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系统及涂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5249发布日期:2023-03-17 23:5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系统及涂胶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印刷涂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系统,同时还涉及一种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针对很多包装袋而言,需要进行膜层之间胶合、以达到所需要的复合功能,因此,涂胶是一道常用的工序。
3.然而,在常规的涂胶工序中,常规的操作就是:通过部分处于浸胶槽内的涂胶辊对经过的膜层进行辊刷式涂胶,但是,在常规涂胶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涂胶辊在浸胶槽的运动中,会在涂胶辊的周边产生气泡,若气泡随着涂胶辊运动至膜层后,会存在涂胶不均、胶合空鼓等等现象,造成最终胶合的品质差,报废率高等缺陷;2)、位于涂胶辊上胶量的多少取决于所形成的胶层的厚度,一旦胶层厚度过大或过小或者不均,都会影响涂胶的品质。
4.针对上述缺陷1),很多厂家进行设备和工艺的改进,例如:中国专利cn215542252u(简称公开文件1),其公开了一种涂胶装置及涂布设备,具体的,涂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置有压辊和用于导引基材经过所述压辊的传输辊组,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压辊下方的涂胶辊,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涂胶辊下方的胶水盆,所述涂胶辊部分容置于所述胶水盆之内,所述胶水盆上设置有位于其容腔中的去泡机构,所述去泡机构能够将所述胶水盆内的胶水液面上的气泡沿所述胶水盆的内侧壁推送。也就是说,其能够将靠近涂胶辊的胶水气泡朝向胶水盆的内侧壁推送,阻止气泡附着在涂胶辊上,有助于在基材涂覆更加均匀的胶水涂层。
5.针对上述缺陷2),采用刮板刮胶的较多,例如中国专利cn207981531u(简称公开文件2),其公开了一种粘合机的高效涂胶装置,其涉及的胶水均布调节装置,不仅可控制涂胶辊的涂胶厚度,也可使涂胶辊的涂胶,更加均匀,涂胶质量好,涂胶辊能使面料上产生不同厚度的胶层,适用性更广。
6.但是,公开文件1,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a)、排泡所采用的去泡机构是设置在胶水盆内,且驱动组件也是浸泡在胶水中,因此,所需要动力输出的要求较高;b)、由于涂胶过程中,涂胶辊和去气泡的辊体距离固定,当胶液面发生晃动时,气泡无法顺畅的随辊体的转动而排出,造成排泡效果较差;而且,所采用的左右螺旋会造成涂胶辊表面所形成的胶量分布不均匀。
7.同时,公开文件2所采用的胶水均布调节装置,其形成的刮胶通道较短,因此,无法完成多余胶量和胶辊上气泡刮除。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系统。
9.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工艺。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系统,其包括浸胶槽、下部位于浸胶槽的胶液中的涂胶辊,印刷制品通过与涂胶辊相配合的传输辊进行辊刷涂胶,且涂胶辊位于胶液上部的一侧为待涂胶部、另一侧为已涂胶部,涂胶系统还包括漂浮在浸胶槽的胶液上的漂浮辊、同轴套设在漂浮辊左右端部的左辊套和右辊套、位于漂浮辊上方且翻转刮设在待涂胶部上的刮胶板组件,其中左辊套和右辊套将漂浮辊和涂胶辊相隔开,漂浮辊上形成有螺旋引流槽,印刷制品的幅宽小于左辊套和右辊套之间的距离,且左辊套和右辊套分别与涂胶辊的待涂胶部相切贴合,涂胶时,涂胶辊自待涂胶部向已涂胶部转动,左辊套、右辊套、及漂浮辊同步且与涂胶辊相向转动以将贴合待涂胶部的气泡排除至漂浮辊远离涂胶辊的所在侧和/或两端,同时左辊套、右辊套、及漂浮辊保持转动并随胶液面的浮动在靠近或远离涂胶辊之间运动;刮胶板组件与待涂胶部之间形成的刮胶缝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局的多个缝段,其中多个缝段中包括沿着平行刮除点所在切线方向延伸的缝段和自下而上逐步变窄的缝段。
