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8160发布日期:2021-12-29 16:18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温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温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化工产品生产、医药领域以及轻工生产领域,都需要对饱和溶液进行蒸发、浓缩以及降温结晶,来获取结晶颗粒物质产品。
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降温结晶装置为立式刮板搅拌结晶装置,即结晶釜为夹层结构,夹层内设置有冷却液,釜内为待冷却结晶的饱和液,在结晶釜内安装带有刮板的搅拌器,刮板随搅拌器转动从而将结晶釜内壁上的结晶颗粒刮落下来。现有的降温结晶装置存在许多缺点,如由于现有技术的结晶釜采用夹层设置,冷却液位于待冷却结晶的饱和液周围,因此冷却液与饱和液换热效率低,冷却液中部温度高,待冷却结晶的饱和液冷却速度慢,冷却效率低,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其设计合理,待冷却结晶的饱和液与冷却液接触面积大,冷却速度快,冷却效率高,能耗低。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包括结晶釜,所述结晶釜上方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室,所述结晶釜下方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室,所述结晶釜内部设置有若干根冷凝管和连接架,所述冷凝管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进液室连通,所述冷凝管出液口与所述冷却液出液室连通,每根所述冷凝管外壁设置有至少2个刮板,所述刮板为与所述冷凝管同轴的圆环状,所述刮板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连接有驱动所述连接架上下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冷却液进液室设置有进口,所述冷却液出液室设置有出口,所述结晶釜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结晶釜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6.进一步,所述刮板包括刮板本体和与所述冷凝管外壁相接触的刮刀,所述刮刀位于所述刮板本体两端。
7.进一步,所述刮刀与所述刮板本体通过连杆连接。
8.进一步,所述结晶釜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进液口与所述冷凝液进液室连通,所述夹层出液口与所述冷凝液出液室连通。
9.进一步,所述连接架设置有环形刮板,所述环形刮板端部与所述结晶釜内壁相接触。
10.进一步,所述冷凝管为竖直设置的直管。
11.进一步,所述结晶釜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结晶釜底部最低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包括结晶釜,所述结晶釜上方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室,所述结晶釜下方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室,所述结晶釜内部设置有若干根冷凝管和连接架,所述冷凝管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进液室连通,所述冷凝管出液口与所述冷却液出液室连通,每根所述冷凝管外壁设置有至少2个刮板,所述刮板为与所述冷凝管同轴
的圆环状,所述刮板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连接有驱动所述连接架上下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冷却液进液室设置有进口,所述冷却液出液室设置有出口,所述结晶釜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结晶釜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在结晶釜内设置若干根冷凝管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冷凝管上凝结的晶体可以通过上下移动的刮板将晶体刮除。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待冷却结晶的饱和液与冷却液接触面积大,冷却速度快,冷却效率高,能耗低。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2的立体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结晶釜
ꢀꢀꢀꢀꢀꢀꢀꢀꢀꢀꢀꢀꢀꢀꢀꢀꢀꢀꢀꢀꢀ
11——进料口
18.12——出料口
ꢀꢀꢀꢀꢀꢀꢀꢀꢀꢀꢀꢀꢀꢀꢀꢀꢀꢀꢀꢀ
2——冷却液出液室
19.21——出口
ꢀꢀꢀꢀꢀꢀꢀꢀꢀꢀꢀꢀꢀꢀꢀꢀꢀꢀꢀꢀꢀꢀ
3——冷却液进液室
20.31——进口
ꢀꢀꢀꢀꢀꢀꢀꢀꢀꢀꢀꢀꢀꢀꢀꢀꢀꢀꢀꢀꢀꢀ
4——冷凝管
21.5——连接架
ꢀꢀꢀꢀꢀꢀꢀꢀꢀꢀꢀꢀꢀꢀꢀꢀꢀꢀꢀꢀꢀ
6——刮板
22.61——刮板本体
ꢀꢀꢀꢀꢀꢀꢀꢀꢀꢀꢀꢀꢀꢀꢀꢀꢀꢀ
62——刮刀
23.63——连杆
ꢀꢀꢀꢀꢀꢀꢀꢀꢀꢀꢀꢀꢀꢀꢀꢀꢀꢀꢀꢀꢀꢀ
7——驱动装置
