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5138发布日期:2023-11-17 16:4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膜收集装置,属于碳纳米管膜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碳纳米管膜具有高强度,高导电的特性,并同时具有高导热、气敏、电场发射等优良性质,这种新型的高强多功能材料在高强复合材料、高强电复合材料、新型导电材料、传感器、超电容和人工肌肉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目前,制备碳纳米管一般采用高温气相流催化合成方法,在反应管内通过载气气流通入乙醇等反应碳源和含铁催化剂以及促进剂的混合溶液,在高于1000℃的载气气流中发生浮动催化反应,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在气流中可生长出碳纳米管。

3、现有技术中,常使用铁丝将碳纳米管团聚体从反应管中钩出,然后通过碳纳米管团聚体与水的反应得到碳纳米管膜,虽然该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收集碳纳米管膜的目的,但现有技术仍具有以下缺陷:现有技术在钩出碳纳米管团聚体后无法截断连续的碳纳米管团聚体,所以导致碳纳米管团聚体的钩出速度与收集速度必须一致,此条件在工业应用上有较大困难,所以现有技术的连续化生产的效果较差,且制备过程中高温易使水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反应管内会影响碳纳米管团聚体的生成质量。因此,现有技术连续化生产效果较差且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4、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续化生产效果较差且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连续化生产效果较好且产品质量较佳的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反应管、容纳筒与收集筒;所述容纳筒内开设有容纳空腔,容纳筒还包括左侧壁,以及与左侧壁相对应的右侧壁,右侧壁分为右上侧壁以及右下侧壁,左侧壁以及右侧壁分别与上壁垂直连接;

4、所述反应管横向设置,反应管的左端与进料装置相连通,反应管的右端为右管口,右管口穿过左侧壁与容纳空腔相连通,容纳空腔的下端与收集筒相连通;

5、所述反应管上远离容纳筒的部位的外部包裹有高温加热部件;

6、所述容纳空腔内靠近右管口的位置设置有一个闸门,闸门具有固定端与自由端;固定端位于右管口的上方,固定端与上壁固定连接,自由端围绕固定端作旋转运动,自由端在竖向的最大行程低于右管口;

7、所述右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与容纳空腔相连通的卡膜孔,卡膜孔中插入一根固体丝,固体丝在容纳空腔以及反应管内沿横向做往复运动,固体丝左端的最大运动行程为反应管内;

8、所述收集筒内设置有收集空腔。

9、所述固定端与自由端通过铰链连接。

10、所述容纳空腔内还设置有一个推动片,推动片位于收集筒的上方;

11、所述推动片沿竖向作往复运动,推动片的右端靠近固体丝的运动行程。

12、所述上壁上设置有一个推动孔,推动孔为贯穿通孔,推动孔内插有推动杆;

13、所述推动杆的底端与推动片的中部垂直连接,推动杆的顶端穿过推动孔后向容纳筒外延伸。

14、所述右下侧壁相对于右上侧壁呈现外凸出趋势;

15、所述卡膜孔位于右上侧壁与右下侧壁的连接处。

16、所述左侧壁上位于右管口的下方的部位上设置有多个左喷气孔,左喷气孔内插有左喷气管;

17、所述右下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右喷气孔,右喷气孔上内插有右喷气管。

18、所述左喷气管的中部与左喷气孔连通,左喷气管的顶部与左出气管的一端垂直连通,左出气管另一端的管口朝向开口;

19、所述右喷气管的中部与右喷气孔连通,右喷气管的顶部与右出气管的一端垂直连通,右出气管另一端的管口朝向开口。

20、所述左喷气管以及右喷气管都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

21、所述容纳筒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口;

22、所述收集筒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套设在下端口外,开口与下端口可拆卸连接。

