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池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9699发布日期:2023-10-06 02:3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池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鱼池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鱼池的过滤器通常采用毛刷和藤棉进行过滤,在过滤箱体内设置多个隔仓,然后分别放入毛刷和藤棉组成过滤层,在使用过程中,毛刷和藤棉特别容易挂污,鱼池污水流经毛刷和藤棉过滤层时,池水中的鱼粪、残饵和悬浮污物会被毛刷和藤棉组成的过滤层截留,毛刷和藤棉的孔隙会被污物堵塞,由于毛刷层和藤棉层污物的不断积累,最终会造成过滤箱堵塞,滤后的出水量不断减少,从而降低了鱼池水的循环过滤速率,致使鱼池的池水不能有效更新,水质不断恶化。目前采用的做法是定期从过滤箱体内取出毛刷和藤棉,用高压水枪清洗毛刷和藤棉上沉积的污物后再放入过滤箱内重新叠放使用,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因为不好把控清洗毛刷和藤棉的时间,通常会造成毛刷和藤棉上的污染物水解融入水体,使水体内的氨氮、亚盐增多,增加了生化仓的净化负担,容易使整个过滤系统崩溃,给鱼池里面的鱼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

2、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简单节能的、免手工清洗滤材的的自动清洗过滤器,旨在解决现有过滤器管理维护麻烦的问题,对于提升鱼池的过滤效率具有重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池过滤装置。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清水仓、滤材仓、集污仓、储能仓、储污仓;所述清水仓包括清水仓隔板、清水仓排水口;所述滤材仓包括浮水性滤材、空气发散管;所述集污仓包括污水发散管、集污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一夹角、第二夹角;所述储能仓包括进气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所述储污仓包括储污漏斗、排污管;

4、其中第一隔板将装置主体分隔成左右两腔体,左腔体上部设置为清水仓,中部设置为滤材仓,底部设置为集污仓,右腔体上部设置为储能仓,底部第二隔板的右侧设置为储污仓;所述清水仓和滤材仓由清水仓隔板隔开;所述清水仓排水口设置于清水仓的仓壁且连通清水仓;所述浮水性滤材设置于滤材仓内;所述空气发散管设置于浮水性滤材的底下;

5、所述污水发散管设置于集污仓内;所述集污板设置于装置主体的底部左侧且与装置主体的底面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装置主体的底部,且第二隔板把集污仓和储污仓隔开;所述第三隔板设置于第二隔板之上,且与第二隔板形成第二夹角;所述进气管设置于储能仓的仓壁,且连通储能仓;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的一端分别穿透第一隔板设置于滤材仓内,并与空气发散管相接连通,另一端分别设置于储能仓的顶部;所述储污漏斗设置于储污仓的底部,所述排污管设置于储污仓的底部仓壁,且连通储污漏斗。

6、优选的,所述清水仓隔板设置于清水仓和滤材仓之间,且清水仓隔板设置为镂空透水结构。

7、优选的,所述浮水性滤材材质包括泡沫、塑料材质。

8、优选的,所述空气发散管和污水发散管均为镂空多孔结构。

9、优选的,所述第一个隔板与装置主体的底部不相接,且留有一定的间隙。

10、优选的,所述储能仓为密闭结构,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均为u形结构,且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通过空气发散管相接连通,所有连通管的高度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11、优选的,所述集污板与装置主体的底面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设置为α,其中α的取值范围为90度≤α≤180度。

12、优选的,所述第三隔板设置于第二隔板之上,且与第二隔板形成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的角度设置为β,其中β的取值范围为90度≤β≤180度。

13、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不相接且留有一定间隙,间隙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管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与有益效果为:1.过滤滤材为泡沫或塑料颗粒,不易板结且坚固耐用,无需手动清洗或更换滤材,节省了耗材费用,经济实用;2.结构设计巧妙,无机械传动结构,能实现免维护功能,节省人力成本;3.只需外接小功率气泵给储能室充气,便能实现循环存储空气能进行自动反冲洗滤材功能,节约能源的同时又能实现自动清洗滤材功能,使用简单实用;4.自动反冲洗滤材不会出现滤材挂污结板现象,不影响过滤流量和过滤效果,能实现大流量过滤。



技术特征:

1.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清水仓(2)、滤材仓(3)、集污仓(4)、储能仓(5)、储污仓(6);所述清水仓(2)包括清水仓隔板(201)、清水仓排水口(202);所述滤材仓(3)包括浮水性滤材(301)、空气发散管(302);所述集污仓(4)包括污水发散管(401)、集污板(402)、第一隔板(403)、第二隔板(404)、第三隔板(405)、第一夹角(406)、第二夹角(407);所述储能仓(5)包括进气管(501)、第一连通管(502)、第二连通管(503);所述储污仓(6)包括储污漏斗(601)、排污管(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仓隔板(201)设置于清水仓(2)和滤材仓(3)之间,且清水仓隔板(201)设置为镂空透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性滤材(301)材质包括泡沫、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发散管(302)和污水发散管(401)均为镂空多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隔板(403)与装置主体(1)的底部不相接,且留有一定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仓(5)为密闭结构,所述第一连通管(502)、第二连通管(503)均为u形结构,且第一连通管(502)和第二连通管(503)通过空气发散管(302)相接连通,所有连通管的高度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板(402)与装置主体(1)的底面形成第一夹角(406),第一夹角(406)的角度设置为α,其中α的取值范围为90度≤α≤18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405)设置于第二隔板(404)之上,且与第二隔板(404)形成第二夹角(407),第二夹角(407)的角度设置为β,其中β的取值范围为90度≤β≤1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403)和第三隔板(405)不相接且留有一定间隙,间隙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连通管(502)和第二连通管(503)的管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池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清水仓、滤材仓、集污仓、储能仓、储污仓,清水仓包括清水仓隔板、清水仓排水口,滤材仓包括浮水性滤材、空气发散管,集污仓包括污水发散管、集污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储能仓包括进气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储污仓包括储污漏斗、排污管。本装置利用储能仓储存空气能,当储能仓内的空气达到一定量时,能触发空气向上逃逸,冲击滤材仓使其水体翻滚对过滤器材进行冲洗,从而达到自动清洗滤材效果。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过滤鱼池污水自动反冲洗功能,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耗材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骏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骏鹏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