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恒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0539发布日期:2023-10-28 03:4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实验室用恒温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恒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恒温箱。


背景技术:

1、目前,水电解制氢电极片需要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催化剂的原位生长,实验室通常采用在恒温箱内进行催化剂生长实验,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性,通常需要采用多层级式的恒温箱进行催化剂的生长实验,现有的普通恒温箱,不同恒温层存在温度不均衡,导致部分实验样品在预设的时间内无法完成生长实验,从而无法实现对比实验的目的,并且由于加热温度不均衡,导致增加了能源损耗和实验时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恒温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恒温箱在电极片催化剂原位生长实验中不同恒温层存在温度不均衡,导致部分实验样品在预设的时间内无法完成生长实验,从而无法实现对比实验的目的,并且由于加热温度不均衡,导致增加了能源损耗和实验时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恒温箱,包括:

3、箱体;

4、内胆,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内胆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层恒温层;

5、热源分流件,所述热源分流件沿所述内胆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热源分流件贯穿所述恒温层与所述内胆沿高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所述热源分流件上设有用于与热源接通的第一腔室;

6、第二腔室,所述内胆的内壁、所述恒温层与所述热源分流件围合形成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对实验样品进行恒温实验;

7、所述热源分流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热源分流输送到所述第二腔室内;

8、第三腔室,所述内胆的外壁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形成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用于收集所述第二腔室内溢出的热源;

9、循环供热系统,包括供热组件和热源循环组件,所述供热组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供热组件用于将所述热源送入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热源循环组件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热源循环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热源回收到所述循环供热系统内,并经由所述供热组件输送到所述第一腔室内。

10、可选地,所述热源分流件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11、可选地,所述恒温层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12、可选地,所述内胆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13、可选地,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热源发生部件、热源输送部件和供热管道,所述热源发生部件用于产生热源,所述热源输送部件用于将热源送入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14、可选地,所述热源循环组件包括热源回收部件和热源回收管道,所述热源回收部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热源回收部件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热源回收管道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热源回收部件用于将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热源回收至所述热源回收管道内,经由所述热源回收管道将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热源回收至所述循环供热系统内。

15、可选地,所述热源回收管道上靠近所述循环供热系统的一端上设有单向阀。

16、可选地,所述循环供热系统还包括冷源开闭阀,所述冷源开闭阀用于将所述循环供热系统与外界冷源接通或关闭。

17、可选地,所述循环供热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单向阀上设有第一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热源回收管道内的热源到位信号,触发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冷源开闭阀关闭,以隔断外界冷源。

18、可选地,所述供热管道靠近所述箱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供热管道内的热源温度信号,触发所述控制模块调节所述热源发生部件的供热温度。

19、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实验样品放置在内胆的恒温层上,供热组件通过将热源输入热源分流件的第一腔室内,并通过热源分流件将热源分流到各恒温层上的第二腔室内,使每个第二腔室能够均衡的分流得到热源,从而确保各层恒温层上的实验样品温度恒定,避免出现温度偏差导致的实验偏差,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同时,第一腔室持续不断的为第二腔室提供热源,确保第二腔室内的热源温度稳定性,第二腔室内的热源满溢到第三腔室内,并经由热源循环组件回收至循环供热系统内,经由供热组件加热输送至第一腔室,从而降低加热时长、降低能源损耗,从而具有提高实验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分流件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层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热源发生部件、热源输送部件和供热管道,所述热源发生部件用于产生热源,所述热源输送部件用于将热源送入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循环组件包括热源回收部件和热源回收管道,所述热源回收部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热源回收部件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热源回收管道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热源回收部件用于将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热源回收至所述热源回收管道内,经由所述热源回收管道将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热源回收至所述循环供热系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回收管道上靠近所述循环供热系统的一端上设有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热系统还包括冷源开闭阀,所述冷源开闭阀用于将所述循环供热系统与外界冷源接通或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热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单向阀上设有第一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热源回收管道内的热源到位信号,触发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冷源开闭阀关闭,以隔断外界冷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室用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道靠近所述箱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供热管道内的热源温度信号,触发所述控制模块调节所述热源发生部件的供热温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恒温箱,包括:内胆、恒温层、热源分流件、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供热组件和热源循环组件,通过将实验样品放置在内胆的恒温层上,供热组件通过将热源输送到热源分流件的第一腔室内,将热源分流到各恒温层上的第二腔室内,使每个第二腔室能够均衡的分流得到热源,从而确保各层恒温层上的实验样品温度恒定,避免出现温度偏差导致的实验偏差,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同时,第一腔室持续不断的为第二腔室提供热源,确保第二腔室内的热源温度稳定性,第二腔室内的热源满溢到第三腔室内,并经由热源循环组件回收至循环供热系统内,经由供热组件加热输送至第一腔室,从而降低降低能源损耗、提高实验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张加加,黄敏,周振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莒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