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氮气制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2704发布日期:2023-11-30 11:3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双塔氮气制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氮气制取装置,具体为双塔氮气制取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规空分制氮工艺有两种,一是采用单塔返流膨胀制取带压氮气工艺,因该工艺形式简单,操作方便且产品可直接供用户使用,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浮法玻璃等行业,但因该工艺装置整体提取率低,产品能耗较高,所以该工艺一般在氮气量小于4000nm3/h、压力在0.4-0.9mpa(g)应用较多;

2、另一种是采用双塔正流制取低压氮气,该工艺提取率高,能耗低,适合大型的氮气制取装置,但是该工艺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污氮气中的含氧量较高,一般在60%-75%o2,从而导致所制取的氮气不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双塔氮气制取装置,能有效的解决采用双塔正流制取低压氮气,但是污氮气中的含氧量较高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塔氮气制取装置,包括第一制氮塔、第二制氮塔及储气塔,所述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均设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通气管、排气管、智能气体阀门、驱动电机、伸缩杆及活动板;

3、所述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之间设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设有与之相互连通的进气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设有与之相互连通的第三连接管,且第三连接管与储气塔相互连通。

4、优选地,所述通气管分别伸入至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的底部,所述排气管分别设于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的前侧,所述智能气体阀门设于排气管的中部。

5、优选地,所述活动板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伸缩杆与活动板驱动连接,所述通气管设于避让槽的内部。

6、优选地,所述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的地步均设有排污阀。

7、优选地,所述进气管设有空气阀,所述第三连接管设有气体流量计。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通过在第一制氮塔及第二制氮塔中设置排气组件,在制取氮气之前,打开智能气体阀门并启动驱动电机从而使伸缩杆带动活动板下降一段距离,活动板将第一制氮塔及第二制氮塔的内部残余空气排出,该方式使得制取氮气的过程中没有氧气的参与,大幅度降低了氮气的含氧量,从通气管往第一制氮塔及第二制氮塔的内部通入用于制取氮气的气体,并从进气管往第一制氮塔及第二制氮塔的内部通入反应气体,反应得到的氮气通过第三连接管通入至储气塔的内部。



技术特征:

1.双塔氮气制取装置,包括第一制氮塔、第二制氮塔及储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均设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通气管、排气管、智能气体阀门、驱动电机、伸缩杆及活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氮气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分别伸入至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的底部,所述排气管分别设于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的前侧,所述智能气体阀门设于排气管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氮气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伸缩杆与活动板驱动连接,所述通气管设于避让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氮气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的地步均设有排污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氮气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设有空气阀,所述第三连接管设有气体流量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氮气制取装置技术领域的双塔氮气制取装置,包括第一制氮塔、第二制氮塔及储气塔,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均设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通气管、排气管、智能气体阀门、驱动电机、伸缩杆及活动板,第一制氮塔与第二制氮塔之间设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设有与之相互连通的进气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设有与之相互连通的第三连接管,且第三连接管与储气塔相互连通,在制取氮气之前,打开智能气体阀门并启动驱动电机从而使伸缩杆带动活动板下降一段距离,活动板将第一制氮塔及第二制氮塔的内部残余空气排出,该方式使得制取氮气的过程中没有氧气的参与,大幅度降低了氮气的含氧量。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胜柏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