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塑料物质对织物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34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塑料物质对织物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在纺织品或其他柔性织物表面上用粉末状或糊状塑料物质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和装置,如通过热熔粘接剂的方式,通过表面具有凹槽的旋转雕刻罗拉,其表面被加热并将塑料物质装入其凹槽中去。将要涂印的织物加热后置于带有凹槽的罗拉上,然后再带着上述凹槽中的塑料物质离开雕刻罗拉,所说的柔性织物,除了机织和针织品以及编织针织品外还有衬里、纸、天然和合成革及类似物品。
几种凹板涂印的工艺和装置是已知的,通过它们,塑料粉末或糊状被印在柔性织物表面。例如在CH-PS360 365中叙述了一个在纺织品表层进行间歇式网板涂印的生产过程,其中特别是塑料粉末的糊状混合物被用于液体的柔软剂,例如热胶体的PVC糊,在这个过程中,在漏斗中小心地冷却,未发生凝聚的糊状物被加到一个经加热过的旋转的雕刻罗拉上,在雕刻罗拉的旋转运动中将糊状物加入其凹槽后,糊状物在罗拉的部分表面上凝聚直至固化。然后以同速运动的纺织品被压进雕刻罗拉并与雕刻槽中的凝聚物相接触,纺织品被一个运动着的加热和/或加压罗拉加热到200℃以上的高温,以便软化与纺织品载体相接触地带的凝聚物或使之开始熔化,进而使纺织品的表面与塑料物质的网板形颗粒紧密接触,在雕刻罗拉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纺织品携带着涂印在上面的物质一起离开雕刻罗拉,雕刻凹槽中的全部填料于是精确地以凹槽的形状转移到织物上。
用这种糊状物涂印,主要的问题在于在漏斗中初期糊状物的适当冷却和液化。因为过早的凝聚在整个涂印过程中必须避免,否则刻槽就不会被适当地充满。
原则上这个工艺也可以用塑料粉末,尤其是热熔性粉末。
德国专利PS 17 71 516描述了以这种方式应用粉末状材料的例子。可以用一种可灌注的粉末代替液状的糊,这种粉末在加热时可以形成粉末颗粒的团状物,用之填到雕刻槽中去。雕刻罗拉仍然保持在高温下,以便产生眼睛看得见的粉末颗粒的小团,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以相同的速度运动着的被热压力罗拉加热的纺织品进行印制,温度仍然保持在200℃以上,以便熔化接触部分的填充物,从而在纺织品的表层和塑料物质的颗粒之间形成紧密的接触。纺织品绕过罗拉的包角约180°,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即从雕刻罗拉上离开,当生产方法正确时,全部的填充物将依照准确的印刷图案进行转移。
已经发现,在继续印刷的生产中,所有的粉末涂印工艺都不能在漏斗中省去冷却和混合设备,以便避免过早形成的粉末团,这种粉末团与过早凝聚的糊状物是相似的。在漏斗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能;否则将使雕刻凹槽中的填充物的供给受到影响,然而用粉末涂印时,象在糊状物涂印中所必须有的小心谨慎已不是必需的了。在漏斗中必须通过特殊的照料避免糊状物固化的倾向,这也是根据CH-PS 360 365的那种类型的涂印方法在市场上不能立足的原因。与之相反,其他粉末涂印工艺,如今仍然在相当大的规模上被采用,主要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对料斗进行那么多的照料。通过添加增加灌注性的物质(例如DE-PS 20 12 009和21 58 282)这个问题已经在转轮凹板印刷中粉末刷印的初期阶段被解决了,不过现在的粉末涂印工艺仍然有决定性的缺点,最突出的缺点是载体材料不得不被加热到如此高的温度,以至于在许多情况下开始变成,失去光泽、变硬以及明显地失去强度,高温对于合成物质以及衬层尤其不利,在目前,衬里仅仅通过温度保护来进行涂印工艺,对于合成材料,也很难排除这种硬化现象。
