产用分散装置中干燥室另一种状态下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中:1、机架;2、分散室;21、干燥室;211、隔热蓄热层;212、保温岩棉层;213、通孔;22、循环进料室;23、出料管;24、第一电磁阀;25、超声波分散器;26、干燥入口;3、进料机构;31、进料管道;311、进料吸头;32、物料吸取器;33、雾化喷射器;34、雾化喷头;341、雾化喷孔;342、遮挡罩;4、分散驱动机构;41、盖体;42、分散驱动电机;43、第一锥齿轮;44、第二锥齿轮;45、第三锥齿轮;46、干燥出口;47、第二电磁阀;5、分散机构;51、分散送料螺旋轴;52、分散送料管道;521、导向面;53、分散轴;531、外轴体;532、物料容纳腔;533、推料桨叶;534、导流凸起;535、分散出口;6、干燥及出料机构;61、状态切换组件;611、状态切换盘体;612、中转管道;613、齿盘;62、第一盘体;621、落料口;63、第二盘体;631、干燥口;632、出料口;64、干燥管道;65、出料管道;66、状态切换电机;67、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

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至图4,以及图7,该分散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的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分散室2、位于分散室2旁侧的进料机构3、设置在分散室2内部的分散机构5、干燥及出料机构6以及用于驱动分散机构5进行分散处理的分散驱动机构4,其中:分散室2内部具有自上而下相互隔开的干燥室21和循环进料室22,干燥室21用于对分散后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循环进料室22用于对未分散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上料,干燥室21处设有对分散后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下料的出料管23。
32.在本实施例中,出料管23上设有控制出料管23流通速率和开关的第一电磁阀24。
33.请参阅图3,为了提升对医疗纳米材料的分散效果,在分散室2的外壁上设有超声波分散器25,通过分散机构5的强力搅拌、碰撞及超声波分散器25的超声分散的作用下,进入分散室2的医疗纳米材料能够得到充分的分散。
34.进料机构3的输出端延伸进入到循环进料室22内,进料机构3用于向循环进料室22内投入待分散的医疗纳米材料,即进料机构3用于向分散室2内投料。
35.分散机构5将干燥室21和循环进料室22连通在一起,用于对医疗纳米材料进行循环式分散处理,在该分散装置中,进行分散时经过分散机构5的强力搅拌、碰撞及超声波分散器25的超声分散后,医疗纳米材料会进入到干燥室21范围内,并在干燥室21处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受到干燥处理后的医疗纳米材料又会进入到循环进料室22范围内,分散机构5在
工作时,又会将进入到循环进料室22处的医疗纳米材料重新推送至分散机构5内,再次进行分散处理,如此往复循环,即对于该分散装置,医疗纳米材料会经过多次这样的循环的分散

