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装置及其辊压机构、涂布机、极片涂布干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28456发布日期:2023-03-28 22:0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烘干装置及其辊压机构、涂布机、极片涂布干燥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及其辊压机构、涂布机、极片涂布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2.极片的表面涂布浆料后,需要对极片的表面的浆料进行干燥,在浆料干燥的过程中,存在极片的两边容易翘曲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及其辊压机构、涂布机、极片涂布干燥方法,本技术通过压辊组件对极片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进行辊压,可以减小极片涂布浆料后的变形。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包括:支架,用于安装在烘干装置的烘箱内,支架形成有支撑面,支撑面用于支撑极片;至少两个压辊组件,与支架连接,且位于支撑面的上方,压辊组件包括压辊,压辊可相对支架转动,压辊用于辊压极片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至少两个压辊组件沿压辊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4.在极片涂覆工艺中,由于极片的两边未涂覆浆料,未涂覆浆料的区域作为后序极耳的制作区域,极片的表面的浆料在干燥的过程中,存在收缩变形,使极片的两边向上翻卷,可以在干燥的过程中通过压辊组件的压辊对极片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进行辊压,干扰极片的收缩应力,从而使浆料完全固化后得到平整的极片。
5.在一些实施例中,压辊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与支架连接,压辊可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接件。
6.由此,可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压辊相对支架的转动,减小了支架结构的复杂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压辊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与支架连接;第二连接件,沿第一方向与第一连接件可滑动连接,第一方向垂直于支撑面设置,压辊可转动设置于第二连接件;第一紧固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紧固件锁紧。
8.第二连接件沿第一方向与第一连接件可滑动连接,可以实现第二连接件沿第一方向的移动,方便压辊与极片之间的间距调节,便于调节压辊与极片之间的压力,可以根据极片的厚度调节压辊的高度,高度调节好之后,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将第二连接件锁紧在第一连接件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与第二连接件螺纹连接,且第一紧固件至少部分与第一连接件抵靠。
10.第二连接件沿第一方向在第一连接件上调节任意高度后,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至
少部分与第一连接件抵靠,以将第二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上,从而实现压辊高度调节后的固定。与第一紧固件与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的结构相比,方便压辊的高度(第一方向)的调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辊压机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支架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槽口,槽口沿第一方向贯通支架,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二方向与压辊的轴线平行,第二紧固件穿过槽口与第一连接件连接。
12.通过槽口的设置,可以实现压辊的横向(第二方向)调节,从而可以根据不同极片的宽度,对极片进行辊压,以降低极片的表面的浆料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具体的,松开第二紧固件,使第一连接件能够沿槽口的长度方向相对支架移动,将第一连接件调节至预定位置后,将第二紧固件紧固,以使压辊相对支架不能沿第二方向移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支撑板,支架本体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支架本体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支撑板与压辊相对设置,且支撑板朝向压辊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有支撑面。
14.由此,可以方便支架的组装与拆卸。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还包括锁紧组件,支架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杆部,支撑板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插孔,第一方向与支撑面垂直,导杆部与第一插孔可滑动配合,锁紧组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锁紧组件与导杆部可拆卸连接。
