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6553发布日期:2022-10-22 00:3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保健品研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健康人体内所需的一氧化氮由一氧化氮合成酶生产,体内器官尤其血管内皮细胞有多种一氧化氮合成酶,它们负责提供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全部一氧化氮,但是,人体内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随人体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导致人体内一氧化氮含量减少,增加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使用到药用一氧化氮供体。
3.现有大多数药用一氧化氮供体由紫甘蓝根茎提取液、莴笋根茎提取液,苋菜根茎提取液等其他果蔬提取液提炼而出,然而各种果蔬提取液中都会存在一定量的杂质,因此为了保障一氧化氮供体的实验效果,所以会对各种果蔬提取液中的杂质进行分离,然而现有大多数对果蔬提取液中的杂质采用过滤纸进行过滤纸,然而过滤纸在使用一次后就不能进行二次利用,然而在一氧化氮供体研发过程中需要多次对果蔬提取液进行分离,所以需要使用较多的过滤纸,这样实验人员在研发实验过程中造成过多的过滤纸浪费的情况,不具备很好的环保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能够解决过滤纸在使用一次后就不能进行二次利用,然而在一氧化氮供体研发过程中需要多次对果蔬提取液进行分离,所以需要使用较多的过滤纸,这样实验人员在研发实验过程中造成过多的过滤纸浪费的情况,不具备很好的环保价值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包括上盖与下盖,上盖设置在下盖的上侧,所述下盖的上侧表面开设有通槽,下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盒,收集盒靠近下盖的一侧贯穿进通槽内并且分别与下盖内壁与通槽底部内壁滑动连接,下盖上的通槽内设置有框型支架,框型支架的内侧表面中固定连接有滤网,上盖的下侧表面开设有落槽,上盖内开设有与落槽相通的进料斜槽,上盖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端贯穿进进料斜槽内的进料斗。
6.优选的,所述下盖上的通槽相对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对接榫槽,并且对接榫槽延伸出下盖的上侧表面,框型支架面向对接榫槽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对接榫槽吻合的对接榫块。
7.优选的,所述下盖的上侧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上盖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环状螺纹块。
8.优选的,所述上盖内的落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位于进料斜槽斜面的正下方,转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扇叶。
9.优选的,所述转动盘背对转动轴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t型连接块,t型连接块的横杆上设置有拉绳,拉绳远离t型连接块的一端上设置有位移块,位移块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撞击球,t型连接块设置在转动盘远离轴心的一侧。
10.优选的,所述位移块背对转动盘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制滑球,上盖内的落槽面向限制滑球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限制滑球相适配的限制滑槽,限制滑球与限制滑槽滑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通过滤网对果蔬提取液过滤,便于实验人员后期对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同时也可反复对滤网进行使用,避免了实验人员在研发实验过程中造成过多的过滤纸浪费的情况,具有很好的环保价值。
13.(2)、该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通过撞击球对滤网形成撞击,这样避免了果蔬提取液自下而上掉落在滤网上时导致滤网网孔出现堵塞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滤网的长期使用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对滤网清理时的难度。
14.(3)、该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通过设置有限制滑球,使得限制滑球对位移块形成限制效果,避免了位移块出现倾斜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位移块位移时的稳定性以及流畅。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与下盖拆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主视平面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侧视平面图。
