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2730发布日期:2022-08-19 23:5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混粉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粉机。


背景技术:

2.化妆品是以天然、合成或者提取的各种作用不同物质做为原料,经加热、搅拌和乳化等生产程序加工而成的化学混合物质。一些粉饼、眼影以及香粉等粉末状化妆品,一般采用多种粉质原料经混合后制作而成。粉质原料在化妆品中主要起到遮盖、滑爽、附着、吸收、延展作用。
3.相关技术中,粉质原料的混粉机主要包括顶部呈开口设置的混粉桶、设置在混粉桶的底部的搅拌叶以及盖合于混粉桶的顶部开口的上盖,混粉桶外设置有用于驱使搅拌叶转动的驱动电机。在使用时,打开混粉机的上盖将粉质原料倒入进混粉桶中,再盖合上盖,通过驱动电机驱使搅拌叶转动,从而使混粉桶内的粉质原料混合在一起。
4.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混粉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者手动掀开和盖合上盖,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混粉机需要使用者手动掀开和盖合上盖,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混粉机。
6.本技术提供的混粉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混粉机,包括顶部呈开口设置的混粉桶、转动设置于混粉桶内的搅拌叶以及盖合于混粉桶的顶部开口的上盖,所述上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上盖的边沿,所述固定杆朝远离所述上盖的轴心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杆靠近上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铰接部,所述混粉桶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铰接部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混粉桶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杆远离上盖的一端绕第一转轴上下转动的气动伸缩组件,所述混粉桶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锁合上盖的锁合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动伸缩组件驱动固定杆远离上盖的一端绕第一转轴上下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杆靠近上盖的一端绕第一转轴上下转动,相应的,固定杆靠近上盖的一端也绕第一转轴上下转动。固定杆靠近上盖的一端与上盖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上盖可随固定杆靠近上盖的一端上下转动,上盖在上下翻转时可自动掀开和盖合于混粉桶的顶部开口,进而使得使用者无需手动掀开和盖合上盖,自动化程度较高。
9.优选的,所述气动伸缩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混粉桶的侧壁的承载座以及铰接于所述承载座的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杆远离上盖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远离上盖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利用驱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从而使得上盖也可随固定杆靠近上盖的一端上下翻转,进而实现上盖可自动掀开和盖合的功能。
11.优选的,所述锁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混粉桶的侧壁的固定座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锁块,所述锁块靠近上盖的一端可绕固定座转动直至扣合于所述上盖的顶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气缸驱动上盖盖合于混粉桶的顶部开口时,锁块绕固定座转动,锁块靠近上盖的一端转动抵紧于上盖的顶面时,锁块扣合于上盖,从而使得上盖稳定地盖合于混粉桶的顶部开口。
13.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锁块转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锁块远离上盖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块远离上盖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从而使得驱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而驱动锁块远离上盖的一端可绕固定座转动,相应的,锁块靠近上盖的一端也可绕固定座转动,当锁块靠近上盖的一端转动直至抵紧于上盖时,锁块扣合于上盖。
15.优选的,所述混粉桶的底部的边沿开设有出粉口,所述出粉口处设置有用于堵塞所述出粉口的堵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堵块在混粉机混合粉质原料时堵塞出粉口,从而使得粉质原料不易漏出混粉桶。混粉机在混合结束后,堵块远离出粉口,此时,混合好的粉质原料可从出粉口处出粉。
17.优选的,所述出粉口处设置有出粉管,所述出粉管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粉管朝向地面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出粉管朝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出粉漏斗,所述出粉漏斗位于所述出粉管的开口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粉口处连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出粉管,出粉管朝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出粉漏斗,从而使得混合好的粉质原料可经出粉口后,从出粉漏斗处出粉,出粉漏斗的设置使得混合好的粉质原料更好地被收集。
19.优选的,所述出粉管远离出粉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堵块堵塞所述出粉口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堵块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堵块,从而使得驱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时,进而驱动堵块堵塞或远离出粉口。
21.优选的,所述混粉桶的内壁转动设置有用于混合粉质原料的搅拌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粉机的内壁设置搅拌桨,从而使得混粉机在混合粉质原料时更加均匀,也提高了混粉机的混粉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固定杆远离上盖的一端绕第一转轴上下转动,相应的,固定杆靠近上盖的一端也绕第一转轴上下转动,固定杆靠近上盖的一端与上盖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上盖可随固定杆靠近上盖的一端上下转动,上盖在上下转动时可自动掀开和盖合于混粉桶的顶部开口,进而使得使用者无需手动掀开和盖合上盖,自动化程度较高;
