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5100发布日期:2024-02-20 21:2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过滤处理,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循环压滤机。


背景技术:

1、压滤机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在18世纪初就应用于化工生产,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

2、饺钙压滤机作为压滤机的一种,现有技术中,饺钙压滤机的工序主要是先粗滤再精滤,通过粗滤压滤机和精滤压滤机不同的组合方式实现对混液的过滤,但成本过高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滤负荷跟不上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压滤机,解决了当前饺钙压滤机的由于成本过高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滤负荷跟不上生产需求的问题,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压滤机,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压滤机包括粗滤给料槽、第一给料泵、第一压滤机、第二压滤机以及浓缩给料槽;所述第一压滤机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一回流口;所述第二压滤机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以及第二回流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均与第一给料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均与浓缩给料槽连通;所述第一回流口、第二回流口均与粗滤给料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粗滤给料槽的底部与第一给料泵的另一端连通。

3、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一上料回流管和第一上料管;所述第一上料回流管连接于粗滤给料槽的顶部和第一给料泵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上料管连接于所述第一上料回流管与第一进料口之间。

4、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一第二上料管、第二第二上料管;配比槽以及第二给料泵;所述第一第二上料管连接在第二进料口与第二给料泵之间;所述配比槽通过第二第二上料管连接在第一给料泵与第二给料泵之间。

5、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二上料回流管,所述第二上料回流管的一端与配比槽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给料泵靠近第一第二上料管的一端连接。

6、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一出料管和第一出料回流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连接在第一出料口与浓缩给料槽之间;所述第一出料回流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料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出料管的管体上。

7、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出料截止阀,所述出料截止阀安装在第一出料管以及第一出料回流管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一端。

8、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一压滤回流管和第二压滤回流管,所述第一压滤回流管连接在第一回流口和粗滤压滤槽之间;所述第二压滤回流管连接在第二回流口和粗滤压滤槽之间。

9、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连接在第二出料口与浓缩给料槽之间。

10、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进料截止阀,所述进料截止阀靠近于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设置。

11、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回流截止阀,所述回流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压滤机和第二压滤机均直接连接在粗滤给料槽和浓缩给料槽之间,将原有技术的两道工序改为一道工序,压滤面积为第一压滤机和第二压滤机的总和,以增大压滤面积,从而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包括粗滤给料槽、第一给料泵、第一压滤机、第二压滤机以及浓缩给料槽;所述第一压滤机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一回流口;所述第二压滤机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以及第二回流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均与第一给料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均与浓缩给料槽连通;所述第一回流口、第二回流口均与粗滤给料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粗滤给料槽的底部与第一给料泵的另一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一上料回流管和第一上料管;所述第一上料回流管连接于粗滤给料槽的顶部和第一给料泵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上料管连接于所述第一上料回流管与第一进料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一第二上料管、第二第二上料管;配比槽以及第二给料泵;所述第一第二上料管连接在第二进料口与第二给料泵之间;所述配比槽通过第二第二上料管连接在第一给料泵与第二给料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二上料回流管,所述第二上料回流管的一端与配比槽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给料泵靠近第一第二上料管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一出料管和第一出料回流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连接在第一出料口与浓缩给料槽之间;所述第一出料回流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料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出料管的管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出料截止阀,所述出料截止阀安装在第一出料管以及第一出料回流管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一压滤回流管和第二压滤回流管,所述第一压滤回流管连接在第一回流口和粗滤压滤槽之间;所述第二压滤回流管连接在第二回流口和粗滤压滤槽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连接在第二出料口与浓缩给料槽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进料截止阀,所述进料截止阀靠近于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压滤机还包括回流截止阀,所述回流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压滤机,涉及过滤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粗滤给料槽、第一给料泵、第一压滤机、第二压滤机以及浓缩给料槽;所述第一压滤机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一回流口;所述第二压滤机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以及第二回流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均与第一给料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均与浓缩给料槽连通;所述第一回流口、第二回流口均与粗滤给料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粗滤给料槽的底部与第一给料泵的另一端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明,李秀福,方进,冷为贵,陈彪,况兆孟,张凌云,黄德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