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厂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7033发布日期:2023-01-25 00:2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厂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厂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处所提到的余热主要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
3.申请号为“201721867317.0”,名为“工业厂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包括工业厂房、热气收集装置、连接风带、抽风机及余热使用点,所述热气收集装置设于所述工业厂房相对顶部内侧,所述抽风机设于所述连接风带上,所述余热使用点通过所述连接风带与所述热气收集装置连接。”的技术方案,达到使余热在厂房内部循环再用、取暖升温的效果,其需要增加专门的保温结构,来维持厂房内的温度,比如双层屋顶结构、增加一层轻质材料等均是为了更好的吸收热量,维持较高温度,结构繁杂,增加了使用制作成本,并且没有进行预先的过滤,容易导致在后续喷淋时不能完成完全的降尘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厂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余热收集装置、侧壁固定板、壁板螺丝、位置可调安装部、输送管道、顶部盒体、过滤保温结构、出风喇叭口和降尘结构,侧壁固定板通过壁板螺丝在厂房侧方进行固定安装,侧壁固定板内侧通过位置可调安装部对输送管道进行安装,根据厂房的不同对输送管道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最终处于合适的位置上,输送管道上端连通至顶部盒体,下端连通余热收集装置,在余热收集装置将热气体抽入管道后,沿着输送管道传输,顶部盒体内部具有过滤保温结构,在热气进入后可对其进行过滤,通时在过滤保温结构的作用下直接提供一定保温作用,省去专门添加保温结构这一步骤,降低成本,顶部盒体的下表面安装出风喇叭口,经过过滤后的热气从此处吹出,为了避免热气吹出后仍携带有颗粒物,在顶部盒体上还设置有降尘结构进行再处理。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余热收集装置下部安装滑轮,当对输送管道的位置进行移动时,使得余热收集装置在滑轮的作用下更方便的进行同步移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置调节部包括t型槽、t型块、t型定位、定位螺丝、定位孔和卡紧块,侧壁固定板内侧开有t型槽,t型块配合放置在型槽中,其可沿着t型槽进行活动,t型块伸出部分的上部固定t型定位,其水平部配合安装定位螺丝,t型槽的上部开定位孔,t型块位置通过定位螺丝与定位孔配合对t型块位置进行固定,将其固定在相应的位置,t型块伸出端的端面固定卡紧块,利用卡紧块对输送管道进行安装和卡紧,使其随着t型块的移动而改变位置,在其移动过程中,其下端连接的余热收集装置也随之移动至需要的位置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过滤保温结构包括上层凹状板、初级滤孔、
下侧凸状板和二级滤孔,顶部盒体内由上至下分别固定上层凹状板和下侧凸状板,上层凹状板开初级滤孔,下侧凸状板上开有二级滤孔,上侧凹状板的初级滤孔起到初级过滤的作用,滤下较大残留,且较大残留大部分处于凹陷处,而后进入下侧,由下侧凸状板的二级滤孔进行再次过滤,颗粒物大部分处于两侧,而后经过过滤的热气排出,颗粒物在上层凹状板和下侧凸状板上具有残留,并且其本身在热气的裹挟下具有一定的温度,热气的循环过程中便使得上下侧残留下的颗粒物交错组成了一层较高的温度层,有利于保持厂内维持较高的温度,不用在特地增加一层保温层。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降尘结构包括水箱、喷雾器和喷雾出口,顶部盒体左右侧具有突出部,底面安装水箱,水箱的底面为导热材料,输送管道经过的热气所带来的热量会通过导热对水箱中的水具有一定加热作用,使得其喷淋出后不会对排出的热气产生较大的降温,顶部盒体的突出部上部安装喷雾器,其与水箱连接,突出部下端设置喷雾出口,进行辅助的降尘处理。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侧壁固定板、壁板螺丝、t型槽、t型块、t型定位、定位螺丝、定位孔、卡紧块,根据现场实际的使用情况,对t型块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定位,最终将输送管道、顶部盒体以及余热收集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至合适的使用位置,在滑轮的作用下,移动更为便捷;通过上层凹状板、初级滤孔、下侧凸状板、二级滤孔,对经过的热气进行过滤,滤下热气中具有的颗粒物而后再排出,并为了保证效果,加装喷雾结构防止出现颗粒物,滤下的颗粒物残留在上层凹状板和下侧凸状板上形成具有一定温度的颗粒层提供一定保温作用。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3.图中:余热收集装置1、滑轮101、侧壁固定板2、壁板螺丝201、t型槽3、t型块4、t型定位5、定位螺丝51、定位孔6、卡紧块7、输送管道8、顶部盒体9、上层凹状板91、初级滤孔92、下侧凸状板93、二级滤孔94、出风喇叭口10、水箱11、喷雾器12、喷雾出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1
1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厂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余热收集装置1、侧壁固定板2、壁板螺丝201、位置可调安装部、输送管道8、顶部盒体9、过滤保温结构、出风喇叭口10和降尘结构,侧壁固定板2通过壁板螺丝201在厂房侧方进行固定安装,侧壁固定板2内侧通过位置可调安装部对输送管道8进行安装,输送管道8上端连通管至顶部盒体9,下端连通余热收集装置1,顶部盒体9内部具有过滤保温结构,下表面安装出风喇叭口10,顶部盒体9上还设置有降尘结构。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余热收集装置1下部安装滑轮101,在输送管道8位置进行调整时,余热收集装置1随之移动更为便捷。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侧壁固定板2内侧开有t型槽3,t型块4配合
放置在t型槽3中,t型块4伸出部分的上部固定t型定位5,其水平部配合安装定位螺丝51,t型槽3的上部开定位孔6,t型块4位置通过定位螺丝51与定位孔6配合对t型块4位置进行固定,t型块4伸出端的端面固定卡紧块7。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顶部盒体9内由上至下分别固定上层凹状板91和下侧凸状板93,上层凹状板91开初级滤孔92,下侧凸状板93上开有二级滤孔94。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顶部盒体9左右侧具有突出部,底面安装水箱11,水箱11的底面为导热材料,顶部盒体9的突出部上部安装喷雾器12,其与水箱11连接,突出部下端设置喷雾出口13。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厂房的不同对输送管道8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最终处于合适的位置上,输送管道8上端连通至顶部盒体9,下端连通余热收集装置1,在余热收集装置1将热气体抽入管道后,沿着输送管道8传输,顶部盒体9内部具有过滤保温结构,在热气进入后可对其进行过滤,上侧凹状板91的初级滤孔92起到初级过滤的作用,滤下较大残留,且较大残留大部分处于凹陷处,而后进入下侧,由下侧凸状板93的二级滤孔94进行再次过滤,颗粒物大部分处于两侧,而后经过过滤的热气排出,颗粒物在上层凹状板91和下侧凸状板93上具有残留,并且其本身在热气的裹挟下具有一定的温度,热气的循环过程中便使得上下侧残留下的颗粒物交错组成了一层具有高温的温度层,有利于保持厂内维持较高的温度,不用在特地增加一层保温层,顶部盒体9的下表面安装出风喇叭口10,经过过滤后的热气从此处吹出,为了避免热气吹出后仍携带有颗粒物,启动喷雾器12进行降尘,为了喷雾器12的连接方便,在顶部盒体9上设置蓄电池,对喷雾器12进行连接供电。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21.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2.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