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车间集中净化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7968发布日期:2021-12-22 17:2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车间集中净化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车间集中净化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2.焊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由于这些金属粉尘的直径很小,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会飘散在车间中,随着焊接作业的持续,造成车间环境的恶化,严重的甚至出现车间烟雾缭绕的情况。这样的工况下,一是危害焊接工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情绪,同时也影响公司的整体形象。
3.现有焊接车间普遍存在钎焊,氩弧焊,埋弧焊以及自动焊共存的情况,多工位共存,多种焊接形式共存,焊烟除尘器工作条件日益苛刻,工作时间及强度日益增加,致使普通的焊烟除尘器已不能满足焊烟处理的要求。特别是,由于目前的焊接除尘器都是在工位上吸收烟尘进行净化处理的,这种处理方法耗能少,但这种方法无法彻底净化除尘,比如有一部分焊接烟尘逃逸工位除尘器,飘散在空中,目前没有对于室内逃逸气体进行由于治理的焊烟除尘整体系统,因此,研究一种能够治理逃逸气体且高效率的焊烟除尘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的焊烟除尘器无法治理逃逸气体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车间集中净化除尘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多工位的逃逸气体进行集中收集并对焊接烟尘进行集中处理,收集口为高空集气罩,主要收集厂房高空中弥漫的污染气体;不影响焊接作业,同时处理多工位车间焊接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焊接车间集中净化除尘系统,包括进风总管道、多个室内支管、集中式中央除尘器、抽风管道排放装置和抽风机,其中,每个室内支管上安装有多个室内集尘装置,所有室内支管汇总后连接进风总管道,且每个室内支管和进风总管道之间均设有电子风阀;进风总管道、集中式中央除尘器、抽风管道和抽风机和排放装置依次相连,室内支管安装在室内上空高度2/3以上。
7.进一步的,所述室内集尘装置包括进风管道和集气罩,集气罩通过进风管道与室内支管连通,集气罩通过集气罩固定装置安装在室内。
8.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道上设有手动风阀。
9.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罩的内腔被十字形隔板分隔为大小相同的四个空腔;所述集气罩的下端设有一块与集气罩下端面相平行的挡风板,该挡风板面积小于集气罩的下端面,挡风板固定在隔板的下端且其四个侧边与集气罩之间有缝隙。
10.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左右两侧的边缘处向上折弯5~10
°

11.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罩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连接板和固定部件,连接板中心处设置带有圆形法兰的圆孔,集气罩的罩口法兰与圆形法兰连接固定,同时连接
进风管道,支架通过固定部件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集中式中央除尘器包括进风口罩体、密封性外壳、骨架、多个滤筒组成的滤筒阵列、漏灰斗和集灰箱;其中,设置在进风口罩体上端的中央除尘器进风口与进风总管道的出口通过法兰相连接,进风口罩体安装在密封性外壳上,骨架位于密封性外壳内部且骨架将密封性外壳分为前部和后部,滤筒阵列通过前滤筒支板和后滤筒支板固定在密封性外壳前部,后滤筒支板将前部和后部分隔为浊气室和净气室;后滤筒支板上开有后滤筒支板孔洞用于固定滤筒;浊气室内部装有滤筒,滤筒通过其内部的滤筒支撑架安装在前滤筒支板和后滤筒支板之间;前滤筒支板上装有多个前滤筒支板孔洞,每个前滤筒支板孔洞上装有密封加厚垫圈且密封加厚垫圈位于前滤筒支板后部,u型密封圈将前滤筒支板孔洞一周和密封加厚垫圈包裹在内;浊气室底部焊接漏灰斗;漏灰斗底部安装集灰箱。
13.进一步的,所述浊气室和进风口罩体之间安装有挡尘板,挡尘板面积小于进风口罩体底部面积。
14.进一步的,所述漏灰斗上覆盖有多个抑尘板,抑尘板由两块条状板夹角呈60
°
固接而成。
15.进一步的,所述集灰箱底板与水平面呈3~6
°
夹角,集灰箱侧面设有卸灰门,卸灰门内装有密封条。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焊接车间集中净化除尘系统适用机械车间焊接、切割等烟尘的二次处理(即针对逃逸气体进行集中收集净化),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广的特点;
18.(2)采用电子风阀调节使各集气罩吸尘量均衡,室内支管用电控风阀,实现根据机械车间空间烟尘浓度使室内支管单独工作或组合同时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19.(3)节能。采用反馈控制技术,以室内支管上设置的浓度传感器测得的空中焊烟浓度为控制指标,浓度超标就启动工作,否则就停止;
20.(4)每个室内集气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手动风阀和压力阀,采用手动风阀控制进风量,采用压力阀进行控制压力使得室内支管全长压力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全车间除尘效率;
21.(5)滤筒清洁采用脉冲喷吹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除尘效率高;
22.(6)滤筒和滤筒支撑架连接结构、滤筒和前后滤筒支板连接结构简单,滤筒更换和检修操作容易,使用成本低。
23.(7)漏灰斗上安装多个抑尘板可阻止底部灰尘向上方溢出;集灰箱的底板相对于地面倾斜,方便灰尘倒出,集灰箱表面设有卸灰门,用于灰尘的倒出。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的焊接车间集中净化除尘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室内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集气罩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集气罩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集气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支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集中式中央除尘器侧部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集中式中央除尘器的后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集中式中央除尘器后部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是滤筒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1是漏灰斗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2是集灰箱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1

