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20423发布日期:2023-05-04 23:1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酮咯酸氨丁三醇是的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具有镇痛、抗炎、解热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2、制备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时,需要依次加入原料,而后通过搅拌的方式将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均匀,润洗混合容器并定容,最后进行灌装;现有技术中,通常仅使用搅拌棒绕中心支撑杆转动的方式进行搅拌,搅拌效率较低;在润洗搅拌容器(保障成品药物内的各成分含量准确)的工艺流程中,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利用喷头向混合容器的顶部喷注射用水令注射用水自然沿容器内壁流下的方式润洗搅拌容器,效率低且对的混合容器内壁的冲击力较小进而可能导致药物在混合容器内壁上残留,影响制备效率的同时影响成品质量。

3、因此,需要一种混匀药物原料迅速、润洗效果好速度快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混匀药物原料效率低、制备时间长、润洗速度慢且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混匀药物原料迅速、润洗效果好速度快的技术效果。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包括制备仓体、添料组件和搅拌混合组件,所述搅拌混合组件包括中心柱、承载块体、转动块体、搅拌杆和拉拽移位组件;

3、所述中心柱为空心结构,内部空间与添料组件连通,转动连接在所述制备仓体上,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进行转动;

4、所述承载块体固定在所述中心柱的侧壁上,上设通孔,通孔与中心柱内部空间相贯通;

5、承载块体远离所述中心柱的面为接触面,接触面为弧面;

6、所述转动块体为管形块体,与承载块体的接触面抵触在一起;

7、所述转动块体的内部设有用于通行药液的中心通道,中心通道的内壁上一上一下设有两个用于固定拉拽移位组件的固定点;

8、所述搅拌杆为杆体,其一端抵触在所述转动块体远离抵触面的一端,内设绳头定位体;

9、所述拉拽移位组件包括拉拽绳,通过拉拽的方式控制所述转动块体上下摆动以及控制搅拌杆与转动块体的相对位置。

10、优选的,所述拉拽移位组件包括拉拽绳、绳体导向组件、拉拽驱动组件和容纳壳体;

11、所述容纳壳体固定在所述中心柱上,起到支撑定位所述拉拽驱动组件的作用;

12、所述拉拽绳贯穿所述中心柱,包括主绳和副绳,一根搅拌杆对应一根主绳和两根副绳;

13、所述主绳一端固定在所述拉拽驱动组件上,另一端定位在所述搅拌杆的绳头定位体上;

14、两根所述副绳一端定位在拉拽驱动组件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转动块体上的两个固定点上;

15、所述绳体导向组件为轮体和/或弯管,起到限制所述拉拽绳的移动方向的作用;

16、所述拉拽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容纳壳体上,为卷扬结构或伸缩杆结构,用于收放所述拉拽绳。

17、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定位有出水口,用于向制备仓体内部添加来自液体药物添加组件的液态原料。

18、进一步的,所述制备仓体用于盛放需要混合的原料,包括仓体外壳和泵送组件;

19、所述仓体外壳顶部设有上盖;

20、所述泵送组件为泵和管的组合,定位在所述仓体外壳的底部,受控于控制单元,用于将制备仓体中的药剂输出;所述添料组件用于向制备仓体中添加原料,定位在所述制备仓体的顶部,包括固体药物添加组件和液体药物添加组件;

21、所述固体药物添加组件固定在所述上盖上,为固体原料仓和分料挡料机构的组合,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输入口,固体药物经输入口进入制备仓体;

22、所述液体药物添加组件用于向制备仓体中输送液体药剂,定位在所述上盖上,为泵和管的组合。

23、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药物添加组件包括外壳、输送管、中心回转体和转动仓;

24、所述外壳为底部开口的壳体,固定在所述上盖上;

25、所述输送管固定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液体原料仓相贯通,用于向转动仓中输送药液;

26、所述中心回转体定位在所述输送管和转动仓之间,与起重机中心回转体原理相同,起到输送液体的作用;

27、所述转动仓顶端定位在所述中心回转体上,底端固定在所述中心柱上,与中心柱一同转动,且与输送管及转动仓相贯通。

28、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为一端封闭的管体,未封闭一端紧贴转动块体;

29、所述搅拌杆密布有喷射孔,喷射孔为通孔,将搅拌杆内部空间和制备仓体相贯通;

30、所述搅拌杆内部定位有绳头定位体,绳头定位体用于固定所述拉拽绳的端部;

31、泵送组件与输送管相连通,二者之间定位有阀体;进行混合时,泵送组件将制备仓体内的药剂输送向输送管而后自喷射孔喷出辅助混合。

32、优选的,所述绳头定位体包括滑动板和拉簧;

33、所述滑动板沿搅拌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定位在搅拌杆的内部,滑动板与搅拌杆内壁的距离小于2毫米;

34、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搅拌杆远离转动块体的一端,用于积蓄和释放弹性势能。

35、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还包括喷水槽和自清洁组件;

36、所述喷水槽定位在所述搅拌杆的侧壁上,空间位置上靠近搅拌杆靠近转动块体的端部,为通槽;

37、所述自清洁组件包括弧形滑动板、压簧和抵触板;

38、所述弧形滑动板为弧形板,沿搅拌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定位在所述搅拌杆的内壁上;

39、所述弧形滑动板上设置有与喷水槽对应的通水孔;

40、所述抵触板固定在所述搅拌杆的内壁上,用于支撑定位所述压簧;

41、所述压簧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弧形滑动板和抵触板上;

42、实际使用时,滑动板被拉拽抵触弧形滑动板,推动弧形滑动板克服压簧弹力滑动,喷水槽与通水孔重合,水流从喷水槽中喷出对搅拌混合组件进行冲洗。

43、优选的,所述转动块体靠近搅拌杆的一端为弧形的磨砂面,搅拌杆与该面相抵触的面与该面相配合;

44、磨砂面用于提供搅拌杆相对转动块体进行转动的阻力;

45、实际使用时,能够利用离心力配合拉拽驱动组件控制搅拌杆与转动块体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而控制混合效率。

46、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47、通过提供一种搅拌棒能够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绕垂直于中心支撑杆的轴线的方向进行转动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达到加快混合效果的目的;将搅拌棒设置为空心结构并设置成多节,利用拉拽绳体将多节搅拌棒组合在一起,润洗搅拌容器时,控制单元控制拉拽绳体放松,搅拌棒断开并从断口处喷出水流射向搅拌容器内壁进行润洗;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混匀药物原料效率低、制备时间长、润洗速度慢且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置装置混匀药物原料迅速、润洗效果好速度快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