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过滤器观察窗用清洁排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2567发布日期:2022-04-22 12:4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空调过滤器观察窗用清洁排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过滤器观察窗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过滤器观察窗用清洁排尘装置。


背景技术:

2.卷烟厂空调机组通过空调板式除尘装置将空调内部的粉尘输送到烟尘排除通道内,在除尘通道末端安装有观察窗,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判断除尘通道是否堵塞,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工作情况。在直流电压为2s~120kv时,极间气体发生电晕放电而产生阴离子和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阴离子向阳桩(即除尘电报)运动,阳离子向阴极(即放电电极)运动。由于电压高,不仅迁移率较大的阴离子能与中性分子发生碰撞电离,而且迁移率较小的阳离子也能与中性分子发生碰撞电离。因此在电场中连续不断地生成大量新离子。当含尘气流进入电场后,粉尘与离子碰撞而粘附带电,成为荷电尘粒。在电场作用下,荷正电尘粒向阴极运动并沉积其上;荷负电尘粒向阳极运动并沉积其上。在通常负电晕(即电晕放电为电源的阴极)的情况下,有少量带正电尘粒沉积在阴极上,而大量带负电的尘粒沉积在阳极上,于是气体得以净化。而观察窗属于有机玻璃材质,其内表面由于静电吸附作用,粉尘在内表面聚集导致观察窗清洁度降低,造成窗口模糊,从而造成工作人员无法准确的判断除尘通道是否堵塞和是否正常工作;专利号为202020055047.9,名称为“一种离心机观察窗的清理装置”的专利(下称对比文件)中,公开了抑制功能用于清理粘附于观察窗上的物料的结构,具体操作为: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推动杆,推动杆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带动刮片转动。刮片在转动的过程中橡胶片相对于透明板朝向缸体内部的侧壁上进行相对摩擦,从而能够对透明板上的物料刮下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被刮下来的物料长期累积与透明板内侧,在清理时,需要拆除透明板对内部的物料进行清理,十分不便,在粉尘含量较大的卷烟生产车间,造成刮下的灰尘维护清理频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调过滤器观察窗用清洁排尘装置,通过在观察窗上转动安装与刮片固定连接的旋转装置以及密封连接于旋转装置内端部的推尘装置,在切换控制杆与旋转装置卡接或分离的连接状态下实现控制杆驱动旋转装置上的刮片转动后对观察窗内壁上粉尘的清理,或由推尘装置将累积于观察窗内侧下部的粉尘推入粉尘导出装置后导出,有效的清理粘附于观察窗内侧壁上灰尘的同时,还可对除尘通道管内部的灰尘进行清除,降低了观察窗拆卸后的除尘清理频率,保证观察窗的清晰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空调过滤器观察窗用清洁排尘装置,包括除尘通道管和设于除尘通道管末端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朝向除尘通道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刮片,所述观察窗中部转动安装有两端伸出观察窗设置的旋转装置,并通过向外拉动或向内推动一
端位于旋转装置外部而另一端伸出旋转装置内端部的控制杆实现与旋转装置卡接或分离,所述控制杆与旋转装置处于卡接状态时通过转动控制杆带动与旋转装置连接的刮片转动后对观察窗内壁上粉尘的清理;所述除尘通道管末端底面上设有与除尘通道管内部连通的粉尘导出装置,所述除尘通道管内部设有与旋转装置内端部密封连接的推尘装置,且推尘装置与控制杆内端部定位连接,所述推尘装置在向内移动的控制杆的推动下实现将累积于观察窗内侧下部的粉尘推入粉尘导出装置后导出。