11.优选地,漂浮辊的周向上形成自中部向两端呈螺旋缠绕方向相反的左螺旋引流槽和右螺旋引流槽。在漂浮辊的转动中,能够自中部向两端引流。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左螺旋引流槽和右螺旋引流槽自中部连通设置。这样便于中部的胶液能够顺畅的向两端流动,增加排泡效果。
13.优选地,左螺旋引流槽和右螺旋引流槽分别自左辊套和右辊套的内部穿过。这样能够避免形成引流障碍、及造成回流的概率低。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左辊套和右辊套均包括套环本体,其中套环本体的周向上分布有凸棱,相邻两条凸棱之间形成防滑滚槽。这样设计的好处:1、在左辊套和右辊套布局下,使得漂浮辊和涂胶辊之间相对分隔开,更利于靠近待涂胶部的胶液流动;2、避免漂浮辊在运动中与涂胶辊的碰撞,影响涂胶效果。
15.优选地,凸棱沿着漂浮辊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分别绕着左辊套和右辊套的周向间隔分布。这样设置,降低相向运动时候出现打滑或者横移的概率,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接触涂胶辊以驱使漂浮辊的转动。
16.优选地,漂浮辊的下部最多有一半位于胶液的液面下方。确保浮力满足竖直方方向受力的平衡,更省力的实施转动排泡。
17.优选地,漂浮辊包括周向面上形成有左螺旋引流槽和右螺旋引流槽的中空管、位于中空管两端部的配重管塞。结构简单,且根据实际需要满足漂浮和转动之需要。
18.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漂浮辊的左右端部均冒出涂胶辊的左右两端部。这样有效增加涂胶的有效宽幅,以满足不同宽幅印刷制品的涂胶。
19.优选地,漂浮辊左端部或右端部自由抵触在浸胶槽的内侧。此时,端部抵触起到的好处:1、有效地控制左右方向的运动;2、对漂浮辊形成一定的限制力,避免涂胶辊和涂胶辊分开的太远,进一步辅助漂浮辊的转动排泡。
20.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涂胶系统还包括形成在漂浮辊和/或左辊套和/或右辊套上的磁环,其中磁环所形成吸附力驱使漂浮辊保持相隔开并自左辊套和右辊套相切贴合涂胶辊的运动趋势。在此,采用磁力所形成相对贴合运动趋势,一旦涂胶辊形成切线方向的作用力后,能够快速靠近涂胶辊,这样漂浮辊在转动中,保持隔开的靠近或远离涂胶辊,以避免接触式进行排泡。
21.优选地,磁环安装在中空管内;和/或,中空管为金属管;和/或,左辊套和右辊套均为塑料件。
22.优选地,磁环分别位于左辊套和右辊套内部;且中空管、左辊套和右辊套均为塑料件。
23.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刮胶板组件包括刮胶板、驱动刮胶板绕着涂胶辊长度方向翻转运动的翻转件,其中刮胶板与待涂胶部之间形成刮胶缝,且刮胶缝的缝宽随着翻转件的运动调整。以完成不同厚度的涂胶之需要。
24.优选地,刮胶板向上翘起、且自上部的边缘相对贴近待涂胶部的上部,多个缝段分别为第一缝段、第二缝段、第三缝段,其中第一缝段形成的缝宽自下而上逐步变窄,第二缝段自第一缝段的上部沿着平行刮除点所在切线方向延伸,第三缝段自第二缝段的上部向上逐步变宽设置。这样的设置,好处在于:多余的胶在不刮的时候会回流至浸胶槽,进而方便刮胶操作,同时所形成的胶量更完美的涂覆至印刷制品。
25.最佳的,刮胶板的上部的边缘靠近传输辊设置。此时,刮完胶后,最快的速度进行涂胶,改善涂胶的品质。
26.刮胶板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待涂胶部之间形成刮胶缝。此刮胶缝的设计,实现多余胶量和胶辊上气泡刮除和均匀涂胶。
27.此外,涂胶系统还包括位于传输辊上方的中转辊、及设置在传输辊和中转辊之间的固化部件,其中固化部件为固化灯,且位于所形成胶层所在侧的下方。
28.优选地,常用的固化灯,如:uv灯、红外线灯等等。
