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1525发布日期:2022-11-02 22:1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东部大多数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井大量产水引起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油田经济高效开发,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油田的含水上升、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是多数油田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调剖堵水达到控水稳油效果,是比较可靠的改善水驱技术。这类技术实施时的共同特点是需要提前将化学药剂在水中搅拌混合,配制成溶液,然后再通过泵注设备注入地层,实际施工时通常采用电动搅拌装置配液,这种施工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搅拌罐重量较大,需要吊装就位,且调罐具有一定体积,占地较大;罐搅拌电机连续24h工作,能耗较大;罐中搅拌桨的搅拌速度较慢,不利于药剂快速均匀分散,影响配液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油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该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包括配液罐和水动力混合组件,所述配液罐顶部设置水动力混合组件,所述水动力混合组件包括动力圆盘腔、转动叶轮和叶轮轴,所述动力圆盘腔一端设置水动力进液口,所述动力圆盘腔另一端设置水动力出液口,所述动力圆盘腔内部设置叶轮轴,所述叶轮轴上周向环绕设置转动叶轮,所述叶轮轴底部固定连接搅动轴,所述搅动轴贯穿配液罐顶部伸入配液罐罐内,所述搅动轴上设置搅动桨,所述配液罐底面两侧连接配液进水口和配液出水口,所述配液进水口和水动力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四通阀。
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动桨呈复数间隔排列在搅动轴上。
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四通阀第一端通过第一阀门连接水泥车出水口,所述四通阀第二端通过第二阀门连接水动力进液口,所述四通阀第三端通过第三阀门连接配液进水口,所述四通阀第四端通过第四阀门直通井口。
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配液罐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实现利用水泥车等地面泵注设备的出水作为动力实现搅拌配液,彻底摆脱电动搅拌;装置体积较小,具有搬运方便、连接快速、灵活机动等优势;装置可利用不同出水速度,实现搅拌速度调节,保证药剂分散均匀,提高配液质量。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动力混合组件立体示意图;
11.图中:1、配液罐,2、动力圆盘腔,3、转动叶轮,4、叶轮轴,5、水动力进液口,6、水动力出液口,7、搅动轴,8、搅动桨,9、配液进水口,10、配液出水口,11、四通阀,12、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15、第四阀门,16、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4.如图1-2所示,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该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包括配液罐1和水动力混合组件,配液罐1顶部设置水动力混合组件,水动力混合组件包括动力圆盘腔2、转动叶轮3和叶轮轴4,动力圆盘腔2一端设置水动力进液口5,动力圆盘腔2另一端设置水动力出液口6,动力圆盘腔2内部设置叶轮轴4,叶轮轴4上周向环绕设置转动叶轮3,叶轮轴4底部固定连接搅动轴7,搅动轴7贯穿配液罐1顶部伸入配液罐1罐内,搅动轴7上设置搅动桨8,配液罐1底面两侧连接配液进水口9和配液出水口10,配液进水口9和水动力进液口5通过管道连接四通阀11。
15.具体实施中,通过水动力混合组件,主要实现水泥车等泵出水经过转动叶轮3时,利用水的流动动能带动的叶轮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转动的目的;罐体体积和罐体材料可以按具体使用要求设计和定制。
16.搅动桨8呈复数间隔排列在搅动轴7上。
17.四通阀11第一端通过第一阀门12连接水泥车出水口,四通阀11第二端通过第二阀门13连接水动力进液口5,四通阀11第三端通过第三阀门14连接配液进水口9,四通阀11第四端通过第四阀门15直通井口。
18.具体实施中,通过管汇实现水流方向的切换,达到配液、搅拌、洗液注入自由切换的目的。
19.配液罐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6。
20.具体实施中,在水泥车的出水,通过四通阀11第二端水动力进液口5,进入水动力混合组件,带动搅拌桨转动,同时通过配液罐1顶部进料口16向配液罐1中加入聚合物干粉,边搅拌边加入聚合物。
21.工作原理:四通阀11第一端接水泥车出水口,打开四通阀11第一端上第一阀门12
和第三阀门14,启动水泥车,向配液罐1内加水;配液罐1中加满水后,打开第二阀门13,关闭第三阀门14;水泥车出水,经过四通阀11第二阀门13进入水动力混合组件,带动搅拌桨8转动,同时向配液罐1中加入聚合物干粉,边搅拌边加入聚合物;聚合物溶液配制完成后,打开配液罐1上配液出水口10,打开第四阀门15,关闭四通阀11上第二阀门13;水泥车将配液罐1中的溶液由配液出水口10吸入,打开第一阀门12和第四阀门15注入地层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动力混合组件带动搅拌桨旋转,达到快速、高质量配液的目的。
2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3.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包括配液罐和水动力混合组件,所述配液罐顶部设置水动力混合组件,所述水动力混合组件包括动力圆盘腔、转动叶轮和叶轮轴,所述动力圆盘腔一端设置水动力进液口,所述动力圆盘腔另一端设置水动力出液口,所述动力圆盘腔内部设置叶轮轴,所述叶轮轴上周向环绕设置转动叶轮,所述叶轮轴底部固定连接搅动轴,所述搅动轴贯穿配液罐顶部伸入配液罐罐内,所述搅动轴上设置搅动桨,所述配液罐底面两侧连接配液进水口和配液出水口,所述配液进水口和水动力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四通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桨呈复数间隔排列在搅动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第一端通过第一阀门连接水泥车出水口,所述四通阀第二端通过第二阀门连接水动力进液口,所述四通阀第三端通过第三阀门连接配液进水口,所述四通阀第四端通过第四阀门直通井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罐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该利用水动力配液的装置包括配液罐和水动力混合组件,所述配液罐顶部设置水动力混合组件,所述水动力混合组件包括动力圆盘腔、转动叶轮和叶轮轴,所述动力圆盘腔一端设置水动力进液口,所述动力圆盘腔另一端设置水动力出液口,所述动力圆盘腔内部设置叶轮轴,所述叶轮轴上周向环绕设置转动叶轮,所述叶轮轴底部固定连接搅动轴,所述搅动轴贯穿配液罐顶部伸入配液罐罐内,所述搅动轴上设置搅动桨,所述配液罐底面两侧连接配液进水口和配液出水口,所述配液进水口和水动力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四通阀;本实用新型可利用不同出水速度,实现搅拌速度调节,保证药剂分散均匀,提高配液质量。提高配液质量。提高配液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鸿 崔永亮 马惠 朱伟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