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MA单体提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3894发布日期:2023-03-14 23:1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MMA单体提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mma单体提纯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mma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ma单体提纯系统。


背景技术:

2.mma是丙烯酸类树脂,其主要成份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在欧美地区一般统称mma树脂,而在中国其名称有丙烯酸、pmma、彩色沥青等,主要应用于有机玻璃制造,建筑装饰材料,地坪涂料,防水涂料,工业制件,信息材料,电气部件封装等,也是亚克力板的组成成分。
3.mma粗单体提炼是指将已经成型过的mma单体(如亚克力板) 破碎、融化、除杂成杂质含量较低的mma单体的工艺。mma粗单体是指存在杂质的mma单体,存在的杂质主要为低沸点涂料(常压沸点低于200℃)、泥土杂质以及色膏;在提炼炉中,泥土杂质以及色膏不会跟随mma单体气化,而涂料的沸点低于mma单体的沸点。
4.在经过mma粗单体提炼以及废气处理后的mma单体全部输送进mma粗料储罐,mma粗料中的颜料杂质含量整体较低,但仍存在部分颜料杂质,剩余颜料杂质的沸点与mma单体相近(如丁基卡必醇),此时难以再使用沸点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离。现有的精馏方法无法进一步对mma粗料储罐中的mma单体进行提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ma单体提纯系统,将沸点与mma单体相近但质量不同颜料杂质进行分离。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mma单体提纯系统,包括mma粗料储罐、再沸器、冷凝器、分离器、混合物储罐和mma精料储罐;mma粗料储罐、再沸器、冷凝器和分离器依次连接;分离器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输出管口,分离器顶端的输出管口与mma精料储罐连接,分离器底端的输出管口与混合物储罐连接;分离器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视镜,分离器顶端的视镜和输出管口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
8.作为可选的,mma粗料储罐与再沸器设置有输出泵,输出泵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有调节阀。
9.作为可选的,再沸器包括外夹套层和管壳式换热器,外夹套层套装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体外部,mma粗料储罐与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连接。
10.作为可选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设置有磁性液位计。
11.作为可选的,冷凝器的出口端与分离器的入口端连接。
12.作为可选的,分离器底部的输出管口通过三通接头同时与混合物储罐以及mma精料储罐连接,分离器与混合物储罐以及mma精料储罐之间均设置有调节阀。
13.作为可选的,分离器顶端输出管口与mma精料储罐之间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有调节阀。
14.作为可选的,输出泵均为离心泵。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ma单体提纯系统,包括mma粗料储罐、再沸器、冷凝器、分离器、混合物储罐和mma精料储罐;mma 粗料储罐、再沸器、冷凝器和分离器依次连接;分离器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输出管口,分离器顶端的输出管口与mma精料储罐连接,分离器底端的输出管口与混合物储罐连接;分离器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视镜,分离器顶端的视镜和输出管口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 mma粗料进入到mma粗料储罐后,在mma粗料储罐中静置分层,并经由mma粗料储罐底部的出口管输出到再沸器内,经过再沸器加热防止mma粗料在系统中冷凝固化,是mma粗料保持液态的流动性,随后将液态的mma粗料输送至冷凝器中,冷凝器用于将mma 粗料中气化的部分冷凝呈液态,使得进入到分离器中mma粗料为液态形式。mma粗料先进入分离器的是沉积在mma粗料储罐底部的质量较大的颜料杂质,分离器底部和顶部的视镜用于观察分离器中 mma粗料的颜色,分离器顶端的视镜与输出管口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当分离器顶部的视镜观察到分离器顶部没有颜色,为纯净透明的 mma单体后,分离器顶端的输出管口与mma精料储罐之间连通,将没有颜色的mma单体精料输出至mma精料储罐。