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配方培养基配制装置

文档序号:28525943发布日期:2022-01-15 10:3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配方培养基配制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基配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配方培养基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培养基种类很多,根据配制原料的来源可分为自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3.目前针对合成培养基的配制方式为将各组份加入搪瓷缸、烧杯或煮锅内加热溶解,先将各组分在烧杯或量筒中定量好后加入锅内加热至沸腾,而后分次倒入漏斗分装至组培瓶或者试管中,配制不同配方时需将用过容器清洗干净,再重复配制过程,而在组培实验中,经常采用正交实验,一次实验常有多个配方,需要将配制分装过程重复多次,实验效率较低。
4.申请号为“200720108032.9”,名称为“一种简易培养基分装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培养基配制装置,包括耐热透明玻璃杯体,杯体的杯口设置有杯盖,杯盖上设置有可调定量加液装置,由于杯体的材质为耐热透明玻璃,可以直接用来配制培养基并能清楚地观察培养基的溶解状况,加热使培养基溶解后,再在杯体安装上可调定量加液装置,就可实现培养基的连续定量分装,但是其仅仅针对一种配方的培养基,在正交实验过程中,配制不同配方时需将用过容器清洗干净,再重复配制过程,浪费时间,降低实验效率。
5.申请号为“202021830785.2”,名称为“一种杂粮收纳罐”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收纳装置,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且带有罐盖的罐体和分隔装置,分隔装置位于罐体的容纳空间内,且分隔装置将容纳空间分为若干个置物空间,罐体的下端部设置有支架,支架内设置有容纳盒,置物空间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口,出料口位于容纳盒上方,且每个出料口的下方均设置有出料开关装置,其提供了一种可放置多种物品的收纳罐,可以事先将配制好的不同培养基放置在不同置物空间内,在正交实验时使用,但是若实验时间较长时,其内部的培养基将会凝固,无法适应实验时间较长的场景,而且其出料流量是恒定的,不能根据需要调整出料量。
6.因此人们亟需一种能够配制并盛放多配方培养基,且保证其不产生凝固,提高实验效率的多配方培养基配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配方培养基配制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配制并盛放多配方培养基,且保证其不产生凝固,实验时可根据需要快速获取指定配方的培养基,提高实验效率。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配方培养
基配制装置,包括箱体、加热器以及定量输送单元,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培养基盛放腔,所述培养基盛放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器,所述培养基盛放腔通过所述定量输送单元与外界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培养基盛放腔的内底面上,当加热器为一个时,所述加热器的中轴线与所述培养基盛放腔的中轴线重合,当加热器为若干个时,若干个所述加热器绕所述培养基盛放腔的中轴线均匀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可为加热板或加热块,当所述加热器为所述加热板时,设置一个所述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培养基盛放腔的内底面尺寸相同,所述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当所述加热器为所述加热块时,设置若干个所述加热块,所述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并穿过若干个所述加热块之间连通所述培养基盛放腔与外界,或者所述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
11.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壁上紧贴套设有保温层。
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材质为石英玻璃,所述保温层为塑料保温膜。
13.优选的,所述箱体对应所述培养基盛放腔的位置竖向设置有刻度线。
14.优选的,所述定量输送单元包括管道、孔板、推送杆、固定板、弹簧以及旋钮,所述管道两端的管口分别与所述培养基盛放腔以及外界相连通,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孔板与所述旋钮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且所述孔板设置在连通外界的所述管口的外侧,所述推送杆一端与所述孔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旋钮螺纹连接,所述旋钮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所述推送杆外套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孔板上设置有通孔,在出料时,所述通孔与所述管口相连通,未出料时,所述孔板封堵所述管口。
15.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箱身、箱盖、用于分隔若干个培养基盛放腔的隔板,所述箱盖与所述箱身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隔板竖向设置,所述箱身上设置有电源通断键、调整所述加热器加热温度的温度调整键以及定量输送单元开闭键。
16.优选的,所述箱盖远离所述箱身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17.优选的,所述箱体下部设置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竖向支撑杆以及横向支撑板,所述竖向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支撑板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培养基盛放腔,可以用于盛放不同配方的培养基,而培养基盛放腔内的加热器的设置,可以加热溶解培养基,即在培养基盛放腔内完成培养基的配制,且配制完成后,可通过调节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保温,使其不发生凝固现象,在实验时,可根据需要打开指定培养基盛放腔的定量输送单元,获取指定的培养基进行实验,无需重复对培养基配制杯体进行清洗,节省清洗步骤所需的时间,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20.2、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器设置在培养基盛放腔的内底面上,且当加热器为一个时,加热器的中轴线与培养基盛放腔的中轴线重合,当加热器为若干个时,若干个加热器绕培养基盛放腔的中轴线均匀设置,这样可以保证加热器对培养基盛放腔内的培养基进行均匀加热,提高培养基的溶解效果。
21.3、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层的设置可以减少热量流失,减少能源消耗,而且箱体与保温层均采用透明材质,实验人员可从外界观察培养基盛放腔内培养基的状态信息。
