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和甲烷转化方法

文档序号:35129695发布日期:2023-08-15 01:2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和甲烷转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和甲烷转化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甲烷分子具有特殊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其键能较高,难以活化。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下实现甲烷的裂解,且生成的产物易进一步转化,而使得产物的选择性难以控制。所以,控制甲烷的活化和选择性转化成为甲烷催化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与难点。在众多报道中发现,甲烷催化转化的反应主要有:甲烷氧化偶联(式i)、甲烷选择性氧化(式ii)、甲烷高温裂解(式iii)、甲烷脱氢芳构化(式iv)等。

2、ch4+1/2o2→1/2c2h4+h2o  (式i)

3、ch4+1/2o2→co+2h2  (式ii)

4、ch4→c+2h2  (式iii)

5、6ch4→c6h6+9h2  (式iv)

6、甲烷脱氢低聚反应所研究的催化剂主要集中在氧化物或分子筛担载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碳化物等,希望通过在这些无机非金属基质中构建高度分散的活性位点从而实现甲烷的有效活化。研究表明,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催化剂制备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转化率或选择性的提高,但仍无法突破热力学平衡的限制达到满意的效果。

7、甲烷在无氧条件下的直接脱氢低聚过程是典型的非自发性反应,因此反应需要高温才能获得具有一定工业意义的转化率。为了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甲烷的转化率,研究者尝试了将甲烷脱氢与氢气转移/移除的过程相耦合,期望能够实现甲烷的高效转化。

8、基于这一思想,研究方向主要分为甲烷脱氢反应与氢气的转移的反应耦合及过程耦合两方面。在反应耦合研究中,研究者将甲烷干气重整与甲烷脱氢芳构化反应耦合,发现h2能有效地除去和抑制可流动的酸性位点形成的焦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芳烃的形成。此外,在甲烷脱氢芳构化与甲烷氧化偶联的反应耦合中,发现co2和c2烃能提高苯的收率,但效果并不明显,且ocm中大量的co2和h2o不利于对芳构化反应。

9、甲烷脱氢反应和氢气的转移过程的耦合方式主要分为膜反应器和氢吸收剂两种形式。在膜反应器中,主要是以透氢膜/透氧膜材料作为核心组件,利用膜材料对氢气/氧气的选择性渗透,实现脱氢反应和氢气分离过程的耦合。透氢膜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pd膜材料及陶瓷膜材料。与传统固定床反应器相比,在pd膜反应器中h2的移出增加了甲烷的转化率和苯的选择性,但无法有效突破热力学平衡的限制。以陶瓷膜材料为基础的膜反应虽能明显打破热力学平衡限制,但仍不可避免h2的移除致使催化剂表面积碳增多的问题。为解决积碳问题,研究者将目光转向透氧的膜反应器,试图渗入少量氧气来解决积碳问题。通过设计透氧陶瓷膜材料,使氧离子迅速向反应介质传输与h2氧化生成h2o,以此达到降低催化剂表面的结焦行为并提高芳烃的选择性的目的。但由于氢分离膜材料性能的限制,无法获得能够快速将氢气移除反应空间从而获得有效提高甲烷转化率的效果。

10、为此,研究者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添加某种吸氢金属,实现甲烷转化的过程中氢气从催化剂向氢吸收剂的快速迁移。其作用原理是利用金属的电子层空位,与氢生成不稳定的化学键,实现反应过程中h2的移除。脱氢处理后,通过释放储存的氢气,可以实现积碳去除和催化剂再生。目前,甲烷脱氢反应与氢转移过程的耦合被证实能有效突破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实现与传统方法相比下c2+烃类产率的成倍增长。但这一技术仍集中在高温下的催化转化反应,在低温下有效转化尚未见报道。

11、因此,如何在低温下有效转化甲烷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以实现甲烷在低温条件下的有效转化。

2、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储氢合金和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所述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与储氢合金的重量比为5-60%。进一步优化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与储氢合金的重量比为8-40%。

