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7723发布日期:2022-05-11 15:4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粉生物降解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


背景技术:

2.竹粉可生物降解材料主要是以竹粉、填料、偶联剂、生物降解酶和生物可降解树脂等为原料,经过混合、搓揉、熔融、混炼、挤出造粒、成型等工序制备。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大容积型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cn202120778614.8),涉及塑料颗粒造粒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通超大容积型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进料时,进料量不够稳定的问题。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混炼挤出机,且混炼挤出机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混炼挤出机的上方安装有输料管,且输料管与混炼挤出机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的上方安装有进料装置,且进料装置与输料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料装置的上方安装有进料斗,且进料斗与进料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进料装置的内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与进料装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蛟龙盘,且蛟龙盘与转轴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进料装置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三电机和第三减速器。
4.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现有技术缺少对混合室内的漂浮粉尘的回收处理,在进行制粒过程中,会造成周围空气的污染。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包括第二预混室、第一预混室和电机一,所述第一预混室与第二预混室固定连接,电机一与第二预混室固定连接,第二预混室和第一预混室均为空心长方体,第二预混室和第一预混室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通过电机一驱动,所述第一预混室上方设置降尘机构,所述降尘机构包括壳体、气孔一、隔断板、气孔二、电机二、轴承、连杆、叶片和弯管,所述壳体与第一预混室固定连接,壳体的顶面开设有气孔一,所述电机二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通过连杆与壳体固定连接,叶片与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二的输出轴穿过轴承,所述隔断板与壳体固定连接,隔断板的侧壁开设气孔二,所述弯管贯穿壳体且弯管与壳体固定连接,弯管的下端开口位于第一预混室内。
8.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为空心的长方体,隔断板与壳体适配且隔断板与壳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隔断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电机二和弯管分别位于隔断板的两侧。
9.作为优选,所述弯管为u形管,弯管的两个开口均向下设置,其中一个开口位于壳体内,另一个开口位于第一预混室内。
10.作为优选,所述降尘机构还包括滑动杆、疏气槽、翻转板、弹簧和顶板,所述滑动杆
与弯管滑动连接,所述疏气槽开设于滑动杆的侧壁,所述顶板与壳体固定连接,翻转板与顶板转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翻转板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杆为金属圆杆且滑动杆的圆周面开设疏气槽,疏气槽为矩形槽且疏气槽的高度为滑动杆高度的三分之一。
12.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与壳体内底面固定连接,翻转板为矩形板且翻转板底面中心处与顶板顶面转动连接,翻转板位于滑动杆下方,所述弹簧位于滑动杆正下方。
13.作为优选,所述降尘机构还包括密封环、罩体、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所述罩体与翻转板固定连接,密封环与罩体固定连接,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固定连接且导流板一与罩体固定连接。
14.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均为弧形板,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共同组成一块s形板,密封环为半个橡胶圆环,罩体为半个空心的圆台,密封环与罩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罩体的下端面与翻转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一与罩体内圆周面固定连接。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通过将粉末从第一预混室上方的进料漏斗送入第一预混室内,通过电机一转动带动第一预混室内部的螺杆挤压粉末进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通过电机二工作带动叶片旋转,叶片将壳体内部气体从气孔一排出壳体外使得壳体内产生负压,第一预混室内漂浮的粉末以及气体混合物被弯管吸入壳体内,与弯管周围的水接触溶解,将粉末溶入水中,实现降尘的目的,相对现有技术利用过滤的方式,对粉尘的吸收效果更好,更加彻底,同时,通过设置隔断板,有效降低水损坏电机二的概率,设备运行更加稳定。
