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3558发布日期:2022-09-06 22:4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塑剂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


背景技术:

2.脱醇装置在科研、生产领域已经被广泛使用,工作原理是利用脱醇釜脱醇后,物料中的游离醇和水分蒸发分离,通过精制塔后进入冷凝器,冷却成液态。然而脱醇釜中引入蒸汽的温度过高会影响成品的色泽及酸值产生负面影响,中国专利cn204395501u公开了一种搅拌式脱醇釜,此专利利用导热油来加热釜体内的物料,温度好控制,虽然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温度,但是效果和效率并不是很好,此外传统工艺中,精制塔塔底与脱醇釜的蒸馏口直接连接,当脱醇釜完成汽提过程后,维持搅拌和给釜内物料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停止了加热,对体系降温和破坏了真空,精制塔中的少部分低沸点物质会从精制塔回流到脱醇釜中,从而影响脱醇釜内产品的纯度等。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简单、实用、脱醇效率好、效率高、能够避免回流的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脱醇釜、精制塔和冷凝器;所述脱醇釜顶部设置进料口和蒸馏口,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蒸馏口与精制塔侧壁下部连通,所述精制塔底部设置回流装置;所述脱醇釜内中部靠近内壁沿轴向设置导热油盘管,所述导热油盘管内侧设置冷却水盘管,所述导热油盘管下端与脱醇釜底部的进油口连接,上端与脱醇釜侧壁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冷却水盘管的下端与脱醇釜底部的冷却水进口连接,上端与脱醇釜侧壁的冷却水出口连接;所述脱醇釜内中心还设置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端与固定在脱醇釜上方的搅拌电机连接,下端与脱醇釜底部的轴承连接,所述搅拌轴下部还设置搅拌桨,最优选所述搅拌桨为推进式单层搅拌桨,所述搅拌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
6.作为优选,所述回流装置包括与精制塔底部连通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另一端与脱醇釜侧壁连接,所述回流管上设置回流阀。
7.作为优选,所述脱醇釜内底部中心还设置圆环式分散管,所述分散管上均布分散孔,所述分散管与汽提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汽提管上端与脱醇釜顶部的汽提口连接,所述分散管位于搅拌桨下方,与搅拌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50cm。
8.作为优选,所述脱醇釜顶部设置温度计口,所述温度计口与设置在脱醇釜内的温度计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温度计管的下端伸至脱醇釜中下部,且下端封闭。
9.作为优选,所述分散管与汽提管之间还设置连接法兰。
10.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孔朝脱醇釜底部方向斜向下45度方向开设。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第一:在脱醇釜内设置导热油盘管、冷却水盘管配合温度计管能够快速精确的监测和控制脱醇釜内脱醇的温度,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好,不会因为温度高而导致成品色泽及酸值产生负面影响;
13.第二:搅拌桨与分散管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50cm,一方面搅拌桨的用途是搅拌物料,将物料向上推,便于脱醇,另一方面搅拌桨可快速的将分散管喷出的软化水或低压蒸汽均匀的分散到物料中,并且软化水或低压蒸汽的引入不会引起脱醇釜内温度过高;结合简单、实用的温度控制的方法,脱醇效率高;
14.第三:分散管与汽提管之间设置连接法兰,便于将分散管与汽提管拆卸后,从脱醇釜顶部的人孔取出,便于分散管的维护;
15.第四:利用回流管和回流阀,可将回流物拦截在精制塔塔底,待脱醇釜内的物料排干净后,再排放,避免影响脱醇釜内物料的纯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0是脱醇釜、10.1是蒸馏口、10.2是出料口、10.3是进油口、10.4是出油口、10.5是冷却水进口、10.6是冷却水出口、11是导热油盘管、12是冷却水盘管、13是搅拌轴、14是搅拌桨、15是分散管、16是汽提管、17是连接法兰、20是精制塔、21是回流管、22是回流阀、30是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脱醇釜10、精制塔20和冷凝器30;所述脱醇釜10顶部设置进料口和蒸馏口10.1,底部设置出料口10.2,所述蒸馏口10.1与精制塔20侧壁下部连通,所述精制塔20底部设置回流装置;所述脱醇釜10内中部靠近内壁沿轴向设置导热油盘管11,所述导热油盘管11内侧设置冷却水盘管12,所述导热油盘管11下端与脱醇釜10底部的进油口10.3连接,上端与脱醇釜10侧壁的出油口10.4连接;所述冷却水盘管12的下端与脱醇釜10底部的冷却水进口10.5连接,上端与脱醇釜10.5侧壁的冷却水出口10.6连接;所述脱醇釜10内中心还设置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顶端与固定在脱醇釜10上方的搅拌电机(图中未画出)连接,下端与脱醇釜10底部的轴承连接,所述搅拌轴13下部还设置搅拌桨14,最优选所述搅拌桨14为推进式单层搅拌桨,所述搅拌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