29.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漂浮辊包括周向面上形成有左螺旋引流槽和右螺旋引流槽的中空管、位于中空管两端部的配重管塞。也就是说,配重管塞的重量能够满足不同浸胶槽内胶量所形成漂浮之需要。
30.优选地,传输辊位于涂胶辊的正上方,且待涂胶部和已涂胶部对称设置。
31.常用的固化灯,如:uv灯、红外线灯等等。优选地,传输辊位于涂胶辊的正上方,且待涂胶部和已涂胶部对称设置。
32.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工艺,其采用了上述的涂胶系统,且包括如下步骤:s1、气泡排除:由所述涂胶辊的转动,所述左辊套和右辊套随之相向转动,所述漂浮辊相对同步转动,并将所述涂胶辊的待涂胶部和所述漂浮辊之间的胶液自中部向左右两端部引流,以使得贴合待涂胶部的气泡向两端和/或漂浮辊外侧排放,同时所述左辊套、右辊套、及漂浮辊保持转动并随胶液面的浮动在靠近或远离涂胶辊之间运动;s2、涂胶刮除和涂胶:由刮胶板组件所形成的多个缝段将待涂胶部上的多余胶量刮除,并辊刷式涂覆在印刷制品的表面。
33.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基于漂浮辊无动力、轴向无限制、且浮力和涂胶辊所形成的作用力下,更加
贴合实际胶液面相对浮动以产生相对贴合和脱离往复运动的将待涂胶部所在侧的气泡自中部向两端和外侧引流排除;以及通过多缝段的设置实现多余胶量和胶辊上气泡刮除,不仅降低气泡涂覆在印刷产品上的概率,提高涂胶品质,降低产品报废率;而且改善涂胶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34.图1为实施例1的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系统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局部省略);图3为图1浮动辊、左右辊套的半剖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浮动辊、左右辊套的半剖放大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中浮动辊、左右辊套的半剖放大示意图;其中:1、浸胶槽;2、涂胶辊;20、待涂胶部;21、已涂胶部;3、漂浮辊;30、左螺旋引流槽;31、右螺旋引流槽;3a、中空管;3b、配重管塞;4、刮胶板组件;40、刮胶板;41、翻转件;f、刮胶缝;f1、第一缝段;f2、第二缝段;f3、第三缝段;5、传输辊;6、左辊套;7、右辊套;c、防滑滚槽;8、uv灯(固化灯);9、中转辊;h、磁环;p、印刷制品;q、气泡。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9.在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4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系统,其包括浸胶槽1、下部位于浸胶槽1的胶液中的涂胶辊2、漂浮在浸胶槽1的胶液上的漂浮辊3、位于漂浮辊3上方且翻转刮设在涂胶辊2上的刮胶板组件4、分别套设在漂浮辊3左右两端部的左辊套6和右辊套7。
42.具体的,印刷制品p通过与涂胶辊2相配合的传输辊5进行辊刷涂胶。
43.本例中,传输辊5位于涂胶辊2的正上方,且涂胶辊2位于胶液上部的一侧为待涂胶部20、另一侧为已涂胶部21,其中待涂胶部20和已涂胶部21对称设置。
44.漂浮辊3的周向上形成自中部向两端呈螺旋缠绕方向相反的左螺旋引流槽30和右螺旋引流槽31,且漂浮辊3随涂胶辊2同步和相向转动(在此,申请人解释下同步运动是指:涂胶辊2转动时候漂浮辊3也转动;那么相向运动是指:以图1中所示,涂胶辊2顺时针转动,漂浮辊3逆时针转动),并将漂浮辊3和涂胶辊2之间的胶液自中部向左右两端引流、以将贴合待涂胶部20的气泡排除至漂浮辊3远离涂胶辊2的所在侧和两端。
45.左螺旋引流槽30和右螺旋引流槽31自中部相连通设置。这样一来,在相对转动中更佳地进行引流排泡。
46.漂浮辊3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冒出涂胶辊3的左右端部。这样有效增加涂胶的有效宽幅,以满足不同宽幅印刷制品的涂胶,同时也进一步降低相向运动中漂浮辊3在自身长度方向发生横移的概率。