5.其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套、固定于旋转套内壁上的定位板、弹簧、上卡接件和下卡接件,所述旋转套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观察窗中部,所述控制杆一端位于旋转套外部且另一端位于旋转套内部的控制杆穿过定位板并伸出旋转套设置,所述上卡接件位于定位板下方并套装固定于控制杆上,套装于所述控制杆上的弹簧位于定位板和上卡接件之间,所述下卡接件套装于控制杆上并固定于旋转套下端口上,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使下移后的下控制杆带动上卡接件与下卡接件卡接,所述刮片内端部固定于旋转套外圆周壁上,并在上卡接件与下卡接件卡接状态下转动控制杆实现旋转套和刮片与控制杆的同步转动。
6.进一步地,所述上卡接件和下卡接件均为环形板结构,所述上卡接件底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卡槽,所述下卡接件上端面制有多个与卡槽位置对应的卡块,并通过外拉或内推控制杆实现上卡接件上的卡槽与下卡接件上的卡块的卡接或分离。
7.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套上套装有固定于观察窗内壁面上的盖板,所述盖板内孔壁上设有与旋转套外圆周壁接触的密封圈。
8.进一步地,所述推尘装置包括扇形推板和u型套,所述u型套下端口朝向观察窗设置且扇形推板固定于u型套下端口处的外底壁上,所述u型套套装于旋转装置中的旋转套内端部,且设于u型套内壁上的密封圈与旋转套外圆周壁接触,所述控制杆内端部固定的端板位于u型套内顶壁的定位槽内,并通过固定于u型套内顶壁上的环形定位板将端板定位于u型套内顶壁的定位槽内,向内推动控制杆使向内移动的扇形推板将累积于观察窗内侧下部的粉尘推入粉尘导出装置内。
9.进一步地,所述粉尘导出装置包括导尘罩,所述导尘罩为上下端开口状的套状结构,所述导尘罩上端固定于除尘通道管末端底面上且导尘罩上端口与除尘通道管末端底面上的出尘孔位置对应并连通。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1.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观察窗上转动安装与刮片固定连接的旋转装置以及密封连接于旋转装置内端部的推尘装置,在切换至控制杆与旋转装置卡接后,实现控制杆驱动旋转装置上的刮片转动后对观察窗内壁上粉尘的清理,有效清理粘附于观察窗内侧壁上的灰尘,保证观察窗的清晰度;
12.2、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旋转装置内端部密封连接推尘装置,在切换至控制杆与旋转装置分离的同时推动推尘装置将累积于观察窗内侧下部的粉尘推入除尘通道管底壁上的出尘孔,从而使累积与观察窗内侧下部的粉尘顺利有效的排出;
13.3、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除尘通道管底部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导尘罩,将扇形推板推入出尘孔中的粉尘导出,在与推尘装置的配合下,避免了灰尘在观察窗内侧下部堆积;
14.4、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对除尘通道管内部的灰尘进行清除,降低了观察窗拆卸后的除尘清理频率,极大地延长了观察窗的维护周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杆与旋转装置分离时的结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杆与旋转装置卡接时的结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从而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空调过滤器观察窗用清洁排尘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除尘通道管1和设于除尘通道管1末端的观察窗2,所述观察窗2朝向除尘通道管1的内侧壁上设有刮片3,所述观察窗2中部转动安装有两端伸出观察窗2设置的旋转装置,并通过向外拉动或向内推动一端位于旋转装置外部而另一端伸出旋转装置内端部的控制杆5实现与旋转装置卡接或分离,所述控制杆5与旋转装置处于卡接状态时通过转动控制杆5带动与旋转装置连接的刮片3转动后对观察窗2内壁上粉尘的清理;所述除尘通道管1末端底面上设有与除尘通道管1内部连通的粉尘导出装置,所述除尘通道管1内部设有与旋转装置内端部密封连接的推尘装置,且推尘装置与控制杆5内端部定位连接,所述推尘装置在向内移动的控制杆5的推动下实现将累积于观察窗2内侧下部的粉尘推入粉尘导出装置后导出。