16.由此,可以实现第二连接件相对支架本体的上下移动(第一方向),当压辊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相对移动调节距离不够时,可以调节第一连接件的高度,使压辊可接触到极片未涂覆浆料的区域,以针对不同规格的极片,压辊均可以辊压到极片。
17.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组件包括:夹持件,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插孔,导杆部穿过第二插孔设置,第二插孔的侧壁形成有豁口,豁口沿第二插孔的径向和第二插孔的轴线方向贯通第二插孔的侧壁,豁口的一个侧壁形成有通孔;第三紧固件,穿过通孔并与豁口的另一个侧壁螺纹连接。
18.第二插孔的侧壁形成有豁口,利用第三紧固件的预紧力,使第二插孔产生变形,以将导杆部夹持固定;而当第三紧固件松开时,第二插孔恢复初始状态,导杆部可以在第二插孔内移动,此时可以调节支架本体与支撑板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还包括支撑轮,支撑轮设置于支撑板的底部,支撑轮用于放置在烘箱内。
20.支撑轮可方便辊压机构在烘箱内的抽拉,避免支架与烘箱内表面直接接触,在移动时由于滑动摩擦而产生金属碎屑而造成浆料混入其它杂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压辊的轴线与支撑面平行。由此,可实现压辊的压力垂直于极片,以更好地对极片产生的变形进行修正。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压辊的横截面从压辊的中间位置至压辊的两端逐渐减小。
23.在压辊辊压极片未涂覆浆料的区域的过程中,压辊的中间位置与极片未涂覆浆料的区域相对设置,以对极片进行辊压,沿压辊的轴线方向,压辊的横截面从压辊的中间位置至压辊的两端逐渐减小,可以避免压辊的表面沾上极片的表面的浆料,而造成产品的质量缺陷。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烘箱和第一方面的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辊压机构设置于烘箱内。
25.由于烘干装置采用第一方面的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所起效果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布机,包括第二方面的烘干装置。
27.由于涂布机包括第一方面的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所起效果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8.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极片涂布干燥方法,第二方面的烘干装置应用于极片涂布干燥方法中,包括:将极片的表面涂布浆料后,将极片送入所述烘箱内,按照目标风速对极片的表面的浆料进行烘干;根据浆料的失重降低至第一目标失重,利用辊压机构对极片的极片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进行辊压;对辊压后的极片的表面的浆料继续干燥,直至浆料的失重低于第二目标失重,其中,第一目标失重大于第二目标失重。
29.极片的浆料在干燥过程中,风速过大,会造成极片的严重变形,使极片的两边(极片的两边未涂覆浆料)翘起发生卷曲,无法对极片进行变形修正,因此,将风速控制在目标风速,对极片进行干燥,可以减小极片的变形,当浆料的失重降低至第一目标失重以后,极片的浆料处于固液混合态(果冻态),此时极片的两边会翘起而不会卷曲,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对极片辊压,即通过压辊对极片进行辊压,对极片因干燥过程中收缩应力而产生的形变进行修正,可以减小极片干燥的合格率,使极片完全干燥使更平整。
30.在一些实施例中, 极片为正极片时,第一目标失重的取值范围为17%-21%;当极片为负极片时,第一目标失重的取值范围为14%-18%。
31.由此,可以减小极片的浆料在干燥过程中开裂不良率,而第一目标失重过大对极片进行辊压,极片未由于收缩应力而产生变形,此时辊压并无作用,而第一目标失重过小辊压,极片产生较大变形,极片的两边有可能向上翘起翻卷,不易对极片产生的形变进行修正。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目标风速对极片的表面的浆料进行烘干,包括:采用变频风机对极片的表面的浆料进行烘干,按照目标频率控制变频风机出风,使变频风机的风速达到目标风速;当极片为正极片时,目标频率的取值范围为18hz-20hz;当极片为负极片时,目标频率的取值范围为14hz-16hz。
33.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极片的浆料在干燥过程中开裂不良率,而目标频率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极片的浆料在干燥过程中开裂不良率。目标频率过小,会使干燥的风速较低,干燥效率较慢。目标频率过大,会造成涂布的浆料开裂不良率上升,这是由于极片的浆料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厚度(即极片表面的浆料具有第一厚度区和第二厚度区,第一厚度区的厚度不等于第二厚度区的厚度),这会使较薄区的浆料的失重过快造成浆料开裂,而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即使对极片进行辊压,残余应力也会导致开裂不良率升高。
3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35.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的轴测图;图2为图1的i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主视图。