干燥

重新推送

分散的处理流程,最终能够得到想要的充分均匀打散的纳米颗粒。
36.干燥及出料机构6具体是位于干燥室21内的,用于对分散过程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及出料机构6的作用在于干燥空气或医疗纳米材料中的水分,避免水汽对原料的制备产生影响。
37.考虑提高干燥效率以及获得更好地干燥效果,请参阅图13,干燥室21的内部设有隔温蓄热层211,隔热蓄热层211同轴设置在干燥室21内且隔热蓄热层211紧贴干燥室21的内壁,隔热蓄热层211的径向截面呈环形的凹凸状结构,即隔热蓄热层211凹凸状的内外壁的轴线均与干燥室21的轴线重合。隔热蓄热层211的设置能够对干燥用的介质起到隔热蓄热的作用,进而使得医疗纳米材料获得更好的干燥效果。
38.在本实施例中,在干燥室21的内壁上还可以涂覆由纳米陶瓷空心微珠、硅铝纤维等为无机原料混合制备得到的保温涂层,或者是干燥室21的内外壁之间形成真空隔层,即干燥室21自身形成保温结构,以使得干燥室21内的热量不会轻易的被消耗。需要说明的是,干燥室21内壁上涂覆的也可以是由其他材料制备得到的保温涂层。
39.请参阅图14和图15,在隔热蓄热层211的内壁上还贴合有一层保温岩棉层212,同时在该保温岩棉层212上设有若干与隔热蓄热层211相连通的通孔213,通孔213的设置使得干燥用介质可以更快速地进入到隔热蓄热层211中,保温岩棉层212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干燥室21的保温效果。
40.分散驱动机构4在工作时,会驱动分散机构5中后述提到的分散送料螺旋轴51和分散轴53发生相对的反向旋转,这样的设置在于提高医疗纳米材料搅拌以及碰撞时的效果,进一步地起到强力分散的作用。
41.该分散装置区别于一般的分散设备只能初步打散团聚物,难以获得充分均匀打散的纳米颗粒,经过分散机构5的强力搅拌、碰撞分散后,医疗纳米材料会进入到干燥室21范围内,并在干燥室21处经过干燥及出料机构6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受到干燥处理后的医疗纳米材料又会进入到循环进料室22范围内,分散机构5在工作时,又会将进入到循环进料室22处的医疗纳米材料重新推送至分散机构5内,再次进行分散处理,如此往复循环,使得进入分散室2的医疗纳米材料能够得到充分的分散,最终能够得到想要的充分均匀打散的纳米颗粒。
42.请参阅图4和图9,具体的,进料机构3包括:进料管道31,其一端延伸进入循环进料室22内,另一端设有漏斗状的进料吸头311,进料管道31上设有物料吸取器32,通过物料吸取器32例如风机可以将待分散的医疗纳米材料投入至循环进料室22内,进料吸头311的设置便于物料吸取器32去吸取医疗纳米材料。
43.请参阅图9,进料机构3还包括雾化喷射器33以及雾化喷头34,其中雾化喷射器33位于物料吸取器32和进料管道31延伸进入至循环进料室22的一端之间,同时在进料管道31延伸进入至循环进料室22内的一端端部设有雾化喷头34,雾化喷头34上设有若干雾化喷孔341。
44.进料机构3中采用雾化喷射器33和雾化喷头34将医疗纳米材料在投料时即分散成
像雾一样的微粒,不仅可以使得医疗纳米材料更加均匀,便于后续进行分散处理,还可以增大水分与干燥用的介质的接触面积,加速在干燥室21处的干燥过程。
45.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喷头34上设有遮挡罩342,遮挡罩342的设置使得在医疗纳米材料循环往复地进入到循环进料室22的过程中,掉落的医疗纳米材料会被遮挡罩342阻挡,尽可能少地减少医疗纳米材料堵塞遮挡罩342的可能性。
46.请参阅图4、图5和图7,具体的,分散机构5包括:分散送料螺旋轴51,设置在分散室2内,分散送料螺旋轴51的两端分别位于干燥室21内和循环进料室22内,分散送料螺旋轴51上具有螺旋桨叶。分散送料管道52,设置在分散送料螺旋轴51外部,并与分散送料螺旋轴51的螺旋桨叶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分散送料管道52的底端与循环进料室22的底端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分散轴53,设置在分散送料管道52靠近分散送料螺旋轴51的一端端部,并与分散送料管道52靠近分散送料螺旋轴51的一端端部相连通。
47.当分散驱动机构4驱动分散送料螺旋轴51旋转时,分散送料螺旋轴51会将通过分散送料管道52与循环进料室22之间间距进入到分散送料螺旋轴51运作范围内的医疗纳米材料从循环进料室22处抬升至分散送料管道52位于干燥室21的一端端部,分散驱动机构4在驱动分散轴53旋转时,分散轴53会对进入到干燥室21处的医疗纳米材料进行分散,在分散轴53的强力搅拌、碰撞及超声波分散器25的超声分散后,医疗纳米材料会通过干燥及出料机构6再次进入到干燥室21范围内,并在干燥室21处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受到干燥处理后的医疗纳米材料又会进入到循环进料室22范围内,又会通过分散送料管道52与循环进料室22之间间距进入到分散送料螺旋轴51运作范围内,等于将进入到循环进料室22处的医疗纳米材料重新推送至分散机构5内,再次进行分散处理,如此往复循环,即对于该分散装置,医疗纳米材料会经过多次这样的循环的分散

