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带温度计支架一体式烧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8080发布日期:2021-09-18 02:3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附带温度计支架一体式烧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带温度计支架一体式烧杯。


背景技术: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我们需要用手一直拿着温度计,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在做中学阶段“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时,我们需要组装一套铁架台,方便烧杯的放置和温度计的悬挂。一直拿着温度计手会酸,组装铁架台会很烦琐。
3.在做中学阶段“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时,水面上升的水蒸气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的玻璃外壁上,影响示数的读取。上升的“白气”萦绕在温度计周围也常常影响视线,不方便读数。液体沸腾时,对于敞口烧杯来说,靠近温度计读取示数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在这个实验中有时需要加盖,若在组装器材时已忘记加盖,实验中途因温度计的阻挡是很难加盖的。
4.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074114u、公开日:2015.01.07)披露了一种实验室用温度计支架。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温度计支架与烧杯不能实现一体化,实验前还需对支架单独进行安装。支架底座由吸盘固定,对桌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若支架和吸盘底座只有两个,则塑料吸盘不能保证支架的稳定性。若支架和吸盘底座为三个以上对称设置,则在靠近温度计读取示数时,支架会有阻碍,不方便示数的读取。
5.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193965u、公开日:2015.03.11)披露了一种化学实验用烧杯。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实验室用温度计一般长30厘米左右,远高于实验室普通用烧杯的高度,故不方便对温度计与烧杯一体化收藏(温度计或烧杯另行定制除外)。只有一温度计支架,无法保证测温过程中温度计的稳定。烧杯口无翻边,若烧杯为受热烧杯,则不方便烧杯夹的夹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带温度计支架一体式烧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温度计架设、解放双手的新型烧杯。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带温度计支架一体式烧杯是这样实现的:烧杯包括杯体、刻度、导流槽、上支架面板、下支架面板、限位孔、孔圈、过孔,所述杯体与上支架面板、下支架面板为一固定整体,所述上支架面板与下支架面板水平平行,所述上下两限位孔竖直对应。
8.所述上支架面板与下支架面板均为透明玻璃材质,限位孔中的孔圈为透明软橡胶材质。
9.所述上支架面板与下支架面板具有一间隔距离。
10.所述上支架面板与下支架面板的左边沿圆润光滑,且竖直对应。
11.所述过孔的宽度略小于限位孔的直径。
12.由于实用新型采用温度计支架与烧杯一体化的结构,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
果:
13.1、温度计支架与烧杯一体化,测温时无需用手一直拿着温度计,测受热液体温度时也无需组装铁架台,只需与三脚架、石棉网搭配使用即可,安装使用方便快捷。
14.2、上下两限位孔竖直对应,可以保证温度计在整个测温过程中竖直不倾斜。
15.3、支架面板及孔圈均为透明材料,实现了360度可视无死角。
16.4、支架面板可以阻挡杯中一部分蒸气的上升,减少了温度计外壁上水珠的附着,也减少了“白气”对视线的影响。
17.5、支架面板可以阻挡杯中一部分液体的飞溅,即充当了一定的防护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
18.6、温度计不再对加盖造成阻碍,测温过程中任何时刻都可以加盖。
19.7、不需测温时,本实用新型仍可作为普通烧杯使用,不影响烧杯的原有功能。
20.8、温度计支架与烧杯已一体化,除了烧杯本身破损外,不然此实用新型可一直沿用,只需在孔圈无弹性时更换孔圈即可。故在经济上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附图说明
2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附带温度计支架一体式烧杯立体结构示意图。
22.附图2是杯口结构尺寸示意图。
23.附图3是孔圈示意图。
24.图中标号为:1

杯体、2

刻度、3

导流槽、4

上支架面板、5

下支架面板、6

限位孔、7

孔圈、8

过孔。
25.图中数据比例关系为:(h2+h3):h1=0.618,h2:h3=0.618,此比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参考比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一种附带温度计支架一体式烧杯,烧杯包括杯体1、刻度2、导流槽3、上支架面板4、下支架面板5、限位孔6、孔圈7、过孔8。所述杯体1与上支架面板4、下支架面板5为一固定整体,所述上下支架面板中部的两限位孔6竖直对应。所述上支架面板4与下支架面板5的材质均为透明玻璃,孔圈7的材质为透明软橡胶。所述上支架面板4与下支架面板5水平平行,且有一间隔距离。所述上支架面板4与下支架面板5的左边沿圆润光滑,且竖直对应。所述过孔8的宽度略小于限位孔6的直径。
29.具体而言,上下竖直对应的两限位孔6可让温度计的架设更具稳定性,且可让温度计在整个测温过程中一直保持竖直不倾斜。读数时视线水平即可。
30.具体而言,上支架面板4、下支架面板5及孔圈7均为透明材料构成,可以实现读数
时360度可视无死角。
31.具体而言,若烧杯中液体为正在沸腾的液体,上支架面板4与下支架面板5可以阻挡杯中一部分蒸气的上升,减少了温度计上水珠的附着,便于读数,也减少了“白气”对视线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阻挡杯中一部分液体的飞溅,即充当了一定的防护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
32.具体而言,上支架面板4与下支架面板5的左边沿圆润光滑可以避免伤手,增加安全性。
33.具体而言,若出现测温完成后温度计抽不出时,可将温度计与孔圈7一起从过孔8处移出。过孔8可以方便孔圈7的更换。
34.优选地,孔圈7的材质为透明软橡胶,可以增加摩擦,防止温度计滑落,同时孔圈7可以对支架面板与温度计之间的导热有阻断作用,减小实验误差。且孔圈7为软橡胶,对温度计的粗细有一定的兼容性。
35.优选地,上支架面板4与下支架面板5之间的竖直距离以方便手指伸入为宜。
36.优选地,过孔8的宽度略小于限位孔6的直径,可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孔圈7的稳固性。
3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是:(h2+h3):h1=0.618,h2:h3=0.618。应用两次黄金分割,让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设计更具艺术性、和谐性。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
39.测温时,将温度计插入上下两限位孔,直至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即可,待读数稳定后即可读数。
40.实验需边加热边测温时,无需组装铁架台,只需和三脚架、石棉网搭配使用即可。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凡在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技术实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