进一步来说,还有一个缺点,即现有的粉末涂印工艺仅仅可以在比较低的速度下使用才有理想的结果,例如,甚至采用大尺寸的热雕刻罗拉,传统的衬里材料,采用现行工艺在生产速度超过10~12m/min时,也几乎不能进行涂印。采用比较高的速度时,雕刻凹槽的排料是十分不完全的,特别是在某些较粗的园点花纹排列成11~16和开口线圈织物被使用的时候,多少有一部分粉末保留在雕刻槽中,粉末的转移就不完全了,达不到原先所希望的园珠形的要求,印制出来的物品缺乏清晰度。
最近,工种用更细粉末来进行涂印的工艺已经公知,它们不再需要对载体材料进行更高的加热,一种工艺中(如Schaetti热波加工)用幅射法或对流法加热处于进出口加压罗拉之间的载体和雕刻罗拉的环形面积,其进出口罗拉不被加热,这种方法取代了载体材料与被经加热的进出口加压罗拉相接触进行加热的方法。幅射加热和对流加热具有如下的作用,即对最早填入凹槽中的塑料粉末物质进行熔化,并以熔化状态进入出口处的第二加压罗拉,未经加热的第二个加压罗拉将与之接触的载体层压入雕刻罗拉处有填料的部分,从而使之与载体的表面密切接触。另一种工艺(也来自Schaetti)是进口处的加压罗拉和载体层对雕刻罗拉的环绕被省去,在此工艺中幅射加热和对流加热并不对环绕罗拉的载体层发生作用,而是直接作用在雕刻凹槽填充物上,载体层本身仅仅被未经加热的出口加压罗拉导送到雕刻罗拉上面,从而与雕刻罗拉直线接触。但是在与之直线接触之前,凹槽填充物必须保持在熔化状态,以便实现凹槽的排料和载体上的固定化。其优点是,尤其对于后者来说,可以对载体层的温度进行保护,甚至衬里和合成材料也可以进行涂印,而并不失去光泽或硬化。但也存在一个缺点,上述二种Schaetti工艺法都需要对幅射加热和对流加热的温度进行精细控制。如果加热的强度与操作速度不协调,将会由于凹槽排料不充分而产生完全的或有很大残缺的园点,或者造成凹槽内的填充料过分熔化使凹槽与熔体熔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对上述类型的柔性织物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使之在涂印速度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形成无缺陷的园点。这一工艺可用于衬里和合成材料,而不损害它们的质地。并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且没有任何粉末固化或被转移的粉末颗粒破碎的危险。它不仅适用于粉末,而且可用于糊状物,尤其是热胶状的PVC塑料熔胶,它具有热熔粘结剂的特性。此外根据CH-PS 360 365,使漏斗中初初期糊状物保持液体状态的问题也被减小,至使这种工艺更有生命力。
这一问题在上述类型的工艺中被创造性地解决了,方法是在用塑料物质填充凹槽之后,在雕刻罗拉的环形路线上加热其表面,其角度范围是20~180°,从而提高了雕刻凹槽中塑料物质的温度,并在被涂制织物的作用点之前,在罗拉的后部环形路线上对罗拉表面进行冷却,其包角范围大于60°。
对于这个涂印工艺,无论粉末状还是糊状的塑料皆可作为初始材料使用,合适的塑料粉末是共聚酰胺粉末,共聚酯粉末,以聚醋乙烯为主的粉末,低压聚乙烯粉末,醋酸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粉末,聚胺酯粉末,它们都以可熔性技术被使用。所谓塑料溶胶,它是一种PVC粉末与液体软化剂组成的可流动的混合物,适合作糊状物。
在选择的速度下使用本发明的工艺,在每种情况下填充塑料物质的流动性和分布状态都有明显的变化。当采用粉末时,粉末颗粒的可灌注性就不存在了,流动性的变化,可以从粉末颗粒胶凝烧结成团到开始熔化点,而不对涂印有任何破坏。使用糊状物,流动性的丧失可以降低到开始凝胶化到完全凝胶化之间、雕刻罗拉表面的冷却是在罗拉园周的一部分加热之后立刻进行的,它是以使凹槽中的颗粒毫无困难地排出,既使颗粒已经凝胶,烧结或熔结为一体。另一方面即使在高速下,低密度的粉末团状物也是以使凹槽毫无困难的完全排空。分布状态的变化可以在很大的充许范围内逐渐变动,在涂印中并无任何困难问题产生。
