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7583发布日期:2021-11-22 20:0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砂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研磨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磨砂机。


背景技术:

2.磨砂机适用于软或中硬和极硬物料的破碎、整形,广泛应用于各种矿石、水泥、耐火材料、铝凡土熟料、金刚砂、玻璃原料、机制建筑砂、石料以及各种冶金矿渣。
3.相关技术涉及了一种磨砂机,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壳体内设置有研磨组件,壳体顶部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研磨组件运转的驱动件,壳体底端设置有筛网,筛网底端连通设置有储料箱,储料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装置使用时,先通过进料口倒入原料,而后运行驱动件驱动研磨组件进行研磨,研磨到一定程度后经过筛网掉落到储料箱中,并在研磨完成后打开出料口进行出料。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装置进行研磨时易因摩擦产生较大的热能,进而易对部分原料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磨砂机研磨过程中的散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磨砂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磨砂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磨砂机,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研磨组件,所述内壳体顶部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研磨组件运转的驱动件,所述内壳体底端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底端连通设置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内壳体外侧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周向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冷却夹层,所述冷却夹层内绕内壳体周向外侧壁设置有主冷却管;所述主冷却管的周向外侧壁上缠绕设置有辅助冷却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置使用时,先分别在主冷却管和辅助冷却管内通入冷却介质,而后通过进料口倒入原料,而后运行驱动件驱动研磨组件进行研磨,研磨到一定程度后经过筛网掉落到储料箱中,并在研磨完成后打开出料口进行出料;当研磨组件研磨原料时,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会通过内壳体的周向侧壁发散至冷却夹层内,并在冷却夹层内与主冷却管内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进而进行冷却;当冷却夹层内的热量被主冷却管吸收一部分后,主冷却管中的冷却介质温度上升,冷却效果下降,通过辅助冷却管中的冷却介质与主冷却管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进而降低了主冷却管中冷却介质的温度,保持主冷却管良好的冷却效果,使得在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在冷却夹层内被快速的吸收掉,进而有利于提高磨砂机在对研磨介质进行研磨时的散热效果,从而有利于减少因研磨产生的热量原料造成的不利影响。
9.可选的,所述主冷却管进液端和辅助冷却管出液端均穿设在外壳体周向侧壁的底端,所述主冷却管出液端和辅助冷却管进液端均穿设在外壳体周向侧壁的顶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主冷却管内的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和辅助冷却管内的
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在主冷却管使用时冷却管中的冷却介质在流动吸热时温度逐步上升,进而使得主冷却管底部温度低且顶部温度高,此时辅助冷却管中的冷却介质自上向下流动,使得主冷凝管上下温差减小,进而使得内壳体内上下层研磨时热量的吸收更加均匀稳定,进而保持原料性质的稳定。
11.可选的,所述冷却夹层内绕内壳体周向外侧壁设置有备用冷却管,所述备用冷却管进液端穿设在外壳体周向侧壁的底端,所述备用冷却管出液端穿设在外壳体周向侧壁的顶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冷却管位于冷却夹层内的部分发生故障时无法输送冷却介质时,通过备用冷却管进行冷却降温,从而使得装置整体可以继续被冷却,有利于提高磨砂机的实用性。
13.可选的,所述主冷却管和备用冷却管内均间隔设置有折流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流板能够提高冷却介质在主冷却管和备用冷却管内的湍动程度,能够使位于主冷却管和备用冷却管内的冷却介质均能够与内侧壁发生接触,有利于提高主冷却管或者备用冷却管的热量吸收效率。
15.可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周向外侧壁上设置有导热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层能够快速的将壳体内部的热量传送至冷却夹层内,进一步有利于加快装置整体的散热速度。
17.可选的,所述外壳体顶部呈开口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置运行研磨时,部分发散至冷却夹层中的热量上升从顶部开口处排出,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散热效果。
19.可选的,所述外壳体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阻挡灰尘落入外壳体内的挡灰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置放置或使用时,空气中会通过外壳体顶部开口处沉降积灰至外壳体内部的部件上,进而影响其散热效果,此时通过顶部设置的挡灰板对灰尘的进行阻挡,减少了外壳体内部的积灰,进而保持外壳体内散热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磨砂轴和多个磨砂盘,所述磨砂轴转动设置于内壳体内部,且所述磨砂轴顶端与驱动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磨砂盘间隔设置在磨砂轴的周向外侧壁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置运行时,驱动件驱动磨砂轴带动磨砂盘转动研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内壳体、外壳体、冷却夹层、主冷却管、辅助冷却管,并使位于内壳体内部因研磨产生的热量能够在传送至冷却夹层内后,被主冷却管和辅助冷却管的作用下被吸收,有利于提高磨砂机的散热效果。
