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地面计量流程分离器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7921发布日期:2022-12-24 08:4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油田地面计量流程分离器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田地面计量流程分离器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石油勘探开发和修井作业中,人们必须要对地层产出物有个精确地定性和定量测定。由于油、气、水在地下一般都是混合在一起的,有的压力也很高,当它们涌出后必须对它们进行分离和分别计量。
3.地面计量就是借助地面计量设备对井里涌出的地层产出流体进行分离,记录地层流体的压力、温度及物性等参数,分别计量出油、气、水各自产量,并取出样品进行化验分析,为下一步工作提出重要的依据;也是确定对所要计量井是否投产、投产方式及设施建设规模如何、是否放弃的重要依据。
4.试油试采的地面计量流程与采油、采气等永久生产流程不同,它是临时性的,因此需要更易于搬迁和重新连接组装,由相互连接的不同流程设备组成,包括井口控制、加热/分离/计量、辅助设备、记录仪表、安全系统、计量标定设备、分析化验及地面取样设备等。
5.在地面计量的流程中,有一个设备叫分离器,分离器是地面计量流程的核心设备。分离器的主体为一个封闭的压力容器,分卧式和立式,其目的是对地层流体油气水的分离和完成对气体计量的任务。其分离出来的气体一般是以天然气为主的可燃气体,经分离器分离出来后通过专门的气体计量装置进行气体计量,测量并记录气体流量;测量后的气体要排出。由于试油试采阶段,气体集输管路还没有建成,地层产出气体无法收集利用,只能直接排放。为避免污染大气环境,一般是在距离地面计量设备至少50米远的地点设置燃烧火炬或者燃烧池,通过管道将分离出的可燃气体连接到燃烧火炬或者燃烧池,使其完全燃烧掉。这些来自井下,经过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可燃气体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水汽。为避免水汽随气体进入管道冷凝出现凝结水腐蚀管道,一般在分离器主体容器内的气体出口处都设置有除雾器,用来阻止水汽流入气体计量装置和排放管道。
6.分离器主体压力容器内的温度一般都比外部环境温度高,容器内的除雾器很难阻止所有的水汽随气体排出,在进入到排放的输送管道中时,温度的降低会使水汽凝结。在温度高于冰点的室外环境下,这些水汽和少量的凝结水不会对可燃气体的排放和燃烧造成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北方冬季零下二、三十度的室外气温环境,从分离器到燃烧火炬或者燃烧池的管道长度至少50米长,管道中的水汽会凝结在管壁上并结冰,结冰会逐渐累积,直至管道堵塞。在北方的油田,为解决这个问题,到了冬季需要将这段超过50米长的管道进行保温并敷设电伴热带,保持管道整体在至少零度以上。在充斥可燃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电加热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并且这段管道的保温、电伴热带及相关控制设备的费用和加热用的电费合计数量相当可观,平均每口井的一个冬季的费用要达到4万元。
7.为此,提出油田地面计量流程分离器除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油田地面计量流程分离器除湿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0.油田地面计量流程分离器除湿装置,是由外壳、进口和出口组成,所述的外壳底部的一端设有进口,外壳远离进口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出口,外壳的底部与进口相接的位置较外壳的其他位置、其水平位置最低。
11.优选地,所述的外壳的内部设有隔离结构ⅰ和隔离结构ⅱ,所述的隔离结构ⅰ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且固定在进口一端的侧壁上,所述的隔离结构ⅱ亦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其一端伸入隔离结构ⅰ内、另一端与出口相连通。
12.优选地,所述的外壳3的内部设有主进管和主出管,主进管与进口相连,主出管与出口相连,所述的主进管和主出管之间设有多个连通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主进管和主出管相连通。
13.优选地,所述的外壳的内部设有盘管,所述的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主进管和主出管相连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装置是在分离器主体压力容器外增加了一个除湿器,再次对气体进行除湿,水汽凝结在本装置腔体内壁和其中的填料上,形成的水靠重力顺着二级除雾器底部通过进口流回到分离器主体压力容器内。装置腔体形状的设计特意考虑了向进口方向向下倾斜,有利于水的收集和自然进入到进口。
1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进行降温加深水汽凝结的方法,使得可燃气体中水汽的凝结效果更好,进一步拦截了从分离器主体压力容器排除的可燃气体中的水汽,避免了水汽在后续的排放管道中凝结以及在冬季形成结冰堵塞管道的问题;省去了冬季管道保温的材料设备和加热用的电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18.图2为a 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2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壳体1、主体压力容器2、外壳3、进口4、出口5、凹陷6、可燃气体排放管道7、隔离结构ⅰ8、隔离结构ⅱ9、主进管10、主出管11、连通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实施例1
23.如图2所示,油田地面计量流程分离器除湿装置,是由外壳3、进口4和出口5组成,所述的外壳3为封闭的腔体,腔体内部填充有填料,所述填料具有密布的空隙,使得气体可
以通过;外壳3底部的一端设有进口4,外壳3远离进口4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出口5,所述出口5通向可燃气体排放管道7;外壳3的底部与进口4相接的位置较外壳3的其他位置、其水平位置最低,以保证腔体内凝结的水汽都汇集到进口4处,回收至主体压力容器2内。
24.所述的外壳3的内部设有隔离结构ⅰ8和隔离结构ⅱ9,所述的隔离结构ⅰ8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且固定在进口4一端的侧壁上,所述的隔离结构ⅱ9亦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其一端伸入隔离结构ⅰ8内、另一端与出口5相连通。此结构使得所述的外壳3内部的气体由进口4流至出口5的路径更长。
25.本装置配合分离器的主体压力容器2使用,主体压力容器2位于封闭的壳体1内;所属壳体1带有一处向内的凹陷6,所述外壳3位于所述凹陷6处,所述进口4穿过所述凹陷6处的壳体1与壳体1内的分离器主体压力容器2上的气体出口对接;所述出口5通向可燃气体排放管道7。
26.实施例2
2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28.如图3所示,所述的外壳3的内部设有主进管10和主出管11,主进管10与进口4相连,主出管11与出口5相连,所述的主进管10和主出管11之间设有多个连通管12,连通管12的两端分别与主进管10和主出管11相连通。此结构能够增加提起与填料的接触时间,进而提升除湿效果。
29.实施例3
3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31.所述的外壳3的本身为盘管,所述的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主进管10和主出管11相连通。此结构使得所述的外壳3内部的气体由进口4流至出口5的路径更长。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