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磨机的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1140发布日期:2023-03-24 22:3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磨机的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球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球磨机的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2.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它广泛应用于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对各种矿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进行干式或湿式粉磨。
3.现有的磨球机工作时,利用驱动机构带动磨球罐高速转动,使得罐体内部的物料撞击粉碎,当物料粉碎完毕后,人工打开罐体侧壁放料管内部的放料阀,以将罐体内部的物料排出,这种出料方式较为传统,人工开启放料阀较为耗时耗力,导致物料的出料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磨机的出料机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球磨机的出料机构,包括罐体、挡料组件、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
7.所述罐体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
8.所述罐体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内侧,
9.所述挡料组件安装在所述罐体外壁上,用于对所述出料口进行遮挡,
1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内壁上,用于带动所述罐体正反转动,
11.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内部,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罐体反向转动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挡料组件自所述出料口处移除。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立柱以及安装在若干所述立柱内侧的环板,
13.所述罐体设置在所述环板内侧并与所述环板转动配合,
1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转轴相连的齿轮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罐体外壁上的环形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挡板、支撑杆以及第一弹性件,
16.所述挡板以及所述支撑杆一端均与所述罐体外壁铰接相连,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一侧铰接相连,
17.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罐体外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相连,用于对所述支撑杆提供弹性拉力,以驱使所述挡板贴合于所述罐体外壁以对所述出料口进行遮挡。
1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罐体内壁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筒,
19.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推杆,
20.所述推杆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内部并贯穿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挡板抵接相连,所述推杆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推杆与所述罐体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相连。
2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推杆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旋转块,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旋转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罐体外壁相连。
2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杆一侧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推杆一侧通过连杆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对物料进行研磨时,可将物料自进料口投放至罐体内部,利用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罐体正向转动,以实现物料的研磨;当物料研磨完毕后,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罐体反向转动,同时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挡料组件自出料口处移除,以解除对于出料口的遮挡状态,此时罐体内部的物料可通过出料口排出,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物料研磨完毕后,能够实现物料的自动排出,具有排料效果好以及排料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25.图1为一种球磨机的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27.图3为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28.图中:10-罐体、101-进料口、102-螺纹套筒、20-挡料组件、201-挡板、202-支撑杆、203-第一弹性件、30-立柱、301-环板、302-导轨、40-第一驱动组件、401-驱动电机、402-转轴、403-齿轮、404-环形齿条、50-第二驱动组件、501-推杆、502-轴承、503-旋转块、504-螺纹段、505-第二弹性件、506-滑块、507-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磨机的出料机构,包括罐体10、挡料组件20、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4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50,所述罐体10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01,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10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内侧,所述挡料组件20安装在所述罐体10外壁上,用于对所述出料口进行遮挡,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内壁上,用于带动所述罐体10正反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0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10内部,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带动所述罐体10反向转动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0带动所述挡料组件20自所述出料口处移除。
32.在对物料进行研磨时,可将物料自进料口101投放至罐体10内部,利用第一驱动组件40带动罐体10正向转动,以实现物料的研磨;当物料研磨完毕后,第一驱动组件40带动罐体10反向转动,同时第二驱动组件50带动挡料组件20自出料口处移除,以解除对于出料口
的遮挡状态,此时罐体10内部的物料可通过出料口排出。
33.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立柱30以及安装在若干所述立柱30内侧的环板301,所述罐体10设置在所述环板301内侧并与所述环板301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电机401、与所述驱动电机401输出端通过转轴402相连的齿轮403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罐体10外壁上的环形齿条404,所述齿轮403与所述环形齿条404啮合。
34.通过驱动电机401带动转轴402正反转动,进而带动齿轮403正反转动,通过齿轮403与环形齿条404的啮合作用带动罐体10正反转动,当罐体10正向转动时,可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研磨,当罐体10反向转动时,第二驱动组件50带动挡料组件20自出料口处移除,位于罐体10内部的物料可通过出料口排出。
35.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料组件20包括挡板201、支撑杆202以及第一弹性件203,所述挡板201以及所述支撑杆202一端均与所述罐体10外壁铰接相连,所述支撑杆202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01一侧铰接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203一端与所述罐体10外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203相连,用于对所述支撑杆202提供弹性拉力,以驱使所述挡板201贴合于所述罐体10外壁以对所述出料口进行遮挡。
36.通过第一弹性件203对支撑杆202提供弹性拉力,使得支撑杆202对挡板201提供支撑,使得挡板201贴合于罐体10外壁并对出料口进行遮挡,保证罐体10正向转动时,其内部物料无法从出料口排出。
37.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0内壁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筒10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0包括推杆501,所述推杆501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10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10内部并贯穿所述螺纹套筒102与所述挡板201抵接相连,所述推杆501上设置有螺纹段504,所述推杆501与所述罐体10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505相连。
38.当罐体10正向转动时,螺纹段504不会与螺纹套筒102进行配合,当罐体10反向转动时通过第二弹性件505对推杆501提供弹性拉力,使得螺纹段504与螺纹套筒102之间进行配合,使得螺纹套筒102能够带动推杆501向罐体10内部移动,推杆501移动时可推动挡板201转动,以解除对于出料口的遮挡,位于罐体10内部的物料能够从出料口排出。
39.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501上通过轴承502转动设置有旋转块503,所述第二弹性件505一端与所述旋转块50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罐体10外壁相连。
40.当罐体10正向转动时,旋转块503沿推杆501外部适应性转动,当罐体10反向转动时,通过第二弹性件505对旋转块503提供弹性拉力,进而使得螺纹段504与螺纹套筒102进行配合,使得推杆501向罐体10内部移动,以撑开挡板201,实现物料的排出。
4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203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505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金属弹片,此处不做限制。
42.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30一侧固定设置有导轨302,所述推杆501一侧通过连杆507固定设置有滑块506,所述滑块506与所述滑块302滑动配合。
43.通过滑块506与导轨302之间的滑动配合,使得螺纹段503与螺纹套筒102之间进行配合时,推杆501能够顺利的向罐体10内部移动。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对物料进行研磨时,可将物料自进料口101投放至罐体10内部,利用第一驱动组件40带动罐体10正向转动,以实现物料的研磨;当物料研磨完毕后,
第一驱动组件40带动罐体10反向转动,同时第二驱动组件50带动挡料组件20自出料口处移除,以解除对于出料口的遮挡状态,此时罐体10内部的物料可通过出料口排出,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物料研磨完毕后,能够实现物料的自动排出,具有排料效果好以及排料效率高的优点。
45.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