36.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烘干装置1000;辊压机构100,支架10,支架本体11,槽口111,导杆部112,支撑板12,支撑面121,锁紧组件13,夹持件131,豁口131a,第三紧固件132,压辊组件20,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第一紧固件23,压辊24,第二紧固件30,支撑轮40,极片50,第一方向a,第二方向b;烘箱200,上风嘴201,下风嘴202。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4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4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5.随着锂电池工艺的不断完善,优化浆料特性放电效率及容量时加入了不同效果的辅料,新增辅料干燥过程中的挥发影响到产品表面收缩应力的变化,使极片的表面的浆料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应力,这会造成浆料的开裂及极片的变形,极片的变形会引起极片的两边向上翘起,而使极片不够平整。所采取的解决措施是通过调整极片上下风嘴的间距,减小风速,以减小极片的表面的浆料开裂及极片的变形,而采用这种调整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仅能调整收缩翘边小于15mm的极片,干燥速率较低。
46.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注意到,在极片的浆料干燥过程中,可以在浆料处于固液混合态时,对极片的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进行辊压,以消除或减小浆料干燥过程中收缩应力所带来的影响,以提高极片的浆料干燥的合格率。
4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烘干装置的辊压机构,应用于电池的涂布机的烘干装置中,将辊压机构设置在烘干装置的烘箱内,可以在极片涂布的浆料干燥过程中,极片的两边因收缩应力变形,通过压辊对极片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辊压,以对变形的极片进行及时修正。
48.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为例进行说明。
49.请参照图1-图5,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包括支架10和至少两个压辊组件20。其中,支架10用于安装在烘干装置1000的烘箱内,支架10形成有支撑面121,支撑面121用于支撑极片50。压辊组件20与支架10连接,且位于支撑面121的上方。压辊组件20包括压辊24,压辊24可相对支架10转动,压辊24用于辊压极片50的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至少两个压辊组件20沿压辊24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50.压辊组件20与支架10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或螺钉连接等,也可以是焊接等其它方式的固定连接。
51.可选的,可在支架10设置支撑板12,支撑板12与压辊24相对设置,且位于压辊24的下方,支撑板12朝向压辊24的一侧的表面作为支撑面121。
52.在极片50涂覆工艺中,由于极片50的两边未涂覆浆料,未涂覆浆料的区域作为后序极耳的制作区域,极片50的表面的浆料在烘干的过程中,存在收缩变形,使极片50的两边翘起并向上翻卷,可以在烘干的过程中通过压辊组件20的压辊24对极片50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进行辊压,干扰极片50的收缩应力,从而使浆料完全固化后可以得到平整的极片50。
5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压辊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21与支架10连接,压辊24可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接件21。
54.第一连接件21与支架10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或螺钉连接等,也可以是焊接等其它的方式固定连接。可选的,第一连接件21与支架10连接采用螺钉连接固定。
55.由此,可通过第一连接件21实现压辊24相对支架10的转动,可以减小支架10结构的复杂性。
5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图4,压辊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和第一紧固件23。其中,第一连接件21与支架10连接。第二连接件22沿第一方向a与第一连接件21可滑动连接,第一方向a垂直于支撑面121设置,压辊24可转动设置于第二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通过第一紧固件23锁紧。
57.第一连接件21与支架10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或螺钉连接等,也可以是焊接等其它方式的固定连接。
58.示例性的,可在第二连接件22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导向槽,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导轨,导轨与导向槽可滑动配合。
59.示例性的,第一紧固件23包括螺栓和螺母。 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通过第一紧固件23锁紧,可以在第一连接件21上开设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长槽孔,第二连接件22上开设通孔,螺栓的端部依次穿过通孔和长槽孔,螺栓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可以将螺母松开,调节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沿第一方向a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压辊24的高度(第一方向a),将螺母锁紧,使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固定。