20.作为优选,所述回流装置包括与精制塔20底部连通的回流管21,所述回流管21另一端与脱醇釜10侧壁连接,所述回流管21上设置回流阀22,利用回流管21和回流阀22,可将回流物拦截在精制塔20塔底,待脱醇釜10内的物料排干净后,再排放,避免影响脱醇釜10内物料的纯度。
21.作为优选,所述脱醇釜10内底部中心还设置圆环式分散管15,所述分散管15上均布分散孔(图中未画出),所述分散管15与汽提管16的下端连接,所述汽提管16上端与脱醇
釜10顶部的汽提口连接,所述分散管15位于搅拌桨14下方,与搅拌桨1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50cm。
22.作为优选,所述分散管15与汽提管16之间还设置连接法兰17。
23.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孔朝脱醇釜10底部方向斜向下45度方向开设。
24.作为优选,所述脱醇釜10顶部设置温度计口,所述温度计口与设置在脱醇釜10内的温度计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温度计管的下端伸至脱醇釜10中下部,且下端封闭。
25.工作原理:
26.将物料投入脱醇釜10,导热油盘管11通入热油,冷却水盘管12通入冷却水,温度计监测脱醇釜10内的温度,便于随时调整,汽提管16通入软化水或低压蒸汽,搅拌桨14一方面搅拌物料,将物料向上推,便于脱醇,另一方面搅拌桨14可快速的将分散管15喷出的软化水或低压蒸汽均匀的分散到物料中,物料中的游离醇和水分蒸发分离,通过精制塔20后进入冷凝器30,冷凝器30外壳通入循环冷却水,内列管走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和游离醇,水蒸气和游离醇在列管内冷却成液态,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27.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脱醇釜(10)、精制塔(20)和冷凝器(30);所述脱醇釜(10)顶部设置进料口和蒸馏口(10.1),底部设置出料口(10.2),所述蒸馏口(10.1)与精制塔(20)侧壁下部连通,所述精制塔(20)底部设置回流装置;所述脱醇釜(10)内中部靠近内壁沿轴向设置导热油盘管(11),所述导热油盘管(11)内侧设置冷却水盘管(12),所述导热油盘管(11)下端与脱醇釜(10)底部的进油口(10.3)连接,上端与脱醇釜(10)侧壁的出油口(10.4)连接;所述冷却水盘管(12)的下端与脱醇釜(10)底部的冷却水进口(10.5)连接,上端与脱醇釜(10.5)侧壁的冷却水出口(10.6)连接;所述脱醇釜(10)内中心还设置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顶端与固定在脱醇釜(10)上方的搅拌电机连接,下端与脱醇釜(10)底部的轴承连接,所述搅拌轴(13)下部还设置搅拌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装置包括与精制塔(20)底部连通的回流管(21),所述回流管(21)另一端与脱醇釜(10)侧壁连接,所述回流管(21)上设置回流阀(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醇釜(10)内底部中心还设置圆环式分散管(15),所述分散管(15)上均布分散孔,所述分散管(15)与汽提管(16)的下端连接,所述汽提管(16)上端与脱醇釜(10)顶部的汽提口连接,所述分散管(15)位于搅拌桨(14)下方,与搅拌桨(1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5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管(15)与汽提管(16)之间还设置连接法兰(1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孔朝脱醇釜(10)底部方向斜向下45度方向开设。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专用增塑剂的脱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脱醇釜、精制塔和冷凝器;所述脱醇釜顶部设置进料口和蒸馏口,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蒸馏口与精制塔侧壁下部连通,所述精制塔底部设置回流装置;本装置温度控制简单、实用、脱醇效率好、效率高、能够避免回流。能够避免回流。能够避免回流。


技术研发人员:丁磊 蒋利超 储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森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7
技术公布日:2022/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