25.2.通过第二气缸驱动锁块远离上盖的一端绕第三转轴上下转动,相应的,锁块靠近上盖的一端也绕第三转轴上下转动,锁块靠近上盖的一端绕第三转轴向下转动时,锁块靠近上盖的一端抵紧于上盖的顶面,以令锁块扣合于上盖,从而使得上盖稳定得盖合于混粉桶的顶部开口。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电机与搅拌叶、第二电机与搅拌桨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9.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气缸与锁块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2、混粉桶;3、安装板;4、套筒;5、第一电机;6、第二转轴;7、搅拌叶;8、出粉口;9、出粉管;10、出粉漏斗;11、弧形槽;12、第三气缸;13、堵块;14、第二电机;15、搅拌桨;16、防尘罩;17、铰接座;18、第一转轴;19、上盖;20、固定杆;21、铰接部;22、承载座;23、第一气缸;24、固定座;25、固定槽;26、第二气缸;27、限位板;28、第三转轴;29、限位块;30、锁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一种混粉机,参照图1,包括架体1以及固定连接于架体1的混粉桶2。其中,架体1的纵截面呈类似凵字形设置,混粉桶2呈圆筒状设置且混粉桶2的顶部开口。具体的,架体1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11,架体1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3,安装板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中空的套筒4,套筒4呈竖直设置,混粉桶2位于套筒4的上方且混粉桶2与套筒4固定连接。
33.参照图1与图2,安装板3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位于套筒4内,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竖直设置,第二转轴6远离第一电机5的一端贯穿混粉桶2的底部且伸入到混粉桶2内。第二转轴6伸入到混粉桶2的一端外套设有搅拌叶7,第一电机5通过驱使第二转轴6转动,从而使得搅拌叶7随第二转轴6同步转动,进而使得搅拌叶7搅拌混合粉质原料。
34.参照图1与图2,混粉桶2的底部的边沿开设有出粉口8,混粉桶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出粉管9,出粉管9自靠近混粉桶2的一端向远离混粉桶2的一端呈向下倾斜设置,出粉口8位于出粉管9处,且出粉管9通过出粉口8与混粉桶2相通。出粉管9朝向地面的一侧呈开口设置,出粉管9朝向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粉漏斗10,出粉漏斗10位于出粉管9的开口处。出粉漏斗10位于弧形槽11的上方,从而使得外部容器放置在弧形槽11内时,外部容器可从出粉漏斗10处接住混合好的粉质原料。
35.参照图1与图2,出粉管9远离出粉口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12,第三气缸1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用于堵塞出粉口8的堵块13。通过驱动第三气缸12的活塞杆伸出,第三气缸12的活塞杆穿过出粉管9,以令堵块13堵塞出粉口8。
36.参照图1与图2,混粉桶2外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位于混粉桶2的侧壁,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水平设置。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混粉桶2的侧壁且伸入到混粉桶2内,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伸入到混粉桶2内的一端外套设有搅拌桨15。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14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搅拌桨15的数量相应设置为三个,三个搅拌桨15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37.参照图1与图2,混粉桶2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罩设第二电机14的防尘罩16,本实施
例中,防尘罩16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三个防尘罩16与三个第二电机14一一对应。
38.参照图2与图3,混粉桶2的侧壁焊接有铰接座17,铰接座17的纵截面呈l设置,铰接座17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8。混粉桶2上放置有用于盖合顶部开口的上盖19,上盖19的顶部边沿焊接有固定杆20,固定杆20朝远离上盖19的轴心方向呈倾斜向上设置。固定杆20朝向上盖19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铰接部21,铰接部21与第一转轴18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固定杆20可绕第一转轴18上下转动。
39.参照图2与图3,混粉桶2的侧壁焊接有承载座22,承载座22上铰接有第一气缸23,第一气缸23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固定杆20远离上盖19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气缸23的活塞杆。
40.参照图2与图4,混粉桶2的侧壁还焊接有固定座24,固定座24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25,固定槽25内铰接有第二气缸26,第二气缸26的活塞杆向上延伸。固定座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27,两个限位板27上均相对开设有穿孔。穿孔内穿设有第三转轴28,第三转轴28贯穿穿孔并与限位板27转动连接。第三转轴2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9,两个限位块29分别位于两块限位板27相背离的两侧。第三转轴28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锁合上盖19的锁块30,锁块30远离上盖19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气缸26的活塞杆。
41.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本技术的混粉机时,通过驱使第一气缸23的活塞杆向下缩回,固定杆20焊接于上盖19的一端绕第一转轴18向上翻转,从而将上盖19打开,此时,将需要混合的多种粉质原料倒进混粉桶2内。通过驱使第一气缸23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固定杆20焊接于上盖19的一端绕第一转轴18向下翻转,从而使得上盖19盖合于混粉桶2的顶部开口,进而使得使用者无需手动掀开和盖合上盖19,自动化程度较高。再通过驱使第二气缸26的活塞杆向上伸出,从而使得锁块30靠近上盖19的一端绕第三转轴28向下翻转,进而使得锁块30靠近上盖19的一端抵紧于上盖19的顶面,上盖19紧密地盖合于混粉桶2的顶面。通过驱动第一电机5与第二电机14转动,从而使得混粉桶2内的搅拌叶7和搅拌桨15转动,进而对混粉桶2内的粉质原料进行混合。混合结束后,通过驱使第三气缸12的活塞杆缩回,从而使得堵块13远离出粉口8,混合好的粉质原料从出粉口8处出粉,经出粉漏斗10后被收集。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