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6003发布日期:2023-12-29 17:2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


背景技术:

1、兰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桐梓隧道因穿越断层、褶皱核部等富水构造带,呈现出埋深大、洞线长、岩溶强发育、富水部位水压高等特点,而且隧道地下水一般伴随淤泥流出,含大量淤泥质的地下水由洞口流出往往对洞口溪流或者地表造成污染。所以,在隧道建设工程中,如何做到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的处理是新建隧道工程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现场充分利用隧道纵坡,在洞内设置多级沉淀池,充分利用洞内沉淀池降低地下水流速,沉淀泥沙,达到减少土地利用,环保节地的效果。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包括沿着隧道纵坡方向设置在隧道内的多个沉淀池,每个所述沉淀池由门框形状的侧墙围成,每个所述沉淀池面向隧道掌子面的一端为进水端,面向洞口的一端为出水端,所述侧墙的敞开端朝向所述隧道掌子面,所述隧道纵坡位于所述洞口的一端为低端,所述沉淀池的深度从所述出水端朝向所述进水端逐渐变低。

3、具体的,所述侧墙靠近出水端部位处为钢筋混凝土墙,其余段落处为素混凝土墙,相邻两个所述沉淀池之间留有方便作业设备进出的间隔。

4、具体的,在最尾端的所述沉淀池的出水端处设有过滤网和活性炭。

5、具体的,在最前端的所述沉淀池与隧道掌子面之间还设有若干个消能坎。

6、具体的,所述沉淀池的数量为三个。

7、具体的,每个所述沉淀池内抛洒的净水剂为聚合氯化铝。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现场充分利用隧道纵坡,在洞内设置多级沉淀池,充分利用洞内沉淀池降低地下水流速,沉淀泥沙,达到减少土地利用,环保节地的效果。

10、2、侧墙靠近出水端部位处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墙,其余段落处设计为素混凝土墙,可以有效保证在后期清淤过程中因机械碰撞造成沉淀池破坏,相邻两个沉淀池之间间隔设定距离,则便于机械设备清理淤泥。

11、3、在最尾端的沉淀池的出水端处增设过滤网加活性炭对泥沙进行沉淀处理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特征:

1.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隧道纵坡(1)方向设置在隧道内的多个沉淀池(2),每个所述沉淀池(2)由门框形状的侧墙(3)围成,每个所述沉淀池(2)面向隧道掌子面的一端为进水端,面向洞口的一端为出水端,所述侧墙(3)的敞开端朝向所述隧道掌子面,所述隧道纵坡(1)位于所述洞口的一端为低端,所述沉淀池(2)的深度从所述出水端朝向所述进水端逐渐变低,在最前端的所述沉淀池(2)与隧道掌子面之间还设有若干个消能坎(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3)靠近出水端部位处为钢筋混凝土墙,其余段落处为素混凝土墙,相邻两个所述沉淀池(2)之间间隔设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最尾端的所述沉淀池(2)的出水端处设有过滤网(5)和活性炭(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的数量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沉淀池(2)内抛洒的净水剂为聚合氯化铝。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富水充泥深埋隧道地下水多级沉淀系统,包括沿着隧道纵坡方向设置在隧道内的多个沉淀池,每个所述沉淀池由门框形状的侧墙围成,每个所述沉淀池面向隧道掌子面的一端为进水端,面向洞口的一端为出水端,所述侧墙的敞开端朝向所述隧道掌子面,所述隧道纵坡位于所述洞口的一端为低端。本技术现场充分利用隧道纵坡,在洞内设置多级沉淀池,充分利用洞内沉淀池降低地下水流速,沉淀泥沙,达到减少土地利用,环保节地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才明,杨智成,喻兴洪,宋飞,陈治宏,覃岭,熊林林,曾云,张前扬,项海燕,欧泽余,向中国,陈志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