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8030发布日期:2023-11-17 19:0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除氧器收能领域,具体为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


背景技术:

1、根据煤化工和发电工艺的要求,给水进入锅炉之前必须经过除氧以降低给水中氧对锅炉造成的腐蚀,目前,发电厂中锅炉给水除氧广泛应用的热力除氧方法,为保证达到除氧效果必须随时将除氧器中氧汽和未凝结的汽体排空,由于现有的除氧器只有排汽管,没有蒸汽回收装置,因为排汽过程中同时有大量蒸汽随着排出,造成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系统效率。

2、根据公开专利cn201020543821.7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可知,包括有罐体,所述罐体内壁上设有上、下填料层,所述上填料层上方的罐体上设有排气口和脱盐水进口,所述下填料层下方的罐体上设有进汽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汽口连接于除氧器排汽口,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低位水箱。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虽然通过设置蒸汽回收机构将蒸汽进行冷凝回收,解决了能源循环利用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蒸汽回收机构采用脱盐水对蒸汽进行冷凝,这种蒸汽回收的方式,不但效率较低,而且不能充分的与蒸汽接触,影响到对蒸汽冷凝的效果,不仅如此,在对蒸汽冷凝完成后,需要外接管道和收集设备对冷凝水进行收集,非常的不便捷。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以解决当前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蒸汽回收机构采用脱盐水对蒸汽进行冷凝,这种蒸汽回收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不能充分的与蒸汽接触,影响到对蒸汽冷凝的效果,而且在对蒸汽冷凝完成后,不能直接对冷凝水进行收集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包括罐体,还包括:

3、旋转管,可转动的设置在罐体内;

4、收能机构,连通在旋转管的两侧,能够主动式的将冷凝剂与罐体内的蒸汽进行接触,从而提升对蒸汽冷凝的效率,所述收能机构包括两个冷凝壳体,两个所述冷凝壳体前侧一端采用螺钉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挡板,所述壳体挡板与冷凝壳体之间采用锁扣连接,所述壳体挡板前侧开设有第一方形孔,所述第一方形孔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水透气膜;

5、所述旋转管两侧均连通有冷凝壳体。

6、优选地,所述旋转管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顶部穿过罐体连接有电机。

7、优选地,所述冷凝壳体靠近旋转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形孔,所述第二方形孔内部采用螺钉连接有第一隔网。

8、优选地,所述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体,所述收集箱体顶部贯穿有旋转接头,且旋转接头与收集箱体的贯穿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接头顶部转动连通有旋转管,所述旋转接头底部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底部连通有水气两用泵,所述水气两用泵底部连通有第二管道。

9、优选地,所述罐体内部上下两端均采用螺钉连接有一组第二隔网,且每组第二隔网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隔网之间放置有填料,所述第二隔网和填料层内部均贯穿有旋转管。

10、优选地,所述罐体一侧底部连通有排水管的一端,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管盖,所述罐体另一侧顶部联通有进汽管的一端,所述进汽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管盖,所述罐体顶部一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三管盖。

11、优选地,所述收集箱体一侧连通有出水管的一端,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四管盖。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管和冷凝壳体的结合,可以在冷凝壳体内部放置冷凝剂,经过旋转管带动两个冷凝壳体旋转,能够主动式的使冷凝剂与罐体内的蒸汽进行接触,从而提升冷凝的效果,而且反复的使冷凝剂旋转与蒸汽接触,提升了对于蒸汽冷凝的效果,不仅如此,在壳体挡板上设置有防水透气膜,使蒸汽能够穿过防水透气膜进入到冷凝壳体内冷凝,当蒸汽在冷凝壳体内冷凝后,颗粒变大,由于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子之间互相“拉扯抗衡”),水分子就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也就是防止了水渗透防水透气膜,使冷凝的水直接收集在冷凝壳体内,经过旋转管排入到收集箱体内进行收集,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蒸汽回收机构采用脱盐水对蒸汽进行冷凝,这种蒸汽回收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不能充分的与蒸汽接触,影响到对蒸汽冷凝的效果,而且在对蒸汽冷凝完成后,不能直接对冷凝水进行收集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接头和水气两用泵的结合,可以利用水气两用泵在收集箱体未进入水时,进行抽气的操作,由于旋转管与冷凝壳体进行连通,水气两用泵能够经过旋转管和冷凝壳体快速的将外部的蒸汽抽入,使蒸汽快速与冷凝壳体内的冷凝剂接触进行冷凝,提升了蒸汽冷凝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管(202)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轴(201),所述电机轴(201)顶部穿过罐体(1)连接有电机(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体(203)靠近旋转管(20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形孔(210),所述第二方形孔(210)内部采用螺钉连接有第一隔网(2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体(3),所述收集箱体(3)顶部贯穿有旋转接头(301),且旋转接头(301)与收集箱体(3)的贯穿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接头(301)顶部转动连通有旋转管(202),所述旋转接头(301)底部连通有第一管道(302),所述第一管道(302)底部连通有水气两用泵(303),所述水气两用泵(303)底部连通有第二管道(3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上下两端均采用螺钉连接有一组第二隔网(204),且每组第二隔网(204)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隔网(204)之间放置有填料(205),所述第二隔网(204)和填料(205)层内部均贯穿有旋转管(20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一侧底部连通有排水管(103)的一端,所述排水管(10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管盖(104),所述罐体(1)另一侧顶部联通有进汽管(105)的一端,所述进汽管(105)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管盖(106),所述罐体(1)顶部一侧连通有排气管(101),所述排气管(10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三管盖(102)。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体(3)一侧连通有出水管(305)的一端,所述出水管(305)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四管盖(30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氧器排汽收能器,旨在解决当前传统的蒸汽回收机构采用脱盐水对蒸汽进行冷凝,这种蒸汽回收的方式,不但效率较低,而且不能充分的与蒸汽接触,影响到对蒸汽冷凝的效果,不仅如此,在对蒸汽冷凝完成后,需要外接管道和收集设备对冷凝水进行收集的技术问题,包括罐体,还包括:旋转管,可转动的设置在罐体内;收能机构,连通在旋转管的两侧,本技术具有主动式的使冷凝剂与罐体内的蒸汽进行接触,从而提升冷凝的效果,而且反复的使冷凝剂旋转与蒸汽接触,提升了对于蒸汽冷凝的效果,不仅如此,在壳体挡板上设置有防水透气膜,能够对冷凝壳体内的冷凝水进行阻隔。

技术研发人员:陈宽喜,开成波,陈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艾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