22.旋转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套4、固定于旋转套4内壁上的定位板6、弹簧7、上卡接件8和下卡接件9,所述旋转套4通过轴承18转动安装于观察窗2中部,所述控制杆5一端位于旋转套4外部且另一端位于旋转套4内部的控制杆5穿过定位板6并伸出旋转套4设置,所述上卡接件8位于定位板6下方并套装固定于控制杆5上,套装于所述控制杆5上的弹簧7位于定位板6和上卡接件8之间,所述下卡接件9套装于控制杆5上并固定于旋转套4下端口上,在所述弹簧7的作用使下移后的下控制杆5带动上卡接件8与下卡接件9卡接,所述刮片3内端部固定于旋转套4外圆周壁上,并在上卡接件8与下卡接件9卡接状态下转动控制杆5实现旋转套4和刮片3与控制杆5的同步转动;具体的,上卡接件8和下卡接件9具体如下:所述上卡接件8和下卡接件9均为环形板结构,所述上卡接件8底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卡槽10,所述下卡接件9上端面制有多个与卡槽10位置对应的卡块11,并通过外拉或内推控制杆5实现上卡接件8上的卡槽10与下卡接件9上的卡块11的卡接或分离;具体的,旋转套4内端部的密封结构如下:所述旋转套4上套装有固定于观察窗2内壁面上的盖板12,所述盖板12内孔壁上设有与旋转套4外圆周壁接触的密封圈;上述结构中,通过在观察窗2上转动安装与刮片3固定连接的旋转装置以及密封连接于旋转装置内端部的推尘装置,在切换至控制杆5与旋转装置卡接后,实现控制杆驱动旋转装置上的刮片3转动后对观察窗2内壁上粉尘的清理,有效清理粘附于观察窗2内侧壁上的灰尘,保证观察窗2的清晰度;
23.如图4所示,推尘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推尘装置包括扇形推板13和u型套14,
所述u型套14下端口朝向观察窗2设置且扇形推板13固定于u型套14下端口处的外底壁上,所述u型套14套装于旋转装置中的旋转套4内端部,且设于u型套14内壁上的密封圈与旋转套4外圆周壁接触,所述控制杆5内端部固定的端板15位于u型套14内顶壁的定位槽内,并通过固定于u型套14内顶壁上的环形定位板16将端板15定位于u型套14内顶壁的定位槽内,向内推动控制杆5使向内移动的扇形推板13将累积于观察窗2内侧下部的粉尘推入粉尘导出装置内;上述结构中,通过在旋转装置内端部密封连接推尘装置,在切换至控制杆5与旋转装置分离的同时推动推尘装置将累积于观察窗2内侧下部的粉尘推入除尘通道管1底壁上的出尘孔,从而使累积与观察窗2内侧下部的粉尘顺利有效的排出;
24.粉尘导出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粉尘导出装置包括导尘罩17,所述导尘罩17为上下端开口状的套状结构,所述导尘罩17上端固定于除尘通道管1末端底面上且导尘罩17上端口与除尘通道管1末端底面上的出尘孔位置对应并连通;上述结构中,通过在除尘通道管1底部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导尘罩17,将扇形推板13推入出尘孔中的粉尘导出,在与推尘装置的配合下,避免了灰尘在观察窗2内侧下部堆积;
25.工作时,在弹簧7的作用下,使上卡接件8上的卡槽10一直与下卡接件9上的卡块11的卡接,在需要对观察窗2进行清理时,旋转控制杆5即可驱动旋转套4和刮片3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刮片3对粘附于观察窗2内侧壁上灰尘的刮除;当刮下的灰尘在观察窗2内侧壁下部积累较多时,向内推动控制杆5,在控制杆5向内移动的过程中,控制杆5推动扇形推板13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将累积在观察窗2内侧壁下部的推尘推入出尘孔内,在此过程中,上卡接件8与下卡接件9分离;其中,由于扇形推板13固定于u型套14下端口处的外底壁上,而u型套14内壁与旋转套4外壁之间有间隙并通过橡胶圈进行密封,因此,起到防尘的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扇形推板13始终朝下设置,为灰尘的推动提供条件;再有,由于在弹簧7的作用下,上卡接件8上的卡槽10始终与下卡接件9上的卡块11的卡接,因此,清除后落下的灰尘大部分会累积在扇形推板13朝向出尘孔的一侧,有利于后期灰尘的清理。
26.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对除尘通道管1内部的灰尘进行清除,降低了观察窗2拆卸后的除尘清理频率,极大地延长了观察窗2的维护周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