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4537发布日期:2022-09-23 20:3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材、冶金等行业,含沸煮箱实验室产生的蒸汽会导致整个实验室墙壁脱漆、木制门窗变形、钢之门窗腐蚀等现象,带来不必要的物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将蒸汽完全冷凝回收,显著降低含沸煮箱实验室的湿度,明显改善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彻底消除了湿气腐蚀现象。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一级输汽管,一级冷凝器和一级收集瓶;所述一级输汽管上端连接沸煮箱上端的排气孔,一级输汽管下端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所述一级收集瓶设置于所述一级冷凝器下方;
5.所述一级冷凝器包括第一筒体,设置于第一筒体底面的第一进水口,设置于第一筒体顶面的第一出水口,设置于第一筒体侧壁上部的第一进汽口,设置于第一筒体侧壁下部的第一出液口,以及设置于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一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上端与第一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一级收集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下方。
6.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的二级输汽管,二级冷凝器和二级收集瓶;
7.所述一级收集瓶包括瓶体,瓶塞,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竖管上端连通,所述第一竖管的下端穿过所述瓶塞延伸入所述瓶体内;
8.所述二级冷凝器包括第二筒体,设置于第二筒体底面的第二进水口,设置于第二筒体顶面的第二出水口,设置于第二筒体侧壁上部的第二进汽口,设置于第二筒体侧壁下部的第二出液口,以及设置于第二筒体内部的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上端与所述第二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二螺旋管下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二级收集瓶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液口下方;
9.所述第二竖管的上端连通所述二级输汽管的上端,所述第二竖管的下端穿过所述瓶塞延伸入所述瓶体内;所述二级输汽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的第二进汽口。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分别通过输水管与冷却水源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通过输水管将冷却水通入回收池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可显著降低含沸煮箱实验室的湿度,明显改善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和环境,使实验室变得干净整洁,彻底消除了湿气腐蚀现象;收集
起来的液化水作为蒸馏水可以回收使用,例如用作实验室的其它试验中。
13.本实用新型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设置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进项两次冷凝回收,避免蒸汽冷凝不完全排入空气中,冷凝效果更彻底。一级输汽管和二级输汽管均向下倾斜设置,避免输汽管中的液化水回流,充分回收液化蒸馏水。
附图说明
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级冷凝器俯视图;
1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级冷凝器俯视图。
18.附图标记说明:沸煮箱1,排气孔11,一级输汽管12;一级冷凝器2,第一筒体21,第一进水口22,第一出水口23,第一进汽口24,第一出液口25,第一螺旋管26;一级收集瓶3,瓶体31,瓶塞32,第一竖管33,第二竖管34;二级输汽管4,二级冷凝器5第二筒体51,第二进水口52,第二出水口53,第二进汽口54,第二出液口55,第二螺旋管56;二级收集瓶6。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0.实施例1
21.一种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倾斜设置的一级输汽管12,一级冷凝器2和一级收集瓶3。一级输汽管12上端连接沸煮箱1上端的排气孔11,一级输汽管下端连接一级冷凝器2。一级收集瓶3设置于一级冷凝器2下方,收集蒸汽经过冷凝液化形成的水。
22.一级冷凝器2包括第一筒体21,设置于第一筒体底面的第一进水口22,设置于第一筒体顶面的第一出水口23,设置于第一筒体侧壁上部的第一进汽口24,设置于第一筒体侧壁下部的第一出液口25,以及设置于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一螺旋管26。冷却水经由第一进水口22进入第一筒体21,第一筒体21内冷却水经由第一出水口23排出。第一螺旋管26上端与第一进汽口24连通,第一螺旋管26下端与第一出液口25连通。一级收集瓶3设置于第一出液口25下方。