60.第二连接件22沿第一方向a与第一连接件21可滑动连接,可以实现第二连接件22沿第一方向a的移动,方便压辊24与极片50之间的间距调节,便于调节压辊24与极片50之间的压力,可以根据极片50的厚度调节压辊24的高度,高度调节好之后,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23将第二连接件22锁紧在第一连接件21上。
6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图3,第一紧固件23与第二连接件22螺纹连接,且第一紧固件23至少部分与第一连接件21抵靠。
62.示例性的,第一紧固件23包括螺钉,第二连接件22上设置有螺纹孔,螺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钉,可以使螺钉的端部与第一连接件21抵靠,以增加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螺钉不抵靠在第一连接件21时,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此时可以调节压辊24的高度。
63.第二连接件22沿第一方向a在第一连接件21上调节任意高度后,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23至少部分与第一连接件21抵靠,以将第二连接件22固定在第一连接件21上,而实现压辊24高度调节后的固定。与第一紧固件23与第一连接件21螺纹连接的结构相比,方便压辊24的高度(第一方向a)的调节。
6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3-图5,辊压机构10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30,支架10形成有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槽口111,槽口111沿第一方向a贯通支架10,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垂直,第二方向b与压辊24的轴线平行,第二紧固件30穿过槽口111与第一连接件21连接。
65.示例性的,第二紧固件30包括具有螺杆的手柄,螺杆穿过槽口111与第一连接件21
螺纹连接。
66.示例性的,第二紧固件30包括具有螺杆的手柄和螺母,第一连接件21设置有连接孔,螺杆可以穿过槽口111和连接孔,螺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
67.通过槽口111的设置,可以实现压辊24的横向调节,从而可以根据不同极片50的宽度,对极片50的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进行辊压,以降低极片50的表面的浆料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具体的,松开第二紧固件30,使第一连接件21能够沿槽口111的长度方向相对支架10移动,将第一连接件21调节至预定位置后,将第二紧固件30紧固,以使压辊24相对支架10不能沿第二方向b移动。
6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11和支撑板12,支架本体11与第一连接件21连接,支架本体11与支撑板12可拆卸连接,支撑板12与压辊24相对设置,且支撑板12朝向压辊24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有支撑面121。
69.由此,可以方便支架10的组装与拆卸。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与支撑板12可以一体成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7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3,支架10还包括锁紧组件13,支架本体11具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导杆部112,支撑板12设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插孔,第一方向a与支撑面121垂直,导杆部112与第一插孔可滑动配合,锁紧组件13与第二连接件22连接,锁紧组件13与导杆部112可拆卸连接。
71.示例性的,锁紧组件13包括锁紧螺钉,第一插孔的侧壁设有贯通的螺纹孔,锁紧螺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并能够与导杆部112的外表面抵靠。锁紧螺钉松开时,导杆部112可在第一插孔内沿第一方向a滑动,当锁紧螺钉紧固并与导杆部112的外表面抵靠时,导杆部112与支撑板12相对固定。
72.由此,可以实现第二连接件22相对支架本体11的上下移动(第一方向a),当压辊24通过第二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件21的相对移动调节距离不够时,可以调节第一连接件21的高度,使压辊24可接触到极片50未涂覆浆料的区域,以针对不同规格的极片50,压辊24均可以辊压到极片50未涂覆浆料的区域。
7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锁紧组件13包括夹持件131和第三紧固件132。其中,夹持件131形成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二插孔,导杆部112穿过第二插孔设置,第二插孔的侧壁形成有豁口131a,豁口131a沿第二插孔的径向和第二插孔的轴线方向贯通第二插孔的侧壁,豁口131a的一个侧壁形成有通孔。第三紧固件132穿过通孔并与豁口131a的另一个侧壁螺纹连接。
74.第二插孔的侧壁形成有豁口131a,利用第三紧固件132的预紧力,使第二插孔产生变形,以将导杆部112夹持固定;而当第三紧固件132松开时,第二插孔恢复初始状态,导杆部112可以在第二插孔内移动,此时可以调节支架本体11与支撑板12沿第一方向a的相对位置。
7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5,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还包括支撑轮40,支撑轮40设置于支撑板12的底部,支撑轮40用于放置在烘箱内。
