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6272发布日期:2023-01-20 19:3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诺氟沙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诺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对细菌有抑制作用,是治疗肠炎痢疾的常用药,诺氟沙星的生产制备需要二氯苯经或硝基氯苯经与多种元素材料进行混合与硝化、还原、回流、加热、水解等一系列的化学工艺制作而成,其中混合工艺需要应用多种粉状或颗粒状或液状化学原料进行混合。
3.如申请号为cn202111411331.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诺氟沙星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混合料箱,所述混合料箱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混合料箱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混合箱、设置于所述混合箱的顶部且与所述混合箱连通的进料箱,所述进料箱上设有粉料进口、颗粒料进口和液体料进料管组件。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混合箱大多都只有一个进料口,无论是粉状、颗粒状还是液状的原料,均要通过同一个进料口投入混合箱内,多种原料无法同时投放,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4.类似于上述申请的诺氟沙星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在进行混合时,传统的搅拌混合设备由于搅拌页与机器内壁的边沿存在很大的空隙,这些粉状原料很容易堆积在这段空隙处而得不到很好搅拌,就算加长搅拌页也因搅拌时的画圆运动而无法过于贴近机器内壁,始终有部分原料得不到搅拌,这无疑降低了搅拌效果致使原料混合效果差,进而影响到后面的制备工序,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5.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液体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罐和延伸组件,所述搅拌罐内壁中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导槽,且搅拌罐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底部输出端贯穿搅拌罐一端旋转传动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中部两端十字交叉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杆底部末端倾斜固定安装有扰流杆,用于内壁物料防堆积粘连的所述延伸组件固定安装于搅拌杆中部,所述延伸组件包括主杆、翼板、导孔、弹簧和延伸杆,所述主杆底部焊接固定有翼板,且翼板中部横向贯穿开设有导孔,所述主杆左侧端面连接有弹簧,且弹簧远离主杆一端弹性连接有延伸杆。
8.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组件还包括导杆,所述延伸杆底部一体式固定安装有导杆,且导杆通过导孔滑动安装于翼板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和刮板,所述延伸杆左侧端面焊接固定有安装座,且安装座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刮板。
10.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组件还包括导轮,所述刮板中部转动安装有导轮,且导轮圆周
运动路径限制于导槽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罐两侧焊接固定有支架,且支架相对面中部焊接固定有底托。
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罐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真空上料机,且真空上料机输出端贯穿搅拌罐一端连接有进料管一。
13.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罐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液体仓,且液体仓输出端贯穿搅拌罐一端连接有进料管二,所述进料管二中部设有流量计。