室内集尘装置;2

室内支管;3

电子风阀;4

进风总管道;5

集中式中央除尘器;6

抽风管道;7

排放装置;8

抽风机;9

支管固定装置;10

进风管道;11

集气罩固定装置;12

集气罩;13

手动风阀;14

罩口法兰;15

管孔;16

隔板;17

挡风板;18

固定部件;19

支架;20

连接板;21

圆形法兰;22

角钢;23

管夹;24

直角支架;25

中央除尘器进风口;26

焊烟分流板;27

挡尘板;28

骨架;29

净气室;30

后滤筒支板;31

滤筒;32

浊气室;33

抑尘板;34

漏灰斗;35

集灰箱;36

地脚固定件;37

进风口罩体;38

密封性外壳;39

前滤筒支板;391

前滤筒支板孔洞;40

u型密封圈;41

检修门;42

控制仪箱体;43

上气包固定件;44

气包;45

脉冲电磁阀;46

后滤筒支板加强筋;47

后滤筒支板孔洞;48

导线;49

脉冲喷吹控制仪;50

下气包固定件;51

净气室出风口;52

爆炸头;53

密封加厚垫圈;54

前滤筒支板加强筋;55

滤筒支撑架;56

滤筒支撑架前圆盘;57

密封条;58

卸灰门。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参见图1,本发明的焊接车间集中净化除尘系统,包括进风总管道4、多个室内支管2、集中式中央除尘器5、抽风管道6排放装置7和抽风机8,其中,每个室内支管2上安装有多个室内集尘装置1,所有室内支管2汇总后连接进风总管道4,且每个室内支管2和进风总管道4之间均设有电子风阀3,用于独立控制各个室内支管2的开启与关闭。进风总管道4、集中式中央除尘器5、抽风管道6和抽风机8和排放装置7依次相连,室内支管2安装在室内上空高度2/3以上。优选的,可通过设置多个室内立柱进行支撑,每个室内集尘装置1均对应一个立柱。
39.优选的,每个房间配置有一个室内支管2,室内支管2通过支管固定装置9固定在室内上空。具体的,安装高度为室内总高度的2/3以上。
40.优选的,在每个室内支管2上分别安装有一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支管2所在房间的逃逸气体浓度,这个设计是采用反馈控制技术,以空中焊烟浓度为控制指标,浓度超标就启动电子风阀3开始工作,否则就关闭电子风阀3停止工作。
41.参见图2,室内集尘装置1包括进风管道10和集气罩12,集气罩12通过进风管道10与室内支管2连通,集气罩12通过集气罩固定装置11安装在室内立柱上。
42.优选的,进风管道10上设有手动风阀13和一个压力阀,用于来控制进风量和风压从而满足不同工位工作情况的需求,使得室内支管全长压力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全车间除尘效率。
43.参见图3,集气罩12的内腔被十字形隔板16分隔为大小相同的四个空腔;隔板16的设置能够增大集气效率。参见图4,集气罩12的下端设有一块与集气罩12下端面相平行的挡风板17,该挡风板17面积小于集气罩12的下端面,挡风板7固定在隔板16的下端且其四个侧边与集气罩12之间有缝隙;优选的,挡风板7左右两侧的边缘处向上折弯5~10
°
,这样的设
计能够更好地导流集气,8
°
效果最佳。集气罩12上端中心的管孔15上设有罩口法兰14。
44.参照图4、图5,集气罩固定装置11包括支架19、安装在支架上的连接板20和固定部件18,连接板20中心处设置带有圆形法兰21的圆孔,集气罩12的罩口法兰14与圆形法兰21连接固定,同时连接进风管道10,支架19通过固定部件18固定。优选的,支架19由角钢22焊接而成。
45.参见图6,支管固定装置9包括管夹23、直角支架24和固定部件18,直角支架24通过三根角钢22焊接而成,且通过固定部件18固定在室内上空的固定装置上。管夹23安装在支架24上,用于套在室内支管2上使其稳固,支架24固定在室内支管2下方将其支撑。支管固定装置9可通过u型钢板夹固定于固定装置(如立柱)上;
46.优选的,集气罩固定装置11和支管固定装置9上的固定部件18均采用u型钢板夹。
47.参见图7、图8、图9和图10,集中式中央除尘器5包括进风口罩体37、密封性外壳38、骨架28、多个滤筒31组成的滤筒阵列、漏灰斗34和集灰箱35。其中,设置在进风口罩体37上端的中央除尘器进风口25与进风总管道4的出口通过法兰相连接,进风口罩体37安装在密封性外壳38上,骨架28位于密封性外壳38内部且骨架28将密封性外壳38分为前部和后部,滤筒阵列通过前滤筒支板39和后滤筒支板30固定在密封性外壳38前部,后滤筒支板30将前部和后部分隔为浊气室32和净气室29。后滤筒支板30上开有后滤筒支板孔洞47用于固定滤筒31。
48.优选的,滤筒阵列中滤筒的个数为6