对雕刻罗拉的表面的加热,可以在它通过雕刻凹槽中的塑料物质的加入点之后立即进行。可用具有相当高的加热能力的高能射线或可见光射线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其后续部分的罗拉表面的冷却,可以通过冷却剂,如冷却水对雕刻罗拉的内部进行冷却,冷却最好一直施加到雕刻罗拉接触被涂印织物的地方,至少应一直施加到凹槽中的塑料物质的熔化范围偏低6°~10°的地方。在织物被涂印之后,到下一次塑料物质加入点之前的范围内,冷却继续进行,直到雕刻罗拉表面的温度达到能够保证塑料粉末具有适当的灌注性或塑料糊有适当的流动性。
使用熔化范围为110°~115℃的共聚酰胺为基础的熔化粘结性粉末时,雕刻罗拉表面,在粉末的注入点处被降低到45~50℃,用于内衣衬里的以低压聚乙烯粉末为基础的熔化粘合性物质,其熔化范围为130℃左右,则降低到65°~75℃。当采用其他塑料时,类似的温度下降也是合理的。在雕刻罗拉的部分区域,从织物的脱离点到粉末的注入点,雕刻罗拉的冷却可以借助吹过上述罗拉表面的空气流来加强,这个空气流可以通过吹入或吸入空气的方式来提供。
经予热的雕刻罗拉表面的角度范围,可以根据涂印物质熔化范围的增加而扩大,对熔化范围为110℃左右的共聚酰胺来说,最好的范围是50°~120°,而对低压聚乙烯来说,则为80~160°。
利用本发明的工艺,采用粉末来涂印也可以,允许作用于织物上的温的温度,比已知工艺更为柔和,当采用熔化范围为110~115℃的共聚酰胺粉末时,将织物喂送到雕刻罗拉上去的加热压力罗拉,其温度为140~200℃,而用熔化范围为130℃左右的低压聚乙烯时,其加热压力罗拉的表面温度约为190~240℃。这样,衬里和合成材料可以在温度为150℃的罗拉上进行涂印,其操作速度令人满意,没发生任何由温度引起的手感硬化。甚至使用合成材料,特别是那些带有高组分丙烯的,其网板粉末涂印可以以合适的速度在约150°温度下完成,从而也完全避免了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手感硬化现象。
本发明的工艺其主要意义在于使生产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附图特别表明了完成本发明工艺的优秀实施例,下面将加以更详细地叙述。
图1 表明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横断面,它适合于粉末涂印。
图2 是雕刻罗拉和塑断供给装置的局部横断面图,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改进,适合于糊状涂印。
图3 是第3个装置实施例的横断面图。
图4 是第4个装置实施例的横断面图。
图5 是第5个装置实施例的横断面图。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旋转雕刻罗拉2沿箭头1所示的方向运动,它是一个雕刻物,在其表面均匀分布着杯形的凹槽了,雕刻罗拉2通过冷却水对其内部进行冷却,尤其对下半部冷却。
靠着雕刻罗拉还有一个压力罗拉4,它可以通过加压滚筒(图中来画出)靠向雕刻罗拉,这个压力罗拉4是用来将需进行涂印的织物层5经由转向罗拉6、7和予热罗拉8以箭头9所示的方向运动。上述织物沿箭头10所示的方向从压力罗拉4的顶部离开,予热罗拉象雕刻罗拉2和转向罗拉6、7一样被安装在固定轴上。压力罗拉4和予热罗拉8可以进行内部加热,如利用热油。在雕刻罗拉2的上部是一个容器11,它装有塑料粉末,所述容器被设计成漏斗形,用以填充雕刻罗拉2上的杯形刻槽3。所述容器的外壳12是中空的,可以容纳冷却水13。
在容器11中,有一个横向往复运动的搅拌器14,它确保容器11中的塑料粉末15始终是松散的,在容器11的下部边缘上装有调节刮刀16、17,它近似地处于雕刻罗拉2的外缘的切线方向,刮刀16、17紧靠在罗拉表面,刮刀17是用作向凹槽3内填装物料的刮刀,而刮刀16仅仅是为了防止塑料粉末从容器外壳12的底部流出,沿着箭头1所示的罗拉运动的方向,在容器11的后面有一个带有热幅射器的加热区18,它对着罗拉表面并靠近罗拉,并与其外缘的形状相一致。
沿着雕刻罗拉运动的方向,在压力罗拉4的加压点后面,即在这罗拉和塑料容纳器11之间,有一个装置19,它将冷空气吹向罗拉表面,还有另一个装置20,它用于将冷空气从罗拉表面吸走。
