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6443发布日期:2023-06-14 21:1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出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花洒通常是通过将水温升高,使得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并通过扩张孔将气泡析出,从而获得微气泡水。这种方法需要在特定的热水条件下才会有较好的微气泡效果,对于在常温水的使用条件下,花洒产生微气泡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加热就能产生微气泡的出水装置。

2、为达成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方案一:一种出水装置,其设有第一水道、第一通道、混合腔、出水腔和回流腔;所述第一水道连通水源和所述混合腔,并使水流加速进入所述混合腔;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混合腔,并与外界的空气连通;所述混合腔还连通所述出水腔,并环绕所述回流腔设置;所述出水腔的腔壁设有若干连通所述出水腔的出水口;所述回流腔沿平行于所述混合腔出水方向的第一方向(d)延伸,并设有撞击部;所述撞击部将所述回流腔分隔为沿所述第一方向(d)布设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出水腔;所述回流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连通所述出水腔和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过水孔连通所述出水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撞击部上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第三过水孔。

4、方案二:基于方案一,还设有伸入所述第一腔的第一柱体;进入所述第一腔的水流还适于撞击所述第一柱体。

5、方案三: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一水道和所述混合腔均设有若干个;各所述混合腔沿周向环绕所述回流腔设置,且各所述混合腔至少与一个所述第一水道连通;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水道的出水方向在所述混合腔或所述出水腔内相交。

6、方案四:基于方案三,所述第一通道位于各所述第一水道和各所述混合腔之间,并连通各所述第一水道和各所述混合腔。

7、方案五: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设有若干个,并均沿周向布设。

8、方案六: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一水道的过水面积沿其过水方向渐缩。

9、方案七:基于方案二,包括出水件、过水件和射流件;所述出水件沿所述第一方向(d)延伸且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过水件坐落于所述出水件开口的一端,并与所述出水件围合形成所述出水腔;所述过水件上设有所述回流腔和所述混合腔;所述第一腔背离所述出水件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射流件坐落于所述过水件背离所述出水件的一端,并与所述过水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射流件上设有所述第一水道,且设有朝向所述过水件延伸的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第一腔。

10、方案八:基于方案七,还包括至少两个滤网;所述滤网置于所述出水件内,并覆盖各所述出水口;各所述滤网逐层叠加,且相邻两所述滤网的目数不同。

11、方案九:基于方案七,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装设于所述射流件背离所述过水件的一端,并与所述射流件围合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水道的进水腔;所述过滤件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水腔和水源的若干过滤孔。

12、由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3、1、由于第一通道连通混合腔和外界的空气,因此从第一水道进入混合腔内的加速水流会导致混合腔内形成负压区。外界的空气与混合腔内的气压形成压力差,使得空气从第一通道被吸入混合腔内与水流混合,形成气泡水。由于混合腔环绕回流腔设置,进入混合腔内的加速水流流至出水腔时,会导致回流腔内形成负压区,受负压的影响产生吸力,将出水腔内靠近回流腔的部分水流从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吸入回流腔内。进入回流腔的水流一部分进入第一通道内再进入混合腔与气体混合后进入出水腔,使得形成的气泡水气泡更加细腻,另一部分则从出水腔流出。设置撞击部,使得进入第一腔内的部分水流,流向出水腔时能够撞击撞击部,再从第三过水孔流向出水腔;进入第二腔的部分水流,流向第一腔时能够撞击撞击部,再从第三过水孔流向第一腔;增加了水流撞击的次数,使得流出出水口的气泡水更加细腻。

14、2、设置伸入第一腔的第一柱体,使得进入第一腔的水流还可以撞击第一柱体,增加水流的撞击次数,使得流出出水口的气泡水更加细腻。

15、3、至少部分第一水道的出水方向在混合腔或出水腔内相交,使得水流在混合腔或出水腔内相互碰撞,增加水流的打散程度,更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细腻的气泡水。

16、4、第一通道位于第一水道和混合腔之间,并连通各第一水道和各混合腔,使得加速流出第一水道的水流经过第一通道后再进入混合腔。由于加速的水流附近均会形成负压区,当加速水流经过第一通道时,就能够吸入空气,吸气效果更好。

17、5、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均沿周向布设,使得出水腔四周的水流都能够被吸入回流腔内,回流效果更好,使得形成的气泡水更细腻。

18、6、第一水道的过水面积沿过水方向渐缩,使得第一水道内的水流加速流出。

19、7、第一腔的第一开口与第一通道连通,而射流件的第一柱体从第一开口伸入第一腔内,使得进入第一腔的水流能够撞击第一柱体。且由于第一柱体从第一开口伸入第一腔内,使得第一开口的过水面积变小,将第一腔进入第一通道的水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0、8、设置滤网,使得出水腔的水都需要经过滤网过滤整流后流出,水型更稳定。且相邻两滤网的目数不同,使得水流流向出水口时,受滤网切割,形成的气泡水更细腻。

21、9、设置过滤件对进入出水装置的水进行过滤,使得出水装置不易堵塞。



技术特征:

1.一种出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水道(413)、第一通道(11)、混合腔(351)、出水腔(13)和回流腔(3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伸入所述第一腔(391)的第一柱体(4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413)和所述混合腔(351)均设有若干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位于各所述第一水道(413)和各所述混合腔(351)之间,并连通各所述第一水道(413)和各所述混合腔(3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孔(361)和所述第二过水孔(362)设有若干个,并均沿周向布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413)的过水面积沿其过水方向渐缩。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件(2)、过水件(3)和射流件(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滤网(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件(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装置,其设有第一水道、第一通道、混合腔、出水腔和回流腔;第一水道连通水源和混合腔,并使水流加速进入混合腔;第一通道连通混合腔,并与外界的空气连通;混合腔还连通出水腔,并环绕回流腔设置;出水腔的腔壁设有若干连通出水腔的出水口;回流腔沿平行于混合腔出水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并设有撞击部;撞击部将回流腔分隔为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连通第一通道,第二腔连通出水腔;回流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第一过水孔连通出水腔和第一腔,第二过水孔连通出水腔和第二腔;撞击部上设有若干连通第一腔和第二腔的第三过水孔。该出水装置不需要加热就能产生微气泡的出水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陈志伟,刘启乔,邓小清,梁泮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