18.2、该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通过第一预混室内的气体进入弯管内,气体推动滑动杆在弯管内下滑,疏气槽的一部分运动至弯管外,滑动杆推动翻转板围绕顶板翻转,利用杠杆原理,翻转板推动罩体带动密封环靠近滑动杆的圆周面,使得密封环与滑动杆的圆周面贴合,弯管内的气体从疏气槽流向壳体内,含有粉末的气体一部分直接排入水中,还有一部分气体冲击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经过减速缓冲,使得排入壳体内的气体与水接触更加均匀,对气体中粉末吸收效果更好。
19.3、该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通过当电机二停止工作后,弹簧的弹力推动翻转板将滑动杆顶起,滑动杆再次滑入弯管内,疏气槽完全进入弯管内,弯管与第一预混室隔绝,降低壳体内水反流至第一预混室内的概率,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21.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
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局部剖切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杆与弯管分离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与罩体爆炸图。
26.图例说明:
27.10、第二预混室;11、第一预混室;12、电机一;20、壳体;21、气孔一;22、隔断板;23、气孔二;24、电机二;25、轴承;26、连杆;27、叶片;30、弯管;31、滑动杆;32、密封环;33、罩体;34、疏气槽;35、翻转板;36、弹簧;37、顶板;40、导流板一;41、导流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种竹粉生物降解材料双阶式混炼挤出造粒机,如图1-图4所示,包括第二预混室10、第一预混室11和电机一12,第一预混室11与第二预混室10固定连接,电机一12与第二预混室10固定连接,第二预混室10和第一预混室11均为空心长方体,第二预混室10和第一预混室11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通过电机一12驱动,第一预混室11上方设置降尘机构,降尘机构包括壳体20、气孔一21、隔断板22、气孔二23、电机二24、轴承25、连杆26、叶片27和弯管30,壳体20与第一预混室11固定连接,壳体20的顶面开设有气孔一21,电机二24与壳体20固定连接,轴承25通过连杆26与壳体20固定连接,叶片27与电机二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二24的输出轴穿过轴承25,隔断板22与壳体20固定连接,隔断板22的侧壁开设气孔二23,弯管30贯穿壳体20且弯管30与壳体20固定连接,弯管30的下端开口位于第一预混室11内,壳体20为空心的长方体,隔断板22与壳体20适配且隔断板22与壳体20的内底面固定连接,隔断板22将壳体20的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电机二24和弯管30分别位于隔断板22的两侧,弯管30为u形管,弯管30的两个开口均向下设置,其中一个开口位于壳体20内,另一个开口位于第一预混室11内,壳体20的顶面设置水管且水管上安装有阀门,通过水管向壳体20内注入清水,通过将粉末从第一预混室11上方的进料漏斗送入第一预混室11内,再通过电机一12转动带动第一预混室11内部的螺杆挤压粉末进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通过电机二24工作带动叶片27旋转,叶片27将壳体20内部气体从气孔一21排出壳体20外使得壳体20内产生负压,第一预混室11内漂浮的粉末以及气体混合物被弯管30吸入壳体20内,与弯管30周围的水接触溶解,将粉末溶入水中,实现降尘的目的,相对现有技术利用过滤的方式,对粉尘的吸收效果更好,更加彻底。
30.降尘机构还包括滑动杆31、疏气槽34、翻转板35、弹簧36和顶板37,滑动杆31与弯管30滑动连接,所述疏气槽34开设于滑动杆31的侧壁,顶板37与壳体20固定连接,翻转板35与顶板37转动连接,弹簧36的一端与翻转板35固定连接且弹簧36的另一端与壳体20固定连
接,滑动杆31为金属圆杆且滑动杆31的圆周面开设有疏气槽34,疏气槽34为矩形槽且疏气槽34的高度为滑动杆31高度的三分之一,顶板37与壳体20内底面固定连接,翻转板35为矩形板且翻转板35底面中心处与顶板37顶面转动连接,翻转板35位于滑动杆31下方,弹簧36位于滑动杆31正下方,降尘机构还包括密封环32、罩体33、导流板一40和导流板二41,罩体33与翻转板35固定连接,密封环32与罩体33固定连接,导流板一40和导流板二41固定连接且导流板一40与罩体33固定连接,导流板一40和导流板二41均为弧形板,导流板一40和导流板二41共同组成一块s形板,密封环32为半个橡胶圆环,罩体33为半个空心的圆台,密封环32与罩体3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罩体33的下端面与翻转板35顶面固定连接,导流板一40与罩体33内圆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预混室11内的气体进入弯管30内,气体推动滑动杆31在弯管30内下滑,疏气槽34的一部分运动至弯管30外,滑动杆31推动翻转板35围绕顶板37翻转,利用杠杆原理,翻转板35推动罩体33带动密封环32靠近滑动杆31的圆周面,使得密封环32与滑动杆31的圆周面贴合,弯管30内的气体从疏气槽34流向壳体20内,含有粉末的气体一部分直接排入水中,还有一部分气体冲击导流板一40和导流板二41,经过减速缓冲,使得排入壳体20内水中的气体与水接触更加均匀,对气体中粉末吸收效果更好。
31.当电机二24停止工作后,弹簧36的弹力推动翻转板35将滑动杆31顶起,使滑动杆31再次滑入弯管30内,疏气槽34完全进入弯管30内,弯管30与第一预混室11隔绝,降低壳体20内水反流至第一预混室11内的概率,从而使得第一预混室更加稳定。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粉末从第一预混室11上方的进料漏斗送入第一预混室11内,通过电机一12转动带动第一预混室11内部的螺杆挤压粉末进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通过电机二24工作带动叶片27旋转,叶片27将壳体20内部气体从气孔一21排出壳体20外,使得壳体20内产生负压,第一预混室11内漂浮的粉末以及气体混合物被弯管30吸入,气体推动滑动杆31在弯管30内下滑,疏气槽34的一部分运动至弯管30外,滑动杆31推动翻转板35围绕顶板37翻转,利用杠杆原理,翻转板35推动罩体33带动密封环32靠近滑动杆31的圆周面,使得密封环32与滑动杆31的圆周面贴合,弯管30内的气体从疏气槽34流向壳体20内,含有粉末的气体一部分直接排入水中,还有一部分气体冲击导流板一40和导流板二41,气体经过减速缓冲与水混合。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