76.支撑轮40的数量可以设置至少三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77.支撑轮40可方便辊压机构100在烘箱内的抽拉,避免支架10与烘箱内表面直接接
触,在移动时由于滑动摩擦而产生金属碎屑而造成浆料混入其它杂质。
7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压辊24的轴线与支撑面121平行。
79.由此,可实现压辊24的压力垂直于与极片50,以更好地对极片50产生的变形进行修正。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压辊24的横截面从压辊24的中间位置至压辊24的两端逐渐减小。
81.压辊24的外表面可以为外凸或内凹的圆弧面,即环绕压辊24的轴线一周的圆弧面。 压辊24的外表面还可以为两端横截面小而中间横截面大的梭形等结构,也可以通过其它的形状构造出压辊24的横截面从压辊24的中间位置至压辊24的两端逐渐减小的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82.在压辊24辊压极片50的过程中,压辊24的中间位置与极片50未涂覆浆料的区域相对设置,以对极片50进行辊压,沿压辊24的轴线方向,压辊24的横截面从压辊24的中间位置至压辊24的两端逐渐减小,可以避免压辊24的表面沾上极片50的表面的浆料,而造成产品的质量缺陷。
83.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烘干装置1000为例进行说明。
84.请参照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1000,包括烘箱和上述实施例的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辊压机构100设置于烘箱200内。
85.由于烘干装置1000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所起效果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8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烘箱200内设有上风嘴201和下风嘴202,上风嘴201位于极片50的上方,下风嘴202位于极片50的下方,上风嘴201和下风嘴202错开设置。
87.通过上风嘴201和下风嘴202向极片50通入风,对极片50的浆料进行干燥。
88.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涂布机为例进行说明。
8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布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烘干装置1000。
90.由于涂布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所起效果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91.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请参照图1-图5,以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极片涂布干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烘干装置1000可应用于本实施例极片涂布干燥方法中对极片进行辊压。
92.本技术提供的极片涂布干燥方法,包括:将极片50的表面涂布浆料后,将极片50送入烘箱200内,按照目标风速对极片50的表面的浆料进行烘干;根据浆料的失重降低至第一目标失重,利用辊压机构100对极片50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进行辊压;对辊压后的极片50的表面的浆料继续干燥,直至浆料的失重低于第二目标失重,其中,第一目标失重大于第二目标失重。
93.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失重指可以蒸发的溶剂量的比例(重量百分比)。
94.极片50的浆料在干燥过程中,风速过大,会造成极片50的严重变形,使极片50的两边翘起发生卷曲,因此,将风速控制在目标风速,对极片50进行干燥,可以减小极片50的变形,当浆料的失重降低至第一目标失重以后,极片50的浆料处于固液混合态(果冻态),此时极片50的两边会产生翘曲,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对极片50辊压,即通过压辊24对极片50进行辊压,对极片50因干燥过程中收缩应力而产生的形变进行修正,可以减小极片50干燥的合格率,使极片50完全干燥使更平整。
95.在一些实施例中, 极片50为正极片时,第一目标失重的取值范围为17%-21%;当极片50为负极片时,第一目标失重的取值范围为14%-18%。
96.下述表一出了正极片在涂布的浆料在不同失重下辊压干燥后得出的良率。
97.下述表二出了负极片在涂布的浆料在不同失重辊压下干燥后得出的良率。
98.表一失重百分比22%21%20%19%18%17%16%形变量8.5mm9mm11mm17mm18mm18mm18mm改善后良率93.13%98.22%99.12%99.21%98.12%94.13%93.26%表二失重百分比19%18%17%16%15%14%13%形变量9mm10mm12mm16mm18mm18mm18mm改善后良率94.21%97.45%98.07%98.30%97.07%95.24%94.15%依据上述表一和表二数据分析可知,在正极片的浆料失重百分比为17-21%,负极片的浆料的失重百分比为14-18%,最优时机为正极片的浆料失重百分比为19%,负极片的浆料失重百分比为16%时,进行辊压,可以得到较好的良率,最低良率大于94%。
