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流式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4159发布日期:2022-07-15 22:2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捷流式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机技术领域,具体为捷流式乳化机。


背景技术:

2.捷流式乳化机是以普通高剪切乳化机为基础,结合轴流要求去开发的,独特的搅拌头结构,集分散、溶解、乳化和粉碎四大功能于一体,有效的解决混合难题,转子与定子精密配合,确保了被加工的物料每分钟受到几十万次的高速剪切,在日化、医药、食品、纺织和印染灯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3.目前大部分的捷流式乳化机在使用时,由于其自身的个体性,需要与反应釜进行配合使用,但由于不同尺寸的反应釜内部的深度不同,而现有的捷流式乳化机自身的转杆长度无法调节,导致在与深度不匹配的反应釜安装时,搅拌粉碎叶无法深度的靠近反应釜内腔底部的位置,造成搅拌粉碎不彻底,并且现有的搅拌头分为多种不同的型号和功能,在对不同的材料搅拌粉碎时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搅拌头,但现有的搅拌头与转杆之间的安装和拆卸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更换搅拌头较为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对转杆长度进行调节,且方便对搅拌头进行更换的捷流式乳化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捷流式乳化机,具备方便对转杆长度进行调节,且方便对搅拌头进行更换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捷流式乳化机转杆长度无法调节,且搅拌头不方便更换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捷流式乳化机,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头,所述驱动电机靠近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四根所述支撑杆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底端设置有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对接筒、外框和搅拌粉碎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杆从第二转杆顶端活动插接于第二转杆内部,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通过横向贯穿的第一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通孔。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调节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的适配不同深度的反应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转杆外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所述对接筒顶端开设有固定插槽,所述固定插槽的直径与第二转杆相契合。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对接筒更好的与第二转杆底端进行对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套环的直径大于对接筒,所述对接筒左右两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卡块,所述固定套环内壁与对接卡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对接卡块相契合的对接卡槽。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对接筒与固定套环之间的对接更加稳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套环左右两侧均横向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两根所述第二螺栓均贯穿固定套环和固定插槽螺纹连接于第二转杆的内部。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搅拌头与第二转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筒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粉碎叶,所述对接筒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表面通过四根第二连接杆与外框顶部固定连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搅拌粉碎叶在高速旋转时,不会带动外框一起高速旋转。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框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绕环形等距离开设有导流孔,多个所述导流孔均向左侧倾斜十五度。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反应釜内的液体可以更好的被导到搅拌粉碎叶的位置进行搅拌和粉碎。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对接筒配合对接卡块和对接卡槽,以及第二螺栓和固定套环和固定插槽,使得搅拌头可以更好的与第二转杆进行对接,使得工作人员在安装和拆卸时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利用设置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配合第一螺栓,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快速的调节转杆的长度,使得其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型号的反应釜,解决了传统的捷流式乳化机转杆长度无法调节,且搅拌头不方便更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头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接筒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套环仰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01、驱动电机;02、第一固定板;03、第一转杆;04、第一螺栓;05、支撑杆;06、第二转杆;07、第二固定板;08、搅拌头;081、对接筒;082、轴承;083、第一连接杆;084、外框;085、搅拌粉碎叶;086、导流孔;09、对接卡块;10、第二连接杆;11、固定插槽;12、固定套环;13、第二螺栓;14、对接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
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捷流式乳化机,包括驱动电机01和搅拌头08,驱动电机01靠近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02,第一固定板02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05,四根支撑杆05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07;驱动电机01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03,第一转杆03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转杆06,第二转杆06底端设置有搅拌头08,搅拌头08包括对接筒081、外框084和搅拌粉碎叶085。
30.请参阅图1,第一转杆03从第二转杆06顶端活动插接于第二转杆06内部,第一转杆03和第二转杆06通过横向贯穿的第一螺栓04进行连接固定,第一转杆03外表面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通孔,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调节第一转杆03和第二转杆06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的适配不同深度的反应釜。
31.请参阅图4,第二转杆06外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12,对接筒081顶端开设有固定插槽11,固定插槽11的直径与第二转杆06相契合,该结构设置,使得对接筒081更好的与第二转杆06底端进行对接。
32.请参阅图3,固定套环12的直径大于对接筒081,对接筒081左右两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卡块09,固定套环12内壁与对接卡块09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对接卡块09相契合的对接卡槽14,该结构设置,使得对接筒081与固定套环12之间的对接更加稳固。
33.请参阅图5,固定套环12左右两侧均横向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3,两根第二螺栓13均贯穿固定套环12和固定插槽11螺纹连接于第二转杆06的内部,该结构设置,使得搅拌头08与第二转杆06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34.请参阅图2,对接筒08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083,第一连接杆083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粉碎叶085,对接筒081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轴承082,轴承082外表面通过四根第二连接杆10与外框084顶部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搅拌粉碎叶085在高速旋转时,不会带动外框084一起高速旋转。
35.请参阅图2,外框084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绕环形等距离开设有导流孔086,多个导流孔086均向左侧倾斜十五度,该结构设置,使得反应釜内的液体可以更好的被导到搅拌粉碎叶085的位置进行搅拌和粉碎。
3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该装置从反应釜顶端插入,根据反应釜内部的深度,伸缩第二转杆06与第一转杆03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成后,通过第一螺栓04将第一转杆03和第二转杆06固定即可进行使用,启动驱动电机01,利用驱动电机01带动第一转杆03和第二转杆06旋转,并带动搅拌头08进行旋转,搅拌头08旋转时,由于轴承082的作用,使得第一连接杆083和搅拌粉碎叶085会高速旋转,而外框084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缓慢的旋转,当需要对搅拌头08进行更换时,先将两个第二螺栓13拧下,将对接筒081从第二转杆06底端拔出,更换上新的搅拌头08,安装时,将固定插槽11对准第二转杆06底端,并使得两侧的对接卡槽14对准对接卡块09插入,再通过第二螺栓13拧紧即可完成更换。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