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5380发布日期:2023-06-10 02:0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具体涉及油茶加工相关,具体是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1、油茶是恭城和邻近县灌阳以及兴安漠川乡的最有名的小吃之一,打油茶所需要的配料有:茶叶、玉米、生姜、蒜头、猪肉、花生、葱花、酸辣椒、绿豆、米粉或面条,油茶的统—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再加磨碎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恭城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长寿的秘诀跟油茶也有莫大的关系,从西方营养学来说,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锌、锰、镁等,常用可补充人体所缺的微量元素;普通泡绿茶只是以开水泡出味,而打油茶还多了炒制、压碎的步骤,可以更好地释放茶叶中的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吸收,人们在传统油茶的基础上恭城人民开发出了浓缩油茶和即食的预包装油茶,浓缩油茶为褐色粉末状需要配合开水冲泡,在加工时通常需要对原料进行预研磨处理,因此需要使用预研磨装置,参考公开号:cn213133467u公开的“一种食品加工预研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粉碎组件、研磨组件和研磨电机,粉碎组件位于研磨组件上方;研磨电机设于壳体的底部;壳体上设有进料管和出料管;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槽、两块第一固定块、两根滑杆、多组粉碎刀片和两个齿轮,粉碎槽设于进料管下方,且粉碎槽的底部设有等间距排列的孔洞;两块第一固定块分别设于粉碎槽的左右两端,且两块第一固定块上远离粉碎槽的一端均设有齿条;两根滑杆分别穿设于两块第一固定块上,且两根滑杆的底端均设有限位块,且滑杆上环设有弹簧;多组粉碎刀片设于转轴上;研磨组件包括研磨辊和两块研磨块。本实用新型便于对较大的食物进行研磨,提高了研磨效率和研磨范围。

2、而目前使用的预研磨设备,无法持续进行研磨输出,因此需要在研磨时需要一次性加入足量的原料,且由于内部缺乏翻动结构,在研磨的过程中由于添加顺序会导致处于装置底层的原料会承受更多的压力,会导致同批次的原料研磨程度不均匀,在使用时存在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预研磨设备,无法持续进行研磨输出,因此需要在研磨时需要一次性加入足量的原料,且由于内部缺乏翻动结构,在研磨的过程中由于添加顺序会导致处于装置底层的原料会承受更多的压力,会导致同批次的原料研磨程度不均匀,在使用时存在弊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顶部一端安装有托架,且托架呈对称式设有两个;所述的底座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外壳,且远离外壳的一个托架的顶部安装有减速箱,同时靠近外壳的的一个托架的顶部安装有轴座;所述的外壳内部远离托架的一侧安装有内壳,且内壳的内部设有转筒;所述的转筒远离托架的一端与固定盘相连接,且固定盘的边缘与内壳的边缘固定连接,同时内壳的边缘与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底部贯穿底座与送料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外壳的外壁上安装有两个进水管。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底座顶部远离托架的一端安装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槽,同时进料槽的底部贯穿固定盘延伸至转筒内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减速箱远离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传动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轴座、外壳和内壳与转筒相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外壳的轴心线、传动轴的轴心线和内壳的轴心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且内壳的轴心线、转筒的轴心线和固定盘的轴心线均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所述的转筒与固定盘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转筒配合固定盘和传动轴组成转动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转筒的侧边呈格栅结构,且转筒的轴心线与内壳的轴心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所述的内壳的侧边呈格栅结构,且内壳的外壁与转筒的外壁之间相互不接触,同时转筒的外壁上安装有研磨条;所述的研磨条关于转筒的横向轴心线呈等角度设有若干个。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送料管呈倾斜式设置,且送料管远离出料管的一端贯穿底座与限位架相连接,同时限位架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一端;所述的送料管靠近出料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送料螺杆的一端相连接,同时第二驱动电机设在送料管的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外壳、内壳和转筒,将原料投入转筒内部后,原料会穿过转筒侧边的格栅结构移动至内壳与转筒之间,转筒在转动时配合研磨条配合内壳对大块的原料进行挤压,使原料粉碎呈小块,当原料的体积小于内壳表面格栅结构时,原料会穿过内壳移动至外壳的内部,避免了过度研磨,提高了加工速度。

11、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进料槽,通过进料槽便于持续向转筒内部添加原料,且在加工的过程中可通过进水管持续向外壳内部添加清水或添加剂,增加原料的流动性,便于持续进行研磨加工。

12、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送料管、第二驱动电机和送料螺杆,水流带动原料自然向出料管内部汇集,通过转动的出料管持续将送料管内积存的原料排出,有效避免原料在管道内部产生堆积,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顶部一端安装有托架(2),且托架(2)呈对称式设有两个;所述的底座(1)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外壳(6),且远离外壳(6)的一个托架(2)的顶部安装有减速箱(3),同时靠近外壳(6)的一个托架(2)的顶部安装有轴座(5);所述的外壳(6)内部远离托架(2)的一侧安装有内壳(7),且内壳(7)的内部设有转筒(9);所述的转筒(9)远离托架(2)的一端与固定盘(10)相连接,且固定盘(10)的边缘与内壳(7)的边缘固定连接,同时内壳(7)的边缘与外壳(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6)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管(13),且出料管(13)的底部贯穿底座(1)与送料管(1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外壳(6)的外壁上安装有两个进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顶部远离托架(2)的一端安装有支架(11),且支架(1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槽(12),同时进料槽(12)的底部贯穿固定盘(10)延伸至转筒(9)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箱(3)远离外壳(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4),且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与传动轴(1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传动轴(19)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轴座(5)、外壳(6)和内壳(7)与转筒(9)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6)的轴心线、传动轴(19)的轴心线和内壳(7)的轴心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且内壳(7)的轴心线、转筒(9)的轴心线和固定盘(10)的轴心线均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所述的转筒(9)与固定盘(10)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转筒(9)配合固定盘(10)和传动轴(19)组成转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9)的侧边呈格栅结构,且转筒(9)的轴心线与内壳(7)的轴心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所述的内壳(7)的侧边呈格栅结构,且内壳(7)的外壁与转筒(9)的外壁之间相互不接触,同时转筒(9)的外壁上安装有研磨条(18);所述的研磨条(18)关于转筒(9)的横向轴心线呈等角度设有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管(14)呈倾斜式设置,且送料管(14)远离出料管(13)的一端贯穿底座(1)与限位架(17)相连接,同时限位架(17)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一端;所述的送料管(14)靠近出料管(1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5),且第二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与送料螺杆(16)的一端相连接,同时第二驱动电机(15)设在送料管(14)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原材料加工用预研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顶部一端安装有托架,且托架呈对称式设有两个;所述的底座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外壳,且远离外壳的一个托架的顶部安装有减速箱,同时靠近外壳的的一个托架的顶部安装有轴座;设置有外壳、内壳和转筒,将原料投入转筒内部后,原料会穿过转筒侧边的格栅结构移动至内壳与转筒之间,转筒在转动时配合研磨条配合内壳对大块的原料进行挤压,使原料粉碎呈小块,当原料的体积小于内壳表面格栅结构时,原料会穿过内壳移动至外壳的内部,避免了过度研磨,提高了加工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贺鹃,何英姿,吴梓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瑶乡油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