23、所述开口的内表面具有内螺纹,下端口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开口与下端口螺纹连接。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5、1、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中,所述装置包括反应管、容纳筒、与收集筒;所述容纳筒内开设有容纳空腔,容纳筒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壁、上侧壁与右侧壁;所述反应管横向设置,反应管的左端与进料装置相连通,反应管的右端为右管口,右管口与容纳空腔相连通,容纳筒的下端与收集筒相连通;所述反应管上远离容纳筒的部位的外部包裹有高温加热部件;所述容纳空腔内靠近右管口的位置设有一个闸门,闸门包括固定端与自由端,固定端固定于上壁上反应管上方的部位,自由端围绕固定端作旋转运动,自由端在竖向的最大行程低于右管口;所述容纳筒的右侧壁上还设置有一个卡膜孔,卡膜孔中插入一根固体丝;收集筒内设置有收集空腔,应用时,往反应管内通入原料,在高温加热部件开启后,反应管内反应生成碳纳米管团聚体,使固体丝往左移动伸入反应管内,高温的碳纳米管团聚体会粘黏在固体丝上,然后固体丝往右移动,固体丝携带碳纳米管团聚体一同进入容纳空腔内,然后使闸门顺时针旋转,在闸门与右管口相贴合的过程中,闸门对碳纳米管团聚体产生截断作用,接下来固体丝继续往右移动,由于碳纳米管团聚体的体积较大,而卡膜孔的孔径较小,所以碳纳米管团聚体无法通过卡膜孔,故碳纳米管团聚体从固体丝上剥落,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达收集筒内。因此,本实用新型连续化生产效果较好且产品质量较佳。

26、2、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中,所述固定端与自由端通过铰链连接,应用时,闸门的初始状态为自由端贴合容纳空腔上壁水平设置,闸门的运动状态为自由端先顺时针旋转直至闸门完全覆盖在反应管的右管口上,闸门对碳纳米管团聚体产生截断作用,自由端再逆时针旋转至与容纳空腔上壁贴合,为下一次截断碳纳米管团聚体作准备。因此,本实用新型连续化生产效果较好。

27、3、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中,所述容纳空腔内还设置有一个推动片,推动片位于收集筒上方,该推动片在容纳空腔内沿竖向作往复运动;所述上壁上还设有一个推动孔,推动孔内插有推动杆,推动杆底端与推动片的中部垂直连接,推动杆的顶端穿过推动孔后向容纳筒外延伸,应用时,碳纳米管团聚体从固体丝上被剥离后,部分的碳纳米管团聚体会粘黏在卡膜孔以及卡膜孔的附近区域上,此时,使推动片沿竖向做往复运动即可将粘黏的碳纳米管团聚体推动脱落,然后碳纳米管团聚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收集筒内。因此,本实用新型收集方便。

28、3、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中,所述右下侧壁相对于右上侧壁呈现外凸出趋势,所述卡膜孔位于右上侧壁与右下侧壁的连接处,应用时,使用推动片向下推动碳纳米管团聚体时,碳纳米管团聚体会下落,由于右下侧壁呈现外凸出趋势,所以右下侧壁逐渐远离了碳纳米管团聚体,即避免了碳纳米管团聚体继续粘黏右下侧壁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收集简便。

29、4、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中,所述左侧壁上位于右管口的下方的部位上设置有多个左喷气孔,左喷气孔上均设有左喷气管,左喷气管与左出气管垂直连接,所述右下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右喷气孔,右喷气孔上均设有右喷气管,右喷气管与右出气管垂直连接,使用时,因碳纳米管团聚体易粘黏,所以从左喷气管以及右喷气管内通入气体,朝向开口方向喷气,碳纳米管团聚体在靠近左侧壁以及右侧壁时,会被气流喷向收集筒,避免碳纳米管团聚体粘黏在容纳筒的内侧壁上的情况,同时加快了碳纳米管团聚体的下落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避免粘黏效果好。

30、5、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自动收料装置中,所述容纳筒下端设置有下端口,所述收集筒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套设在下端口外,开口与下端口可拆卸连接,应用时,当收集筒收集到足够量的碳纳米管团聚体后,即可拆下收集筒,然后取出收集筒内的碳纳米管团聚体,再进行后续加工,例如液体浸泡等等。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