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分离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0082发布日期:2022-06-08 05:2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分离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分离组件。


背景技术:

2.血液是流动在人体的血管、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液体,属于人体的结缔组织,血液的主要成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血液的细胞外基质,其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以及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血细胞是存在于血浆中的细胞,血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个种类。其中,血小板富含多种促进细胞增生和分化的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能有助于人体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使得血小板在临床医疗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3.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临床医疗等领域对于血小板的需求,常通过对血液进行离心分离的方法获得到血小板。具体的操作是将采取的血液注入到试管中,再将盛有血液的试管放入离心分离设备中进行离心分离,使血液由下至上离心分层为红细胞层、富血小板血浆(prp,platelet pich plasma) 层和贫血小板血浆(ppp,platelet poor plasma)层,再通过针管深入到富血小板血浆层抽取富血小板血浆。
4.然而,由于富血小板血浆层位于红细胞层与贫血小板血浆层之间,操作人员在抽取富血小板血浆时,难以准确地将针头深入到富血小板血浆层进行抽取操作,使得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分离组件,能够使操作人员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分离组件,包括离心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7.所述离心筒的两端分别各具有一个开口,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分别嵌设在所述离心筒两端的两个开口内,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封闭,以密封所述离心筒两端的两个开口,且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可沿所述离心筒的轴向运动;
8.所述离心筒的靠近所述离心筒两端的两个开口处分别具有第一颈部和第二颈部,所述第一颈部和所述第二颈部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
9.所述离心筒的位于所述第一颈部与所述第二颈部之间的内壁面围合形成离心腔;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离心筒的位于所述第一颈部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的内壁面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离心筒的位于所述第二颈部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的内壁面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
10.所述第一套筒内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凸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凸柱的另一端正对所述第一流通孔;
11.所述第二套筒内设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凸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凸柱的另一端正对所述第二流通孔。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分离组件,所述第一套筒包括筒体和密封隔板,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筒体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离心筒内,所述密封隔板嵌设在所述筒体的远离所述离心筒一端的开口内。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分离组件,所述密封隔板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隔板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分离组件,所述离心筒的侧壁具有连通所述离心腔的输液孔,所述输液孔内设有密封塞。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分离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具有若干个第一过液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具有若干个第二过液孔。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分离组件,所述离心筒的靠近两个开口处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面上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外螺纹与所述离心筒两端的内螺纹螺接。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血液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0-离心筒;
ꢀꢀꢀꢀꢀꢀꢀ
10a-离心腔;
21.11-第一颈部;
ꢀꢀꢀꢀꢀ
111-第一流通孔;
22.12-输液孔;
ꢀꢀꢀꢀꢀꢀꢀ
13-第二颈部;
23.131-第二流通孔;
ꢀꢀ
20-第一套筒;
24.20a-第一容纳腔;
ꢀꢀ
21-筒体;
25.22-密封隔板;
ꢀꢀꢀꢀꢀ
23-第一凸柱;
26.24-第一固定板;
ꢀꢀꢀ
241-第一过液孔;
27.30-第二套筒;
ꢀꢀꢀꢀꢀ
30a-第二容纳腔;
28.31-第二凸柱;
ꢀꢀꢀꢀꢀ
32-第二固定板;
29.321-第二过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相关技术中,血液经过离心后,根据血液中各成分的比重,将分为红细胞层、富血小板血浆(prp,platelet pich plasma)层和贫血小板血浆(ppp, platelet poor plasma)层。其中,红细胞的比重最大,将沉于试管的最底部,形成红细胞层;富血小板血浆的比重次之,将位于红细胞层之上,形成富血小板血浆层;贫血小板血浆的比重最小,将位于富血小
板血浆层之上,形成贫血小板血浆层。因此,富含血小板的富血小板血浆层位于红细胞层与贫血小板血浆层之间。抽取富血小板血浆时,操作人员需要将注射器针管的针头穿过贫血小板血浆层,以深入到富血小板血浆层进行抽取操作。然而,由于富血小板血浆层相对较薄,难以准确地将针头深入到富血小板血浆层进行抽取操作,使得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较大。
3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分离组件,包括离心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能够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保证不会抽取到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33.实施例一