47.左辊套6和右辊套7自周向相切的贴合在待涂胶部20上,且印刷制品p位于左辊套6和右辊套7之间。在左辊套6和右辊套7布局下,使得漂浮辊3和涂胶辊2之间相对分隔开,更利于靠近待涂胶部的胶液流动。
48.左螺旋引流槽30和右螺旋引流槽31分别自左辊套6和右辊套7内部穿过。这样能够有效的从左辊套和右辊套内部穿过,避免形成引流障碍、及造成回流的概率低。
49.结合图3所示,漂浮辊3包括周向面上形成有左螺旋引流槽30和右螺旋引流槽31的中空管3a、位于中空管3a两端部的配重管塞3b,其中中空管3a延伸方向和涂胶辊2的延伸方
向一致。也就是说,配重管塞3b的重量能够满足不同浸胶槽1内胶量所形成漂浮之需要。
50.左辊套6和右辊套7均呈环状,且左辊套6和右辊套7均包括环本体,其中环本体与漂浮辊3同轴且同步运转(也就是说,左辊套6、右辊套7、漂浮辊3三者相对是固定的,且一起转动和浮动)。
51.本例中,环本体的周向上分别形成有凸棱,相邻两条凸棱之间形成防滑滚槽c。这样设置,降低相向运动时候出现打滑或者横移的概率,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接触以驱使漂浮辊的转动。
52.具体的,凸棱沿着漂浮辊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分别绕着环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53.本例中,中空管3a为金属管,左辊套6和右辊套7的材质为塑料件。漂浮辊3的下部有一半位于胶液的液面下方。
54.结合图4所示,刮胶板组件4翻转刮设在待涂胶部20上。
55.具体的,刮胶板组件4包括刮胶板40、驱动刮胶板40绕着涂胶辊2长度方向翻转运动的翻转件41,其中刮胶板40与待涂胶部20之间形成刮胶缝f,且刮胶缝f的缝宽随着翻转件41的运动调整。以完成不同厚度的涂胶之需要。
56.刮胶板40向上翘起、且自上部的边缘相对贴近待涂胶部20的上部。这样的设置,好处在于:多余的胶在不刮的时候会回流至浸胶槽,进而方便刮胶操作,同时所形成的胶量更完美的涂覆至印刷制品。
57.刮胶板40的上部的边缘靠近传输辊5设置。此时,刮完胶后,最快的速度进行涂胶,改善涂胶的品质。
58.刮胶板40的底部边缘与待涂胶部20之间形成刮胶缝f。
59.刮胶缝f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局的第一缝段f1、第二缝段f2、第三缝段f3,其中第一缝段f1形成的缝宽自下而上逐步变窄,第二缝段f2自第一缝段f1的上部沿着平行刮除点所在切线方向延伸,第三缝段f3自第二缝段f2的上部向上逐步变宽设置。此刮胶缝的设计,更有利于均匀刮胶。
60.至于翻转件41采用常规的翻转轴和翻转马达即可实施,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阐释,也是清楚、可实施的。
61.综上,漂浮辊3和涂胶辊2分别绕着图1所示箭头方向相向转动,其转动过程具体如下:本技术涂胶辊2对左辊套6和右辊套7所施加的应力方向是沿着贴合的切线方向向上并向后,这样一来,此应力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形成力的分解,致使漂浮辊3、左辊套6和右辊套7一体一边转动、一边向后脱离涂胶辊方向运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不需要考虑),并且在惯性带动下保持转动,同时由涂胶辊2所造成的胶液波动中,此时,波动所形成向前的推力将漂浮辊3再次推向涂胶辊2,从而完成相对脱离和相对贴合的反复运动过程,以进行漂浮辊3的转动排泡。
62.然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因为涂胶辊就是左右延伸的,胶液波动主要是前后方向,至于左右方向形成的波动非常小,即使使得漂浮辊在轴向上的运动,其运动幅度也是很小的,因此,左右方向无需考虑。
63.因此,本实施例的涂胶过程如下:s1、气泡排除:由涂胶辊2绕着轴线顺时针转动,左辊套6和右辊套7随之相向转动(逆时针),漂浮辊3相对同步转动,并将涂胶辊2的待涂胶部20和漂浮辊3之间的胶液自中部
