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移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2490发布日期:2022-01-08 00:34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移动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移动架。


背景技术:

2.实验物理是相对于理论物理而言,理论物理是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理论物理的研究领域涉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宇宙学等,几乎包括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论问题。而实验物理主要是从实验上来探索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
3.现有的物理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之间需要相互传递物理实验器材,在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将器材损坏,例如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等,同时现有的器材一般都是放在讲桌上进行展览,不便于调节相应的高度便于后面同学的观看,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所需。
4.由上可见,现有的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存在不便于展示和固定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移动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移动架,旨在解决现有的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存在不便于展示和固定的缺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移动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便于放置器材的器材箱,还包括:
9.夹持固定机构,活动连接于支撑板上,用于对试验器材进行夹持固定以及悬挂;
10.升降机构,安装于底板与支撑板的连接处,用于驱动支撑板进行升降调节;以及
11.书写板,所述书写板通过安装件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用于对教学进行书写记录。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
13.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盛放框,所述盛放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便于悬挂器材的挂钩;以及
14.调节夹持组,安装于盛放框上,用于对盛放框内的器材进行夹持固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夹持组包括:
16.夹持固定板,滑动连接于盛放框的内部,所述夹持固定板和盛放框上均设置有防滑软垫;
17.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夹持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盛放框内,所述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杆的一端;以及
18.第二丝杆,转动连接于盛放框内,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
上铰接有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摇把。
1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20.丝杆套筒,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丝杆套筒滑动连接于固定柱内,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于底板上,所述丝杆套筒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于底板内;以及
21.旋转驱动组,安装于底板上,与所述第一丝杆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丝杆进行旋转。
2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驱动组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蜗轮固定连接于第一丝杆上,所述蜗轮上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底板的内部,所述蜗杆通过锥齿轮副转动连接有第一摇把上的转轴。
2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便于移动的移动轮。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移动架,通过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器材箱便于对器材进行收纳,底板上设置有书写板便于对教学进行书写记录,从器材箱中取出相应的器材,在夹持固定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对有挂钩的器材进行悬挂展示,无挂钩的器材进行夹持固定展示,需要调节器材的展示高度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完成了对支撑板的升降驱动,实现了对器材展示高度的调节,使实验教学中的器材得到了良好的展示,具备实验器材便于展示和固定的优点。
2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6.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的放大示意图。
28.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底板、2-书写板、3-移动轮、4-第一摇把、5-锥齿轮副、6-蜗杆、7-蜗轮、8-第一丝杆、9-固定柱、10-丝杆套筒、11-支撑板、12-器材箱、13-连接杆、14-盛放框、15-防滑软垫、16-夹持固定板、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移动块、20-第二丝杆、21-第二摇把、22-挂钩、23-升降机构、24-夹持固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32.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移动架的结构图,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若干便于放置器材的器材箱12,还包括:
33.夹持固定机构24,活动连接于支撑板11上,用于对试验器材进行夹持固定以及悬挂;
34.升降机构23,安装于底板1与支撑板11的连接处,用于驱动支撑板11进行升降调节;以及
35.书写板2,所述书写板2通过安装件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用于对教学进行书写记录。
36.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器材箱12便于对器材进行收纳,底板1上设置有书写板2便于对教学进行书写记录,从器材箱12中取出相应的器材,在夹持固定机构24的作用下实现对有挂钩的器材进行悬挂展示,无挂钩的器材进行夹持固定展示,需要调节器材的展示高度时,在升降机构23的作用下完成了对支撑板11的升降驱动,实现了对器材展示高度的调节,使实验教学中的器材得到了良好的展示。
37.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夹持固定机构24包括:
38.连接杆13,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1上,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盛放框14,所述盛放框1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便于悬挂器材的挂钩22;以及
39.调节夹持组,安装于盛放框14上,用于对盛放框14内的器材进行夹持固定。
40.进一步,所述调节夹持组包括:
41.夹持固定板16,滑动连接于盛放框14的内部,所述夹持固定板16和盛放框14上均设置有防滑软垫15;
42.第一连杆17,一端铰接于夹持固定板16上,所述第一连杆17的另一端铰接于盛放框14内,所述第一连杆17上铰接有第二连杆18的一端;以及
43.第二丝杆20,转动连接于盛放框14内,所述第二丝杆20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9,所述移动块19上铰接有第二连杆18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摇把21。
44.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器材箱12便于对器材进行收纳,底板1上设置有书写板2便于对教学进行书写记录,从器材箱12中取出相应的器材,对有挂钩的器材进行悬挂展示时,只需将有挂钩的器材悬挂于挂钩22上即可展示,对无挂钩的器材进行展示时,将器材放置于夹持固定板16上,设置的防滑软垫15避免了器材的打滑掉落,调节旋转第二摇把21驱使第二丝杆20旋转,在螺纹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移动块19进行移动,使第二连杆18和第一连杆17之间的夹角产生变化,便于推动夹持固定板16上升完成器材在盛放框14内的固定连接。
45.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23包括:
46.丝杆套筒10,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1上,所述丝杆套筒10滑动连接于固定柱9内,所述固定柱9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所述丝杆套筒10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8,所述第一丝杆8转动连接于底板1内;以及
47.旋转驱动组,安装于底板1上,与所述第一丝杆8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丝杆8进行旋转。
48.进一步,所述旋转驱动组包括蜗杆6和蜗轮7,所述蜗轮7固定连接于第一丝杆8上,所述蜗轮7上啮合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转动连接于底板1的内部,所述蜗杆6通过锥齿轮副5转动连接有第一摇把4上的转轴。
49.进一步,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便于移动的移动轮3。
50.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调节器材的展示高度时,调节旋转第一摇把4在锥齿
轮副5的连接关系下驱使蜗杆6旋转,在齿轮连接的关系下驱使蜗轮7上的第一丝杆8旋转,在螺纹连接的关系下驱使丝杆套筒10滑动连接于固定柱9内带动支撑板11进行上升,实现了对器材展示高度的调节,使实验教学中的器材得到了良好的展示,另外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3便于推动装置进行移动展示,展示更为全面。
5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器材箱12便于对器材进行收纳,底板1上设置有书写板2便于对教学进行书写记录,从器材箱12中取出相应的器材,对有挂钩的器材进行悬挂展示时,只需将有挂钩的器材悬挂于挂钩22上即可展示,对无挂钩的器材进行展示时,将器材放置于夹持固定板16上,设置的防滑软垫15避免了器材的打滑掉落,调节旋转第二摇把21驱使第二丝杆20旋转,在螺纹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移动块19进行移动,使第二连杆18和第一连杆17之间的夹角产生变化,便于推动夹持固定板16上升完成器材在盛放框14内的固定连接;需要调节器材的展示高度时,调节旋转第一摇把4在锥齿轮副5的连接关系下驱使蜗杆6旋转,在齿轮连接的关系下驱使蜗轮7上的第一丝杆8旋转,在螺纹连接的关系下驱使丝杆套筒10滑动连接于固定柱9内带动支撑板11进行上升,实现了对器材展示高度的调节,使实验教学中的器材得到了良好的展示,另外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3便于推动装置进行移动展示,展示更为全面。
5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中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通晓的部件,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物理教学用实验器材存在不便于展示和固定的问题。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