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8972发布日期:2021-12-29 17:4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


背景技术:

2.半干法脱硫是利用含有石灰(氧化钙)的干燥剂或干燥的消石灰(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半干法脱硫除尘工艺包括:将烟气通过脱硫塔进行脱硫,然后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为了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提高塔内物流浓度,形成稳态流化床,除尘灰有一部分需要经循环灰斜槽06返回脱硫塔再利用。布袋除尘器是循环流化床烟气净化工艺的重要设备,当将其用于脱硫工艺时,布袋除尘器收集脱硫塔出口烟气中的粉尘,然后将收集的粉尘送回到脱硫塔中,进行反复循环的脱硫反应。
3.除尘器下料外排灰结构包括两个出口分支,如图1所示,除尘器的下灰充气箱05的一侧连接灰流量调节阀07,灰流量调节阀07通过循环灰斜槽06与脱硫塔的循环灰入口连通。下灰充气箱05的另一侧通过下料溜子02和管路与仓泵04连通,所述下料溜子02与下灰充气箱05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灰流量关断阀01,仓泵04和所述管路的连通位置设置有仓泵进料阀03。通过设置灰流量关断阀01用于控制进入所述管路的粉尘流量,避免仓泵进料阀03关闭时前端积存过量的粉尘,影响所述管路内的粉尘的流化性能。而灰流量关断阀01价格昂贵,其配套的气动执行机构易损坏,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既满足了排灰控制的需要,还节约了施工运行成本。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包括充气箱,所述充气箱的入口与除尘器灰斗连通,所述充气箱的一出口与循环灰入口连通,另一出口通过下料溜子和出尘管与仓泵连通,所述下料溜子和出尘管的连通位置设置有进料阀,所述下料溜子的下侧面设置有气化结构。
7.可选地,所述气化结构包括气化板,所述下料溜子的下侧面上设置有通气开口,所述通气开口位置连接有所述气化板,所述气化板遮盖所述通气开口,所述气化板的下底面与气化系统连通。
8.可选地,所述气化系统包括顶端开口的气室,所述气室的顶端开口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料溜子上,其位置与所述气化板的设置位置对应设置;所述气室通过通气管与气源连通。
9.可选地,所述下料溜子的下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靠近所述充气箱的一侧的高度高于靠近所述出尘管的一侧的高度。
10.可选地,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0
°‑
65
°

11.可选地,所述下料溜子的入口与所述充气箱连通。
12.可选地,所述下料溜子的下侧面上设置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环设在所述通
气开口周围,所述气化板放置在所述放置凹槽内。
13.可选地,所述气化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放置凹槽上。
14.可选地,所述气化板焊接在所述放置凹槽上。
15.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在充气箱的出灰口与仓泵之间仅设置一个进料阀,未设置价格昂贵的灰关断阀,通过调整进料阀的设置位置更靠近充气箱的出灰口,同时在下料溜子的下侧面设置所述气化结构,从而避免了未设置灰关断阀导致的灰在下料溜子位置流化性能差、容易产生积存的问题,使得即使进料阀关闭,下料溜子处的灰尘也不会附着在下料溜子的下侧面上,从而保证了充气箱的出灰口与仓泵的通路的畅通性,既满足了排灰控制的需要,还节约了施工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料溜子的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的a

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其中:
22.01、灰流量关断阀,02、下料溜子,03、仓泵进料阀,04、仓泵,05、下灰充气箱,06、循环灰斜槽,07、灰流量调节阀,1、气室,2、气化板,3、下料溜子,301、通气开口,302、放置凹槽,4、进料阀,5、出尘管,6、仓泵,7、充气箱,8、灰流量调节阀,9、除尘器灰斗。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既满足了排灰控制的需要,还节约了施工运行成本。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包括充气箱7,充气箱7的入口与除尘器灰斗9连通。充气箱7包括两个出口,其中的一出口(图2中的左端出口)与循环灰入口通过循环灰斜槽连通,另一出口(图2中的右端出口)与仓泵6连通,此出口连接有下料溜子3,下料溜子3的出口端连接有出尘管5,出尘管5与仓泵6连通。下料溜子3和出尘管5的连通位置设置有进料阀4,进料阀4用于控制灰尘是否流入出尘管5内。为了提高进料阀4截挡位置的灰尘的流动性,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设置有气化结构。
26.其中,进料阀4的开闭控制可以是手动控制,也可以采用控制器自动控制,此控制手段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下料溜子3为两端开口的金属筒体结构,所述金属筒体的截
面为矩形或者正方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常用形状,此处不做限定。下料溜子3的上端开口与充气箱7的出口连通,下端出口与出尘管5的入口连通,出尘管5的出口与仓泵6连通。所述循环灰斜槽的入口端设置有灰流量调节阀8,灰流量调节阀8用于控制循环利用的灰的流量。
27.本实用新型的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在充气箱7的出灰口与仓泵6之间仅设置一个进料阀4,未设置价格昂贵的灰关断阀,通过调整进料阀4的设置位置更靠近充气箱7的出灰口,同时在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设置所述气化结构,从而避免了未设置灰关断阀导致的灰在下料溜子3位置流化性能差、容易产生积存的问题,使得即使进料阀4关闭,下料溜子3处的灰尘也不会附着在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上,从而保证了充气箱7的出灰口与仓泵6的通路的畅通性,既满足了排灰控制的需要,还节约了施工运行成本。
28.具体的,所述气化结构包括气化板2,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上设置有通气开口301,通气开口301位置连接有气化板2,气化板2遮盖住通气开口301,气化板2连接在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上。气化板2的下底面与气化系统连通。为了提高下料溜子3位置的灰的流化性能,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的通气开口301的长度和宽度尽可能最大化,此处对其尺寸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不影响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的结构强度即可。此实施例中,通气开口301既可以是一个大的一体通孔(如图3和图4所示),也可以是分割成几个的分通孔。
29.进一步的,所述气化系统包括顶端开口的气室1,气室1的顶端开口固定连接在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上,其位置与气化板2的设置位置对应设置,以便气室1内的气流通过气化板2进入下料溜子3的内腔。气室1通过通气管与气源连通,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气泵,便于将气流泵入气室1。
30.其中,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靠近充气箱7的一侧的高度高于靠近出尘管5的一侧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0
°‑
65
°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倾斜面的具体倾斜角度可以根据需要具体选择。
3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气化板2的边缘凸起连接在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上影响部分灰的流动性,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上设置有放置凹槽302。具体的,放置凹槽302的深度与气化板2的厚度相同。可以理解的,为了方便安放气化板2,放置凹槽302环设在通气开口301的周围,气化板2放置在放置凹槽302内。
32.为了方便拆卸或者更换,气化板2通过螺栓连接在放置凹槽30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气化板2也可以焊接在放置凹槽302上。
33.本实用新型的半干法脱硫灰排灰结构,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灰流量关断阀,将仓泵6的进料阀4上移至下料溜子3处,仓泵6的进料阀4提升安装高度,取代了灰流量关断阀,不需要再购置价格昂贵的灰流量关断阀,根据需要改进下料溜子3的结构长度,将仓泵6的进料阀4提升至下料溜子3处,同时在下料溜子3的下侧面设置所述气化结构,从而避免了未设置灰关断阀导致的灰在下料溜子3位置流化性能差、容易产生积存的问题,这样既满足了排灰控制的需要还节约了施工运行成本。
34.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方案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