20.附图标记:1上盖、2下盖、3收集盒、4通槽、5框型支架、6滤网、7螺纹槽、8环状螺纹块、9对接榫槽、10对接榫块、11进料斜槽、12落槽、13转动盘、14转动轴、15弧形扇叶、16t型连接块、17拉绳、18位移块、19撞击球、20限制滑球、21限制滑槽、22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包括上盖1与下盖2,上盖1设置在下盖2的上侧,下盖2的上侧表面开设有通槽4,下盖2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盒3,收集盒3靠近下盖2的一侧贯穿进通槽4内并且分别与下盖2内壁与通槽4底部内壁滑动连接,这样便于将收集盒3从下盖2的通槽4内拉出。
22.进一步地,下盖2上的通槽4内设置有框型支架5,框型支架5的内侧表面中固定连接有滤网6,因此通过滤网6对各种果蔬提取液进行过滤筛分,过滤后的纯净果蔬提取液在惯性的作用下掉落至收集盒3内,而果蔬提取液内的杂质残留在滤网6上。
23.进一步地,下盖2上的通槽4相对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对接榫槽9,并且对接榫槽9延伸出下盖2的上侧表面,框型支架5面向对接榫槽9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对接榫槽9吻合的对接榫块10,因此框型支架5通过榫卯的方式安装在下盖2上,这样简化了实验人员的安装或者拆除难度,便于实验人员后期对滤网6上的杂质进行清理,通过这种方式可反
复对滤网6进行使用,避免了实验人员在研发实验过程中造成过多的过滤纸浪费的情况,具有很好的环保价值。
24.进一步地,下盖2的上侧表面开设有螺纹槽7,上盖1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螺纹槽7螺纹连接的环状螺纹块8,从而使得下盖2与上盖1之间采用螺纹安装方式固定,这样既增加了下盖2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也便于将下盖2与上盖1拆除。
25.进一步地,上盖1的下侧表面开设有落槽12,上盖1内开设有与落槽12相通的进料斜槽11,上盖1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端贯穿进进料斜槽11内的进料斗22,同时落槽12位于滤网6的正上方,因此通过将果蔬提取液投入至进料斗22内,这样果蔬提取液最终通过落槽12落入至滤网6上。
26.在本实施例中落槽12的面积小于滤网6的面积,这样当上盖1旋转安装在下盖2上时,落槽12始终处于滤网6的正上方。
27.请参阅图3-4,进一步地,上盖1内的落槽1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的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13,并且转动盘13位于进料斜槽11斜面的正下方,转动盘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弧形扇叶15,这样当果蔬提取液通过进料斜槽11斜面落入至落槽12内时,果蔬提取液对弧形扇叶15形成撞击,这样使得弧形扇叶15带动转动盘13旋转。
28.进一步地,转动盘13背对转动轴14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t型连接块16,t型连接块16的横杆上设置有拉绳17,拉绳17远离t型连接块16的一端上设置有位移块18,位移块18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撞击球19,同时t型连接块16设置在转动盘13远离轴心的一侧,撞击球19在惯性的作用下初始位置为延伸出上盖1的下侧表面,这样撞击球19与滤网6接触,当转动盘13进行旋转时,转动盘13带动t型连接块16进行圆周位移,这样拉绳17会对位移块18形成向上的拉力,当t型连接块16转动至转动盘13的最顶点时,位移块18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下位移,从而使得撞击球19对滤网6形成撞击,这样避免了果蔬提取液自下而上掉落在滤网6上时导致滤网6网孔出现堵塞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滤网6的长期使用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对滤网6清理时的难度。
29.进一步地,位移块18背对转动盘13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制滑球20,上盖1内的落槽12面向限制滑球2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限制滑球20相适配的限制滑槽21,并且限制滑球20与限制滑槽21滑动连接,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限制滑球20对位移块18形成限制效果,避免了位移块18出现倾斜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位移块18位移时的稳定性以及流畅性。
30.工作原理:当一种一氧化氮供体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装置使用时,通过将果蔬提取液投入至进料斗22内,果蔬提取液通过进料斜槽11斜面落入至落槽12内时,果蔬提取液对弧形扇叶15形成撞击,这样使得弧形扇叶15带动转动盘13旋转,转动盘13带动t型连接块16进行圆周位移,这样拉绳17会对位移块18形成向上的拉力,当t型连接块16转动至转动盘13的最顶点时,位移块18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下位移,从而使得撞击球19对滤网6形成撞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