冷空气能增强雕刻罗拉2的内部冷却,还能使转向塑料容纳器11的雕刻罗拉的表面保持清洁。
在实行本发明的工艺时,通过漏斗形的塑料容纳器11,将塑料粉末充满雕刻罗拉的杯形凹槽3,而凹槽3中的粉末填充物21,在通过加热装置18时,被强烈加热,在加热装置后面,通往织物5被加压罗拉4压向雕刻罗拉2的那点的途中,对塑料填充物进行冷却,在这个加压点,塑料填充物21被压向织物,并被粘附在织物上,它们象一块塑料斑点22随同织物继续运动,它们还可以再经过一个加热区(没在图上画出),例如,一个红外线加热区,可将塑料填充物烧结成密实的珠状物并粘在织物上。烧结过程也可以在传送带上完成,织物放在上面,传送带的速度与之相同或略高一些,传送带未在图中画出。经过冷却罗拉或平滑罗拉的冷却和滚压之后,涂印过的织物5可以进行卷取,图中未画出冷却和压榨罗拉。
有一个实施例,适合于糊状涂印,其设备与图1的相同,只是取消了图1中所示刮刀17,而用如图2所示的粉末刮刀23代替,其固定器24也被设计成中空的,并有冷却水通过,刮刀23按一定角度装在雕刻罗拉的表面,它是由薄的弹性金属片组成,如钢片,以便使之在压力下弯向罗拉表面,并稍稍偏离罗拉表面切线的方向。即将初期凝胶的糊状物的供给是如此完成的,通过一个供给管26和借助于泵的帮助,如软管泵,糊状物的供应量可以进行调节,以便使刮刀23上总有较小量的,马上就用掉的糊状物,糊状物的凝胶时间应比在刮刀处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通过吹入冷空气,所供的糊状物27可以进行冷却,以防产生早熟的凝胶,这样就不要再用一个复杂的冷却装置,图3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那个实质上的区别仅在于有一个更长的予热区,予热区的热幅射器18对雕刻罗拉的包角几乎达到180°,为了使加长了予热区的雕刻罗拉表面在其经过的路途中有一个充分的冷却区域,压力罗拉4相对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更偏向上方,更接近容纳器11。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织物5不仅被压力罗拉4直线的压在雕刻罗拉上,它还停留在雕刻罗拉的局部表面上,与塑料填充物21相接触,并通过一个特别的脱离罗拉28使之与雕刻罗拉相脱离,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塑料填充物转向织物5时产生困难,有决定作用的冷却区域从加热区18下端延伸至热织物5的供给点,不仅如此,还可伸至被冷却织物的脱离点。在脱离点的区域,脱离罗拉28可与雕刻罗拉28的表面有一定间隙,这个脱离罗拉最好不加热,但也可以从内部加热。在图5的实施例中,织物层的导引装置可以进行选择,应能使织物在其沿箭头29所指的方向通往卷取罗拉的那个区域,所涂印上的园点花纹不是在织物的上表面,而是在其下表面。织物层通往予热罗拉8的运动是在雕刻罗拉2的上方进行的。织物5从予热罗拉8转移到加热压力罗拉4,以线状接触进行涂印的织物层5,在加热罗拉的下部以箭头29的方向继续向前运动,直到卷取点。由此,可以通过一个红外线加热器30,使处于织物下表面的涂印织物进行再烧结。
例1采用一种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装置,其中雕刻罗拉2和可加热的压力罗拉4的周长是67cm,压力罗拉4在操作中以3巴的压力对雕刻罗拉2加压,热幅射器18作为一个冲击波幅射器,其表面的产热量为50kw/m2,以加热100°包角范围的雕刻罗拉,接着以150°的包角进行冷却,直至织物5在雕刻罗拉中被加压的加压点。予热罗拉8的周长约为予热罗拉4的一半。
