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5854发布日期:2024-05-11 0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箱(1)、吸附组件(2)、检测箱(3)和碳排放检测传感器(4),所述吸附组件(2)包括陶瓷过滤箱(21)和活性炭过滤箱(22);所述陶瓷过滤箱(21)和所述活性炭过滤箱(22)均安装于所述处理箱(1)内,所述陶瓷过滤箱(21)的顶面和所述活性炭过滤箱(22)的底面连通,所述处理箱(1)底面设置有与所述陶瓷过滤箱(21)底面连通的进气口(121),所述处理箱(1)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活性炭过滤箱(22)顶面连通的出气口(122),所述检测箱(3)安装于所述处理箱(1)顶面,所述检测箱(3)底面与所述出气口(122)连通;所述碳排放检测传感器(4)安装于所述检测箱(3)内,所述检测箱(3)内安装有第一风扇(31),所述检测箱(3)顶面设置有尾气管(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包括安装板(11)和半圆形箱体(12),所述半圆形箱体(12)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1)的一侧面,所述进气口(121)开设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底面,所述出气口(122)开设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顶面;所述安装板(11)中间位置安装有安装口(111),所述安装口(111)内壁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51),所述转动杆(51)顶面连接有定位杆(52);所述吸附组件(2)设置有两个,所述吸附组件(2)的一侧面连接有连接杆(53),所述连接杆(53)远离所述陶瓷过滤箱(21)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座(54),所述连接座(54)远离所述连接杆(53)的端面连接有连接板(55),所述连接板(55)连接于所述定位杆(52)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底面设置有两个第一开口(123),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3)分别位于所述进气口(12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3)关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对称设置;所述半圆形箱体(12)顶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开口(124),两个所述第二开口(124)分别位于所述出气口(122)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开口(124)关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3)和两个所述第二开口(124)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开口(123)与所述吸附组件(2)相对应,所述半圆形箱体(12)表面安装有用于对所述吸附组件(2)进行脱吸附的脱附机构(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3)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54)内,所述连接杆(53)外周面连接有第一齿轮(56),所述安装板(11)靠近所述半圆形箱体(12)的侧面连接有半圆弧形安装环(57),所述半圆弧形安装环(57)套设于所述转动杆(51)外周面,所述半圆弧形安装环(57)顶面连接有半圆弧形齿环(58),所述半圆弧形齿环(58)的圆心与所述转动杆(51)圆心相同,所述半圆弧形齿环(58)与所述第一齿轮(56)啮合;所述脱附机构(6)安装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的底面,所述脱附机构(6)用于从所述第一开口(123)吹入热空气,所述第二开口(124)排出热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21)内设置有进气管(125),所述进气管(125)顶端贴合于所述陶瓷过滤箱(21)底面,所述进气管(125)和所述陶瓷过滤箱(21)连通,所述进气管(125)底端伸出所述处理箱(1)外;所述检测箱(3)的底面连接有第一波纹管(126),所述第一波纹管(126)与所述检测箱(3)连通,所述第一波纹管(126)的底面连接有第一连接框(127),所述第一连接框(127)底面贴合于所述活性炭过滤箱(22)的顶面;所述半圆形箱体(12)表面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进气管(125)和所述第一连接框(127)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安装盒(71)、第一电机(72)、第二齿轮(73)、第一齿条(74)和第一推动板(75),所述第一安装盒(71)安装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机(7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盒(71)远离所述半圆形箱体(12)侧面,所述第一电机(72)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第一安装盒(71)内,所述第二齿轮(73)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7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条(7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齿条(74)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齿轮(73)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74)滑动于所述第一安装盒(71)内,两个所述第一齿条(74)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齿条(74)与所述第二齿轮(73)啮合;所述第一推动板(75)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推动板(75)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框(127)靠近所述第一安装盒(71)的侧面,另一个所述第一推动板(75)连接于所述进气管(125)靠近所述第一安装盒(71)的侧面;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条(74)的顶端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推动板(75)的底面,另一个所述第一齿条(74)的底端连接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推动板(75)的顶面;所述半圆形箱体(12)内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推动板(75)滑动的第一让位口(12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机构(6)包括进气箱(61),所述进气箱(6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气箱(61)连接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的底面,两个所述进气箱(61)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开口(123)的下方,所述进气箱(61)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开口(123)连通,所述进气箱(61)一侧面连通有管道(62),所述管道(62)远离所述进气箱(61)的一端弯曲且竖直朝上,所述管道(62)安装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外侧面,所述管道(62)远离所述进气箱(61)的端部内安装有第二风扇(63),所述管道(62)靠近所述进气箱(61)的端部内安装有加热丝(6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箱(61)的内壁连接有第二波纹管(65),所述第二波纹管(65)顶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23)伸入到所述半圆形箱体(12)内,所述第二波纹管(65)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框(66),所述第二连接框(66)贴合于所述活性炭过滤箱(22)的底面;所述半圆形箱体(12)外周面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框(66)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9)包括第二安装盒(91)、第二电机(92)、第三齿轮(93)、第二齿条(94)和第二推动板(95),所述第二安装盒(91)安装于所述半圆形箱体(12)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机(92)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盒(91)远离所述半圆形箱体(12)侧面,所述第二电机(92)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第二安装盒(91)内,所述第三齿轮(93)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9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条(94)滑动于所述第二安装盒(91)内,所述第二齿条(94)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齿条(94)与所述第三齿轮(93)啮合;所述第二推动板(95)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框(66)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盒(91)的侧面;所述第二齿条(94)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动板(95)的顶面;所述半圆形箱体(12)内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推动板(95)滑动的第二让位口(12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检测传感器(4)包括红外发射器(41)和红外接收器(42),所述红外发射器(4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42)均安装于所述检测箱(3)内壁,所述红外发射器(4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42)相对应且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碳排放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监测设备,其包括处理箱、吸附组件、检测箱和碳排放检测传感器,吸附组件包括陶瓷过滤箱和活性炭过滤箱;陶瓷过滤箱和活性炭过滤箱均安装于处理箱内,陶瓷过滤箱的顶面和活性炭过滤箱的底面连通,处理箱底面设置有与陶瓷过滤箱底面连通的进气口,处理箱顶面设置有与活性炭过滤箱顶面连通的出气口,检测箱安装于处理箱顶面,检测箱底面与出气口连通;碳排放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检测箱内,检测箱内安装有第一风扇,检测箱顶面设置有尾气管。本申请具有减小碳排放测量误差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邹峻,黄志勇,邓灿,李伟雄,黄宏敏,张帅,罗传熙,徐立俊,陈搏,李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