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超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3361发布日期:2022-11-29 21:3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多层次超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特医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次超滤系统。


背景技术:

2.特医食品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超滤系统对其进行过滤;现有的超滤系统中,超滤膜和装置内壁之间往往通过硬连接来实现完全密封,避免液体从超滤膜与箱体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导致没有进行过滤;但硬连接进行密封则会导致超滤膜在更换时十分不便,在重新安装后往往还需要进行内部清洁,然后再通过涂刷密封材料进行粘接,效率极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多层次超滤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次超滤系统,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超滤膜密封性差,且更换超滤膜时步骤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具有可快速进行超滤膜的更换,且可以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的特点。
4.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多层次超滤系统,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置进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箱体内壁靠近进料口一侧连接有扰流装置;箱体内壁开设有多条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卡合有多层过滤层;箱体外表面连接有圆筒状的夹套,夹套内设置有温控机构。
6.优选地,扰流装置为两端开口的漏斗型结构;扰流装置内壁开设有多条倾斜的流道。
7.进一步地,箱体顶部的盖板与箱体侧壁为卡接结构,可以进行盖板的整体拆卸。
8.进一步地,扰流装置顶部直接较大,底部直径较小;扰流装置搭接在箱体内壁连接的环状支撑板上,环状支撑板通过螺栓与箱体内壁连接,检修时可以进行拆卸。
9.优选地,过滤层包括多块挡板,挡板为多孔板结构;挡板之间设置有不同孔径的超滤膜组成多层滤层。
10.进一步地,相邻两块挡板之间设置一种孔径的超滤膜,从而实现一层超滤;从上往下超滤膜的孔径逐渐缩小,实现多层次超滤。
11.优选地,挡板侧表面边缘连接有环形的橡胶囊与箱体内壁的环形凹槽卡合,橡胶囊表面连接有进水口;挡板上表面中心连接有挂钩。
12.进一步地,橡胶囊的进水口通过卡箍与盘管表面的对接管连接,可以便于拆卸。
13.进一步地,夹套表面开设有检修口,可以开启检修口对套管进行检修,并将橡胶囊的进水口与对接管进行分离,从而便于通过挂钩将挡板勾出对超滤膜进行更换。
14.优选地,温控机构包括连接在箱体外壁的盘管,盘管两端设置有进出水口;盘管表
面连接有多根对接管,对接管与橡胶囊表面的进水口连接。
15.优选地,出料口表面连接有支管,支管一端与箱体底部连通;支管表面连接有温度计和流量计。
16.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温度计判断盘管内通热水进行加热的效果,或者通入循环水进行降温的效果;通过流量计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超滤膜已经阻塞严重需要更换。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装置通过设置了多层的超滤膜,可以实现多层次超滤;超滤膜两侧设置有挡板,挡板边缘设置有充水膨胀的橡胶囊体,橡胶囊与加热或降温用的盘管中的循环水进行配合,可以有效在通水后膨胀并卡入箱体内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既可以实现挡板的固定,又实现了密封,避免液体从超滤膜与箱体的缝隙一端流入导致过滤失败;装置设置的扰流装置可以有效将进料口的液体进行分散,使其均匀流入超滤层,避免从一处流入超滤层导致超滤膜表面的阻塞情况不均匀;装置内部的扰流装置和挡板都可以配合顶部的盖板进行拆卸,从而可以快速将超滤膜吊出进行更换再生,避免了重复清洁并重设密封机构的繁琐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扰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23.图中附图标记为:箱体1,进料口11,出料口12,扰流装置2,流道21,夹套3,挡板41,超滤膜42,橡胶囊43,进水口44,挂钩45,盘管5,对接管51,支管6。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图3中,多层次超滤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设置进料口11,底部设置出料口12;箱体1内壁靠近进料口11一侧连接有扰流装置2;箱体1内壁开设有多条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卡合有多层过滤层;箱体1外表面连接有圆筒状的夹套3,夹套3内设置有温控机构。
25.优选地,扰流装置2为两端开口的漏斗型结构;扰流装置2内壁开设有多条倾斜的流道21。
26.进一步地,箱体1顶部的盖板与箱体1侧壁为卡接结构,可以进行盖板的整体拆卸。
27.进一步地,扰流装置2顶部直接较大,底部直径较小;扰流装置2搭接在箱体1内壁连接的环状支撑板上,环状支撑板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壁连接,检修时可以进行拆卸。
28.优选地,过滤层包括多块挡板41,挡板41为多孔板结构;挡板41之间设置有不同孔径的超滤膜42组成多层滤层。
29.进一步地,相邻两块挡板41之间设置一种孔径的超滤膜42,从而实现一层超滤;从上往下超滤膜42的孔径逐渐缩小,实现多层次超滤。
30.优选地,挡板41侧表面边缘连接有环形的橡胶囊43与箱体1内壁的环形凹槽卡合,橡胶囊43表面连接有进水口44;挡板41上表面中心连接有挂钩45。
31.进一步地,橡胶囊43的进水口44通过卡箍与盘管5表面的对接管51连接,可以便于拆卸。
32.进一步地,夹套3表面开设有检修口,可以开启检修口对套管进行检修,并将橡胶囊43的进水口44与对接管51进行分离,从而便于通过挂钩45将挡板41勾出对超滤膜42进行更换。
33.优选地,温控机构包括连接在箱体1外壁的盘管5,盘管5两端设置有进出水口;盘管5表面连接有多根对接管51,对接管51与橡胶囊43表面的进水口44连接。
34.优选地,出料口12表面连接有支管6,支管6一端与箱体1底部连通;支管6表面连接有温度计和流量计。
35.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温度计判断盘管5内通热水进行加热的效果,或者通入循环水进行降温的效果;通过流量计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超滤膜42已经阻塞严重需要更换。
36.上述多层次超滤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37.使用时,物料从进料口11进入并通过扰流装置2进行分散,均匀流向上层的超滤层进行过滤,然后依次经过下部的多层超滤层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的物料从出料口12排出,通过温度计检测温度,流量计检测出料的流量;盘管5根据需求接入循环水或者热水进行冷却或者加热;并且通过对接管51对橡胶囊43内进行充水实现密封;当流量计检测到流量下降较大时,判断为超滤膜42需要进行再生,此时通过夹层的检修口将对接管51与进水口44的连接分离,然后打开顶盖依次将扰流装置2和挡板41以及超滤膜42吊出,实现快速更换。
38.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