23.沸煮箱1内的蒸汽经过排气孔11、一级输汽管12、第一进汽口24进入第一螺旋管26上端;在第一螺旋管26外周冷却水的作用下,蒸汽在第一螺旋管26内冷凝成液态的水;液态水经第一螺旋管26下端、第一出液口25流出,进入一级收集瓶3内。
24.实施例2
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的二级输汽管4,二级冷凝器5和二级收集瓶6。
26.一级收集瓶3包括瓶体31,瓶塞32,第一竖管33和第二竖管34。第一出液口25与第一竖管33上端连通,第一竖管33的下端穿过瓶塞32延伸入瓶体31内。
27.二级冷凝器5包括第二筒体51,设置于第二筒体底面的第二进水口52,设置于第二筒体顶面的第二出水口53,设置于第二筒体侧壁上部的第二进汽口54,设置于第二筒体侧
壁下部的第二出液口55,以及设置于第二筒体内部的第二螺旋管56。冷却水经由第二进水口52进入第二筒体51,第二筒体51内冷却水经由第二出水口53排出。第二螺旋管56上端与第二进汽口54连通,第二螺旋管56下端与第二出液口55连通。二级收集瓶6设置于第二出液口55下方。
28.第二竖管34的上端连通二级输汽管4的上端,第二竖管34的下端穿过瓶塞32延伸入瓶体31内。二级输汽管4的下端连接二级冷凝器5的第二进汽口54。
29.第一出液口25输出液化水和未液化的蒸汽,经过第一竖管33进入瓶体31内,液化水留在瓶体31内,未液化的蒸汽经过第二竖管34排出瓶体31;未液化的蒸汽经过二级输汽管4、第二进汽口54进入第二螺旋管56上端,在第二螺旋管56外周冷却水的作用下,未液化的蒸汽在第二螺旋管56内冷凝成液态的水,液态水经第二螺旋管56下端和第二出液口55流出,进入二级收集瓶6内。
30.实施例3
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进水口22、第二进水口52分别通过输水管与冷却水源连接,冷却水源为自来水龙头,第一出水口23、第二出水口53分别通过输水管将冷却水通入回收池,回收冷却水,避免水资源浪费。
3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一级输汽管,一级冷凝器和一级收集瓶;所述一级输汽管上端连接沸煮箱上端的排气孔,一级输汽管下端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所述一级收集瓶设置于所述一级冷凝器下方;所述一级冷凝器包括第一筒体,设置于第一筒体底面的第一进水口,设置于第一筒体顶面的第一出水口,设置于第一筒体侧壁上部的第一进汽口,设置于第一筒体侧壁下部的第一出液口,以及设置于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一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上端与第一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一级收集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的二级输汽管,二级冷凝器和二级收集瓶;所述一级收集瓶包括瓶体,瓶塞,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竖管上端连通,所述第一竖管的下端穿过所述瓶塞延伸入所述瓶体内;所述二级冷凝器包括第二筒体,设置于第二筒体底面的第二进水口,设置于第二筒体顶面的第二出水口,设置于第二筒体侧壁上部的第二进汽口,设置于第二筒体侧壁下部的第二出液口,以及设置于第二筒体内部的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上端与所述第二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二螺旋管下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二级收集瓶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液口下方;所述第二竖管的上端连通所述二级输汽管的上端,所述第二竖管的下端穿过所述瓶塞延伸入所述瓶体内;所述二级输汽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的第二进汽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分别通过输水管与冷却水源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通过输水管将冷却水通入回收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一级输汽管,一级冷凝器和一级收集瓶;一级输汽管上端连接沸煮箱上端的排气孔,一级输汽管下端连接一级冷凝器;一级收集瓶设置于一级冷凝器下方;一级冷凝器包括第一筒体,设置于第一筒体底面的第一进水口,设置于第一筒体顶面的第一出水口,设置于第一筒体侧壁上部的第一进汽口,设置于第一筒体侧壁下部的第一出液口,以及设置于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一螺旋管;第一螺旋管的上端与第一进汽口连通,第一螺旋管的下端与第一出液口连通;一级收集瓶设置于第一出液口下方。本实用新型改善沸煮箱工作环境的装置,将蒸汽完全冷凝回收,显著降低含沸煮箱实验室的湿度,明显改善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彻底消除了湿气腐蚀现象。气腐蚀现象。气腐蚀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屈素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登封市嵩基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