22.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拧动旋钮即可调整弹簧的伸缩度,进而调整按下旋钮时旋钮的最大移动距离,进而调节孔板上通孔与管口的对应面积,能够达到控制出液流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培养基盛放腔底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为若干个加热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1的仰视图;
27.图4为图3a-a处的截面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培养基盛放腔侧方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5的截面图;
30.其中,1、箱身;2、箱盖;3、把手;4、竖向支撑杆;5、横向支撑板;6、旋钮;7、弹簧;8、固定板;9、推送杆;10、孔板;11、管道;12、引流管;13、电源通断键;14、温度显示器;15、加热器;1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配方培养基配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配制并盛放多配方培养基,且保证其不产生凝固,实验时可根据需要快速获取指定配方的培养基,提高实验效率。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4.请参考如图1~6所示,提供一种多配方培养基配制装置,包括箱体、加热器15以及定量输送单元,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培养基盛放腔,用于盛放不同配方的培养基,若干个培养基盛放腔绕箱体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或者是沿箱体的内底面顺序排列设置,培养基盛放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器15,加热溶解培养基,在培养基盛放腔内完成培养基的配制,且配制完成后,可通过调节加热器15的加热温度,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保温,使其不发生凝固现象,培养基盛放腔通过定量输送单元与外界相连通,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培养基盛放腔的底部,或者设置在培养基盛放腔的侧方,且当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培养基盛放腔的侧方时,其靠近培养基盛放腔的一端靠近培养基盛放腔的底面设置,其远离培养基放置腔的一端可以向下倾斜设置,便于培养基盛放腔内培养基的流出,在实验时,可根据需要打开指定培养基盛放腔的定量输送单元,获取指定的培养基进行实验,无需重复对培养基配制杯体进行清洗,节省清洗步骤所需的时间,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35.加热器15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其能够实时对培养基进行加热,可根据培养基的放入量以及最终使用量确定加热器15的设置位置。
36.为了防止培养基在溶解过程中,靠近加热器15的部分变成焦黑状,可在培养基盛放腔内设置搅拌棒,实时对培养基进行搅拌,搅拌棒可设置在箱体的内顶壁上,且通过外置驱动电机驱动。
37.将加热器15设置在培养基盛放腔的内底面上,当加热器15为一个时,加热器15的中轴线与培养基盛放腔的中轴线重合,当加热器15为若干个时,若干个加热器15绕培养基盛放腔的中轴线均匀设置,保证加热器15对培养基盛放腔内的培养基进行均匀加热,提高培养基的溶解效果。
38.加热器15可为加热板或加热块等,当加热器15为加热板时,设置一个加热板,加热板与培养基盛放腔的内底面尺寸相同,多个培养基盛放腔可共用一个加热板,此时为了保证不破坏加热板结构,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当加热器15为加热块时,设置若干个加热块,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并穿过若干个加热块之间连通培养基盛放腔与外界,或者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
39.为了减少热量穿过箱体逸散至外界,造成能量的损失,箱体外壁上紧贴套设有保温层,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40.箱体的材质为石英玻璃或其他耐高温高压的透明材质,保温层为塑料保温膜或其他耐高温的透明材质,实验人员可从外界观察培养基盛放腔内培养基的状态信息,例如培养基的加热情况、配制情况、是否处于流态等。
41.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清楚的掌握培养基盛放腔内培养基的使用情况,箱体对应培养基盛放腔的位置竖向设置有刻度线。
42.定量输送单元包括管道11、孔板10、推送杆9、固定板8、弹簧7以及旋钮6,管道11两端的管口分别与培养基盛放腔以及外界相连通,固定板8与箱体固定连接,孔板10与旋钮6分别设置在固定板8的两侧,且孔板10设置在连通外界的管口的外侧,推送杆9一端与孔板10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板8与旋钮6螺纹连接,旋钮6与固定板8之间的推送杆9外套设有弹簧7,孔板10上设置有通孔,在出料时,通孔与管口相连通,未出料时,孔板10封堵管口,通过拧动旋钮6即可调整弹簧7的伸缩度,进而调整按下旋钮6时旋钮6的最大移动距离,进而调节孔板10上通孔与管口的对应面积,能够达到控制出液流量的目的。
43.管道11靠近孔板10的管口端设置密封垫,提高孔板10封堵管口时的密封性。
44.通孔远离管口的一端也可设置一段引流管12,便于对从管口经过通孔流出的培养基进行引流。
45.箱体包括箱身1、箱盖2、用于分隔若干个培养基盛放腔的隔板16,箱盖2与箱身1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隔板16竖向设置,在实验前可打开箱盖2将培养基放入培养基盛放腔内,在箱身1上设置有电源通断键13、调整加热器15加热温度的温度调整键以及定量输送单元开闭键,定量输送单元开闭键即上述的旋钮6,实现智能化控制。
46.箱身1上也可设置温度显示器14,培养基盛放腔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显示器14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显示培养基的实时温度,可设置温度显示器14为触控式,集调整加热器15加热温度以及显示温度为一体,此时无需设置温度调整键。
47.箱盖2远离箱身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3,便于实验人员打开箱盖2。
48.可在箱身1上对应不同培养基盛放腔的位置贴设介绍标识,便于实验人员快速分辨培养基盛放腔内盛放的培养基的种类。
49.箱体下部设置有支撑单元,当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培养基盛放腔的底部或侧壁时,支撑单元包括竖向支撑杆4以及横向支撑板5,竖向支撑杆4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横向支撑板5连接,而且针对定量输送单元设置在培养基盛放腔的侧壁时,支撑单元也可以是块状支撑台结构。
5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打开箱盖2,将不同配方的培养基放入不同的培养基盛放腔内,盖合箱盖2,并按下电源通断键13,此时加热器15接通电源启动,通过调节温度调整键将加热器15的加热温度调至培养基溶解所需温度,等待培养基溶解后,调节温度调整键将加热器15的加热温度调整至大于培养基凝固温度的值,对培养基进行保温,此时拧动旋钮6,通过调节弹簧7的伸缩度,调整按下旋钮6时旋钮6的最大移动距离,进而调节孔板10上通孔与管口的对应面积,从而调节出料流量,调节完成后,按下旋钮6即可完成定量出料。
51.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5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3.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