12。
49.优选的,后滤筒支板孔洞47与固定滤筒3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密封。
50.浊气室32和进风口罩体37之间安装有挡尘板27,挡尘板27面积小于进风口罩体37底部面积,进风从挡风板27周围进入浊气室32,挡尘板27能够避免进风直接吹到滤筒上,而是先从挡风板27四周吹入浊气室32后汇合后吹到滤筒上,另外,能够挡住烟尘中火花使得火花快速冷却,提高安全性,且延长滤筒使用寿命。优选的,挡尘板27的形状为弧形且弧形的凸面朝下,此处弧形的设计使得进风更加顺畅。
51.浊气室32内部装有滤筒31,滤筒31通过其内部的滤筒支撑架55安装在前滤筒支板39和后滤筒支板30之间,具体的,滤筒支撑架55后端与后滤筒支板30通过螺栓斜插式连接,前端与前滤筒支板39连接;滤筒31前端面与滤筒支撑架55的前圆盘56通过螺栓固定;优选的,为了提高过滤效率,滤筒31倾斜15
°
安装。
52.前滤筒支板39上装有多个前滤筒支板孔洞391,每个前滤筒支板孔洞391上装有厚度为2

3mm的环形的密封加厚垫圈53且密封加厚垫圈53位于前滤筒支板39后部,u型密封圈40将前滤筒支板孔洞391一周和密封加厚垫圈53包裹在内,用于进一步加强滤筒31前端面与前滤筒支板39之间的密封。浊气室32底部焊接漏灰斗34;漏灰斗34底部焊接有集灰箱35。
53.优选的,参见图11,漏灰斗34上覆盖有多个抑尘板33,抑尘板33由两块条状板夹角呈60
°
焊接而成,用于抑制漏灰斗34内的灰尘向上溢出,防止扬尘。
54.优选的,集中式中央除尘器5底部通过地脚固定件36(如地脚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55.优选的,进风口罩体37为扁平形矩形集气罩结构。
56.优选的,中央除尘器进风口25下端设有焊烟分流板26。
57.优选的,前滤筒支板39上设置有前滤筒支板加强筋54,用来增加前滤筒支板39强
度;后滤筒支板30内部装有后滤筒支板加强筋46,用来增加后滤筒支板30强度,
58.参见图9,净气室29内的骨架上焊接有1~2个气包44,且气包44位于后滤筒支板30后部,通过上气包固定件43与下气包固定件50固定。每个气包44分别连接有脉冲电磁阀45,每个脉冲电磁阀45下端连接有爆炸头52并统一通过导线48连接脉冲喷吹控制仪49,脉冲喷吹控制仪49安装在控制仪箱体42处,设置在净气室29后端的检修门41与骨架28通过螺栓连接,净气室出风口51与抽风管道6通过法兰连接。
59.参见图12,集灰箱35底板与水平面呈3~6
°
夹角(以5
°
为宜),方便灰尘清理,集灰箱35侧面设有卸灰门58,卸灰门58内装有密封条57。
6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61.当某个室内支管2上设置的浓度传感器检测到逃逸气体浓度超标时,需要将室内焊接烟尘气体进行过滤时,将抽风机8电源开启并通过调整电子风阀3将所需工作位置的室内支管2开启,开启后,集气罩12由于内部设有隔板16及挡风板17可将大量的烟尘导流集气,烟尘通过集气罩12进入进风管道10,进风管道10一端固定在集气罩固定装置11上,进风管道10根据手动风阀13的控制调整进风量的多少,同时采用压力阀进行控制压力使得室内支管全长压力均匀分布,各进风管道10的烟尘通过手动风阀13后进入室内支管2,各个室内支管2内的烟尘通过电子风阀3进入进风总管道4,通过进风总管道4烟尘进入到室外的集中式中央除尘器5。
62.烟尘进入到集中式中央除尘器5后,首先进入中央除尘器进风口25,之后进风口罩体37内部的焊烟分流板26,分流后的烟尘进入挡尘板27将烟尘进行第一次过滤以及减少烟尘中大颗粒夹杂物对滤筒31的破坏,通过挡尘板27的烟尘将进入浊气室32,浊气室32内部的滤筒31将烟尘再次进行过滤,过滤后烟尘内的颗粒会残留在滤筒31上或掉入漏灰斗34。通过对脉冲喷吹控制仪49进行程序设定,脉冲电磁阀45将按一定的时间将气包44内的气体压缩通过爆炸头52喷射到滤筒31内部,从而将滤筒31上的灰尘颗粒及夹杂物喷射掉落至漏灰斗34,进而进入集灰箱35,由于存在抑尘板33,可防止灰尘从集灰箱35向上的二次溢出。烟尘经过过滤后进入净气室29,通过与净气室出风口51连接的抽风管道6进入抽风机8,最终经过排放装置7排出,当工作完成后将集灰箱35的卸灰门58打开,清理灰尘颗粒及夹杂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