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色母粒生产的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2911发布日期:2021-12-11 12:2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色母粒生产的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色母粒生产的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2.色母(color master batch)的全称叫色母粒,也叫色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pigment preparation)。色母主要用在塑料上。色母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所以它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加工时用少量色母料和未着色树脂掺混,就可达到设计颜料浓度的着色树脂或制品
3.在色母粒的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其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然后现有技术中混合装置较为简单,使得原料搅拌不均匀,从而导致制备的色母粒质量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色母粒生产的混合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装置较为简单,使得原料搅拌不均匀,从而导致制备的色母粒质量大大降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色母粒生产的混合设备,包括:
7.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内部呈“圆”状,所述混合桶的一侧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混合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以及
8.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搅拌轴、主动轮、传送带、两个第二搅拌轴和两个从动轮,所述电机固定于混合桶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一搅拌轴和两个第二搅拌轴的顶部均转动连接于混合桶的顶壁,所述第一搅拌轴和两个第二搅拌轴的圆周表面均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杆,所述主动轮固定于第一搅拌轴的圆周表面上部,两个所述从动轮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搅拌轴的圆周表面上部,所述传送带啮合传动连接于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上端活动贯穿混合桶的顶部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混合桶的圆周内壁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混合桶的内部分为驱动腔室和搅拌腔室,所述第一搅拌轴和两个从动轮的一端均活动贯穿固定板,所述主动轮、传送带和两个从动轮均位于固定板的顶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均与混合桶的圆周内壁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强杆的顶部呈锥形状向两侧倾斜。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混合桶一侧端上的进料口处固定有进料板。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混合桶的下部呈“漏斗”状,且混合桶的底
部出料口处固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固定安装有开关阀。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混合桶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脚,多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均固定有防滑垫。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方案中通过将原料从进料口处加入混合桶内,然后通过启动搅拌机构中的电机,使得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此时第一搅拌轴带动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搅拌,通过第一搅拌轴带动主动轮转动,由于传送带啮合传动连接于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的圆周表面,使得主动轮通过传送带带动两个从动轮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搅拌轴转动,最终使得多个搅拌杆同时进行转动,对混合桶原料进一步进行搅拌,本装置结构巧妙,操作简单,通过搅拌机构能够使得原料搅拌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色母粒的质量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剖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剖图。
21.图中:1、混合桶;2、电机;3、进料口;4、进料板;5、下料管;51、开关阀;6、支撑脚;8、第一搅拌轴;801、主动轮;9、第二搅拌轴;901、从动轮;10、搅拌杆;11、固定板;12、传送带;13、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1
26.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7.一种用于色母粒生产的混合设备,包括:
28.混合桶1,混合桶1的内部呈“圆”状,混合桶1的一侧端开设有进料口3,混合桶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以及
29.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2、第一搅拌轴8、主动轮801、传送带12、两个第二搅拌轴9和两个从动轮901,电机2固定于混合桶1的顶部中心处,第一搅拌轴8和两个第二搅拌轴9的顶部均转动连接于混合桶1的顶壁,第一搅拌轴8和两个第二搅拌轴9的圆周表面均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杆10,主动轮801固定于第一搅拌轴8的圆周表面上部,两个从动轮901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搅拌轴9的圆周表面上部,传送带12啮合传动连接于主动轮801和两个从动轮901的圆周表面,第一搅拌轴8的上端活动贯穿混合桶1的顶部并与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本装置中混合桶1用于承载原料,通过将原料从进料口3处灌入混合桶1内,通过搅拌机构对其搅拌,通过启动电机2,使得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搅拌轴8转动,通过第一搅拌轴8带动主动轮801转动,由于传送带12啮合传动连接于主动轮801和两个从动轮901的圆周表面,使得主动轮801通过传送带12带动两个从动轮901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搅拌轴9转动,最终使得多个搅拌杆10同时进行转动,优选的,位于第一搅拌轴8和两个第二搅拌轴9上的搅拌杆10相互交错,不仅使得原料搅拌混合更加充分均匀,而且不易相互碰撞,不易造成损坏,本装置结构巧妙,操作简单,通过搅拌机构能够使得原料搅拌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色母粒的质量大大提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具体使用何种型号的电机2由熟悉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自行选择,且以上关于电机2属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不做赘述。
31.具体的请参阅图3,混合桶1的圆周内壁固定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将混合桶1的内部分为驱动腔室和搅拌腔室,第一搅拌轴8和两个从动轮901的一端均活动贯穿固定板11,主动轮801、传送带12和两个从动轮901均位于固定板11的顶部。
32.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板11的设置,固定板11进一步支撑传送带12,使得其不易与主动轮801和两个从动轮901之间发生滑牙现象,同时将混合桶1的内部分为驱动腔室和搅拌腔室,使得原料不易溅射在主动轮801及传送带12,使得其不易卡住。
33.具体的请参阅图2,第一搅拌轴8和第二搅拌轴9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加强杆13,加强杆13的两端均与混合桶1的圆周内壁固定。
34.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杆13进一步支撑第一搅拌轴8和两个第二搅拌轴9,使得第一搅拌轴8和两个第二搅拌轴9在加强杆13的顶部转动,使得其转动更稳定。
35.具体的请参阅图2,加强杆13的顶部呈锥形状向两侧倾斜。
36.本实施例中:使得原料落在加强杆13上方便滑落,不易堆积,不易造成色色母粒原料的浪费。
37.具体的请参阅图3,混合桶1一侧端上的进料口3处固定有进料板4。
38.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原料倒入进料板4内,使得原料从进料口3处滑入混合桶1内,使得上料更加方便。
39.具体的请参阅图1,混合桶1的下部呈“漏斗”状,且混合桶1的底部出料口处固定有下料管5,下料管5上固定安装有开关阀51。
40.本实施例中:使得在啊进行下料时,能够更加方便原料的滑落,通过开关阀51打开或闭合控制原料从下料管5处的下料,更加方便。
41.具体的请参阅图1,混合桶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脚6,多个支撑脚6的底部均固定有防滑垫。
42.本实施例中:混合桶1通过支撑脚6放置于地面,通过防滑垫增加支撑脚6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本装置放置于地面更加稳定。
4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开关阀51关闭,然后将原料倒入进料板4内并通过进料口3滑入混合桶1内,然后启动电机2,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搅拌轴8转动,第一搅拌轴8带动主动轮801转动,主动轮801通过传送带12带动两个从动轮901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搅拌轴9转动,此时位于第一搅拌轴8和两个第二搅拌轴9上的搅拌杆10均被带动进行搅拌原料,通过位于第一搅拌轴8和两个第二搅拌轴9上的搅拌杆10相互交错,不仅使得原料搅拌混合更加充分均匀,而且不易相互碰撞,不易造成损坏,本装置结构巧妙,操作简单,通过搅拌机构能够使得原料搅拌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色母粒的质量大大提高。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