99.由此,可以减小极片50的浆料在干燥过程中开裂不良率,而第一目标失重过大并大于18%(正极片)或21%(负极片)时,对极片50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进行辊压,极片50由于收缩应力产生变形较小,此时辊压并未完全对极片50产生的变形进行修正,而第一目标失重过小小于17%(正极片)或14%(负极片),极片50产生较大变形,极片50有可能向上翘起翻卷,此时浆料基本已固化成型,不易对极片50产生的形变进行修正。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目标风速对极片50的表面的浆料进行烘干,包括:采用变频风机对极片50的表面的浆料进行烘干,按照目标频率控制变频风机出风,使变频风机的风速达到目标风速;当极片50为正极片时,目标频率的取值范围为18hz-20hz;当极片50为负极片时,目标频率的取值范围为14hz-16hz。
101.下述表三示出了正极片在涂布的浆料在不同风机频率下干燥后得出的开裂不良率,下述表四示出了正极片在涂布的浆料在不同风机频率下干燥后得出的开裂不良率,第4-6节为烘干装置1000的风箱,即正极片的浆料失重在17%-21%之间,负极片的浆料失重在14%-18%之间下,测得的极片50的开裂不良率。
102.表三风频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第7组第4节23222120191817
第5节23222120191817第6节23222120191817开裂不良率2.32%1.83%1.05%0.32%0.73%1.08%1.16%表四风频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第7组第4节19181716151413第5节19181716151413第6节19181716151413不良率1.87%1.58%1.24%0.52%0.13%0.66%0.86%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第4-6节风箱的风频需控制在正极片的表面的浆料的风频为18-20hz,负极片的表面的浆料的干燥风频在14-16hz,最优正极片的浆料的干燥风频为20hz,负极片的浆料的干燥风频为15hz。若风频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极片50的浆料的开裂不良率。
103.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极片50的浆料在干燥过程中开裂不良率,而目标频率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极片50的浆料在干燥过程中开裂不良率。目标频率过小,会使干燥的风速较低,干燥效率较慢,且提前辊压后,后序烘干过程中极片50仍然会产生变形,并不能完全对极片50所产生的变形进行修正。目标频率过大,会造成涂布的浆料开裂不良率上升,这是由于极片50的浆料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厚度,这会使较薄区的浆料的失重过快降低,造成浆料开裂而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即使对极片50进行辊压,残余应力也会导致开裂不良率升高。
104.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为例进行说明。
105.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包括支架10和至少两个压辊组件20。其中,支架10用于安装在烘干装置1000的烘箱内,支架10形成有支撑面121,支撑面121用于支撑极片50。压辊组件20与支架10连接,且位于支撑面121的上方。压辊组件20包括压辊24,压辊24可相对支架10转动,压辊24用于辊压极片50未涂覆浆料的区域,至少两个压辊组件20沿压辊24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压辊24的轴线与支撑面121平行。
106.压辊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和第一紧固件23。其中,第一连接件21与支架10连接。第二连接件22沿第一方向a与第一连接件21可滑动连接,第一方向a垂直于支撑面121设置,压辊24可转动设置于第二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通过第一紧固件23锁紧。
107.第一紧固件23与第二连接件22螺纹连接,且第一紧固件23至少部分与第一连接件21抵靠。
108.辊压机构10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30,支架10形成有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槽口111,槽口111沿第一方向a贯通支架10,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垂直,第二方向b与压辊24的轴线平行,第二紧固件30穿过槽口111与第一连接件21连接。
109.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11和支撑板12,支架本体11与第一连接件21连接,支架本体11与支撑板12可拆卸连接,支撑板12与压辊24相对设置,且支撑板12朝向压辊24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有支撑面121。
110.支架10还包括锁紧组件13,支架本体11具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导杆部112,支撑板12设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插孔,第一方向a与支撑面121垂直,导杆部112与第一插孔可滑动配合,锁紧组件13与第二连接件22连接,锁紧组件13与导杆部112可拆卸连接。
111.锁紧组件13包括夹持件131和第三紧固件132。其中,夹持件131形成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二插孔,导杆部112穿过第二插孔设置,第二插孔的侧壁形成有豁口131a,豁口131a沿第二插孔的径向和第二插孔的轴线方向贯通第二插孔的侧壁,豁口131a的一个侧壁形成有通孔。第三紧固件132穿过通孔并与豁口131a的另一个侧壁螺纹连接。
112.烘干装置1000的辊压机构100还包括支撑轮40,支撑轮40设置于支撑板12的底部,支撑轮40用于放置在烘箱内。
113.压辊24的横截面从压辊24的中间位置至压辊24的两端逐渐减小。
11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