织物5象图1所示,经过转向罗拉6,7,停留在罗拉4和罗拉8的表面,其总长度为54cm,直到织物在雕刻罗拉上的加压点。在罗拉表面的杯形凹槽3的直径为0.75mm,深度为0.31mm,槽心距为1/16时(1.59mm)。每一个槽都分布在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市售的共聚酰胺粉末,其熔化范围为110~115℃,颗粒度为0~160μ,可以作为一种熔粘体使用。加热罗拉4和8的表面被加热到150℃,雕刻罗拉通过水冷控制温度,使其在加料漏斗处的表面温度保持在50℃。一种聚酯增强无纺织物的衬里与毛型纤维素的连接物,初期重量为30g/m2,被用作进行涂印的织物。用在这种织物上的塑料组合物的量为12g/m2,涂印速度为18m/min,幅射加热器18与雕刻罗拉表面之间的间隙为2cm左右。在用塑料小珠22涂印过的衬层离开之后,用下方的红外线加热器对之进行再烧结,直至塑料小珠分别熔结成小球,因而获得了一种以焊珠的形式固定性的无纺织物衬层,它可以被熨烫,带有很大的粘合力。在手感方面,它与糊状网板涂印工艺制得的传统无纺织物一样柔软,由加热引起的无纺织物质量的波动将不复存在。当衬层从雕刻罗拉上离开以后,凹槽内将是空的,不存在任何麻烦。
如果想要取消发明中雕刻罗拉局部表面的予热,而漏斗处的表面温度仍然是50℃,则塑料粉末将不再转移,因为粉末颗粒从凹槽3中除去将很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加热罗拉的温度升高到220°以上,为了进行涂印,则无纺织物将变得失去光泽,像纸一样而且很硬,失去了纺织品的特性,强度也下降了。
例2在如同例1的条件下,片状的编织针织织物进行涂印,织物中含有33dtex/15f的针织聚酯径纱,经过三次直线缝纫以后,径纱发生横向偏移,进行另一行针迹,径纱密度是26根,在每行针迹中,直链丙烯晴系纱线иm28被用作纬纱,纬纱密度是13根/cm。
未经涂印的织物,予热至160℃,其重量为65g/m2,有12g/m2的共聚酰胺被涂印,可得到一种柔软、结实可通过熨烫进行固定的衬里,其粘接性极好,其粘接物是以园珠的形式被涂印而制成适当的点状物。并没因为涂印条件的影响而使织物受到热的破坏,在涂印过程中凹槽也是空的,并不带来任何问题,可以进行一个试验,涂制过程取消本发明中对雕刻罗拉2进行一定包角范围的予热,其他条件相同,则雕刻槽2将不排放物料。用一种塑料组成物涂印到织物上,热罗拉的温度增至220℃,从而引起织物失去光泽并且手感变硬。
例3相对于例1和例2,下述涂印条件发生变化通过冲击波幅射进行局部表面加热120°载体层涂印前冷却区130°凹槽深度 0.24mm凹槽直径 1.05mm热熔粘结体初期组份48PPW Vestolit 650352PPW 丁基苯邻苯二甲酸酯6.5PPW 山嵛酸雕刻罗拉温度 60℃加热罗拉温度 240℃载体层 棉/粘胶短纤维的破斜纹织物,经起毛、退浆、低收缩处理径纱棉иm60径密 25/cm纬纱粘胶短纤维иm20纬密 8.5/cm织物初期重量 85g/m2涂印量 50g/m2涂印速度 12m/min在这个例子中,采用塑料溶胶糊涂印,上述的剥糊刮刀被使用。刮刀供给的糊的量,刚好满足消耗量。糊进入刮刀的时间要比其凝胶时间短,另外,糊被吹入的冷空气又一次冷却,涂印中未发生故障,可以按照塑料溶胶组成物的外形准确进行转移。在实验中,没有本发明中的对雕刻罗拉的局部面积进行幅射加热,起初凹槽12仅有部分物料放出,继之凹槽被完全阻塞。这时不能提高雕刻罗拉的温度,以至于在雕刻罗拉上迅速发生初期凝胶现象。通过提高雕刻罗拉的温度来避免过早的初期凝胶是十分困难的。
例4在这个例子中,对于例3中的棉-粘胶织物用聚酰胺粉末进行涂印,相对于例1和例2,下列条件被修改热罗拉温度 240℃载体材料 来自于例3涂印速度 30m/min这样生产的固定性织物具有很好的园珠形颗粒,凹槽在涂印中将填充物完全放出。没有本发明中的对雕刻罗拉表面的予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同的织物也可以涂制,只是速度不得不变为约12m/min,以产生近似的涂印效果。
例5在本实例中叙述了一种内衣衬里的涂制过程,相对于例1和例2,条件变化如下雕刻数目 30凹槽的直径 0.50mm凹槽的深度 0.20mm凹槽的间隙 1/30时=0.85mm
熔化粘结剂 低压聚乙烯粉末 0~180μ雕刻罗拉温度 70℃加热罗拉温度 240℃雕刻罗拉表面被加热的部分 120°载体层供给前的接续冷却区 130°载体层 棉织物,经去浆化学漂白,萤光增白,无收缩处理径纱 иm3420.5cm纬纱 иm34纬密 20.5cm织物的初期重量 125g/m2涂印物的重量 22g/m2涂印速度 30m/min当涂层在载体织物上涂印并烧结以后,涂印物用熨烫装置轧制。在涂印中,凹槽中的填充物完全地、与花型相一致地进行转移。织物在涂印中白度保持不变。