3、催化剂之所以可以在低温下使用主要得益于储氢合金材料的应用可以降低反应体系中产物氢气的分压,促进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而现有技术在低温反应条件是下由于反应平衡的限制无法取得有效的转化。

4、可选地,所述催化剂为储氢合金和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的混合物。混合方式包括机械混合、球磨机混合、涂敷混合、制浆干燥混合等方式。

5、可选地,所述储氢合金作为催化剂载体,所述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通过所述储氢合金担载。其中,担载方式包括涂敷担载、直接在储氢合金上合成、制浆混合担载或球磨混合担载等。

6、可选地,所述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为酸性催化剂和/或金属-酸双功能催化剂。所述酸性催化剂包括硅铝分子筛如hzsm-5、mcm-22、mordenite、y-zeolite等、al2o3、sio2、zro2和tio2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金属-酸双功能催化剂包括硅铝分子筛、al2o3、sio2、zro2、tio2等酸性催化剂担载的金属钼的氧化物、碳化物或碳氧化物,以及酸性催化剂担载的v、cr、mn、fe、co、ni、pt、pd、rh、和re等第一过渡系和第二过渡系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可选地,所述储氢合金为ab5型储氢合金、锆(钛)基ab2型储氢合金、稀土-镁-镍基超点阵结构储氢合金。所述储氢合金为ab5型储氢合金、ab2型储氢合金(锆基ab2型储氢合金、钛基ab2型储氢合金、锆(钛)基ab2型储氢合金)和稀土-镁-镍基超点阵结构储氢合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ab5包括有富镧、富铈以及混合稀土(la、ce、nd、pr)reni5型贮氢合金,re为la、ce、nd、pr。例如lani5、ceni5、ceni4.5al0.5等;ab2包括zrm2和/或tim2,m=v、cr、mn、fe、co、ni、mo等)。

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甲烷转化方法,其中,所述甲烷转化方法包括:在加压和/或低温t1条件下使用本发明的催化剂转化甲烷,t1为300℃-700℃,压力为0.1-5.0mpa。加压主要是为了提高储氢材料的吸氢性能。

9、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s1.使所述甲烷脱氢低聚,并转化生成c2+烃类;s2.将生成的氢气、c2+烃类、未转化的甲烷和吸氢后的储氢合金分离;s3.使吸氢后的储氢合金释放氢气,并将释放氢气后的储氢合金循环用于步骤s1。

10、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催化剂是将具备甲烷脱氢低聚功能的催化剂和储氢合金结合或混合,使得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气被储氢合金吸收脱离反应空间,从而促使反应平衡移动,生成更多的c2+烃类产品。

1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储氢合金和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所述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与储氢合金的重量比为5-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与储氢合金的重量比为8-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合金作为催化剂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通过储氢合金担载;其中,担载方式包括涂敷担载、直接在储氢合金上合成、制浆混合担载或球磨混合担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为酸性催化剂和/或金属-酸双功能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催化剂包括硅铝分子筛、al2o3、sio2、zro2和tio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酸双功能催化剂包括酸性催化剂担载的金属钼的氧化物、碳化物或碳氧化物,以及酸性催化剂担载的v、cr、mn、fe、co、ni、pt、pd、rh和r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合金为ab5型储氢合金、ab2型储氢合金和稀土-镁-镍基超点阵结构储氢合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ab5型储氢合金包括混合稀土reni5型贮氢合金,其中,re为la、ce、nd和/或pr;ab2型储氢合金包括zrm2和/或和/或tim2,其中,m=v、cr、mn、fe、co、ni和/或mo。

9.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催化剂在甲烷转化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在加压和/或低温t1条件下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转化甲烷,t1为300℃-700℃,压力为0.1-5.0mpa。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甲烷转化的催化剂和甲烷转化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储氢合金和甲烷脱氢低聚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是将具备甲烷脱氢低聚功能的催化剂和储氢合金结合或混合,使得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气被储氢合金吸收脱离反应空间,从而促使反应平衡移动,生成更多的C2+烃类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刘社田,肖晓敏,韩树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