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及污泥干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6854发布日期:2022-12-21 02:0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及污泥干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及污泥干化机。


背景技术:

2.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很大,需采用两级过滤装置拦截粉尘,以避免粉尘污染。两级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其中初效过滤器需经常拆卸,以进行清洁或更换,并且初效过滤器对密封性要求很高。
3.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厂家为了拆卸方便,将初效过滤器设置为抽拉结构,抽拉结构对初效过滤器没有压紧作用,导致部分粉尘从初效过滤器周边缝隙进入下一步工序,影响过滤效果;部分厂家为了保证密封性,采用螺栓锁紧压扣的方式将初效过滤器压紧,确实保障了密封效果,但是导致了初效过滤器的拆装不便,且经过多次拆装后,螺栓容易出现松动和滑牙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及污泥干化机,以使初效过滤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的同时也便于拆卸。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包括下框架、初效过滤器、上框架、中效过滤器和铰链;所述下框架上设有连通所述下框架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通孔;所述初效过滤器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第一进风端和第一出风端,所述初效过滤器的下部与所述下框架的上部抵接,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上框架上设有连通所述上框架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二通孔,所述上框架的下部与所述初效过滤器的上部抵接,并覆盖所述初效过滤器的第一出风端;所述中效过滤器的下部设有第二进风端,所述中效过滤器的下部与所述上框架的上部抵接,并覆盖所述第二通孔;所述上框架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下框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上框架可沿所述铰链转动;所述上框架具有转动至与所述初效过滤器的上部抵接的第一位置,以及转动至与所述初效过滤器的上部分离的第二位置。
6.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下框架固定连接的卡扣,当所述上框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扣用于锁紧所述中效过滤器的上部。
7.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框架上的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的两侧边上。
8.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框架上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的两侧边上,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初效过滤器的侧边限位。
9.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件的上方,所述卡扣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下框架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的底部具有向内弯折的翻边,所述中效过滤器的底部具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抵接安装于所述翻边上。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框架的上部设有限位条,所述上框架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限位条连接;所述上框架上还设有限位板,当所述上框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条抵接,以限制所述上框架的打开角度。
12.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远离所述第一侧边的一侧设有把手。
13.进一步地,所述初效过滤器为平板初效滤网,所述中效过滤器为m型中效滤网。
14.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机,该污泥干化机包括上述的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将初效过滤器设置在下框架与上框架之间,将中效过滤器设置在上框架上方,在上框架与中效过滤器的重力作用下,初效过滤器被压紧,以防止初效过滤器的边缘密封不良,此外,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铰链连接,上框架可以打开一定角度,便于将初效过滤器取出;
17.2、通过卡扣将中效过滤器锁紧,进一步提高中效过滤器以及中效过滤器下方的上框架和初效过滤器的稳定性,防止发生位置偏离;
18.3、下框架上设有限位条,上框架上设有限位板,通过限位条和限位板限制上框架的打开角度,以防止设置在上框架上的中效过滤器与干化机内的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的爆炸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的下框架的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的上框架的结构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在装配状态的结构图。
23.图中:10、下框架;11、限位件;13、限位条;a、第一通孔;20、初效过滤器;30、上框架;31、限位板;32、把手;b、第二通孔;40、中效过滤器;50、铰链;6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下框架10、初效过滤器20、上框架30、中效过滤器40和铰链50。
28.下框架10上设有连通下框架10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通孔a。
29.初效过滤器20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第一进风端和第一出风端,初效过滤器20的下部与下框架10的上部抵接,并覆盖第一通孔a;由此,第一进风端与第一通孔a连通。
30.上框架30上设有连通上框架30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二通孔b,上框架30的下部与初效过滤器20的上部抵接,并覆盖初效过滤器20的第一出风端;由此,第二通孔b与第一出风端连通。
31.中效过滤器40的下部设有第二进风端,中效过滤器40的下部与上框架30的上部抵接,并覆盖第二通孔b;由此,第二进风端与第二通孔b连通。
32.上框架30的第一侧边与下框架10通过铰链50连接,上框架30可沿铰链50转动;上框架30具有转动至与初效过滤器20的上部抵接的第一位置,以及转动至与初效过滤器20的上部分离的第二位置。
33.为了进一步固定初效过滤器20、上框架30和中效过滤器4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下框架10固定连接的卡扣60,当上框架30处于第一位置时,卡扣60可用于锁紧中效过滤器40的上部,从而将中效过滤器40以及中效过滤器40下方的初效过滤器20和上框架30进一步固定。
34.为了使卡扣60对中效过滤器40施加的压力更平衡,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卡扣60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下框架10上的与第一侧边相邻的两侧边上。
35.若初效过滤器20与第一通孔a和第二通孔b发生偏离,则会导致废气从初效过滤器20的侧边泄露,从而影响过滤效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下框架10上部的限位件11,限位件11设置于下框架10的与第一侧边相邻的两侧边上,限位件11用于对初效过滤器20的侧边进行限位,防止初效过滤器20发生偏离。
36.初效过滤器20、上框架30和中效过滤器40的厚度较大,而卡扣60的高度较低,因此,需要在下框架10和卡扣60之间设置垫块或其他结构来将卡扣60抬高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使卡扣60能够锁紧中效过滤器40的上部;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两级过滤装置的结构更简单,减少不必要的结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卡扣60分别固定设置在限位件11的上方,卡扣60通过限位件11与下框架10固定连接。
37.为了便于中效过滤器40与上框架30之间的固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框架30的底部具有向内弯折的翻边,中效过滤器40的底部具有安装座,安装座抵接安装于上框架30的翻边上。
38.若不对上框架30打开的角度作限制,上框架30打开后,设置在上框架30上的中效过滤器40会与干化机内的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从而导致中效过滤器40和其他零部件的损坏;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下框架10的上部设有限位条13,上框架30通过铰链50与限位条13连接;上框架30上还设有限位板31,当上框架30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板31与限位条13抵接,以限制上框架30的打开角度。
39.为了便于将上框架30打开,将初效过滤器20取出进行清洁或更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框架30的远离第一侧边的一侧设有把手32。
40.为了提升过滤效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初效过滤器20为平板初效滤网,中效
过滤器40为m型中效滤网,平板初效滤网用于除去废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m型中效滤网用于除去废气中较小的粉尘颗粒。
4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机,该污泥干化机包括上述的污泥干化机的两级过滤装置。
42.污泥干化机在对污泥进行干化的过程中,带有粉尘的废气先经过初效过滤器20,颗粒较大的粉尘被初效过滤器20除去,然后经过中效过滤器40,颗粒较小的粉尘被中效过滤器40除去,最后得到粉尘含量较低的废气,以减小粉尘污染。
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44.1、将初效过滤器设置在下框架与上框架之间,将中效过滤器设置在上框架上方,在上框架与中效过滤器的重力作用下,初效过滤器被压紧,以防止初效过滤器的边缘密封不良,此外,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铰链连接,上框架可以打开一定角度,便于将初效过滤器取出;
45.2、通过卡扣将中效过滤器锁紧,进一步提高中效过滤器以及中效过滤器下方的上框架和初效过滤器的稳定性,防止发生位置偏离;
46.3、下框架上设有限位条,上框架上设有限位板,通过限位条和限位板限制上框架的打开角度,以防止设置在上框架上的中效过滤器与干化机内的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
4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