其他条件不变,取消本发明中的对雕刻罗拉的予热,则速度不得不下降至12m/min,以保持近似相同的涂印效果,但是载体材料的白度明显下降,变成黄色。
从例1和例2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克服粉末涂印中以前存在的质量缺点。
从例3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工艺,在避免予成熟早期凝胶的同时,糊状物液体的保存问题也能够被克服。本发明的操作是在雕刻罗拉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这时凝胶速度被降低。并且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在填充之前复杂的冷却和混合设备可以省去。
从例4和例5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的工艺,加工能力明显提高。
本发明还可以完成如同DE-PS 25 36 911所述的工艺,即粉末状双点涂印,可分别涂印二层相互桑加的塑料涂印点。
在本发明的工艺中,凹槽中填充物的排放性和塑料园珠的成形得到进一步强化,方法如同DE-PS 25 36 911一样,通过一种沿切线方向使用的刮刀刀刃,它可以相对罗拉切线作小于90°角的调节,从而使粉末密实地而并非松散地刮进凹槽中去并进行压缩。这种压缩作用也可以用于糊状物,采用刮刃这种相同的措施也是很合适的。在离开涂印线以后,糊状物-它与粉末相比几乎不可压缩-被进行填充,以致使填料高于雕刻表面,此时的填充表面形成凹形的曲面。这种凹槽的“过填充”方法可以像粉末压缩一样强化其释放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糊状或粉末状塑料物质,例如以热熔粘接剂的形式,利用表面带有凹槽的旋转罗拉,对纺织品或其他柔性织物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罗拉表面被加热并将塑料物质填入上述凹槽中,在雕刻罗拉的表面被加热以后,将要涂制的织物放入,然后携带着上述凹槽中的塑料物质离开上述雕刻罗拉。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凹槽用塑料物质填充之后,雕刻罗拉的表面在其环形路线上被加热,加热区对雕刻罗拉的包角从20°~180°。随着上述凹槽中塑料物质温度的提高,罗拉的表面在要涂制织物的喂入点之前的环形路线上被冷却,其包角范围大于60°。
2.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冷却是在要涂制的织物喂入点之前,对雕刻罗拉包角为60°~180°的范围内进行的。
3.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带有凹槽的罗拉表面在其环形路线上的加热,是在凹槽中的塑料物质的喂入点之后进行的。
4.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带有凹槽的罗拉表面在其环形路线上的冷却是在所说的加热之后立即进行的。
5.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冷却一直进行到要涂制的织物供应到罗拉表面之时,此塑料物质的熔融范围约偏低10°~60°。
6.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冷却是在雕刻罗拉表面的织物的供给点之后继续进行。
7.如同权项1或6,其特征在于对雕刻罗拉表面的织物供给点后面进行冷却,以便带有凹槽的罗拉表面,在塑料物质的添加点处获得一个适宜的温度,确保所加入的塑料粉末的可灌注性或所加入的塑料糊的可流动性。
8.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粉末状塑料物质可以采用共聚酰胺粉末,共聚酯粉末,聚醋酸乙烯系的粉末,低压乙烯粉末,醋酸乙烯与乙烯共聚物粉末或者聚胺酯。
