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配煤精准调节装置

文档序号:31101773发布日期:2022-08-12 19:3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配煤精准调节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配煤精准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配煤就是将本身属于不同种类和品质的煤进行筛选和混合,按照严格的比例进行加工和制作,最终成为成煤进行销售或应用,配煤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自然的煤炭资源,同时还可以提高用煤的质量,满足各类用户对煤炭的要求,节约了成本的投入,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目前,部分配煤设备还需要通过人工承重后进行搅拌配煤,它们存在以下的缺点:1、部分需要人工进行称重,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不利于持续的配煤工作;2、部分煤的颗粒较大,不利于配煤过程中的混合,从而使得不同种类的煤的量不够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和配煤不够精准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混配煤精准调节装置。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和配煤不够精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配煤精准调节装置,包括配煤仓,所述配煤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信息处理板,且配煤仓的底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配煤仓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进料管道,多个进料管道内设置有电动封堵机构,多个所述进料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储煤仓,所述配煤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料口,且进料口与进料管道相对应设置,所述配煤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上固定安装重量感应器,且重量感应器上固定安装有称重板,所述称重板上固定安装有弹性转动铰链,且弹性转动铰链的一侧安装有物料板,所述物料板靠近进料口的下侧设置,所述配煤仓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电动推杆,且多个电动推杆均匀分布在多个物料板的下侧设置,所述配煤仓的底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与输送带相匹配设置。
6.优选地,所述配煤仓的侧壁上对称嵌设安装有转动轴承,两个所述转动轴承内插接安装有转动绞龙,所述配煤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绞龙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电动封堵机构包括传动轴和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进料管道的外侧壁上,所述传动轴转动插接在进料管道的侧壁上,且传动轴的一端与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位于进料管道内部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封堵挡板。
8.优选地,所述进料管道位于传动轴下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转轴,且连接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辅助转轮。
9.优选地,所述控制电机设置为单个,多个所述传动轴上均安装有传动带轮,且多个传动轴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进料管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位于所述封堵挡板
的下侧设置,所述连接板上转动插接有带动轴,所述带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粉碎轮,所述进料管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带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带动轴的侧壁上固定套设安装有筛选网板,且筛选网板位于连接板的下侧设置。
12.优选地,所述辅助转轮设置为扇叶状结构,且辅助转轮的叶片设置为等间距分布。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进料管道可以将储煤仓内的原料煤送入到配煤仓内进行混合,然后原料煤通过进料管道和进料口进入到物料板上,最后被重量感应器测出重量后反应到信息处理板上,最后物料板上的原煤进入到配煤仓的底部通过传动绞龙混合,实现原料煤在配煤仓内的混合,这样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定量配合,无需人工称重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5.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在进料管道内的动力电机可以使得带动轴发生转动,然后通过带动轴带动粉碎轮进行转动,使得粉碎轮能够对体积较大的煤进行破碎,并且通过筛选网板筛选后进入到配煤仓中,这样能够更加方便控制煤的重量,有利于更加精准的混合配煤工作。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序号:1、配煤仓;2、储煤仓;3、进料管道;4、连接转轴;5、信息处理板;6、输送带;7、出料管;8、驱动电机;9、控制电机;10、传送带;11、传动轴;12、辅助转轮;13、进料口;14、转动轴承;15、转动绞龙;16、电动推杆;17、支撑块;18、重量感应器;19、称重板;20、物料板;21、弹性转动铰链;22、固定板;23、动力电机;24、筛选网板;25、连接板;26、带动轴;27、粉碎轮;28、封堵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实施例1:为实现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配煤精准调节装置,参见图1-4,具体的,包括配煤仓1,配煤仓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信息处理板5,且配煤仓1的底部设置有输送带6,配煤仓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进料管道3,多个进料管道3内设置有电动封堵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3示,电动封堵机构包括传动轴11和控
制电机9,控制电机9设置为单个,多个传动轴11上均安装有传动带轮,且多个传动轴11之间通过传送带10传动连接,控制电机9固定安装在进料管道3的外侧壁上,传动轴11转动插接在进料管道3的侧壁上,且传动轴11的一端与控制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动轴11位于进料管道3内部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封堵挡板28,通过信息处理板5操作控制电机9,使得控制电机9带动传动轴11以及封堵挡板28实现对进料管道3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控制单种煤定量进入到配煤仓1中的效果。
24.多个进料管道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储煤仓2,配煤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料口13,且进料口13与进料管道3相对应设置,配煤仓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块17,多个支撑块17上固定安装重量感应器18,且重量感应器18上固定安装有称重板19,称重板19上固定安装有弹性转动铰链21,且弹性转动铰链21的一侧安装有物料板20,物料板20靠近进料口13的下侧设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示,原料煤通过进料管道3和进料口13进入到物料板20上,最后被重量感应器18测出重量后反应到信息处理板5上,接着再根据信息处理板5操作控制电机9。
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示,配煤仓1的侧壁上对称嵌设安装有转动轴承14,两个转动轴承14内插接安装有转动绞龙15,配煤仓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转动绞龙1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转动绞龙15能够更好的使多种原料煤进行混合。
26.配煤仓1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电动推杆16,且多个电动推杆16均匀分布在多个物料板20的下侧设置,配煤仓1的底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7,且出料管7与输送带6相匹配设置,借助信息处理板5可以启动电动推杆16,使得电动推杆16推动物料板20绕着弹性转动铰链21转动,方便物料进行卸料。
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示,进料管道3位于传动轴11下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转轴4,且连接转轴4上固定安装有辅助转轮12,辅助转轮12设置为扇叶状结构,且辅助转轮12的叶片设置为等间距分布,通过设置的辅助转轮12能够进一步方便进料管道3内的原料煤下料。
28.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还存在原料煤可能体积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
2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4示,进料管道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5,且连接板25位于封堵挡板28的下侧设置,连接板25上转动插接有带动轴26,带动轴2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粉碎轮27,通过带动轴26带动粉碎轮27进行转动,使得粉碎轮27能够对体积较大的煤进行破碎,进料管道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2,且固定板22上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23,动力电机23的输出轴与带动轴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在进料管道3内的动力电机23可以使得带动轴26发生转动,带动轴26的侧壁上固定套设安装有筛选网板24,且筛选网板24位于连接板25的下侧设置,通过筛选网板24筛选后进入到配煤仓1中,这样能够更加方便控制煤的重量,有利于更加精准的混合配煤工作。
30.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如下:
31.步骤一,先通过操作信息处理板5启动控制电机9带动传动轴11和封堵挡板28动作,使得储煤仓2内的原料煤进入到进料管道3中,然后启动在进料管道3内的动力电机23;
32.步骤二,动力电机23可以使得带动轴26发生转动,然后通过带动轴26带动粉碎轮
27进行转动,使得粉碎轮27能够对体积较大的煤进行破碎,并且通过筛选网板24筛选后进入到配煤仓1中;
33.步骤三,接着原料煤通过进料管道3和进料口13进入到物料板20上,最后被重量感应器18测出重量后反应到信息处理板5上;
34.步骤四,然后再根据信息处理板5操作控制电机9,使得控制电机9带动传动轴11以及封堵挡板28实现对进料管道3的关闭,同时关闭动力电机23;
35.步骤五,然后驱动电机8被启动,使得驱动电机8带动转动绞龙15进行搅拌混合,最后通过出料管7落料到输送带6上。
36.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定量配合,无需人工称重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更加方便控制煤的重量,有利于更加精准的混合配煤工作。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