14.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罐底部一体式固定安装有中空锥桶,且锥桶圆周面附着有振动电机,所述锥桶底部连通有下料管,且下料管中部设有定量阀。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混合装置,以真空上料的方式避免粉状原料受污染,流量计精准控制液态化学原料的注入量,使得各原料按比例投入,所生成的溶液品质更高,此外有效防止粉状物料堆积甚至粘黏于搅拌叶与搅拌罐内壁的间隙内,影响搅拌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延伸组件的设置,刮板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始终贴紧搅拌罐内壁,有效防止粉状物料堆积甚至粘黏于搅拌叶与搅拌罐内壁的间隙内,影响搅拌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上料机的设置,真空上料的方式避免粉状原料受污染,流量计精准控制液态化学原料的注入量,使得各原料按比例投入,所生成的溶液品质更高;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扰流杆的设置,倾斜扰流杆的设置可以防止因搅拌叶的圆周运动而使搅拌罐内产生漩涡,漩涡的产生会加剧粉状物料于内壁的堆积,导致搅拌不充分。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延伸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搅拌罐;2、支架;3、底托;4、真空上料机;5、进料管一;6、液体仓;7、进料管二;8、流量计;9、导槽;10、搅拌电机;11、搅拌杆;12、搅拌叶;13、扰流杆;14、延伸组件;1401、主杆;1402、翼板;1403、导孔;1404、弹簧;1405、延伸杆;1406、导杆;1407、安装座;1408、刮板;1409、导轮;15、锥桶;16、振动电机;17、下料管;18、定量阀。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液体混合装置,搅拌罐1两侧焊接固定有支架2,且支架2相对面中部焊接固定有底托3,搅拌罐1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真空上料机4,且真空上料机4输出端贯穿搅拌罐1一端连接有进料管一5,搅拌罐1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液体仓6,且液体仓6输出端贯穿搅拌罐1一端连接有进料管二7,进料管二7中部设有流量计8,经由真空上料机4进行粉状化学原料的无污染定量输送,经由流量计8控制液体仓6的液态化学原料输出量,使得各原料按比例投入,所生成的混合溶液品质更高,搅拌罐1内壁中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导槽9,且搅拌罐1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10,搅拌电机10底部输出端贯穿搅拌罐1一端旋转传动连接有搅拌杆11,且搅拌杆11中部两端十字交叉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2,搅拌杆
11底部末端倾斜固定安装有扰流杆13,启用搅拌电机10带动共轴的搅拌叶12及扰流杆13同步转动,倾斜扰流杆13的设置可以防止因搅拌叶12的圆周运动而使搅拌罐1内产生漩涡,阻止粉状原料于搅拌罐1内壁的堆积附着,搅拌罐1底部一体式固定安装有中空锥桶15,且锥桶15圆周面附着有振动电机16,锥桶15底部连通有下料管17,且下料管17中部设有定量阀18;
26.如图2所示,用于内壁物料防堆积粘连的延伸组件14固定安装于搅拌杆11中部,延伸组件14包括主杆1401、翼板1402、导孔1403、弹簧1404和延伸杆1405,主杆1401底部焊接固定有翼板1402,且翼板1402中部横向贯穿开设有导孔1403,主杆1401左侧端面连接有弹簧1404,且弹簧1404远离主杆1401一端弹性连接有延伸杆1405,延伸组件14还包括导杆1406,延伸杆1405底部一体式固定安装有导杆1406,且导杆1406通过导孔1403滑动安装于翼板1402内部,延伸组件14还包括安装座1407和刮板1408,延伸杆1405左侧端面焊接固定有安装座1407,且安装座1407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刮板1408,延伸组件14还包括导轮1409,刮板1408中部转动安装有导轮1409,且导轮1409圆周运动路径限制于导槽9内部,刮板1408中部导轮1409位于搅拌罐1内壁开设的导槽9中运动,使得刮板1408的圆周运动受到导向更为稳定可控,主杆1401通过弹簧1404弹性连接有延伸杆1405,延伸杆1405的弹性伸缩行程受到导杆1406位于导孔1403内的滑动行程限制,安装座1407面向搅拌罐1内壁一端通过螺栓可拆装安装有刮板1408,刮板1408在弹簧1404的弹性力作用下始终贴紧搅拌罐1内壁,有效防止粉状物料堆积甚至粘黏于搅拌叶12与搅拌罐1内壁的间隙内,影响搅拌效果。
2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液体混合装置时,经由真空上料机4进行粉状化学原料的无污染定量输送,经由流量计8控制液体仓6的液态化学原料输出量,使得各原料按比例投入,所生成的混合溶液品质更高,启用搅拌电机10带动共轴的搅拌叶12及扰流杆13同步转动,倾斜扰流杆13的设置可以防止因搅拌叶12的圆周运动而使搅拌罐1内产生漩涡,阻止粉状原料于搅拌罐1内壁的堆积附着,主杆1401通过弹簧1404弹性连接有延伸杆1405,延伸杆1405的弹性伸缩行程受到导杆1406位于导孔1403内的滑动行程限制,安装座1407面向搅拌罐1内壁一端通过螺栓可拆装安装有刮板1408,刮板1408在弹簧1404的弹性力作用下始终贴紧搅拌罐1内壁,有效防止粉状物料堆积甚至粘黏于搅拌叶12与搅拌罐1内壁的间隙内,影响搅拌效果,此间刮板1408中部导轮1409位于搅拌罐1内壁开设的导槽9中运动,使得刮板1408的圆周运动受到导向更为稳定可控。
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