24.8——环形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包括结晶釜1,所述结晶釜1上方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室2,所述结晶釜1下方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室3,所述结晶釜1内部设置有若干根冷凝管4和连接架5,所述冷凝管4为竖直设置的直管,所述冷凝管4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进液室3连通,所述冷凝管4出液口与所述冷却液出液室2连通,每根所述冷凝管4外壁设置有至少2个刮板6,所述刮板6为与所述冷凝管4同轴的圆环状,所述刮板6与所述连接架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5连接有驱动所述连接架5上下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7,所述冷却液进液室3设置有进口31,所述冷却液出液室2设置有出口21,所述结晶釜1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结晶釜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2。工作时,将待冷却结晶的饱和液从进料口11加入结晶釜1中,饱和液接触冷凝管4后降温结晶,驱动装置7驱动连接架5沿冷凝管4上下往复运动,则刮板6随连接架5同步运动,刮板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将附着在冷凝管4外壁的结晶从冷凝管4上刮除;在降温结晶过程中,冷却液从冷却液进液室3流经冷凝管4换热后从冷却液出液室2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结晶釜1内部设置若干根冷凝管4可以增加饱和液的结晶效率,使饱和液快速降温结晶。
27.所述刮板6包括刮板本体61和与所述冷凝管4外壁相接触的刮刀62,所述刮刀62位于所述刮板本体61两端,所述刮刀62与所述刮板本体61通过连杆63连接,便于使刮刀62和刮板本体61之间形成缝隙。连接架5通过刮板本体61带动刮刀62上下往复运动,刮板本体61
可以与冷凝管4外壁不相接触,刮板本体61内的晶体或液体可以从刮刀62与刮刀本体61之间的缝隙流出。
28.所述结晶釜1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进液口与所述冷凝液进液室3连通,所述夹层出液口与所述冷凝液出液室2连通,所述连接架5设置有环形刮板8,所述环形刮板8端部与所述结晶釜1内壁相接触。夹层的结晶釜可以增加饱和液的换热面积,降温后结晶釜内壁形成的结晶可以通过随连接架5上下往复运动的环形刮板8刮除。
29.所述结晶釜1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出料口12位于所述结晶釜1底部最低处,便于冷却后形成的结晶物质从结晶釜1中排出。
3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晶釜(1),所述结晶釜(1)上方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室(2),所述结晶釜(1)下方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室(3),所述结晶釜(1)内部设置有若干根冷凝管(4)和连接架(5),所述冷凝管(4)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进液室(3)连通,所述冷凝管(4)出液口与所述冷却液出液室(2)连通,每根所述冷凝管(4)外壁设置有至少2个刮板(6),所述刮板(6)为与所述冷凝管(4)同轴的圆环状,所述刮板(6)与所述连接架(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5)连接有驱动所述连接架(5)上下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7),所述冷却液进液室(3)设置有进口(31),所述冷却液出液室(2)设置有出口(21),所述结晶釜(1)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结晶釜(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6)包括刮板本体(61)和与所述冷凝管(4)外壁相接触的刮刀(62),所述刮刀(62)位于所述刮板本体(61)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62)与所述刮板本体(61)通过连杆(6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釜(1)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进液室(3)连通,所述夹层出液口与所述冷却液出液室(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设置有环形刮板(8),所述环形刮板(8)端部与所述结晶釜(1)内壁相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4)为竖直设置的直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釜(1)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出料口(12)位于所述结晶釜(1)底部最低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温结晶装置,包括结晶釜,所述结晶釜上方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室,所述结晶釜下方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室,所述结晶釜内部设置有若干根冷凝管和连接架,所述冷凝管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进液室连通,所述冷凝管出液口与所述冷却液出液室连通,每根所述冷凝管外壁设置有至少2个刮板,所述刮板为与所述冷凝管同轴的圆环状,所述刮板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连接有驱动装置。在结晶釜内设置若干根冷凝管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冷凝管上凝结的晶体可以通过上下移动的刮板将晶体刮除。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待冷却结晶的饱和液与冷却液接触面积大,冷却速度快,冷却效率高,能耗低。能耗低。能耗低。


技术研发人员:梁栋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阿泰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