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尾气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4388发布日期:2022-07-26 21:4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尾气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的尾气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物反应器对微生物、细胞等模拟工业化培养的过程中,为保证正常培养过程的进行,需要尽可能减少反应器内培养液体积的损耗,而尾气排放过程会有大量水蒸气跟随气体排出,造成培养液的损耗,影响微生物、细胞等的培养,因此就需要在生物反应器上设置尾气冷凝装置将水蒸气冷凝成液体,然后重新沥落至生物反应器中,从而减少培养液体积的损耗;
3.现有生物反应器采用套管换热降温模式进行尾气冷凝,换热效率低,不能实现气水混合物的完全分离,容易造成尾气过滤器阻塞现象,影响生物反应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高效的尾气冷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5.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尾气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设置在冷凝管底端的进气口,所述冷凝管管口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下法兰盘、上法兰盘与出气口,所述冷凝管内部竖直设有筛筒,所述筛筒外壁与冷凝管内壁之间形成用于降低气水混合物流动速度的缓冲区,所述筛筒筒壁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密布的筛孔,所述筛筒内部竖直设有与气水混合物进行热交换的冷凝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口与生物反应器的出气端相贯通,出气口与筛筒相贯通,使用时,生物反应器内部的气水混合物从进气口进入冷凝管内部,然后进入缓冲区进行预冷,预冷后的气水混合物缓慢穿过筛孔进入筛筒内部与冷凝件进行热交换,干燥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过滤,冷凝的液体可从筛孔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中,换热效率高,使得气水混合物分离更彻底,防止尾气过滤器阻塞,提高生物反应器的工作效率。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凝件包括竖直设置在筛筒内部的螺旋管道,所述螺旋管道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均穿过下法兰盘与上法兰盘延伸出筛筒,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延伸端均与外部循环水路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介质从进水口进入螺旋管道中,然后从出水口中排出,形成循环,进而连续不断的与气水混合物进行热交换。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筛筒内壁上环绕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内部嵌设有电热丝。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筛筒筒壁上有液体凝结时,此时通过电热丝对筛筒进行加热,将凝结的液体融化,防止筛筒堵住,使得气水混合物能够正常流动。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筛筒远离下法兰盘的一端套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倒锥形,所述导流板位于缓冲区内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板将气水混合物引导至缓冲区,使得气水混合
物流动顺畅,防止气堵现象发生。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法兰盘背离上法兰盘的一端水平设有环形挂板,所述环形挂板与筛筒的翻边卡接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挂板与筛筒的翻边卡接连接,便于对筛筒进行安装与拆卸。
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挂板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部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圈与筛筒的翻边相抵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圈提高环形挂板与筛筒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气水混合物从环形挂板与筛筒之间的连接间隙中泄露,防止生物反应器内的液体流失。
17.有益效果:气水混合物通过缓冲区进行预冷,预冷后的气水混合物缓慢穿过筛孔进入筛筒内部与冷凝件进行热交换,干燥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过滤,冷凝的液体可从筛孔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中,换热效率高,使得气水混合物分离更彻底,防止尾气过滤器阻塞,提高生物反应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放大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放大图。
21.附图标记为:1、冷凝管;11、进气口;12、出气口;13、上法兰盘;14、下法兰盘;2、螺旋管道;21、进水口;22、出水口;3、筛筒;31、电热丝;32、螺旋槽;33、筛孔;34、导流板;35、缓冲区;4、环形挂板;41、环形槽;4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23.如图1,一种高效的尾气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1,设置在冷凝管1底端的进气口11,冷凝管1管口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下法兰盘14、上法兰盘13与出气口12,冷凝管1内部竖直设有筛筒3,筛筒3外壁与冷凝管1内壁之间形成用于降低气水混合物流动速度的缓冲区35,筛筒3筒壁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密布的筛孔33,筛筒3内部竖直设有与气水混合物进行热交换的冷凝件,使用时,生物反应器内部的气水混合物从进气口11进入冷凝管1内部,然后进入缓冲区35进行预冷,预冷后的气水混合物缓慢穿过筛孔33进入筛筒3内部与冷凝件进行热交换,干燥的气体从出气口12排出过滤,冷凝的液体可从筛孔33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中,换热效率高,使得气水混合物分离更彻底,防止尾气过滤器阻塞,提高生物反应器的工作效率。
24.如图1,冷凝件包括竖直设置在筛筒3内部的螺旋管道2,螺旋管道2上设有进水口21与出水口22,进水口21与出水口22均穿过下法兰盘14与上法兰盘13延伸出筛筒3,进水口21与出水口22的延伸端均与外部循环水路固定连接,冷却介质从进水口21进入螺旋管道2中,然后从出水口22中排出,形成循环,进而连续不断的与气水混合物进行热交换。
25.如图1和图2,筛筒3内壁上环绕设有螺旋槽32,螺旋槽32内部嵌设有电热丝31,当筛筒3筒壁上有液体凝结时,此时通过电热丝31对筛筒3进行加热,将凝结的液体融化,防止筛筒3堵住,使得气水混合物能够正常流动。
26.如图2,筛筒3远离下法兰盘14的一端套设有导流板34,导流板34呈倒锥形,导流板34位于缓冲区35内部,通过导流板34将气水混合物引导至缓冲区35,使得气水混合物流动顺畅,防止气堵现象发生。
27.如图1和图3,下法兰盘14背离上法兰盘13的一端水平设有环形挂板4,环形挂板4与筛筒3的翻边卡接连接,环形挂板4与筛筒3的翻边卡接连接,便于对筛筒3进行安装与拆卸。
28.如图3,环形挂板4上设有环形槽41,环形槽41内部嵌设有密封圈42,密封圈42的内圈与筛筒3的翻边相抵触,通过密封圈42提高环形挂板4与筛筒3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气水混合物从环形挂板4与筛筒3之间的连接间隙中泄露,防止生物反应器内的液体流失。
29.工作原理:生物反应器内部的气水混合物从进气口11进入冷凝管1内部,然后进入缓冲区35进行预冷,预冷后的气水混合物缓慢穿过筛孔33进入筛筒3内部与螺旋管道2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干燥的气体从出气口12排出过滤,冷凝的液体可从筛孔33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中,换热效率高,使得气水混合物分离更彻底,防止尾气过滤器阻塞,提高生物反应器的工作效率。
30.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