34.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分离组件,包括离心筒10、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30,其中:
35.离心筒10为空心的筒体21,离心筒10的两端分别各具有一个开口,离心筒10的靠近两个开口处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 30的外壁面上均设有外螺纹,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30的一端分别嵌设在离心筒10两端的两个开口内,且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30的外螺纹与离心筒10两端的内螺纹螺接,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30的另一端封闭,以密封离心筒10两端的两个开口。当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30转动时,第一套筒 20和第二套筒30可沿离心筒10的轴向运动。
36.离心筒10的靠近离心筒10两端的两个开口处分别具有第一颈部11和第二颈部13,第一颈部11和第二颈部13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一流通孔111和第二流通孔131。
37.离心筒10的位于第一颈部11与第二颈部13之间的内壁面围合形成离心腔10a,离心腔10a为血液离心分离的操作空间。第一套筒20与离心筒10 的位于第一颈部11与第一套筒20之间的内壁面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20a,第一容纳腔20a用于容纳经过离心后的血液中特定的某一类成分,例如富血小板血浆。第二套筒30与离心筒10的位于第二颈部13与第二套筒30之间的内壁面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30a,第二容纳腔30a用于容纳经过离心后的血液中特定的某一类成分,例如红细胞。
38.第一流通孔111用于将离心腔10a内的成分导入第一容纳腔20a,第二流通孔131用于将离心腔10a内的成分导入第二容纳腔30a。
39.第一套筒20内设有第一固定板24和第一凸柱23,第一固定板24的外侧壁连接第一套筒20的内侧壁,第一固定板24用于固定第一凸柱23。第一凸柱23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24,第一凸柱23的另一端正对第一流通孔111。这样,通过旋转第一套筒20,第一套筒20将顺着与离心筒10的外螺纹转动,从而能调节第一盖在离心筒10上的轴向位置,并调节第一凸柱23与第一流通孔111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第一凸柱23实现第一流通孔111的开闭。
40.第二套筒30内设有第二固定板32和第二凸柱31,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壁连接第二套筒30的内侧壁,第二固定板32用于固定第二凸柱31。第二凸柱 31的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32,第二凸柱31的另一端正对第二流通孔131。通过旋转第二套筒30,第二套筒30将顺着与离心筒10的外螺纹转动,从而能调节第二盖在离心筒10上的轴向位置,并调节第二凸柱31与第二流通孔 131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第二凸柱31实现第二流通孔131的开闭。
41.在具体操作时,血液的离心分离包括两次分离操作,分别为初次离心分离和二次离心分离。
42.进行初次离心分离时,先分别旋转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30,使第一凸柱23和第二凸柱31分别堵住第一流通孔111以及第二流通孔131,保证第一容纳腔20a、第二容纳腔30a均与离心腔10a处于阻隔状态。再向离心腔 10a内注入待离心分离的血液,并将血液分离器具的第一套筒20朝上放入至离心分离机中进行离心分离,使血液中比重最大的红细胞沉于离心腔10a底部,形成红细胞层;使血液中含有血小板的血浆位于红细胞层之上,形成血浆层。然后,旋转第二套筒30至第二凸柱31与第二流通孔131之间具有间隙,使第二流通孔131打开,沉于离心腔10a底部的红细胞层通过第二流通孔131流入第二容纳腔30a。直至红细胞层由离心腔10a中完全排出到第二容纳腔30a后,再旋转第二套筒30至第二凸柱31堵住第二流通孔131,使第二流通孔131关闭,以避免血浆层流入第二容纳腔30a。经过初次离心分离后,离心腔10a内只保留含有血小板的血浆层。
43.为了得到血小板浓度高的富血小板血浆,在初次离心分离完成后,将血液分离器具翻转至其第二套筒30朝上放入至离心分离机中进行离心分离,使血浆层离心分离成位于离心腔10a底部的富血小板血浆层和位于富血小板血浆层之上的贫血小板血浆层。然后,旋转第一套筒20至第一凸柱23与第一流通孔111之间具有间隙,使第一流通孔111打开,沉于离心腔10a底部的富血小板血浆层通过第一流通孔111流入第一容纳腔20a。直至富血小板血浆层由离心腔10a中完全排出到第一容纳腔20a后,再旋转第一套筒20至第二凸柱31堵住第一流通孔111,使一流通孔关闭,以避免贫血小板血浆层流入第一容纳腔20a。经过二次离心分离后,贫血小板血浆层保留在离心腔10a 中,富血小板血浆层保留在第一容纳腔20a中。这时,即可方便地抽取第一容纳腔20a中的富血小板血浆,保证不会抽取到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44.本技术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能够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保证不会抽取到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45.另外,通过旋转第一套筒20、第二套筒30就能使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操作方式简单易学。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只有一次注入过程和抽取过程,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隔绝,能够避免血液被外界成分污染。
46.为了便于操作,血液分离器具的离心筒10、第一套筒20以及第二套筒 30均为透明材质,这样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观察血液分离器具内各层血液成分的分布情况和流动情况。还可在此基础上,在离心筒10、第一套筒20以及第二套筒30上设置相应的刻度线,以进一步方便操作。
47.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24上具有若干个241,第二固定板32上具有若干个第二过液孔321。241和第二过液孔321用于使第一容纳腔20a、第二容纳腔30a内的成分通过第一固定板24和第二固定板32。
48.本技术实施例中,离心筒10的侧壁具有连通离心腔10a的输液孔12,输液孔12内设有密封塞(图未示出)。输液孔12用于朝离心腔10a内输入待离心分离的血液,密封塞能够密封输液孔12,以隔绝离心腔10a与外界环境。
49.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套筒20包括筒体21和密封隔板22,筒体21的两端均具有开
口。筒体21的一端嵌设在离心筒10内,密封隔板22嵌设在筒体21的远离离心筒10一端的开口内。这样筒体21和密封隔板22为可拆卸结构,筒体21可采用硬质材料制作,密封隔板22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从而能够使用注射器穿过密封隔板22以抽取第一容纳腔20a中的成分。
50.在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51.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