25.2.通过设置备用冷却管,使壳体内的研磨工作能够在主冷却管发生故障或者被检修时,仍能够持续运行,有利于提高磨砂机的实用性;
26.3.通过设置外壳体,并使外壳体顶部呈开口设置,当装置使用时,通过外壳体的顶部开口辅助散热,进一步有利于提高磨砂机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磨砂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磨砂机为突出显示自身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内壳体;2、外壳体;3、冷却夹层;4、进料口;5、驱动件;6、研磨组件;61、磨砂轴;62、磨砂盘;7、储料箱;8、筛网;9、出料口;10、主冷却管;11、备用冷却管;12、辅助冷却管;13、折流板;14、导热层;15、挡灰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磨砂机。
33.参照图1和图2,一种磨砂机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且内壳体1与外壳体2均圆筒状,内壳体1同心套设与外壳体2内部,内壳体1与外壳体2的周侧壁之间留存有冷却夹层3。
34.内壳体1顶盖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4,内壳体1顶盖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驱动件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驱动件5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竖直朝下设置,驱动件5的驱动端转动穿过内壳体1顶盖,驱动件5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研磨组件6,研磨组件6包括竖直设置的呈圆柱状的磨砂轴61和四个磨砂盘62,磨砂轴61焊接设置在驱动件5的驱动端的底部且与驱动件5的驱动端同轴,磨砂轴61能够在驱动件5的带动下转动;四个磨砂盘62眼竖直方向等间隔焊接设置在磨砂轴61的轴向侧壁上,磨砂轴61固定穿过磨砂盘62的中心位置,进而磨砂盘62能够在磨砂轴61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对位于内壳体1内部的涂料进行研磨。
35.内壳体1与外壳体2底端焊接设置有呈圆柱体状的储料箱7,储料箱7与内壳体1内部连通设置,储料箱7与内壳体1连通的位置出设置有筛网8,储料箱7底部设置有出料口9,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储料箱7周向侧壁位上连通设置有出料控制阀,且出料控制阀位于靠近桶体底端的位置处。如此设置,使得满足颗粒要求而的涂料颗粒能够经筛网8掉落至储料箱7内,并经出料控制阀被排出,操作方便快捷。
36.冷却夹层3内沿内壳体1轴线方向盘旋设置有主冷却管10,主冷却管10内冷却介质的流动截面为圆形,主冷却管10进液端穿出外壳体2周向侧壁的底端,主冷却管10出液端穿出外壳体2周向侧壁的顶端远离自身进液端的一侧。当磨砂机使用时,冷却介质沿主冷却管10内部流动并在冷却夹层3顶端流出,对内筒体散发出的热量起到良好的吸收效果,减少了内筒体的发热,进而减少因研磨产生的热量原料造成的不利影响。
37.冷却夹层3内并列于主冷却管10设置有备用冷却管11,备用冷却管11内冷却介质的流动截面为圆形,备用冷却管11的进液端穿出外壳体2周向侧壁的底端且与主冷却管10的进液端在同一位置处,备用冷却管11的出液端穿出外壳体2周向侧壁的顶端且与主冷却管10的出液端在同一位置处。当主冷却管10发生故障,或者对主冷却管10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能够开启备用冷却管11,从而保证内壳体1内部涂料的研磨工作能够持续进行。
38.冷却夹层3内沿主冷却管10和备用冷却管11内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设置有辅助冷却管12,辅助冷却管12分别与主冷却管10和备用冷却管11抵触设置,辅助冷却管12的进液端固定穿设外壳体2周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处且与主冷却管10的出液端位于同一位置,辅助冷却管12的出液端固定穿设外壳体2周侧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且与主冷却管10的进液端
位于同一位置。如此设置,使主冷却管10与辅助冷却管12内的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使得主冷却管10保持良好的冷却效果,并且在备用冷却管11使用时对其产生相同的效果。
39.参照图2和图3,主冷却管10和备用冷却管11内均间隔设置有折流板13,主冷却管10中的折流板13交替连接在主冷却管10内侧壁的上侧和下侧,备用冷却管11中的折流板13交替连接在备用冷却管11内侧壁的上侧和下侧。当冷却液通入时,通过交替的折流板13使得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呈s型,提高了冷却液的综合冷却效果。
40.内壳体1的周向外侧壁上设置有导热层14,导热成呈环形包裹设置在内壳体1外周竖直的侧壁上。当装置运行时,内筒体通过导热层14快速将热量导出,加快内筒体的降温。
41.参照图1和图2,外壳体2顶部呈开口设置,且外壳体2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阻挡灰尘落入外壳体2内的挡灰板15,挡灰板15水平呈环形片状。当装置运行时,部分散发到冷却夹层3中的热量从外壳体2顶部开口处排出,进一步提高了内筒体的散热降温效果,并且挡灰板15的设置减少了灰尘的飘落,有利于保持冷却夹层3良好的散热效果。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磨砂机的实施原理为:当装置使用时,先分别在主冷却管10和辅助冷却管12内通入冷却介质,而后通过进料口4倒入原料,而后运行驱动件5驱动研磨组件6进行研磨,研磨到一定程度后经过筛网8掉落到储料箱7中,并在研磨完成后打开出料口9进行出料;当研磨组件6研磨原料时,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会通过内壳体1的周向侧壁而后进过导热层14发散至冷却夹层3内,并在冷却夹层3内与主冷却管10内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进而进行冷却;当冷却夹层3内的热量被主冷却管10吸收一部分后,主冷却管10中的冷却介质温度上升,冷却效果下降,通过辅助冷却管12中的冷却介质与主冷却管10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进而降低了主冷却管10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并且部分热量从外壳体2顶部开口处排出;当主冷却管10发生故障,或者对主冷却管10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开启备用冷却管11代替主冷却管10进行冷却降温。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