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药速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8011发布日期:2023-01-12 19:3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药速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液配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给药速配器。


背景技术:

2.药物有几种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静注)、肌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皮下)。药物还可舌下含化(舌下)、直肠灌注(直肠给药)、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吸入剂),也可皮肤局部(表面)或全身(经皮)用药。每种给药途径均有其特殊目的,各有利弊。
3.目前,现有给药速配器进行药液的配比工作时,其缺乏电控自动化的分类给药结构,进行给药速配工作时,其不同药液的给药效率较低,整体给药速配工作效率较低,此外现有给药速配器的药液配比容器缺乏搅拌结构,不同的给药药液进行混合后,其混合不充分,往往需要人工摇晃药液配比容器促进药液混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分类给药结构和搅拌结构的给药速配器,其可提高整体给药速配工作效率,并使不同药液混合足够充分。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给药速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壁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配比箱,所述配比箱顶壁中心位置开设有配比槽,所述底座顶壁后侧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前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有同一箱体,所述箱体位于配比箱正上方,所述箱体上下两侧壁之间呈对称状开设有两组储存槽,所述箱体上下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通槽,所述箱体前侧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阀体控制器,每组所述储存槽为九个且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所述箱体底壁且位于每个储存槽下端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电动阀。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电控自动化的分类给药结构,即设置有多个不同药液的储存槽,且于每个储存槽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电动阀,并配合设置有阀体控制器,进行给药速配工作时,其不同药液的给药效率较高,整体给药速配工作效率较高。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顶壁中间位置后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方活动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壁前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通槽正上方,所述驱动电机下方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纵穿通槽,所述配比槽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驱动轴底端固定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于给药速配器的药液配比容器处设置有搅拌结构,即配比槽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固定连接驱动轴底端,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轴驱动搅拌桨转动,待储存槽中药液给药配比进入至下方配比槽内后,促进配比槽内不同的给药药液进行混合,其混合足够充分,往往不需要人工摇晃药液配比容器促进药液混合;由搅拌桨搅拌混合后,可提拉连接座使搅拌桨脱离配比槽,取下配比箱收集其配比槽内的给药速配药液。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底壁两侧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支座。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控自动化的分类给药结构,即设置有多个不同药液的储存槽,且于每个储存槽的下端开口处均设置有电动阀,并配合设置有阀体控制器,进行给药速配工作时,其不同药液的给药效率较高,整体给药速配工作效率较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于给药速配器的药液配比容器处设置有搅拌结构,不同的给药药液进行混合后,其混合足够充分,往往不需要人工摇晃药液配比容器促进药液混合。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16.图中:1、底座;2、连接柱;3、箱体;4、储存槽;5、通槽;6、伸缩杆;7、连接座;8、驱动电机;9、电动阀;10、阀体控制器;11、驱动轴;12、搅拌桨;13、配比箱;14、配比槽;15、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8.请参阅图1-3,一种给药速配器,包括底座1,底座1顶壁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配比箱13,底座1顶壁后侧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2,两个连接柱2前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有同一箱体3,箱体3位于配比箱13正上方,箱体3上下两侧壁之间呈对称状开设有两组储存槽4,箱体3上下两侧壁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槽5,箱体3前侧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阀体控制器10,每组储存槽4为九个且呈矩形阵列状设置,箱体3底壁且位于每个储存槽4下端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电动阀9。整体设置有电控自动化的分类给药结构,即设置有多个不同药液的储存槽4,且于每个储存槽4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电动阀9,并配合设置有阀体控制器10,进行给药速配工作时,其不同药液的给药效率较高,整体给药速配工作效率较高。
19.在本实施例中,电动阀9和阀体控制器10可通过现有的方式实现控制,如电动阀内置无线控制信号接收模块,阀体控制器内置与电动阀无线控制信号接收模块相匹配的无线控制信号发射模块,或者通过导线连接实现控制。
20.如图1-3所示,箱体3顶壁中间位置后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上方活动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连接座7底壁前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位于通槽5正上方,驱动电机8下方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11,驱动轴11纵穿通槽5。
21.如图1-3所示,配比箱13顶壁中心位置开设有承接混合药物的配比槽14,配比槽14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桨12,搅拌桨12与驱动轴11底端固定连接,待储存槽4中药液给药配比进入至下方配比槽14内后,并经由搅拌桨12搅拌混合后,可提拉连接座7使搅拌桨12脱离配比槽14,取下配比箱13收集其配比槽14内的给药速配药液,底座1底壁两侧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支座15。通过于给药速配器的药液配比容器处设置有搅拌结构,即配比槽14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桨12,驱动轴11底端与搅拌桨12固定连接,可通过驱动电机8的驱动轴11驱动搅拌桨12转动,促进配比槽14内不同的给药药液进行混合,其混合足够充分,
往往不需要人工摇晃药液配比容器促进药液混合。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整体设置有电控自动化的分类给药结构,即设置有多个不同药液的储存槽4,且于每个储存槽4的下方开口处设置有电动阀9,并配合设置有阀体控制器10,进行给药速配工作时,其不同药液的给药效率较高,整体给药速配工作效率较高,此外通过于给药速配器的药液配比容器处设置有搅拌结构,即配比槽14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桨12,搅拌桨12与驱动轴11底端固定连接,可通过驱动电机8驱动轴11驱动搅拌桨12转动,促进配比槽14内不同的给药药液进行混合,其混合足够充分,往往不需要人工摇晃药液配比容器促进药液混合,驱动电机8为可升降式结构设计,待储存槽4中药液给药配比进入至下方配比槽14内后,并经由搅拌桨12搅拌混合后,可提拉连接座7使搅拌桨12脱离配比槽14,取下配比箱13收集其配比槽14内的给药速配药液。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