当分离器顶端的视镜颜色由透明变为有颜色后,分离器顶部输出管口与mma精料储罐连接断开,且分离器底端的输出管口打开,将带有颜色的mma 粗料输送至混合物储罐中。通过在分离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视镜以及输出管口,可以实现将mma粗料储罐中质量大于mma单体的颜料杂质和质量小于mma单体的颜料杂质分离。从而实现对mma 粗料的进一步提纯。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8.图中:1-mma粗料储罐,2-输出泵,3-再沸器,4-磁性液位计, 5-冷凝器,6-分离器,7-混合物储罐,8-蒸发器,9-mma精料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一种mma单体提纯系统,它包括 mma粗料储罐1、再沸器3、冷凝器5、分离器6、混合物储罐7和 mma精料储罐9。mma粗料储罐1、再沸器3、冷凝器5和分离器 6依次连接,mma粗料储罐1的底部开设有出口管,mma粗料储罐1的出口管与再沸器3连接;使得先输出到再沸器中的物料为质量大于mma单体且沉积在mma粗料储罐1底部的颜料杂质;而输出的尾料则为质量小于mma单体且悬浮在mma粗料储罐1顶部液面的颜料杂质。
20.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器6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输出管口,分离器6顶端的输出管口与mma精料储罐9连接,分离器6底端的输出管口与混合物储罐7连接;分离器6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视镜,分离器6顶端的视镜和输出管口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带有颜料杂质的液态mma单体,会呈现出独特的颜色而非透明的,分离器6刚开始输入物料时,当分离器6顶部的视镜观察到分离器顶部没有颜色,为纯净透明的mma单体后,分离器顶端的输出管口与mma精料储罐之间连通,将没有颜色的mma单体精料输出至mma精料储罐。当分离器顶端的视镜颜色由透明变为有颜色后,分离器顶部输出管口与mma精料储罐连接断开,且分离器底端的输出管口打开,将带有颜色的mma粗料输送至混合物储罐中。通过在分离器的顶端和底端
分别设置视镜以及输出管口,可以实现将mma粗料储罐中质量大于 mma单体的颜料杂质和质量小于mma单体的颜料杂质分离。从而实现对mma粗料的进一步提纯。
21.在本实施例中,mma粗料储罐1与再沸器3之间设置有输出泵 2,输出泵2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有调节阀。输出泵2均为离心泵。
22.在本实施例中,再沸器3包括外夹套层和管壳式换热器,外夹套层套装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体外部,mma粗料储罐1与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连接。物料从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中经过,同时,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和夹套层均与高压蒸汽连通,通过高压蒸汽同时对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内部和外部同时加热,使得再沸器3壳程的mma粗料受热更加均匀。
23.在本实施例中,再沸器3用于使得mma粗料始终保持液态,防止mma粗料在系统中固化凝结,还可以提高mma粗料在系统中的流动性,提升流通速度。
24.在本实施例中,mma粗料通过亚克力板破碎提炼,熔点为130℃~140℃,再沸器3管程和夹套层采用0.4mpa压力的饱和水蒸汽。
25.在本实施例中,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冷凝器5连接,冷凝器5设置有磁性液位计4。磁性液位计4用于检测冷凝器5内部的压力情况。
26.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5的出口端与分离器6的入口端连接。冷凝器5用于对进入分离器6的mma粗料进行冷凝,降低其流动性,使得mma粗料缓慢经过分离器6,冷凝器5用于将mma粗料温度保持在130℃~140℃之间,使得mma粗料保持熔融态流动,流动速度降低,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分离器6内的颜色变化。
27.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器6底部的输出管口通过三通接头同时与混合物储罐7以及mma精料储罐9连接,分离器6与混合物储罐7以及mma精料储罐9之间均设置有调节阀。当流通一段时间后,分离器6顶端和底端的视镜均无可明显观察到的颜色时,断开分离器6与混合物储罐7的连接,同时打开三通接头与mma精料储罐9的连接。此时,分离器6顶端和底端的物料均输送至mma精料储罐9内。
28.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器6顶端输出管口与mma精料储罐9之间设置有蒸发器8,蒸发器8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有调节阀。蒸发器8用于对输入mma精料进一步降温,使得输入mma精料储罐9 内部的mma精料保持较低内能的贮存状态。蒸发器8使得mma精料保持128℃~132℃左右的熔融状态。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