干燥

重新推送

分散的处理流程,最终能够得到想要的充分均匀打散的纳米颗粒。
48.请参阅图10至图12,具体的,分散轴53包括:外轴体531,套设在分散送料螺旋轴51的外部并与分散送料螺旋轴51转动连接。物料容纳腔532,具有轴向延伸方向,设置在外轴体531的底端,并与分散送料管道52靠近分散送料螺旋轴51的一端端部相连通。若干推料桨叶533,沿物料容纳腔532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若干推料桨叶533沿物料容纳腔532的轴向呈圆周分布,推料桨叶533的内部中空设置,推料桨叶533远离物料容纳腔532的一端设有分散出口535。
49.分散送料螺旋轴51推送出来的医疗纳米材料会进入到物料容纳腔532内,在本实施例中,在分散驱动机构4与外轴体531传动连接,因此分散驱动机构4驱动外轴体531旋转时,在高速旋转的外轴体531作用下,进入到物料容纳腔532内的医疗纳米材料会被离心力抛甩至各个推料桨叶533内,推料桨叶533等于是导流罩,能够避免医疗纳米材料在分散过程中发生局部团聚,影响到分散效果。
50.在本实施例中,推料桨叶533倾斜于物料容纳腔532的轴线设置,可以更好地将医疗纳米材料推送至干燥及出料机构6处,同时推料桨叶533内部设有呈交错设置的导流凸起534,推料桨叶533内设置的导流凸起534可减少医疗纳米材料拥堵的概率,能够保证医疗纳米材料获得强力搅拌和碰撞,避免医疗纳米材料在分散过程中发生局部团聚,影响到分散效果。
51.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分散送料管道52靠近分散送料螺旋轴51的一端端部设有导向面521,导向面521的截面面积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大,导向面521的设置使得分散送料螺旋轴51推送出来的医疗纳米材料在分散送料管道52的端部不会发生粘黏和堵塞。
52.请参阅图7,具体的,分散驱动机构4包括:盖体41,设置在分散室2的顶端,用于封闭分散室2,盖体41上设有干燥出口46。
53.在本实施例中,干燥室21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干燥入口26,干燥入口26用于向干燥室21内通入干燥用的介质,例如干燥气体。可以理解的是,干燥入口26也可以是进出口即干燥用的介质的循环口。干燥出口46用于排出干燥后形成的热气。
54.分散驱动电机42,设置在盖体41上,分散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3。套设在分散送料螺旋轴51的外部的第二锥齿轮44,第二锥齿轮44与第一锥齿轮43啮合,套设在分散轴53的外部的第三锥齿轮45,第三锥齿轮45与第一锥齿轮43啮合。
55.当盖体41上安装的分散驱动电机42工作时,会驱使第一锥齿轮43旋转,当第一锥齿轮43旋转时又会带动第二锥齿轮44和第三锥齿轮45发生相对地反向旋转,使得分散送料螺旋轴51和分散轴53发生相对地反向旋转,提高医疗纳米材料搅拌以及碰撞时的效果,进一步地起到强力分散的作用。
56.请参阅图4、图6至图8以及图10,具体的,干燥及出料机构6包括:状态切换组件61,转动连接在分散室2的干燥室21内。第一盘体62,固定在分散室2的干燥室21内,并位于状态切换组件61的顶端。第二盘体63,固定在分散室2的干燥室21内,并位于状态切换组件61的底端。即状态切换组件61是位于第一盘体62和第二盘体63之间,并在第一盘体62和第二盘体63之间旋转的若干干燥管道64,固定在第二盘体63的底端且沿第二盘体63的轴向呈圆周分布,干燥管道64的一端与第二盘体63连通,干燥管道64的另一端与循环进料室22连通。出料管道65,固定在第二盘体63的底端并位于其中两根干燥管道64之间,出料管道65处于该两根干燥管道64的非中间位置,出料管道65的一端与第二盘体63连通,出料管道65的另一端延伸至分散室2的外部。状态切换电机66,固定在第二盘体63上。齿轮67,与状态切换电机66传动连接,并与状态切换组件61相配合,用于驱动状态切换组件61在第一盘体62和第二盘体63之间旋转,以使得医疗纳米材料进入到干燥管道64或者出料管道65内。
57.当安装在状态切换组件61上的状态切换电机66工作时,状态切换电机66会驱使齿轮67旋转,齿轮67旋转时又会带动状态切换组件61旋转,状态切换组件61旋转过程时会切换医疗纳米材料是进入到干燥管道64内还是出料管道65内,即是进行医疗纳米材料的干燥还是下料。
58.第一盘体62的边缘处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落料口621,第二盘体63的边缘处圆周分布有若干干燥口631,其中两个干燥口631之间设有一个出料口632,出料口632处于该两个干燥口631的非中间位置,状态切换组件61包括状态切换盘体611、中转管道612和齿盘613,状态切换盘体611位于第一盘体62的底端,状态切换盘体611的底端边缘处设有呈圆周分布且与落料口621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若干中转管道612,状态切换盘体611的底端中心处设有与齿轮67啮合的齿盘613。
59.当安装在状态切换组件61上的状态切换电机66工作时,状态切换电机66会驱使齿轮67旋转,齿轮67旋转时会通过与齿盘613的配合进而带动状态切换盘体611旋转,状态切
换盘体611旋转过程时中转管道612会旋转至不同的位置,只有当落料口621、中转管道612、干燥口631相对齐,或者落料口621、中转管道612、出料口632相对齐时,医疗纳米材料会进入到干燥管道64内还是出料管道65内,即是进行医疗纳米材料的干燥还是下料。
6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