9.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糊状塑料物质可采用塑料溶胶,它含有聚氯乙烯粉末和液体的柔软剂,是一种可流动的混合物。
10.如同权项1和8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用熔化范围为110°~115℃的共聚酰胺为基的热熔粘结剂粉末时,雕刻罗拉表面一直被冷却到罗拉上塑料物质的加入点,温度为45°~50℃。
11.如同权项1和8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用熔化范围为130℃左右的低压聚乙烯粉末作为热熔粘结剂粉末时,雕刻罗拉表面一直被冷却到罗拉上塑料物质的加入点,温度为65°~75℃。
12.如图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涂印过的织物离开以后,带有刻槽的雕刻罗拉表面的冷却是通过向雕刻罗拉表面吹入冷空气而实现的。
13.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使用熔化范围为110°~115℃的共聚酰胺粉末作为塑料物质时,压力罗拉的温度被升到140°~200℃。
14.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使用熔化范围为130℃左右的低压聚乙烯粉末作为塑料物质时,压力罗拉的表面被加热到190°~240℃。
15.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雕刻罗拉表面的加热是通过幅射加热和对流加热进行的。
16.如同权项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雕刻罗拉表面的冷却是通过罗拉表面的内冷进行的,例如使冷却水通过雕刻罗拉。
17.实行权项1到16中的一项或更多项的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雕刻罗拉的外缘,沿其旋转方向在紧靠塑料物质的注入装置处有一个加热区域,它在罗拉表面上的包角为20°~180°,紧靠这个加热区后面是一个冷却区,它一直延伸至雕刻罗拉表面上要涂制织物的供给点,其包角大于60°。
18.如同权项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区有一个加热装置,它面对雕刻罗拉的表面并紧紧地靠着它。
19.如同权项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加热装置是热射线型的。
20.如同权项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被涂印的织物离开罗拉以后的冷却区,具有一个将冷空气吹入雕刻罗拉表面的装置,还有一个将这冷空气吸走的任意的设备。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应用粉末和糊状塑料物质,如以热熔粘结剂的形式,对纺织品或其他柔性织物表面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和装置。塑料材料的应用,是借助于转动的雕刻罗拉的帮助,在其表面上具有网板形的凹槽,雕刻罗拉的表面被加热,塑料物质被填进凹槽。需涂印的织物,经加热以后被置于雕刻罗拉的表面,然后携带着凹槽中的塑料物质离开雕刻罗拉。为了提高速度,本发明中在凹槽被填满之后的雕刻罗拉的表面,在其环形的转动路线上,以20~180°的包角区被加热。在凹槽中的塑料物质温度升高之后,罗拉表面在其环形路线上被冷却,范围是在被涂印的织物的供应点之前,包角大于60°的区间。
文档编号B05C1/12GK85101833SQ85101833
公开日198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约瑟夫·赫弗尔 申请人:库夫纳制衣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