向左右两端部引流,以使得贴合待涂胶部20的气泡向两端和漂浮辊3外侧排放,同时左辊套6、右辊套7、及漂浮辊3保持转动并随胶液面的浮动在靠近和远离涂胶辊2之间运动;s2、涂胶刮除和涂胶:由刮胶板组件4所形成的多个缝段将待涂胶部20上的多余胶量刮除,并辊刷式涂覆在印刷制品的表面。
64.同时,为了避免胶滴落,采用uv灯8(或者其他固化灯)进行加热,使得胶层固化,当进行产品复合时,再进行热熔压合。
65.本例中,uv灯8位于中转辊9和传输辊5之间,且位于涂胶层所在的印刷制品p下方。
实施例2
66.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系统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67.如图5所示,本例中在漂浮辊3内设有磁环h。
68.具体的,漂浮辊3的材质为金属,左辊套6和右辊套7的材质均为塑料。
69.本例中,磁环h呈环状,且在中空管3a内间断式分布。
70.当然,磁环h也可以有多个磁条拼装形成。也就是说,磁环h的造型不限,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磁环所形成吸附力驱使漂浮辊保持相隔开并自左辊套和右辊套相切贴合涂胶辊的运动趋势。因为采用磁力所形成相对贴合运动趋势,一旦涂胶辊形成切线方向的作用力后,能够快速靠近涂胶辊,所以这样漂浮辊在转动中,保持隔开的靠近或远离涂胶辊,以避免接触式进行排泡。
71.2)、磁环不会影响中空管的转动平衡,同时磁环所形成的磁力和胶液所形成的阻力之间保持一个平衡,也就是说,在阻力变化中磁环靠近或远离涂胶辊(一般都是金属辊)运动设置。
72.此外,本例中,在漂浮辊3保持转动和隔开运动状态,在胶液所形成阻力变化、涂胶辊2所形成的切向推动、以及磁环h所形成磁力吸附下,漂浮辊3相对靠近和远离涂胶辊2之间运动。
实施例3
73.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制品的排除气泡式涂胶系统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74.如图6所示,本例中,磁环h分布在左辊套6和右辊套7内,也就是说,磁环h通过左辊套6和右辊套7相对吸附在涂胶辊2上,且漂浮辊3是相对浮动在胶液面上。
75.具体的,漂浮辊3、左辊套6和右辊套7的材质均为塑料。
76.综上,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1、基于漂浮辊无动力、轴向无限制且浮力和涂胶辊所形成的作用力下,更加贴合实际胶液面相对浮动以产生相对贴合和脱离往复运动的将待涂胶部所在侧的气泡自中部向两端和外侧引流排除、以及通过三个缝段的设置实现多余胶量和胶辊上气泡刮除和均匀涂胶,不仅降低气泡涂覆在印刷产品上的概率,提高涂胶品质,降低产品报废率;而且改善涂胶的均匀性。
77.2、漂浮辊和左右辊套设计和相对涂胶辊的布局,不仅使得漂浮辊和涂胶辊之间相对分隔开,更利于靠近待涂胶部的胶液流动;而且降低相向运动时候出现打滑或者横移,同时胶液能够从左辊套和右辊套内部穿过,避免形成引流障碍、及造成回流的概率低,此外,避免漂浮辊在运动中与涂胶辊的碰撞,影响涂胶效果。
78.3、所采用漂浮辊的自重根据胶液所提供的浮力进行装配,能够满足不同浸胶槽内胶量所形成漂浮之需要,实用性强;同时漂浮辊左端部或右端部自由抵触在浸胶槽的内侧,不仅有效地降低漂浮辊左右方向的运动幅度;而且对漂浮辊形成一定的限制力,避免涂胶辊和涂胶辊分开的太远,进一步辅助漂浮辊的转动排泡。
79.4、刮胶板组件的布局和三缝段的设计,使得多余的胶在不刮的时候会回流至浸胶槽,进而有利于均匀刮胶,同时所形成的胶量更完美的涂覆至印刷制品,且刮完胶后,最快的速度进行涂胶,改善涂胶的品质。
80.5、采用磁环保持相对吸附的运动趋势,以使得漂浮辊在随液面浮动时,能够快速将左右辊套在脱离和贴合涂胶辊之间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提升漂浮辊的转动效率,以改善排泡效果;同时磁环的设计,还要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保持涂胶辊和漂浮辊一直处于隔开状态中实施排泡,这样避免漂浮辊造成涂胶辊的碰撞,而且也不会造成涂胶量的分布不均,进一步改善涂胶的均匀性。
81.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